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早4∶30-4∶55播出,节目全文可登录。
《花生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技术》
花生是豆科作物,但其生长发育特点又不同于其他豆科作物。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种子生长在地下,这一特性是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所有作物所独有的。花生地上部生长和地下部生长往往不协调,地上部容易徒长甚至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采用化学控制技术可有效防止徒长和倒伏的发生,使花生高产稳产。
我国各花生产区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不同,因而播种期、生育进程和存在的问题等均有差异。综合各地情况,进行化控的适宜时期为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前期,即花生植株已形成少量“鸡头状”幼果,或主茎高度30~35厘米时,此时为进行化控的适宜时期。过早化控影响植株生长和果针伸长入土,过晚化控防止徒长和倒伏效果不明显。
《小麦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单位面积基本苗的数量,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单株小麦根系的吸收能力,提高肥、水的利用率,从而显著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在小麦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用上,要严格按照品种指定的播种量进行播种。播种时,可以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要保证播种深浅一致、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播种均匀,严格掌握播种深度在3~4厘米,播种深度超过5厘米会造成弱苗。
《稻茬麦免耕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上世纪80 年代中期之前,小麦以翻耕播种为主,在秋绵雨较多的四川盆地,常常造成耕整和播种质量差、费工费时、迟播低产、湿害草害严重等问题。从80 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推广的免耕栽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迟播、湿害等生产问题,但以“撬窝点播”为主的应用形式,仍然存在费工费力和劳动成本偏高问题,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形势下,难以落实到位,应用面积快速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秸秆不再成为主要燃料,他们往往采取就地焚烧的办法加以处理,不仅造成秸秆资源的浪费,而且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对此,在上世纪90 年代中期研究推广了“免耕精量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使省工、节本、增产、培肥得到有机结合。进入新千年以后,尤其是最近几年,机械化技术发展加快,在实现水稻机械化收获的同时,也给下茬小麦的播种造成了极大影响——田面板结,坑洼不平,积水难排等。针对新问题又研发形成了“小麦半旋高效播种技术”。综合不同时期的单项技术,系统集成了适应稻麦两熟生产环境的“稻茬麦免耕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中小规模奶牛场良种奶牛的选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奶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大,我国奶业也快速发展,相应的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奶牛养殖业,这些人中许多经营的是中小规模奶牛场。我们知道,奶牛的生产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中小规模奶牛场通常技术力量较弱,或建场时间较短,往往缺乏奶牛繁殖、饲养、管理和良种培育等相关技术。因此,如何将先进的奶牛遗传改良和选种选配技术应用于中小规模奶牛场的生产实践,让广大奶牛养殖户“养好牛、产好奶、多获利”,更多地饲养高产、优质、健康的良种奶牛,走养牛致富之路,是本期节目的主要目的。良种奶牛的选配,就是针对中小规模奶牛场,谈谈如何提高牛群遗传质量,以及如何选择良种母牛和选用优质冷冻,还有奶牛场如何参加奶牛品种登记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等内容,以期实现中小规模奶牛场生产出更多优质、安全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