陋室铭教案范文

陋室铭教案范文第1篇

《陋室铭》教案课件

一、整体把握

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本文虽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陋室,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824—826)在当地构筑的简易房子,作者为它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一般的铭辞因为目的在于使人知所警戒,所以往往只提观点,不作论证;本文则夹叙夹议,不但有观点,有论证,而且在论证过程中还简要而生动地描述了这间“陋室”内外的情景。全文分三层: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类比即指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仙之于山、龙之于水既如此,则人之于室亦当如此,是以室虽陋而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如此立论,颇有一锤定音之势。其次说到“陋室”,先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反跌出“无丝竹”二句,使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更洞若观火。最后,奇峰突起,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是例证,联系上文还看见出作者有自况之意;再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按: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为上句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南阳”二句之中。这样来引述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二、问题研究

1.关于本文的体裁

本文以双句为主,且绝大多数是对偶句,因而很多人认定它是骈体文,这似乎欠妥。骈体文的双句当用“四六句”,不能用杂言;又要讲求声律,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规定,这些特点本文都不具备。其实,本文的体裁在文题中早已点明,就是“铭”;能把“铭”的体裁特点作简明介绍,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为有益。

铭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陆机说的“博约而温润”(《文赋》)这句话来概括。博,指内容广博;约,指文辞简约,概括性极强;温,气度温和,从容不迫;润,语调柔顺。铭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是因为它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影响不止于题铭者本人及其同代人,还将传于后世。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将汉崔瑗所作《座右铭》写在自己的屋壁上。李善说:“铭以题勒示后,故博约温润。”此话有理。我们今天读《陋室铭》,也同样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2.关于本文的“文外曲致”

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题》中有所流露),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就是这种消极情绪的反映。

二、反复品味文章的寓意,研讨下列问题。

1.《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答:《陋室铭》的全篇旨意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住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在讨论前最好先告诉学生这句话的出处,说说省去前半句的原因。

课文诵读指导要点示例

1.《陋室铭》

①铭是韵文,可以叫学生找出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②第一层中,前四句是铺垫(先不提类比论证),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作者的正意。

③第二层写“陋室”。“苔痕”二句写环境(可让学生说说环境的特点),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景(可问学生共写几件事),读时须一事一顿。六句中有虚笔(可让学生说,即“往来”句、“无丝竹”二句),虚笔读得轻一些,才有韵味。

④第三层是结束语。“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制造悬念),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末两句。可问学生:作者写这一层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诸葛庐不陋,子云亭不陋,则我之陋室亦不陋矣!)本层也可用调侃语调读,要读得有点韵味。

⑤读毕还可以再问:“何陋之有”跟上文哪一句相互照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目的是以此贯穿全文,达到整体把握。

注:为保持铭文句式工整和押韵的特点,本文兼用意译

一、解题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

三、课文分析

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3.教师讲解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回答)陋。

用仙和龙来比?

(回答)德。

用名和灵来比?

(回答)馨。

6.教师讲解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请看下文(出示与“草色入帘青”相吻合的山水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板书环境)。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板书:对偶)

7.提问:苔痕相对?

回答:草色。

提问:阶绿相对?

回答:帘青。

提问:上相对?

回答:入。

除了对偶还用了什么方法呢?

回答:拟人。

8.教师讲解“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板书:拟人):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弹琴***胶片)

9.教师讲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鸿儒,大学问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高谈阔论。

这两句也是工整的?

回答:对偶。

10.提问:谈笑相对?答:往来。

有相对?回答:无。

鸿儒相对?回答:白丁。

11.教师讲解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板书: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板书: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书:生活)。调,弹奏;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金经,佛经;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乐;案牍,指官府的公文。这几句是说,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两句用了正反虚实(板书:正反虚实)的写法。

12.提问:哪些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提问: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提问:“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无丝竹之乱耳。”

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13.教师讲解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出示南阳诸葛庐***)

14.教师讲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

15.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

回答: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16.教师讲解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这个陋室将与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亭子一样被后人所称道;我本人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被后人所敬仰。文章添了这么一笔,再生一层波澜,内容更丰富,主题更鲜明。写到这里,我们感觉到作者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够完美了,可以收笔子。

但是作者是一个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后一笔,引用孔子的话结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回应“德馨”言尽而意无穷。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讲得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用孔子的后一句“何陋之有”。

17.提问:刘禹锡为什么隐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回答: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节;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商妇怨

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谪官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①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②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③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示乐曲发展变化)

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1.重点与难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2.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3.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案示例2

[总体思路]

本设计是问题式,由三个问题组成。即: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意。

[实施步骤]

1、谁解琵琶声

[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板书]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说明]这一问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体味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描写已经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畴,蕴含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2、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

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说明]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

3、谁解风物意

[提问]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板书]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明]设计这样一问,能够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一定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

[总体评说]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诗歌,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时,没有常式的词句翻译、结构梳理等,有意识地从新的角度设置问题,激发兴趣,使学生读得深入,读得兴浓。学生在获得情感愉悦的同时,鉴赏力也确有明显的提高。

附板书设计:

白居易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教案点评:

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再逐字逐句逐段详细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高妙,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讲析内容基本照抄教学参考书,没有创意,比较平庸。本设计拟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陋室铭教案范文第2篇

“同学们,明年你们就要参加中考了,为了让你们大战告捷,老师们决定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给大家补补课。”放假第一天,班主任就宣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唉,又要补课。”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感叹。为了完成暑假作业,我昨晚开了“夜车”,今天上课的时候一直昏昏沉沉的,老师讲课的内容我丝毫没有听进去。对于走进初三的我们来说,每个假期都名存实亡。不是我们不爱学习,而是像这样只为了考试而学习,实在太乏味了。

就在同学们还在为补课的事窃窃私语的时候,数学老师已经一脸严肃地站在了讲台上。“今天,我们复习相似三角形。”“又是相似三角形。”同桌把头埋进了草稿本里,“真没劲,能不能来点新鲜的内容?还说什么‘温故而知新’,‘故’炒了又炒,‘新’却不见踪影。”数学老师转身把定理写到黑板上。同桌见状,又说:“老师下一句肯定会说‘定理是解题的根本,很重要’。”果不其然,数学老师重复了一遍同桌的“台词”,接着开始讲解例题。像这样的“温故”有什么作用呢?不断地重复旧知识就能考出好成绩吗?

浑浑噩噩中,我猛一抬头,咦,数学老师怎么变成胖乎乎的了?仔细一看,原来数学老师已经走了,是语文老师来了。“今天,我们复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唉,又是《陋室铭》,我快能倒着背了。”同学们又是“唉”声一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语文老师在陶醉地朗诵着课文,我的思绪开始飞扬起来:刘禹锡的《陋室铭》确实名不虚传,对了,还有人根据这篇文言文编了一个顺口溜:“分不在高,及格就行;考不在会,作弊则灵……”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差点笑出了声。糟糕,千万别让老师发现!我赶紧抬起头来假装听课。

这时,语文老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心不在焉,便拍着讲桌说道:“岂有此理,古人像你们这么大时,个个都已经是满腹经纶,能吟诗作赋了,你们真是朽木不可雕!”

“古人会做几何证明题吗?知道物理吗?会说英文吗?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肯定要比他们强。”同桌推了推眼镜,嘀咕道。“现在在上语文课,你扯什么进化论,‘穿越’了?”坐在同桌身后的同学用笔戳了戳他。“他哪是‘穿越’呀?明明是搭错线了,哈哈!”在语文老师“鹰眼”的扫视下,大家仍相互逗乐。

我们还没笑够,英语老师就进来抢课了:“今天继续复习语法。”我们知道语法十分重要,可天天这样反反复复去地学习语法,我们连课文都念不顺,录音也听不懂,更别提口语交际了。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多多练习英语的实际运用呢?我觉得脑袋很重,眼皮发沉,真想回家睡上一大觉。

英语老师抱着她的教案走出教室后,“补课大连唱”迎来了最后一位老师——物理老师,可这一节课讲了什么内容,我全然不知,我的思绪早已游离到饭堂里去了。

终于熬到放学了。“放学了,你们可以回家了。”物理老师下达了“特赦令”。

“耶——”同学们欢呼着收拾书包。就在这时,班主任从教室后门探出了头:“同学们,明天继续补课,千万别忘了!”

唉,天呀,这样的课,请别再补了!

江西南城二中盱笛文学社初三(9)班

(指导老师 王伟安)

点评

这篇习作描写了补课时老师们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完全是为了考好试而使用的教学方式以及同学们对补课内容的怨声载道,揭示了当今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对自己的心理描写很成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王伟安)

陋室铭教案范文第3篇

摘要:有效教学这一热点理念始于20世纪上半叶,从其产生至今一直都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来也是教育界人士常谈常新的话题,更是我们众多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对“什么是有效教学”这一问题,诸多大家、名师给过精妙的解释,归其精髓无外乎三个词语“效率”、“效益”、“体验”。在笔者看来,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的认知获得进步、思维获得发展,而且能让其伴随着愉悦的情绪状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就能称之为“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时下,很多人把“高效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高举“自主、合作、探究”大旗,研究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以笔者拙见,“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至高境界,它更加强调教师在有效教学的前提下去优化课堂过程,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简单说来,要“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花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那么,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围绕“高效课堂”的诸多问题,我们曾经在100位学生中里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从中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无效甚至于负效”问题比比皆是,归纳起来有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1.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缺乏对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视,三维目标成了教案中的摆设,课堂教学目标实际只有一维甚至更少;2.课堂上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多,思考、感悟少;教师提供一些“假机会”来掩盖自己的包办代替,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掺水”严重;3.教师对学生学习缺乏有效指导,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意识淡薄,学生学习品质差、学习积极性不高;4.讲练关系处理不好,表现在:课堂练习设计不精,但课后作业多且无味;反馈滞后,练与评脱节。

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角色不明”。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语出自《老子》。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许多教师往往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角”,只抛“鱼”而不教“渔”,忽略对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坚持、静心、善思等)的培养和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导致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走出课堂离开教师无法学。这样教学的结局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呢?我们先来看一个《陋室铭》的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1.齐声朗读此文,总体感知课文

2.讲解“铭”这一文体的特点、介绍作者及背景。

3.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谈听完朗读之后的感受。

二、品味探究

1.《陋室铭》是刘禹锡的重要作品,其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思想在文中在如何体现的?(学生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回答)

2.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德馨”的句子,说说它们的意思。

3.找出文中描写作者“陋室”的句子,说说它们的意思。

4.学生齐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操,边读边思考其中的语气语调该如何处理。

5.找出本文使用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找出来作分析。

6.师小结: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7.在学生有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本文。

三、布置作业

把本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作比较,写一篇赏析文章。

乍一看,以上这一教学设计中规中矩,并无过多不当之处,用此教案的课堂教学自然也是在情在理,波澜不惊。但仔细琢磨后,我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的教学设计究竟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一设计“指挥”下的课堂能成为学生展示个性魅力的学习舞台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教学设计更多地是在关注“学生可以学到什么”,而忽视了“学生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学自己想学的、从前没学会的”,换句话说就是漠视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带着教师给的、这些所谓的“知识”的学生到底走多远呢?

此外,我们应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呢?笔者将《陋室铭》教学设计作一些改动: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引入:有一本清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用的文章读本,叫《古文观止》,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用‘观止’作书名,表明编者的态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你已经观赏到最好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啦,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今天咱就来一探究竟学一学这本书中一篇仅有81字的文章――《陋室铭》,答案由同学们来解开。

2.交流预习成果(自学课文部分)

(1)4人小组交流学案A、B、C,订正答案,要求讨论前各组自行选择方式朗读课文。

(2)大组(8人小组)交流,提出问题,综合答案。要求讨论结束后要以一种方式展示本组成员的朗读本文的水平,并强调在讨论第2题D小题时各人依次将自己准备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然后把相同问题合并,去掉无价值或在小组中已解决的问题,每个小组讨论后提出2-3个问题,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

二、品味探究

1.组间PK朗读,师引导,生互评。(注意引导学生围绕 “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进行评价纠正)

2.各小组代表提问,生回答,教师随时归纳。(注意引导学生围绕 “德馨”、“陋室”等几个核心问题思考)

3.师小结:学习重在体验,同学今天通过与别人对话、与课本对话、与刘禹锡对话,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一个鲜活的刘禹锡。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无疑是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愿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保存这样的一份坚守。当然同学更别忘了要经常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

三、布置作业(第1小题必做,第2、3小题选做其一)

1.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铭文特点,准确背诵并默写全文。

2.试与我们学过的周敦颐、陶渊明思想比较,结合课文分析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还需要“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吗?请简述理由。

对比以上两个教学设计,我们再来看如何从“有效”起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首先看导入环节中的“教师引入”。一开始就摆出《古文观止》突显作品的精品地位,提起学生的学习欲(学习内驱力),又通过鼓励“这是不是有点夸张”、“答案由同学们来解开”来激发学生兴趣,学习的需求一旦爆发,学习的源动力就会发挥其无穷的力量。接下来的“交流预习成果”,方式灵活,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既让层次高点的同学有个人自主的***式学习的机会,又让层次低点的同学有合作学习的轻松,给学生的学习搭建扶梯,让其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尽可能的发挥,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学、愿学,这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前提。

其次再看品味探究环节。教师大胆的放权给学生,重视过程的指导和评价调控,这样的课堂生动鲜活,充满了生命力。以下是部分课堂实录:

生:“白丁”指平民百姓,为什么注释说在文中这里可以理解为没有学问的人?

生:前文不是有“谈笑有鸿儒”的句子吗?后文的“白丁”应指没有学问的人,照应“鸿儒”。

师:在唐朝,穿衣服能体现人们地位的高低,以黄赤最为高贵,红紫为上等,蓝绿次之,黑褐为低下,白色是没地位的,所以,同学在理解词语的意义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呀!

生:(纷纷答)“陋室”好象并不简陋。屋陋,心不陋。

生: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等句子就可以看出来。

师:那同学们能否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读出作者的心境呢?”(一生很有感情地读,同学掌声响起)

生:我们组有些同学认为刘禹锡“德并不馨”,因为他有轻视百姓的嫌疑,凭此他就不能与孔子齐名。

生:据我自学时查找的资料显示儒家交友之道是 “无友不如已”,当时的刘禹锡刚好遭贬,就更孤芳自赏了,用当下时尚的说法就是心情很不“给力”,在此可能应该理解为一种“不同道不相为谋”的心态更为恰当吧。

师:好一个有个性的评解,作者是不是“德馨”,陋室究竟能否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提并论,咱们还得从《陋室铭》的字里行间去品味,大家不妨静心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又何新的感受。” (生自由地、再次投入地读文章)

生:刚才我读时感受自己快背下来整篇文章了,特别容易就能记住

生:我发现全文用韵、对偶特别多。

师:这就是铭文的特点。

生:我刚再读文章我觉得它与之前我学过的《爱莲说》有点象,都是说关于立身的,说的都是人要有不慕荣利高尚的情操。

生:是的,所以我觉得之前有同学提出的对刘禹锡用孔子的话作结有点不解这一问题,其实是他想与古人圣贤为伍,认为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与他们是一样的高尚。

师:我想这也是古代一类知识分子对人格追求吧。

从表面上看,后一设计更费时、费劲,但实际上,在问题的提出和解答的过程,不但完成了传统教法所想解决的问题,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变得更会学习了,这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要为学生搭建起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整个学习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没有“自主”,学生无法走出教师装点过的天空去创造更美丽的天空,这样的课堂当然就不是高效课堂。只有收起教师的“言语霸权”,鼓励学生的“原创学习”,学生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学生才能经常享受到自己给自己的感动,增强学习的信心,我们教学有效性才会大大提高,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迎来“高效课堂”的春天。

陋室铭教案范文第4篇

摘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强化心理素质教育的意识,自觉、及时、经常地结合语文学科对留守等特殊儿童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用课题研究的意识,秉承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对学生特别是留守等特殊儿童进行理想教育、幸福感教育,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心理疏导;幸福

中***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66-1

少年儿童每时每刻都有需求,这是人类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点。留守等特殊儿童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需求家庭的温暖,需求成功的喜悦,需求别人的理解,更需求对生活的正向思想指导。所以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更需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强化心理素质教育的意识,自觉、及时、经常地结合语文学科对留守等特殊儿童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在教《陋室铭》一课时,我作了以下思考与尝试来实现教学目的。

一、理念提升,作好课前调查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对每个留守儿童的爱、理解、尊重为基础,关心学生的情感世界、人格状况,以鼓励、表扬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性化的语文学习氛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获得体验。

教学《陋室铭》这一课,除学习课文,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外,还可以创新设计教案,带领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听小故事、改写文句、为陋室起名等方式探究领悟作者的人生志趣,挖掘出作者思想上的一个优点――虽居陋室却不以为陋,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等情操,更提炼成“会转换角度思考问题,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的人格魅力,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的事情进行心理疏导,最终内化成一种理念,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播放轻音乐舒缓气氛,配以“一***两看”奇幻***片导入,讨论交流引申出本课的研究主题――生活中有不少事情,如果把看问题的角度变换一下,结果也许会不一样。这样的导入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对本课学习的探究欲望,使之耳目一新,兴趣倍增。

在进行课文朗读训练时,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多媒体展示优美山水画面,配以轻柔的古筝乐曲,让陋室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用模拟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朗诵激情,通过反复诵读,让他们融入课文,掌握文言句读停顿、体会韵律。在朗读训练中,尽力向留守等特殊儿童倾斜,以爱、理解、尊重为基础,在鼓励、表扬、同学互评互助中,培养他们自信心,体验成功感,感受铭文语言的韵味和读书带来的愉悦。

三、启发感悟,迁移审美情趣

在赏读环节,我抛出了探究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为陋室作“铭”,并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刘禹锡被贬和州创作《陋室铭》的经历,巧妙地将铭文是刻在石头等器物上的一种文体点出来,让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

此时此景此诗此情,一目了然,恰到好处的背景点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更让学生对作品背景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对留守等特殊儿童心灵的影响更是立竿见影,这时大家在再次朗读课文披情入文时对作者虽处逆境而不屈服、坚毅乐观的钦佩之情油然而升,为进一步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打下基础。

四、创新设计,升华学习情感

布置前置性作业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课文学习提出1-2个有价值的问题,课前教者将其归纳整理成了三个主问题,在研读课文阶段进行了出示,分成了三类:问形象――陋室陋在何处;问主题――刘禹锡为什么认为陋室不简陋;问写法――作者为何从山水写起、又提及诸葛庐和子云亭、又引用孔子的话。三个主问题由于归纳得当,又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当宣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之时,学生思维的火花就爆发开了,四人小组里的讨论学习热情高涨,班级里充满着“自信”、“积极”、“乐观”的因素。

在讨论这三个主问题时我还安排了两个小插曲:1.仿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改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使句式相同。2.模仿“诸葛庐、子云亭”为“陋室”起雅号。大家在简短的思考之后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也积极大胆地参与了进来。大家说出了“室不在美,有德则馨”等句式,并美其名曰――禹锡室、梦得居……如此教学设计引导着学生触类旁通、同中求异,利用这小小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陋室和作者的喜爱之情,更能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体验创作成功的喜悦之情。

五、引导迁延,提升幸福意识

经过前面课堂学习的一系列铺垫,学生们已深刻领悟到本文“惟吾德馨”这一主旨,刘禹锡所居“陋室”之所以不陋,其根本原因在于所居之人安贫乐道、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给看似简陋的屋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我由此安排学生谈谈学习本文得到的启示。孩子们思考深刻,形成了许多好的见解。

为强化学生的学习启示,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接着,笔者又从留守儿童幸福感缺失的角度设计了两道“口语交际”题,要求学生运用今天所学,联系生活实际,对他们进行合理开导,帮助题中人物“寻找幸福”。

片刻之后的交流中,一位同学说“物质上匮乏一点不要紧,我们要在精神上做个富人”,另一位同学颇有深意地说“做人要知足而满,知人而交,知恩而报,有时我们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不知道珍惜,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意识到它的可贵”……有句话说得好,幸福不是比家有多大,而是比家里有没有笑声。大家的开导表达融入了感悟、融入了真情,在这心理疏导过程中,对学生尤其是留守等特殊儿童生活上的正向思想指导落到了实处,大家的幸福意识得到了提升,而学生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完美体现。

陋室铭教案范文第5篇

摘 要:优秀的板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魂”所在。优秀的板书,能使教学重难点突出,能使学生因爱板书而爱语文。然而,当下的板书现状令人担忧。其实一些语文教师不是不知板书的重要性,出于懈怠,不去研究板书的真谛,不在板书的策略上寻找有效教学的出路。鉴于此,把板书的作用、现状、对策提到意识日程上来。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

优秀的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和程序的精炼化、艺术化、系统化的呈现过程,它犹如一篇“微型教案”,能够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学过程清晰地显示出来。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的推广,导致部分中学语文教师的板书缺失,也使他们的课堂教学畸形化。消除这一畸形,就要正确认识板书的作用与现状,从而寻找出板书的对策。

一、板书的作用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独具匠心的板书,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对陶冶学生的性情,启迪学生的智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表现为:

1.呈现教学内容,彰显教学重难点。教师备课要有明确的意***,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如何明确教学意***,突出教学重难点? 这需要师生游走于文本之中,需要师生双方的思维碰撞,更需要借助于教师合理、适宜的板书。比如,对于朱自清的《春》的板书,就很有特色:

盼春:盼望、春近;

绘春:山水、太阳(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颂春:像娃娃(新)、像小姑娘(美)、像青年(有活力)。

2.深化主题,形象直观。好的板书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准确归纳,不但能还原作者对文本的建构,还能揭示文本的主旨。如《小巷深处》的板书:小巷深处――爱。(1)满足、自豪;(2)沉默、回避;(3)淡忘、隔绝;(4)悔悟、感激。

3.提纲挈领,简洁明快。把简要的文字、符号、***表呈现给学生,教学思路一目了然,教学节点画龙点睛。如此方能使学生理解文意、把握文旨。比如,同样是朱自清的《春》,有老师的板书为:盼、迎、绘、颂――春。

二、板书的现状

1.“多”而“滥”。有的教师恨不得将教学内容全写在黑板上,这样既多又杂,反而突出不了重点与难点。学生看了也厌烦。

2.“单”而“呆”。对不同体裁的内容,不管学生实际,用同一信号刺激学生,刻板划一,毫无新意,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这样即使是最富有真情流露的文本也会变得死气沉沉,犹如一潭死水。

3.“乱”而“繁”。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毫无计划,信手拈来,擦擦写写,杂乱无章,学生对此犹如雾里看花,理不清头绪。

4.“空”而“怪”。有些教师上课,黑板上只板书几个字,甚至仅把题目写一下,空空如洗,给学生留下的只是一片空白,或者追求形式的独特,板书色彩纷呈,让学生眼花缭乱,貌似新奇,实则哗众取宠。

5.为板书而板书。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板书的新颖独特,美观规范,将板书和课堂教学脱离开来。板书内容不是自然的呈现,而是在引导学生讨论完成后在时间快要结束时才在黑板上认真地把板书写画出来,这种为板书而板书的做法也是教学的大忌。

三、板书的对策

板书是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提炼,浓缩了教学环节的精华;它凝聚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随意所作,应该谨慎行事。限于篇幅,仅举三点:

1.过滤文本的细节。教师上课,不可能把授课内容全部展现在黑板上,必须精简内容,过滤细节。《孔乙己》可板书的内容很多,笔者过滤出掌柜、众人、“我”、小孩的“笑”来设计板书。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笑”体现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可有可无,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一个“笑”字,将文本的“魂”勾住了,文本的密码被破解了。

2.选择文本的切点。一篇文章的教学路径往往千头万绪。如何从众多的、繁杂的路径中选择合适的切点板书,这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准的一个标尺。倘若教师找到了最佳切点板书,即使是再晦涩的文本,也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比如,笔者在教学《囚绿记》时这样板书:囚绿记――(1)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深爱、尊敬);(2)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于黑暗。

这样的板书,切口小,内涵丰,意蕴厚;给人启迪,发人深省,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疏通文本的思路。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线索)写的,理清了文本的思路,就能抓住文章的筋脉,使文本的血肉尽收眼底。比如,教学《陋室铭》就可以这样板书:

陋室铭――室中之景(苔绿……帘青);室中之人(鸿儒……无白丁);室中之事(抚琴……阅经)――唯吾德馨何也?陋室铭真“陋”吗?

总之,板书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它是课堂教学的精髓,是教师教学睿智的自然流露,是学生信赖老师、亲近文本的依托。独具匠心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

陋室铭教案范文第6篇

选入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人的作品占33%(试用修订版),而这些入选的作品,经历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是名作是精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中学生阅读这类作品,既可以培养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如何将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创新能力,实现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是我多年来教学中始终关注的热点,就此浅谈我在这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

1.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试用修订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做了如下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重新做了更明确的界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情趣,而这里并未明确指定要写文言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大纲为指挥棒,势必在教学中不能放开手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中规中矩也仅成方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青少年天生就有创新的潜质和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和释放,这不是预先设计的某些目标要求就可以实现,也不是个人自我刻意就可以奏效,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又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极其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唯书(教科书、教参、教学用书),不唯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备课教案),只唯实(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之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领悟现状),不受既定教案束缚,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2. 作文教学是一个全程训练过程 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语文教学往往存在着重结果而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弊端,作文教学尤其如此,创新作文教学的实质不在于新而在于实,如何在本时的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地指导和训练,这才是根本。而进行写作必须要又阅读的贮备,没有阅读的积累和熏陶,写作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准备,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巧妙地利用教材,但要树立起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观点,让阅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即抛阅读的砖,引出学生写作的玉。下面我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第27课《陋室铭》为例谈谈我指导学生写文言文的具体做法。

2.1 抛砖――读是写的准备,让学生明确文章写什么,怎样写。首先,在对文言文内容的赏析中,词语的品味中,抛出文言文写作的砖――精炼的语言,整齐的句式(骈句),并了解骈句特点,实为对偶句和排比名的总称。其次,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作者托“陋室之物”抒发安贫乐道的情怀和高洁傲岸的情操,文章开头以山水作比得出观点,后文以诸葛庐和子云亭作突出主旨。再次,调动学生心灵的感觉,启发联想,放飞想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陋室因主人德馨而不陋,德馨体现在具体居住的环境清雅,交往人为博学之人,室主人情趣高雅,远离世俗,由此引导学生生发开去,生活中因职业的高尚而使平凡的岗位显得不平凡,人不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等等,这为写作做了必要铺垫。

2.2 引玉――写是读的延续,让学生明确:我要写什么,我要怎样写,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让学生骑上阅读的神鸟,飞入写作的奇谷。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不如好之者”到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言:“成功最大秘诀是兴趣。”无一不证实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我班学生有良好的基础。

其次,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开放的写作观尤为重要,针对初一学生而言,接触的文言文不过十几篇,文言文知识非常有限,但是我坚信,只要在本时阅读学习中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指导和训练,注重了语文教学系统性和全程性,只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相信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天天都是创造之时,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作为个体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兴趣、智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写铭,要求三不限:(1)不限文体,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也可以是文言文。不拘形式,要求不整齐划一,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让学生在自由状况下进行写作。(2)室不限,可以是书房,可以是卧室,可以是诊所,甚至可以是游戏厅。(3)角度不限(立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再次,貌似不经意的鼓励也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上完这课,看到学生情绪高涨,我顺势提出,我们敢为某一处缩写篇铭吗?学生回答:“敢!”我又说:“我的学生真是了不起,暂且不说这篇铭写的如何,单凭这敢字就值得我欣赏。北大教授陈平原的一位朋友说过,在王府井大街找一个会说英语的人不难,找一个会说韩国语的人也容易,找一个写文言文的人便不那么容易了。我很庆幸,不必去王府井找,因为我们班就有,你们总能给我惊喜。”老师的欣赏给了学生写作的信心,让学生在被欣赏氛围中进入写作。

2.3 品玉――珍视学生读悟的感受和体验。在这次评析过程中,有表现对农家生活热爱的马博的《陋室铭》,有对父亲医德高尚进行歌颂的张秋萍的《诊铭》,角度不同,利益不同,别有一番新意,现摘录一、二篇。

居室铭

王 涛

山虽高,但无仙则不名,水虽深,但无龙则不灵,悟吾德馨,启窗眺之,山有青松,院内犬吠鸡鸣声,谈笑无白丁,往来有亲朋,可以阅名著,闻名曲,无父母之唠叨,无杂事之烦心,居其中,何乐而不为?

吾之居室

吾之居室,一桌、一床、一椅、一小书架、一台灯而已,吾之学习,坐于椅,趴于桌也,书不多,但有学问在内也,启窗,目睹远山覆千秋雪,耳闻鸟语花香,吾之居室,陈设虽陋,但有亲朋往来,阅名篇,论人生,岂不快哉?

语文的外延要等同于生活,虽说写作的初期离不开借鉴与模仿,但作文源于原材料,又要异于原材料,生活应是材料的源头活水,因此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原材料,由点引出面,体现原材料的多维性即“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用教材去框限学生多样的读书心得,从而形成写作百花齐放的局面。

2.4 赞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师生共同点评作文,为进步者呐喊助威,为勇敢者喝彩,为优秀者加油,并将进步作文入编班级的《进步作文选》,将优秀作文入编《优秀作文选 》。

通过采取以上的具体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好文言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我认为文言文的写作训练是一个有机、有序、全程的训练过程,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既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是顺利进行文言文写作的关键,没有阅读所储备的材料以及阅读的熏陶和感悟,写文言文只能是纸上谈兵,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尽管写作的初期离不开借鉴与模仿,可是必须树立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观点,其次,文言文的写作材料同样离不开生活的源头活水,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材料,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陋室铭教案范文

学习

销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阅读(19)

销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上半年即将过去,一般我们都要写工作总结,通过工作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下面是搜集整理

学习

科干班培训总结范文精选

阅读(26)

科干班培训总结篇1述职报告本学期,干训部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认真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在总结“十五”期间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十一五”校长培训工作的新思路。现将我个人在这学期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培训工作

学习

汽车安全气囊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安全气囊,内容包括汽车安全气囊灯亮怎么解决,汽车安全气囊检测。安全气囊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降低撞击对车内乘客造成的伤害.在很多汽车的方向盘上和仪表板右侧杂物箱上方都标有“AIRBAG”的字样,这表

学习

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内容包括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论文,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2500字论文。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群体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联系。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身心健康和事业成功。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懂

学习

诸时健 励志橙香漫橙园

阅读(57)

要问当下什么水果畅销到要从第一波预定排到下一次,非“褚橙”莫属——个头不算大,来头却不小。要想成为柳传志、王石、王健林这些顶级大腕口中令人折服的人,也许也只有他能荣登。他就是从“烟草大王”逆袭为“励志橙王”的诸时健。75岁二次

学习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创新

阅读(25)

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教学也不再适合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迫在眉睫。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围绕新课程标准创新呢?本文笔者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求更好的提升语文教学质

学习

困难补助申请书范文

阅读(24)

困难补助申请书范文第1篇敬爱的校领导:您好,我是___班的___,出生在一个贫穷而落后的村庄。当我从村里怀着梦想走进这所学校时,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期待,很有动力,因为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自己想要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一踏

学习

企业营销渠道变化和渠道管理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营销渠道变化和渠道管理,内容包括企业营销渠道发展变迁过程,营销渠道和服务渠道的区别。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今企业营销渠道出现的新变化以及发展趋势,基于这些新变化,分别从渠道管理理念的层次以及具体操作的层面提出了笔者

学习

缩短黄骅港煤码头船舶在港停时的对策研究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缩短黄骅港煤码头船舶在港停时的对策研究,内容包括黄骅港船舶动态计划表,黄骅港煤炭码头船舶动态。摘要船舶在港停泊的时间长短,是衡量港口装卸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压缩船舶在港停留时间是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途径,既可以加

学习

“奋进号”航天飞机飞临洛杉矶等

阅读(26)

这架酷航波音777-200,今年8月24日首航天津。酷航是新加坡航空旗下的一家廉价航空公司,曾宣称其机票比普通航空公司便宜最多达40%。初期主要运营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航线,目前每周执行4班新加坡—天津航线。有乘客说飞机上只提供饮用水,且不给杯

学习

聚合硫酸铁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聚合硫酸铁,内容包括聚合硫酸铁液体价格,聚合硫酸铁简称。聚合硫酸铁PFS是性能优越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可广泛用于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工业用水以及饮用水的处理。同传统的无机盐类混凝剂相比,有以下的优点

学习

四川台的主场

阅读(55)

记者第一时间在现场,这是四川电视台在这次地震中最大的主场优势。大难面前,镜头对准现场细节,与央视的宏大叙述相配合,成为不可取代的细节补充。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电视台原本有一组记者在汶川完成采访后,在准备赶回都江堰的路上,地震了,他们

学习

近现代陶瓷稳步走强

阅读(24)

春季拍卖行情平稳此次春拍季,包括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在内的一线拍卖公司均推出了各自的现当代陶瓷专场。其中,囊括199件拍品的中国嘉德近现代陶瓷专场,共获总成交额4782.052万元,成交率58.79%。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教授钟莲生制

学习

自编童话故事范文精选

阅读(39)

自编童话故事篇1【摘要】童话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童话让童话走进课堂,运用教材中的童话故事,课外进行童话阅读等引导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感受丰富的童话形象。通过续编、改编童话,情景创编童话,围绕主题自编童话等引导学

学习

繁星语文教案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繁星语文教案,内容包括繁星课文讲解教案,繁星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巴金的有关文学常识;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写景状物,抒发感情。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3、欣赏、品

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数学乐园》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乐园》,内容包括图形乐园数学教案,小学数学乐园内容。教材分析: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2页《数学乐园》。教学目标:1.在“数学乐园”的一系列活动中,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巩固10

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小音乐家扬科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教案:小音乐家扬科,内容包括小音乐家杨科的教案,小音乐家杨科语文教学反思范文。《小音乐家扬科》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学习

高中语文教案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语文教案,内容包括高中语文详细教案模板,高中语文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学习

“装置气密性检查”教案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装置气密性检查”教案,内容包括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装置气密性检查类型及答题方法。1.知识与技能:系统复习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理解其原理,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

学习

列举法数学教案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列举法数学教案,内容包括列举法解决递增问题教案,列举法的教案。教学目标:

学习

《陈涉世家》教案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陈涉世家》教案,内容包括陈涉世家教案,陈涉世家教案一等奖。1.理解文章内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的现象。

学习

我国的国家机构教案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教案,内容包括国家机关的产生的教案,我国国家机构教案。一、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