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个人心目中好的艺术作品均有所不同,就像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根据自身的环境、经历、修养不同,对艺术及艺术作品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有喜欢现实的、浪漫的、或恬美艳俗等等。而笔者认为,好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好的艺术是社会的痛感神经,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化,本文将以刘小东及其作品为例从紧贴时代、深入生活、不走潮流、高超和过硬的技术支持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艺术;社会;痛感神经;时代;生活;潮流;技巧
中***分类号:J2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132-02
每个人心目中好的艺术作品均有所不同,就像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根据自身的环境、经历、修养不同,对艺术及艺术作品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有喜欢现实的、浪漫的、或恬美艳俗等等。而笔者认为,好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好的艺术是社会的痛感神经,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化,以下,将以刘小东及其作品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好的艺术是社会的痛感神经,首先,必须紧贴时代。刘小东说:“任何时代的艺术家都和这个时代有关系,艺术家介于媒体工作者和思想家之间。社会上发生一些事情,媒体可能第一个冲到现场,艺术家可能稍后,他不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他通过回味一点点呈现...用艺术去凝固这件事。”如刘小东的《出北川》、《入太湖》、《青藏铁路》就是最明确的例子:《出北川》、《入太湖》是在新世纪中国发生的天灾人祸的一种反思和人文关怀的表达。《出北川》表现了北川震后的一种人文情感的关照和伤感,作品中数个穿着入时的女孩,背景则是震后的一片废墟。而《入太湖》则主要以社会另一热点话题相关,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太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绿藻掩湖的景观中。《青藏铁路》,则更加直观的描绘了时代的脉搏,折射出现代青藏的人文生活。
其次,好的艺术是社会的痛感神经也体现在作者的作品深入生活。陈丹青对刘小东的作品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刘小***然把他生猛的作品朝我们扔过来,生活在他笔下就好像一坨屎,真实极了。”而艾未未则评价他的作品以及大力量表现“呈现出一个国家的伤口和一个艺术家的无言的立场”。如刘小东的《三峡大移民》、《三峡新移民》、《人祸》等。他对于时代的变迁阵痛如此敏感,抛却形式的浮华与宏达的叙事,将个体的真实与时代的荒谬紧密衔接。
如《三峡大移民》、《三峡新移民》、《温床系列一》,表现了三峡工程对当地人的一种深远的影响,远离家园,背井离乡及孤独的守望。而《温床系列二》,则从另一个视角描绘了性工作者的生活和理想追求。《违章》、《人祸》更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讽刺和挖苦。在提倡人权、民主、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同时,人民(农民工)依然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也是最廉价劳动力,如同猪仔一样被驱赶和被贩卖。
第三,好的艺术是社会的痛感神经还体现在不走潮流,简单直白的形式和内容上。贾樟柯在与刘小东合作电影《东》时曾说:“最打动我的,是他永远鲜活的感觉。”正如陈丹青所说:“...生活在他笔下就好像一坨屎,真实极了。”无论是当红画的的“玩世”与“波普”,还是新生代艺术家的“玄幻”和“虚拟”,都在逃避现实。由此,刘小东这样直面真实的画家就具有了特别的价值。
如《父与子》、《儿子》、《田园牧歌》、《金城小子系列》等,刘小东用自己的目光,抓住了他们的片刻,抓住了他们小小的欢乐、小小的意愿与小小的苦恼,刻意将他们从历史长河的漫不经意中洗刷和打捞出来,并保留了这些人的日常状态。刘小东将一个场景的某个正在进行中的片段宁固化,这些片段司空见惯,他们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琳琅满目。《父与子》中,父亲与儿子的关系的微妙表现;《田园牧歌》中现代青年男女对未来的怀疑、迷茫、焦虑等;《儿子》中现代家矛盾的隐喻;以及《金城小子系列》中,当代城市人们生活状态的描绘,都是直面生活,直面真实,远离甜美,不走潮流,简单直白的写照和展示。
第四,好的艺术是社会的痛感神经的体现,更需要高超和过硬的技术支持。正如徐唯辛所说:“绘画的任务首先是要服务和满足视觉的需要,一个字是‘看’。”观众要看,就要看得过瘾,由看引起愉快、震撼等丰富的心里感受。画家要竭尽全力为观众的“看”去搜索和组织符合观看要求的材料,并利用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技术把这些材料按照美学的规律进行重新组合与表达。
刘小东接受过完美的学院训练,单纯在技术层面已经达到了近乎无可挑剔的境界。在绘画史上,有一个庞大的对生活和现实感兴趣的写实主义传统,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都是这个传统,卡拉瓦乔、委拉斯凯兹、费舍尔、弗洛伊德等。但是,所有这些艺术家都太不一样了,很难说清楚他们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和功用。刘小东属于这个传统,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用他的方式,他用他的目光,他用他的画笔来记录这个他置身于其中的时代和地域、他的目力之所及。
总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评价表准和审美标识,有些人喜欢平淡素颜的作品,有些人喜欢激烈震荡的作品,笔者则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与时代相结合,是时代、生活的写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射或批判社会现实。所以,笔者认为,好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应该与刘小东的作品具有相同的性质,是社会的痛感神经。
作者简介:
李澎霖(1985-),男,汉族,吉林省辽源人,工作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助教职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油画的人性表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刘小东的油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