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有“法”“天”“人”和谐

[摘要]刘禹锡的《天论》三篇,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辩证主义天人观,已为诸多研究者所重视。除此之外,《天论》还表达出一种高度重视“法”的思想观念,并对“法”与“天”“人”之间的关系,及作为“万物之尤者”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做出了细致分析。刘禹锡的这一社会需要“法”,且“天”“人”之间“交相胜还相用”的和谐存在关系的提出,对于当下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具有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意义。

[关键词]《天论》;“法”;“天”;“人”;和谐

[中***分类号]1207.22;B2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4-0078-03

刘禹锡的《天论》,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天人关系思想,历来被认为是具有辩证主义精神的思想观念之一,为研究者多有论述,但《天论》作为长于言辞的“刘禹锡”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思想内涵则要比“天与人交相胜”的思想观念更为丰富,如其中还提出了“人能胜乎天者,法也”,“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天与人,万物之尤者耳。”“纪纲或坏,复归其始”等观点,表达了一种倡导“法”的观念,“天与人”之间“交相胜还相用”的和谐关系等思想,并提出“数”与“势”的概念并对其关系加以论述,至今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对于“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主义思想,前人学者已经有很多论述,如刘顺从诗歌转型的角度,并通过与韩愈、柳宗元的对比,对刘禹锡等三人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加以讨论,肖瑞峰从唐代与《天论》同时代的哲学论战的角度对《天论》加以分析,陈维则从儒学的畛域下对《天论》加以探讨与观照,以上学者对于刘禹锡《天论》中的这一观念进行了不同视角分析,对其做出了阐释,但对于《天论》中运用大量文字对于“法”进行论述的探讨文字并不多见,本文尝试对其做出具体分析,以初步发掘《天论》对于当下社会的思想文化资源意义与价值。

一、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辩证关系

在《天论》中,刘禹锡将人们对于天的态度分为两类,即“拘于昭昭者”与“泥于冥冥者”,针对以上两种观点,便有了“阴骘之说胜”与“自然之说胜”的不同结果。刘禹锡《天论》意在接续柳宗元《天说》,进一步对天人关系加以讨论,因为刘禹锡认为柳宗元的《天说》“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文章虽好,却多有激慨之情,并没有深刻地讨论出天人之间的深层关系,而自己做《天论》,是要来透彻讨论这个问题的。

首先,刘禹锡指出,“大凡人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皆”囊括一切,体现了刘禹锡将一切纳入视域的开阔视野,而“有能有不能”,则辩证指出世间并非为一物所支配与主宰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体现出一种辩证统一的观点。并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提炼出两种独特的事物,即“天”与“人”,且将其分列于不同的范畴进行观照,一个属于“有形之大者”,一个是“动物之尤者”,同时再一次指出“天”与“人”也都“有所不能”。在逐步的推理后,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

为了进一步阐明“天与人交相胜”的观念,刘禹锡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

首先是通过“旅者”的经历加以论述。“群适乎莽苍,求休乎茂木,饮乎水泉,必强有力者先焉,否则虽圣且贤莫能竞也。”“群次乎邑郛,求荫于华榱,饱于饩牢,必圣且贤者先焉,否则强有力莫能竞也。”“苟道乎虞、芮,虽莽苍犹郛邑然;苟由乎匡、宋,虽郛邑犹莽苍然。是一日之途,天与人交相胜矣。”在刘禹锡所举的事例中,“强有力”与“圣贤者”的优劣,“莽苍”与“郛邑”的好坏等,造成的结果并非一定的,在不同的环境与条件下,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关键在于“是非”的“存”与“亡”,决定着“人理胜”与“天理胜”。但接下来,刘禹锡进一步指出,“然则天非务胜乎人者也。何哉?人不幸则归乎天也,人诚务胜乎天者也。何哉?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然而,“天”并不是一定会胜于“人”的,只是因为是人们把不幸归于“天意”,“人”实际上是可以胜于天的,因为“天”是无私的。刘禹锡实际是指出,“天”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因此不会。刘禹锡此处借此来作为譬喻,来说明“天”“人”之间关系。实际是不同的环境决定了当事者的具体遭遇与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会不同,表达了一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矛盾普遍原理的思想。

接下来,刘禹锡进一步设问道:“若是,则天之不相预乎人也信矣,古之人曷引天为?”并进一步例举“舟行”的“有沉有不沉”道理加以说明。以船行驶在“潍、淄、伊、洛者”与“江、河、淮、海者”为例。“疾徐”、“次舍”、“风”、“流”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常常说“天”有作用,一个则相反,是因为在二者的条件下人对“舟行”的“理”的把握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理明”,一个是“理昧”的原因,也就是人们在对二者间“舟行”的具体规律掌握的程度不同。是对上文矛盾普遍性的进一步讨论与说明。

针对问者的继续发难,“风水等耳。而有沉有不沉”的问题,刘禹锡则提出了自己的另外一对概念,即“数”与“势”,并对二者的关系做出具体的论述。如其所言:“水与舟,二物也。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数存,然后势形乎其间焉。一以沉,一以济,适当其数乘其势耳。彼势之附乎物而生,犹影响也。”水与舟,是两个事物,合并在一起时,就一定会有“数”存在其间,既然有了“数”,那么“势”就会形成在其间,而沉与济,则是“数乘其势”的结果。因为“徐者”与“疾者”的“势”的“缓”与“遽”不同,所以人们或“得以晓”或“难得以晓”,而“难得以晓”时,有的人便会以“天意”来解释舟“沉”。

而针对于“天果狭于势邪”的问题,刘禹锡在做出具体事例分析之后,最终指出,“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天与人,万物之尤者耳。”万物之间都是“交相胜”,“还相用”的,而“天与人”作为万物之尤者,言外之意,同样也不能例外。问者抓住刘禹锡“有形”的概念发问“彼无形者,子安所寓其数邪?”刘禹锡则指出“若所谓无形者”,“必依于物而后形焉。”而“非空之数欤?”“古所谓无形,盖无常形耳。”即古人所谓的“无形”,实际是没有“常形”,因此所有的事物都不能“逃乎数”。

这就是刘禹锡的“数”“势”观。“数存而势生”,“适当其数乘其势耳”。且作为万物之间的规律性存在,万物均非例外于“数”的。不仅作为万物之尤者“天与人”是“交相胜”,“还相用”的,万物之间同样也是“交相胜”,“还相用”的。这一思想体现了刘禹锡将天地万物纳于观照视野的胸襟,且注重事物间的联系与规律的辩证主义思想。

二、“人能胜乎天者,法也”的重“法”观念

对于“天”“人”何谓“交相胜”?或者说“天”与“人”怎样做到“交相胜”呢?刘禹锡接下来讨论到“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这就是“天”与“人”如何做到“交相胜”的根本所在,也是“天”与“人”各自的职责与特质所在。刘禹锡指出,“天”与“人”要各行其道,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举例中,借以论述“天”与“人”的各自所能,并归置于阴阳、水火、气力、义礼等不同的界域中加以审察。而决定“人”终能够胜于“天”的,是“法”,所谓“人能胜乎天者,法也。”“天”与“人”之间的“交相胜”是由第三者“法”在起着决定性的因素。由此可知,“法”在刘禹锡的“天”“人”观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在“天”与“人”之间,“法”究竟是如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呢?刘禹锡对“天”、“法”、“人”的关系从三个方面作了非常详尽的论述,探讨“法”在“天”与“人”关系之间的意义与作用。

《天论》中,刘禹锡将其分为“法大行”,“法小弛”和“法大弛”的不同状态加以讨论。在三种不同的状态下,“天”与“人”之间便呈现出不同关系。同时,刘禹锡将“法”置于左右“天”与“人”相胜因素的关键位置上,可见“法”在刘禹锡心目中的重要性。那么,“法”如何实现“天”与“人”的“交相胜”呢?刘禹锡通过“发大行”、“法小弛”与“法大弛”三种状态加以讨论:

“法大行”时:“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此时,在是非确定,赏罚分明的环境条件中,“天何预乃事耶?唯告虔报本,肆类授时之礼,曰天而已矣。”则“天”在人们的心目中显得并不十分重要,只有在“告虔报本,肆类授”时,“天”才会被人提起,“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奚预乎天邪”。善有福报。恶有恶报的时候,可谓是“人”胜于“天”的时候,是“人”之道的取胜。

“法小弛”时:“则是非驳,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赏罚不能分明,有“不肖”与“不辜”相参,这时,“天命”的说法就会有机会占上风。“诈取”可以得“福”而“祸”可以“苟免”,“人道驳”的环境条件下,“天命之说亦驳焉”。

而当“法大弛”时,“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胜其非,”“法大弛”时,是非颠倒,赏罚不公,“义”与“刑”即道德和刑法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状态下,“人之能胜天之具尽丧矣。”此时,当然是一切不公平的事情只能归之于天意的安排了,即所谓的“天”胜“人”。

刘禹锡总结如下: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法大行,人会说“我蹈道而已。”法大弛,人会说:“任人而已。”如此可见,遵循“道”还是任“人”,是“法”在社会环境中地位不同的结果。在刘禹锡看来,“天”是“生”万物的,“人”是“治”万物的,“生”是滋养使之得以发展,“治”是管理使之能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条不紊的发展。“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治”与“乱”的不同,“人道明”与“人道昧”的不同,产生“知”与“不知”的结果,导致“人”对于“天”的不同感受与态度。

《天论》中,刘禹锡虽然讨论的是“天”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引入了“法”的概念,并表明“法”是决定“天”与“人”谁更胜一筹的决定性因素,并分列详尽的具体情况加以说明,充分体现出刘禹锡重“法”的思想观念。“法”大行时,并不是“人”胜“天”,而是人当遇到灾难与不公平时,不必以毫无作为的“天”来解释所遭遇的一切,而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法”就可以解决问题。而所谓的“天”胜,并不是天真正的胜利了,而是“法”大弛时,人们面对灾难与不公平的待遇时,不得不以“天意”来解释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只是“天”常常被人们提起而已,并不是“天”可以解决现实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刘禹锡认为,“人”只有以行之有效的“法”来进行自我治理,才能够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主宰者,才能够摆脱对“天意”的迷信而实现“人”对“天”的“相胜”。刘禹锡的“法”可以理解为严密严谨的“法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普遍性的规律,而其“天”与“人”的“交相胜”实则蕴含着一种人与人之间及天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意。只有“天”与“人”之间依照“法”有条不紊的运行,才能够使世间万物各得其所,能够相得益彰,相生相长,交相辉映。

三、社会有“法”,“天”“人”和谐思想的启示

刘禹锡《天论》不拘泥于先人成说,更是对当世韩愈、柳宗元等的天人观做出了进一步的辩驳与分析,发而为文,详尽阐释自己的思想观点。认为凡对于“入乎数”的,“由小而推大”,“由人而推天”,都是合乎其学说的,且按照这个常理去推测,天地间的万物也都是符合这一规律的。这是刘禹锡对自己《天论》观点的综合概括,并用具体的事例来予以说明。如人的外部器官“颜、目、耳、鼻”的姣好的根本在于“肾、肠、心、腹”等内部器官,“天之有三光悬寓,万象之神明者也”的自然界奇异现象的根本在于自然有“山川五行”。刘禹锡指出,在自然界万物中,最有智慧的人是“倮虫之长,为智最大,能执人理,与天交胜,用天之利,立人之纪。纪纲或坏,复归其始。”说明人“与天交胜”,建立了各种纲纪,如果纲纪被破坏,那么就要重新来制定。

综观《天论》,刘禹锡不仅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辩证主义天人观,还表达出一种高度重视“法”的思想观念,以及对“法”与“天”及“人”的辩证关系的论述,并提出了“数”与“势”的概念,及其将“天”“人”与万物皆纳入观照视域的思想,体现出这位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的开阔胸襟,体现出一种追求世间万物和谐,社会在有效的法制治理下的公正的思想观点,并体现出刘禹锡重要***治改革积极参与者的责任情怀,对于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社会有“法”“天”“人”和谐

学习

堕胎捐髓,姐姐牺牲骨肉救亲情

阅读(20)

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上海一户普通人家的平静。怀孕3个月的张美萍做梦也不会想到,父亲会在这个深夜揭开一个隐瞒了24年的秘密。一2006年3月20日晚上,已经怀孕3个月的张美萍正准备睡觉,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是父亲张宝礼从老家泰州打来的。

学习

中国 洪洞 大槐树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 洪洞 大槐树,内容包括中国洪洞大槐树2021祭祖大典回放,中国洪洞大槐树2021祭祖大典。“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辈相传,妇幼皆知。洪

学习

台湾的休闲农业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台湾的休闲农业,内容包括台湾休闲农业成功的启示,台湾休闲农业特点是什么。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

学习

童年记忆中的古镇牛栏山

阅读(22)

京北古镇牛栏山,水陆交通曾十分便利,商贸繁荣,山清水秀,地沃人杰,浓郁的酒香飘拂四面八方。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爷爷在京的生意萧条而迁到牛栏山。我跟随爷爷奶奶离开了憋闷繁杂的都市,来到了天蓝、水绿、草青青的广阔天地,在牛栏山度过了我

学习

《百年孤独》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

阅读(29)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和国外文学作品《百年孤独》都达到了小说创作的巅峰。小说所营造的氛围亦真亦幻,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两位世界级巨匠在思想上的碰撞,其艺术魅力经久难衰。无论是小说的创作手法,还是作品中人物以及思想方面都有极大

学习

“三箭”齐发告别亚健康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三箭”齐发告别亚健康,内容包括亚健康必读,告别亚健康从现在开始。去年,因为生意的原因,常常与朋友在外胡吃海喝。我胃口好,吃嘛嘛香,尤其是肉,更是爱不释“口”。而身体像一个巨大的容器,不停被牛、猪、羊、鱼的肉填充消化,横向

学习

有机化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阅读(32)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有机化学一直是我国研究的重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有机化学也在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中的发言权利。但其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这就需

学习

浅谈周代组玉佩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周代组玉佩,内容包括周代青铜玉佩,周代玉佩章。摘要周代是一个礼制极度规范化的时代,从平民到王侯,人们都在一个“礼”的框架内循例有度地生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周代的玉器也被纳入到一个严格的礼仪制度之中。君王和贵

学习

海上仙山――七洲列岛“梦游仙境”记

阅读(21)

小时候读古文“海上有仙山”,悠然神往之;又学习课文《美丽的西沙群岛》,心醉神迷;由此非常向往海岛,总觉得小岛上的风光定然与众不同,别具风味;那里的沙滩、贝壳、海鸟定然比普通的海滨更有风情。据说在文昌月亮湾东部海域,约18海里(合33公里左右

学习

在泰国接受大象健身按摩

阅读(20)

去年二月在泰国,我和曼谷的珍妮小姐,驱车去了泰国最大的大象按摩院――泰王国国家公园。在路上,珍妮介绍说:不要看大象体格粗壮,但它们性情温和、与人为善,一直受到泰国人的宠爱,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伙伴。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大象赖

学习

大学生恋爱成本调查

阅读(22)

近日,笔者走进多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恋爱开支主要在吃饭、逛街、通讯费、交通费、庆祝纪念日、买礼物等方面,不同的情侣消费的渠道不同,经费支出方式有所区别,花费成本也有所差别——“平淡之中制造一些浪漫,丝丝点点的浪漫累积着情感;平

学习

快乐的油漆观察员汤马斯

阅读(43)

他喜欢一动不动。他喜欢一动不动盯着墙。他喜欢一动不动盯着墙上新鲜的油漆。他喜欢一动不动盯着墙上新鲜的油漆连续好几个小时。四年间,他盯过一面又一面的墙壁,墙面上涂满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五彩缤纷。别以为他无所事事

学习

在奉献社会中成就自我

阅读(38)

2007年,我有幸获得了韬奋新闻奖,这是组织关怀的结果,是报纸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结果,是我们团队全体人员长期团结奋斗的结果。经过20年的倾力打造,《齐鲁晚报》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许多同志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韬奋奖这个荣誉

学习

Word“自动更正”功能也可这样用

阅读(23)

我们可能都知道在Word中有个“自动更正”功能,但对它的了解可能仅限于用它来自动更正一些易出错的词句而已,而对它的一些另外的功能却不是很了解,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就很少用到它了,其实用好这些功能对我们的工作还是满有帮助的,往往可以起

学习

社会责任投资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责任投资,内容包括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社会责任投资概念股。[摘要]中外各界越来越来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今天,发展社会责任投资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我国对社会责任投资刚有初步认识,我们应借鉴发

学习

“亮剑”《社会保险法》

阅读(38)

《社会保险法》这对于中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是顺应时代呼唤、构建和谐社会、彰显入本精神、提升幸福指数的大发展。湖北省秭归县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稽查局抓住此次契机,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中,“亮剑”《社会保

学习

熟人社会病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熟人社会病,内容包括怕见熟人是什么心理病,怕见熟人是什么病。熟人社会病属于灵魂医学soulmedicine理论体系中的社会病学范畴,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某些时期,人们信仰、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所有言行过分打上“关系”远近、“熟

学习

论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论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内容包括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如何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摘要: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有高的相关,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将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

学习

文昌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研究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文昌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研究,内容包括文昌文化的发源地,文昌文化的历史形成和现实意义。文昌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研究文昌文化不仅在亚洲有着广泛的传播论文联盟和影响,也通过不同的渠道远传欧洲和美洲,并且引起西方学

学习

经济社会学论文范文

阅读(17)

经济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有效金融市场在20世纪最经典的经济命题便是有效金融市场的提出,该命题得了了很多坚实的经验和证据的支持。金融市场指证券价格体现了获得信息变化影响的市场。有效的金融市场以三个假定为前提:一是投资者,他们是

学习

天、地、万物、自然和谐的《草原赞歌》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天、地、万物、自然和谐的《草原赞歌》,内容包括关于草原的赞歌,草原赞歌文章。草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草原上生活的人们都热情豪放,能歌善舞。由此也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赞美草原的音乐作品。《草原赞歌》就是其中之一。为了

学习

社会救助制度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救助制度,内容包括以什么为核心的综合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全文。一、引言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