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中重要的概念与工夫,自儒家提出后一直被后世所解读,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说。西方思想传入后格物致知被归为认识论范畴,偏离了其“本体工夫相结合”的原义。通过对朱熹格致思想的阐释,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格物致知学说。
关键词:朱熹;格物;致知工夫
格物致知源自于《礼记・大学》,被后世视为“儒者第一要义”,是儒学的核心概念。《大学》并没有明确给出格物致知的解释,后世的思想家们纷纷尝试为其注解,并各执一说,形成了一门“格致学”。明末刘宗周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及至现代,一部分学者倾向用西哲的视角将格物致知归为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的认识论范畴。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以中国哲学的视角观照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一种工夫,其目的是为了体认心中本就具有的本体。这一点在宋明理学中最为明显,为了说明这种关系,笔者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朱熹格致思想进行展现。
在诠释朱熹格致思想之前,有必要对其本体思想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朱熹的本体论是一个兼有本源论与本体论的双意链条。在本源论这一链条,作为最高本体的理化生气后就管不得气了,由气进行进一步的化生。在第二链条即本体论链条中,理通过理一分殊的途径进入万事万物,朱熹说是理乘气动,理与气进行结合后必然会受到气禀的影响和遮蔽,那么人物的性便千差万别。由此,朱熹禀气以为形禀理以为性的世界***景得以建立。不管是人物的形还是性都受到了气禀的影响,通过理一分殊获得的理也是支离破碎的理,这样由下至上去体认最高本体理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并且朱熹也否定了物可以体认天理的可能。那唯一的方式就是给人一种工夫去体认天理,朱熹首先以“性是心之体,心具众理”来说明人是可以通过做工夫来体认心中本来就存在的理。进而到工夫层面,那么就只能在支离破碎的理上做工夫了,通过捡起这一个个的碎片拼接起来就可以体认完整的理了,朱熹说这个工夫叫格物致知。
朱熹将“格”训为“至”,他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陈来先生认为朱熹的格物包括三个要点,第一是“即物”,第二是“穷理”,第三是“至极”。所谓的“即物”就是要进入到事态之中,进而去体贴事物的分理,“穷理”就是穷尽事物之理,把分散于事物的支离破碎的理收集起来。最终达到的境界是“至极”,在这个境界中通过穷理收集起来的分理得到拼接与还原,原初的天理得以在心中重新呈现。再来看致知,朱熹哲学中的“知”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作为主体能知的直觉,另一个指主体知觉的结果即“知识”。陈来先生认为,致知之“知”主要是指第二层含义,即“心之知识”。那么致知是什么?朱熹说:“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也就是说,孤立地理解致知就指示人扩充自己的知识,形容的是知识从不充分到十分丰富的一个变化过程。那么格物和致知是不是针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目的完全不同的两种工夫?实际则不然,来看朱熹的表述:“夫格物可以致知,犹食而所以为饱也。”“即夫事物之中,因其已知之理推而究之,以各到乎其极,则吾之知识亦得以周遍精切而无不尽也。”我们可以看到,在朱熹那里,格物与致知并不是分离的两种不同的工夫,两者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一方面格物以致知,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过程中自然实现的。也可以说致知是格物的必然结果,就跟吃饭一样,吃饭是动作,吃饱是目的,不通过吃饭就可以吃饱是不可能的,朱熹做的这个比喻是十分恰到好处的。
具体来说看格物。前边已经提到格物的核心是“即物穷理”,要做到即物,首先就要明确物是什么,也就是确定格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中哲意义上的物并非单纯是西方意义上的外物,中国人的物更多的是事。当然朱熹哲学也不例外,在朱熹哲学中,物一方面指看外观的物质实体,更多的则是指“事”,这里的事包括人类各种活动事为、伦理道德、内心思虑等等。陈来先生总结为一切可以被人们当做思维对象的都属于被格的“物”的范围。进入事物之中后,要开始穷物之理,这里的理有两方面,朱熹说:“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所以然之故,一般指事物的本质、属性、规律;所当然之故指道德准则和理解规范。以此观之,我们对格物致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格物致知是首先进入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构建的事物之中,进而去追究事物的本质和人事的准则,在其中体贴出天理,这样就达到物格的境界,而后可以扩充个体心中之知识,最后到达对知识无限的把握。到这里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似乎已经完成,但是理以理一分殊的方式进入万事万物,人如何穷尽万事万物之理?朱熹以“次第工程”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通过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地去格外物的分理,当分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豁然贯通体认到最高的天理。陈来先生将这一过程列为次第过程的第一步,即积累和贯通。紧接着第二步就要解决物无尽的问题。朱熹说:“欲识义理之精微,则固当以穷尽天下之理为期,但至于久熟而贯通,则不待一一穷之,而天下之理已无一毫之不尽矣。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汇贯通以至于此。”可以看出朱熹的格物穷理没有要求格尽万物,只需要“推类”即可。陈来先生解释为:“任一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总是与周围事物共同地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以此这一事物和周围事物必然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果对这一事物不能直接考察,而有条件直接考察与其相互联系的周围事物,那就可以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考察来得出一般性结论,再用以考察判断该事物。也就是说,对于一类事物,可以通过研究该类事物的大多数来找到普遍的共同特点,进而以此了解此类中未曾直接研究过的具体事物。”至此,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得以构建起来。(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晓春:《张载哲学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1月第1版.
[2]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2月第1版.
[3] [宋]朱熹著,朱杰人等编译:《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析朱熹本体工夫相结合的格物致知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