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文化正慢慢的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一种社会现象在网上的喧嚣,必定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记得在移动互联网尚未发达的那几年,人们每谈及“非主流现象”,语气中多半是冷漠嘲讽,有其自身的原因,诸如败坏风气等,但在那样的情势下,我们也不能忽略掉媒体的刻意渲染。中国的“非主流现象”是否算作一种文化?这一观点还需假以时日才能有定论,但一种现象的产生,我们需要的不是一边倒的压制或迎合,辩证的分析才能看到其存在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
[关键词] 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非主流现象;嬉皮士文化
【中***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98-1
当移动设备渐渐普及,当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被电子厂商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时,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愈发紧密,便捷的参与方式使得网络上的大小新闻、现象,公众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随时参与讨论。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似乎任何一件热点事件都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边倒的局势,有人占领道德制高点,就会有人成为众矢之的。就比如目前已经处于大热过后的“非主流现象”。广义上的非主流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如文化上的次文化,宗教上的异端,人群中的异类等。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概念。而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主流与非主流的都不是绝对的。如今我们所说的“非主流现象”,是一个狭义的概念,特指在中国大陆盛极一时的社会现象,与反叛、颓废、恶俗相关,在媒体、公众的声讨中被定义为一种特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肤浅社会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分清的是非主流是一个概念下的两种事物:相对与主流而言的次文化,它可以是小众的鲜为人知的事物;还有就是根植于中国大陆的一种肤浅的社会现象。如果要把非主流作为中国的一种特色现象,那是不客观的,东西方文化差尚不至此。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号称“垮掉的一代”中也产生了一中非主流现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成为一种时代文化被广泛传播,影响深远。那就是嬉皮士文化。
嬉皮士,本来被用于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治的年轻人。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他们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提倡非传统宗教,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他们批评***府对公民的权益的限制,大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窄和战争的无人道性。他们将他们反对的机构和组织称为“陈府”。而正是由于这样一种近乎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离经叛道的反抗态度,嬉皮士后来也被贬义使用,用来描写***者。直到最近保守派人士依然使用嬉皮士一词作为对年轻的自由主义人士的侮辱。当时的嬉皮士想要改变他们的内心和走出社会的主流。远东形而上学和宗教实践和原著部落的***腾信仰对嬉皮士影响很大。这些影响在1970年代演化为神秘学中的新纪元运动。许多人认为嬉皮士滥用的程度被支持越战的人夸张。他们用这个借口来反驳嬉皮士反对越战的理由。但实际上的确有许多嬉皮士使用。他们尤其希望利用所产生的幻觉来达到内心的修养。尤其大麻和其它能够产生幻觉的药品如LSD和裸盖菇素。虽然也有许多嬉皮士不用,但往往被看作是嬉皮士的一个标志和他们不肯遵从社会守则的原因。
反观中国的“非主流现象”,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停留在那些隐晦的,颓废的文字中。在年轻的茫然中,非主流成为他们逃避社会责任,逃避自我责任的一种借口,换句话说,他们颓废的一塌糊涂。然而现实生活中,实在找不出能够让他们如此颓废的人或事物。而非主流所体现的深刻的观念也被曲解为颓废、伤感、痛苦等等一些现在部分年轻一代十分喜欢的字眼。
嬉皮士与“非主流青少年”在迷茫中反抗着世俗传统,对普世价值的抵制使得他们不为世人所接受,最初的嬉皮士是带有***治性的,他们经常参加和平运动,包括反越战的游行和争取人权的游行。青年国际***便是嬉皮士别***治活跃的亚群。而“非主流现象”,受限于参与人群的年龄多半是中国80、90后一代青少年,正值青春年少,心理上的叛逆在其中占据主导,尚未具备更进一步阐明自身诉求的条件。这也难怪乎在媒体公众的合力夹击下,被打上了颓废、恶俗等标签。
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为数不多的“新兴事物”,我们也许应该给“非主流现象”一个更加良性的发展空间,毕竟在中国,它没有如嬉皮士一样涉毒、***、***治性明确。毕竟主流与非主流根本上只是人数的差距,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倾向于某一个潮流,人数非常多的时候,潮流即成为主流。潮流也同样受到地域、通信条件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地距离遥远,彼此的潮流无法影响到对方,就不能将两地的潮流作对比,分出谁主谁非,这样做也没有意义。通信条件和文化的影响也类似。主流与非主流一定是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同一个区域内的。这也是它们相互依存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谢冰倩,严洁.中国“90后”非主流与美国嬉皮士比较及对学生“成功”心态教育引导――由“凤姐成名”引发对中美非主流文化的比较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5).
[2]唐雅君,郑丽莹.美国“60后”嬉皮士文化与中国“90后”非主流文化的异同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13,(11).
[3]彭斌,杨艳莹.论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学校***建与思想教育,2010,(22).
[4]董艳.美国嬉皮士反正统文化运动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作者简介:覃良(1989-),男,壮族,广西武宣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论中国“非主流现象”与嬉皮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