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传奇人生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次绕月探测……他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几乎占到中国航天飞行器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他就是孙家栋。
从研究火箭转到研究卫星
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于瓦房店万家岭镇老爷庙村。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后,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
1958年,孙家栋就带着一枚珍贵的金质奖章回到了中国。同年4月,他被分配到当时***五院一分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前身)总体部。那年“五一”节前,他第一次见到了时任五院院长的钱学森。当时钱学森经常到总体部检查工作,并亲临设计现场和大家讨论问题,对快速进步的孙家栋青睐有加,两人的接触次数逐渐多了起来。
两年后,我国科技人员跟着钱学森走出了一条***自主发展的航天之路,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首枚近程弹道导弹。那时,孙家栋已经担任了导弹型号总体设计室主任。
1967年7月29日,北京正值盛夏,骄阳似火。
在这个酷热的午后,孙家栋正伏案进行导弹设计。一位不速之客推门而入,开门见山:“我是国防科工委的汪永肃参谋。为了确保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院长向***同志推荐你了,根据聂老总的指示,决定调你去负责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就这样,孙家栋扛着被卷和书箱去新岗位报到了。
发射卫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首颗人造卫星,次年5月17日,在二次会议上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随后,***委派钱学森以及当时中国科学院***组书记张劲夫、***五院副院长王铮负责卫星规划。然而由于三年经济困难,卫星任务受到了影响,中央决定调整空间技术计划,把工作重点转向研制探空火箭。直至1965年,国家重新开始制定卫星计划,并确定了1970年发射,卫星要“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的总体目标。
孙家栋参与进来时,时间已十分紧迫。如何尽快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如何按工程的研制规律一步步往下走?各系统怎样联接起来?联接起来后又怎样做试验?一个个难题摆在面前,他决定从组建队伍抓起。
然而,“”年代,派别林立;发射卫星又是人人都想参与的大事。对于年轻的孙家栋来说,选人时稍微处理不当,很容易“引火烧身”。自己被“上纲上线”事小,影响卫星研制工作事大。在钱学森的鼓励下,他横下心,抛开顾虑,一切以搞卫星需要为标准。经过详细考察,他从不同专业角度和技术特长出发,最终选定了戚发轫等18人,这就是中国卫星发展史上有名的“十八勇士”。
“十八勇士”的聚集,使卫星总体设计部如虎添翼。攻克重重难关后,卫星初样在1969年10月基本告成。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奏响了中国人向太空迈进的序曲。卫星上的全部元器件、设备和材料,以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难关的攻克,都是中国自己的产品和成果,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结晶。
争取到美国的卫星发射许可证
1985年10月,我国***府庄严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发射业务。这一消息在国际上迅速引起强烈反响。几乎在同时,经中央批准,孙家栋升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又一次受命于中国航天发展的关键时刻。
发射外国卫星,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国际间技术合作,中国航天人不仅要懂得研制火箭发射卫星,也必须学会与国外商家打交道,孙家栋又客串起“生意人”的角色。其中争取美国***府发放“亚洲一号”卫星许可证,是他谈判生涯中的精彩之笔。
1988年,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了美国休斯公司生产的通信卫星,起名“亚洲一号”,并准备让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将其送入太空。但卫星要从大洋彼岸运到中国,必须有美国***府发放的出境许可证,争取许可证的使命便落到了孙家栋的肩上。
这年10月,孙家栋代表中国与美国签订了《卫星技术安全》和《卫星发射责任》两个协议备忘录。但因双方对若干国际贸易问题存在较大分歧而未达成最终的协议。11月第二轮会谈,谈判席从北京转到了华盛顿,孙家栋作为代表团团长再次领命出征。
谈判中,面对美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孙家栋毫不示弱,据理力争,坚决反驳“中国发射外星扰乱国际商业发射市场”论。因为圣诞节即将来临,美方代表大多订了20号出外旅游度假的机票,无心恋战。孙家栋抓住对方的心理,制定了“拖住不放”的战术,一直谈到19号,终于签署了协议。
1989年1月,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香港亚洲卫星公司,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卫星发射服务合同。***听说此事,拉着孙家栋的手高兴地说:“中国能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发射卫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发射外国卫星对于中国航天事业来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1990年4月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内,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我一生中亲历过数十次发射现场,但那一次格外紧张。”孙家栋说,“当时大厅内一片寂静,我除了能听见自己的心跳,甚至还能感觉到周围人的心跳。”
21点30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雷霆般呼啸着拔地而起,21分钟后,精确地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现场的美方专家叹道:“没想到中国的运载火箭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后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孙家栋百感交集:“我突然想到小时候,老人常说‘洋火、洋油、洋车’,身边到处是外国产品。终于,我们的火箭能发射美国卫星了,那种激动与自豪,难以用语言形容。”
身经百战嫦娥终奔月
自古以来,“嫦娥奔月”这个凄美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令文人骚客感慨万千,让百姓对遥远的月球充满了向往。对于我国航天人来说,这份向往显得更为迫切。
刚进入新世纪,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的栾恩杰开始频繁联系孙家栋,两位在业内极具影响力的“老航天”一拍即合。他们认为,按照国家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完全可以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只要能正确把握需求牵引关系,即可着手考虑工程实施的大思路。紧接着,他们又把几十年来对月球资源应用有着浓厚兴趣的欧阳自远找来,一起谋划该工程的框架。
几经酝酿,栾恩杰于2000年10月在“世界空间周”庆祝大会上宣布:“在空间探测方面,将实现月球探测……”这是中国高层首次向外界表露探月的决心。
2004年1月,绕月探测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已经75岁的孙家栋接受了新的挑战,出任工程总设计师,此举让周围的人十分敬佩。
孙家栋担任五大系统总设计师后,提出了工程研制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工程目标和工程总体方案,对工程各大系统的技术途径作出重要决策,主持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甚至在许多细节上都作出了周全的考虑。在他的勾画下,庞杂的工程变得井然有序。
“嫦娥一号”卫星系统副总指挥龙江表示:“孙老知识渊博、视野宽广,除了能控制全局外,还能把握关键。”他介绍说,“嫦娥一号”卫星在近月点刹车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孙家栋对此非常关注。当科研人员还在做一些常规工作时,他已经把这些关键点剖析出来,令大家钦佩不已。
2007年11月26日9点41分,国家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仪式前,来到孙家栋面前,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家栋,你是身经百战啊,你辛苦了!”
“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这是2009年钱学森写给孙家栋80岁生日的贺信。
收到钱老这封信,孙家栋一字一句地看着,心里涌动着阵阵激动。钱老是他的领导和恩师,比他年长18岁,在信中钱老竟7次用“您”这个称呼,还称他80岁为大寿,这些,他都“不敢当”。孙家栋回想一生走过的道路,觉得自己能在钱学森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十分幸运的。
(摘自《科技日报》,付毅飞/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