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辈相传,妇幼皆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数亿计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600余年来,大槐树迁民遗址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安土重迁的传统,人们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当时的迁民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和欺骗性,所以迁民留下的传说和风俗,也都蕴含着离乡背景的辛酸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据说迁民的时候,官府曾欺骗老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报名。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候。”人们信以为真,不但洪洞人,就连平阳、沁州、汾州等地的人们也都扶老携幼,纷纷赶来广济寺报名,大槐树底下很快就聚集起十几万人,第三天,一大队官兵包围了这些百姓,移民官员将这些百姓编号排队,宣布强行迁走。一时间,哭声震天动地,其状惨不忍睹。人们眼看着越走离家乡越远,都很伤心,恋恋不舍地回首一望,只能看见那棵巨大的古槐和古大槐树上星罗棋布的老鹳窝,于是,人们把一腔的乡情,满腹的离愁都寄托在这棵家乡的槐树上,“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也就随着移民的足迹传遍了神州大地。
洪洞大槐树旅游区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被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大槐树景区由“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和“民俗体验区”三大主题板块组成,其独具特色的祭祖习俗,被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由此大槐树景区成为民间祭祀文化的主要传承和展示基地。
迁民古迹区,集中展示了明代移民历史。其景点有牌坊、第一代大槐树遗址、茶室、二代三代槐树、石经幢、古驿道、广济寺等。第一代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清顺治八年汾河发大水时被冲毁,民国三年地方乡绅在原址上修建了“古大槐树处”碑亭。第二代大槐树,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二代大槐树同根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大槐树旁的广济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历经千年,遭洪水战乱被毁,后得以复建。古大槐树是明代移民记忆中最清晰也是最深刻的标志。
祭祖活动区主要景点有根雕大门、“根”字影壁、莲馨桥、槐香桥、鹳鸣桥、献殿、祭祀广场、祭祖堂、望乡阁、溯源阁等。“根”字影壁造型独特、雕刻精美,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祭祖堂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堂内供奉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是全国最大的平民祭祖祠堂,故称“天下民祭第一堂”。
民俗体验区主要功能是观光、休憩,包括莲花塘、槐树庄、洪崖古洞等景点。其中,“洪崖古洞”是现在“洪洞”县名的由来,取县城城南“洪崖”,城北“古洞”而得名;“莲花塘”是当年洪洞县城别名――莲花城的象征,千百年来洪洞城四周蓄水植莲,夏季莲花盛开,情趣盎然,故称洪洞城为“莲花城”;槐树庄位于景区西轴线民俗体验区的中部,主要建筑包括特色民居、乡土菜园、古井台、老茶坊、传统作坊等,村中设有私塾、耕读园、水磨坊、土特产品作坊、打谷场等各种活动场所,更有多种可供游客参与的活动,集文化展览、旅游观光、民俗体验于一体。
大槐树旅游区集中体现了深厚的移民文化内涵,为大槐树移民后裔营造了老家的感觉,同时满足了广大移民后裔寻根祭祖、旅游观光、休憩、餐饮、购物的需求,是广大移民后裔进行深度文化体验,了解老家民俗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