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五听”制度简论

【摘要】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审判方式,“五听”制度与历史上其他的法律制度一样,在具备合理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在当前的司法改革过程中,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批判地继承,用现代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法律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 “五听”制度 审判 合理性 局限性

“五听”是中国古代听讼的基本方式,是指运用察言观色的方法,通过对供词逻辑性的分析和对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的考察,达到揭露犯罪事实、断狱息讼之目的的审判方式。自从人类脱离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迈向文明,与之相伴的就是不断的纷纷扰扰,而解决之道便是向第三方寻求救济,请名望之人裁断或是告知于官府。然而一旦案件发生,真相只能靠事后寻找证据来还原。听讼便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审查方式,旨在通过听取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的供述来查明案件真相。相比同时期西方社会盛行的“神明裁判”法,“五听”审判制度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五听”制度在古代的嬗变

“五听”制度源远流长,其发祥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消亡于近现代司法改革的洪流中,曾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五听”制度的起源。“五听”制度最早见于《尚书·吕刑》,“听狱之两辞”,“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意即古代司法官员在进行案件审理时,应当要求原被告双方当事人都到场参加诉讼,审判官要认真听取双方的陈述,通过察看“五辞”(即“五听”)的方法,判断其陈述是否真实,避免诉讼中虚诬及冤枉之事,并据以判断,达到断狱息讼的目的。《周礼·秋官·小司寇》对“五听”作了具体的阐述:“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即通过观察受审者辞、色、气、耳、目五方面的异常变化,判断其内心活动,以求得事情原委。“五听”的审判方式,注意到了人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会引起相应的生理变化,并将其运用到审讯中,这是心理学在古代司法中的最早尝试,比先前夏商时期的神示证据有了较大的进步。

“五听”制度的发展。封建社会时期的法律继承了西周时期的“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发展完善。秦朝时期,凡狱讯“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如果供词相矛盾或是陈述不清,可以反复讯问,如果受审者多次翻供,则可用刑讯,此即“笞掠”。两汉时期,据《尚书·吕刑》记载:“汉世问罪谓之鞫”,对被告进行审讯即为“鞫狱”,并沿用“五听”之法。

唐朝时,“五听”制度进一步发展,并得以完善,为后世所继承。《唐律·断狱》规定:“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查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唐律疏议》注解曰:“察狱之官,必备五听,又验诸证信,事状疑似,犹不首实者,然后拷掠。”①唐律要求司法官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运用“五听”的方式,审查供词,并用其它证据来相互印证,以此检验证据的真伪。

宋承唐制,《宋刑统》规定:凡审理案件,应该先以情审查辞理,反复参验;如果事状疑似,而当事人又不肯如实招供,则采取拷掠的方法来获取口供。到了明朝,在审讯时,要求司法官员“观于颜色,审听情词”,对“其词语抗厉,颜色不动者,事理必真,若转换支吾,则比理亏。”清王朝也非常重视通过“五听”来获取囚犯的口供,《大清律例》规定:“凡狱囚徒流死罪,各唤囚及其家属,具告所断罪名,仍取囚服辩文状。若不服者,听其自理,更为详审。”

“五听”制度的消亡。晚清时期,鸦片战争中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是西方的***治文明和法制文明给清***府的腐朽统治带来的冲击,在西方法制文明的冲击下,很多传统的法律制度都已消逝,这其中就包括“五听”制度。

在清末的司法制度改革中,由于张之洞、刘坤一等有识之士上书建议废除刑讯,清***府在修律过程中有保留地废除了中国古代刑讯。这一改革直接导致了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改革,明确限制刑讯逼供,产生了据众证定罪的原则。由此,口供不再是刑事诉讼中最重要的证据,而只是作为证据中的一种来发挥作用,再加上举证责任和司法分工的明确以及自由心证的采取,昭示着中国的司法制度正逐步向近现代法治转变。至此,“五听”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五听”制度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五听”制度作为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审讯方式,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在司法审判中普遍适用,经过历代的发展完善,它从最开始的通过“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对当事人的供述的感性认识,经由元朝时期的“以理推寻”,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和成熟。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够长期存在,并影响历朝司法的原因。当然,与其他历史上的法律制度一样,“五听”制度在具备合理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

“五听”制度的时代合理性。“五听”制度以察言观色的方法对案件当事人的口供进行审查判断,具有合乎心理学、审讯学和逻辑学等科学性。

“五听”制度要求古代司法官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通过“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的方式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或供词,“观其出言,不直则烦;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观其气息,不直则喘;观其听聆,不直则惑;观其眸子,不直则眊然”,这运用了心理学中“心理刺激与生理反应对应伴生关系”,②即只要有某种心理刺激就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反应。在严肃的庭审中,说谎者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而这种心理压力则会通过生理反应反映出来,例如心跳加快、肌肉微颤、听觉迟钝、逻辑混乱等。此时审判员则可根据受审者的表现,适当运用一些审讯技巧,就可以使得受审者如实招供。此外,“五听”制度的成功应用,也为完善当今的证据制度,对使用测谎仪器获取证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听”制度要求法官亲自审理,以当面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为基础,是直接言词原则在我国的较早尝试。《尚书·吕刑》中记载,“五听”须“两造具备,师听五辞”,即必须要双方当事人都到场参加庭审,司法官员听取双方陈述并结合察言观色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便查明案件真相。这与今天的审判原则中的直接言辞原则相暗合,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听”制度要求法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在以口供为主要定案证据的古代,“五听”是获取案件证据的重要形式,司法官员必须通过听其言、观其色等方法敏锐地捕捉到受审者微妙的心理变化,找到案件的突破口。因此,它要求古代那些以文为主,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官员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这对于今天的司法建设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借鉴。

“五听”制度的历史局限性。过度运用察言观色方法对证据进行判断,缺少相应的实物证据,容易导致法官的主观臆断,造成冤假错案。“五听”制度的不足之处在于其结果的不确定性。从其对象上来看,颜色不动者未必事理必真,对于一些大盗惯犯来说,进公堂犹如入其家,答话时心平气和,辞色皆不动。相反,一些善良老实、胆小怕事之人,即使襟怀坦白,但慑于公堂威严,反而可能面红气喘,再加上缺少相应的实物证据验证,这将会误导审判人员的判断,造成冤案。

“五听”制度强调口供的证据价值,在司法实践中容易导致刑讯逼供泛滥。案件一旦发生,真相便很难完全还原,有些官员为了***绩,尽早破案,不惜采用拷讯的方法,在怀疑某人可能撒谎的情况下,就逼迫其认罪伏法,若不愿招供,便“用答决勘,如又不服,然后用杖决勘”。

“五听”制度依赖于法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但在古代官员能力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它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古代官吏的任用选拔主要是依靠科举制度,考查的重点在于他们的为文能力和为***思想,而非律学水平。一个人能够通过科举入仕,但不能说明他适合或者是有能力去裁断。司法能力的参差不齐,加之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或再教育机制,使得“五听”审判制度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结语

“五听”制度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完善,曾在古代司法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它也为我们当今的司法体制建设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同时,透过对“五听”制度现代性意义的探讨,它也提醒我们,在法治化进程中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

首先,不能主观地割断法制的历史传统。中国现代法制不是传统法律的简单再生,也不是全盘西化的英美主义。因此,法制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其次,对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改造,古为今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沉淀,虽有其合理成分存在,但它毕竟是根植于封建传统农业社会的土壤之中,与现代法治精神有所区别。若要加以利用,则必须用现代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法律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系)

注释

①刘俊文点校:《中华传世法典·唐律疏议》,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592页。

②白连东:“犯罪情节心理测试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第5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传统“五听”制度简论

学习

老昆明 那时清澈的记忆

阅读(36)

滇池撒网打渔的渔夫。[拍摄于1957年]从滇池里捕捞上来的鱼。[拍摄于1956年]马帮行走在宜良县的南盘江上。[拍摄于1958年]昆明,原是个宁静低调的城。按时下的主流价值观和各类经济指数,她被轻描淡写地列在中国三线城市之后,列不列的倒与城里

学习

郎世宁 清代宫廷中的洋画师

阅读(34)

一生侍奉三朝皇帝郎世宁是意大利人,原名GiuseppeCastiglione(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郎世宁是他来到中国后取的中国名字。19岁时,郎世宁加入了热那亚耶稣会,成为一名传教士。他从小学习绘画,成为传教士后,很快开始给各处修道院绘画,在业界小有名气

学习

自我的超越性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自我的超越性,内容包括自我的超越性书籍,自我的超越性译本。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哲学生涯是从对意识与自我问题的关注开始的。现象学也是密切关注意识与自我的,萨特研究现象学并从中吸取契合其自身思想的养料。作为存在主义者

学习

如何使用空气净化器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使用空气净化器,内容包括车载空气净化器怎么使用,空气净化器要关窗使用吗。随着人们对环境关注度的提高,雾霾、PM2.5等词汇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经常谈论的话题。于是乎,空气净化器也因此变成了抢手货,有些家电卖场中的空气净

学习

怎么购买到优质电梯

阅读(27)

【摘要】客户购买电梯时,只有了解了评估电梯优劣的重点,才能选对电梯,购买到真正自己需要的产品。【关键词】电梯引言电梯设备目前已被人们熟知与大量使用。数百家电梯企业设计的各式各样电梯也让顾客挑花了眼;对于非电梯专业的使用者来说,选

学习

浅析汉语成语维译技巧

阅读(33)

由于汉语和维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所以在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汉语成语维译过程中的困难。本文以《围城》中的成语为例,着力探究该书成语在维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翻译技巧。如:加词法、减词法、引申法等。关键词:汉语

学习

凉茶.凉药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凉茶.凉药,内容包括吃凉药能喝凉茶吗,凉药凉茶喝多了对身体有害吗。又到了赤日炎炎的夏天,记得去年某凉茶因成分中含有夏枯草(不属于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允许食用中药材)而闹出一场风波,这反而使凉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凉茶是将

学习

媒体环境下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媒体环境下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内容包括藏传佛教在蒙古国的传播,藏传佛教在丽江的传播。一、媒体环境下藏传佛教文化传播的透视和辐射(一)案例透视目前,媒体环境下,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藏传佛教文化传播迎来了新的春天。以下是

学习

改善道路交叉口的办法

阅读(31)

本文介绍了交叉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具体阐述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具体完善的措施,供大家参考。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改善设计,机动车辆1交叉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多数城市道路交叉口中,由于对道路路段、路口的几何设计、信

学习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内容包括整体法和隔离法的正确用法,整体法与隔离法怎样应用。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合理

学习

李先生:神秘的“送水哥”

阅读(34)

旧时有茶棚,常建于香道途中,供香客行人歇脚润口。如今在河南省郑州市区,也有了农民工专用的“茶棚”。有位“义士”在几处民工聚集点设立饮水点,常年提供纯净水。几年来,人们只看见他送水时的匆匆背影,却始终不知晓其姓甚名谁。6月16日上午9点

学习

水景公园作文300字

阅读(26)

要数我们这儿最大、最漂亮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水景公园啦!水景公园有山、有水,还有山和水的结合,那就是瀑布假山,和喷泉比起来,还是我们的瀑布假山略胜一筹。“水景”公园没有水可不行,现在看的是水景公园的湖。早晨,湖面清澈见底,一片天空倒

学习

成本管控工作思路范文精选

阅读(279)

成本管控工作思路篇1【关键词】物资管理;电力企业;物资调配物资供应管理的宗旨是保证企业有效的物资供应,对企业的采购、物资调配及仓储管理等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它的工作目标是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最优物资服务。一、现

学习

人工纳米材料论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人工纳米材料论文,内容包括纳米医学材料论文,纳米材料论文。1人工纳米材料对心血管系统的损伤表现1.1人工纳米材料造成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是血管壁以及血液之间单层性的细胞屏障。从生理解剖结构的角度上来说,血管内盘能够及时

学习

保密管理制度范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保密管理制度范文,内容包括保密管理制度范文,保密制度汇编最新整理。保密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第一条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学习

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大学生创业法律案例论文。一、目前我国法律对于保障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现状现在与高校毕业生创业有联系的法律有多部,公法类法律和私法类法律的说法,是依照法律性质来分类的

学习

专利人资格考试制度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专利人资格考试制度,内容包括专利资格考试培训,专利工作者资格证考试。第一条为了规范专利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专利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专利人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举行一次考

学习

探析企业年金制度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探析企业年金制度,内容包括关于企业年金制度研究,企业年金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本文以企业年金制度发展为依托,重点论述了企业年金的自愿性、风险性的特点以及阐述了合理,科学规范的企业年金制度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关系特点。

学习

美国陪审团制度浅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美国陪审团制度浅析,内容包括美国什么案件适用陪审团制度,美国法院陪审团制度。【摘要】陪审制度一直在英美法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美国法律中,其中反映陪审制度的电影《十二怒汉》也广受欢迎。因为我国也有人民陪审制

学习

论限制减刑制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论限制减刑制度,内容包括限制减刑的法律规定,我国对减刑规定。一、限制减刑的刑法相关规定刑法修正案(八)第五十条第二款: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

学习

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范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范文,内容包括合理化建议案例怎么写,合理化建议怎么写范本。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第一条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以下简称技术建议),和推行工厂现代化管理,是企业革新挖潜、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学习

社会救助制度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救助制度,内容包括以什么为核心的综合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全文。一、引言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