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从来都是由内及外,感恩又是发自个体健康心理的情怀之一。反过来说,就是一个健康个体心理必然包含有感恩的情怀。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是一种知足的心态,一种珍惜的心态,一种前进的心态。用感恩的心态去做事,用爱心去做人,一生都会健康快乐相随!
缺失的感恩心
曾经有一位学生问他的上师,说黑铁时代(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战争吗?上师说:不是。学生又问:那是灾难吗?上师说:不是。学生疑惑了:那是什么?上师说:是不感恩。
什么是“恩”?字典解释为“恩惠”。对于恩,现实也有许多说法:比如“施恩不***报”,该是施者的最高境界;比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该是受者的最高境界;再比如“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就该是对受恩者的鞭挞了。
施恩和报恩的最高境界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但做人,感恩之心不可无。今年6月,“天津两名落水女子获救后未感谢救人者即离去”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内容大致是两名女子在湖边落水挣扎呼救,情况十分危急。一男子一头扎入湖水中,奋力把两名女子先后救上岸,结果是两人连声感谢都没说就抽身离去。还有曾经的“感恩门”事件,受助的贫困大学生理所当然的态度让捐赠者心寒不已,部分企业家因此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公交车上,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时,老年人目不斜视地一屁股坐下,引发出“让座到底该不该说谢谢”的争论;老人跌倒无人敢扶,因为怕被讹成是自己撞倒的,即使是扶也得先找上几个证明者;一位大学新生威胁经济并不宽裕的父母——“不买苹果手机我就不上学”……是的,我们把身边所拥有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父母对我们的付出,周边人对我们的帮助,还有周边人对我们的服务。我们只是想要更多,而得到了很快就忘记了,然后继续索要。
说不出口的感谢
感恩这两个字,如今受关注的频率之高,足以从侧面证明了我们的感恩心是如何的缺失。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但如今,家庭和学校却极少教会孩子感恩。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为零。学校教育又都是“填鸭式”的知识教育,而德育上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来给孩子做榜样,孩子养成的是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人着想、去关心别人,如何会具备感恩之心。
在都市情感话题剧《孩奴》中饰演一位中产阶级母亲的王一楠对此深有感触:“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因为我们‘不差钱’,哪怕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但孩子一定要在优越条件中长大吗?如果孩子生活的很优越却不懂得感恩,得来毫不费力却不懂得努力,这样的爱到头来会害了他们。”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许多人很善于编排各类***词、妄语和戏笑的话,却不大会真诚地说感谢的话。场面上的感谢语,难以确定是否真诚——估计假话套话的偏多,真心实意的较少,口蜜腹剑的也不鲜见。或者,要感谢不能先感谢父母,要先感谢***和***府,其实说穿了就是要先感谢领导。我们很难将感谢的话说出口,对越是亲近的人,越说不出称赞或感谢的话,抑或是我们早已忘记了应该感谢的事或人。
比如,丈夫惯于把妻子烧饭洗衣视为应该履行的责任,所以烧饭是应该的,烧不好是有亏职守。甚至马上会连想到自己也把辛辛苦苦赚来的薪水全部奉献出来,所以何须感谢对方?却忘记了妻子做家务并非是为了想赚你的钱,她本来不必做老妈子,完全是出于爱。同样地,妻子也惯于把丈夫的工作打拼当作理所当然,所以从不知感恩丈夫赚钱的辛苦,更不知道感谢丈夫把薪水全部奉献出来。她大概忘记了丈夫打拼不是为了给你当奴隶,他本来不必做牛做马,他也完全是因为爱你而已。
现代人不懂感恩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如今,人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难免会过分强调纯理性、自利性,尤其是面对具体事务,总希望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此一来,人际关系就变成了简单的“动物式生存淘汰”,顾不上感恩了。但一个人不可能单打独斗、完成所有工作,必须要和别人合作,这就要求人必须具备感恩之心。因为感恩的基础是尊重,这是人际交往的核心。它具有相互作用力,即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就会获得怎样的对待。若在此有所欠缺,人际交往会难以进行下去。
知情意信行五统一
如今的学校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也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感恩不同于课本上的知识,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一番大家就能够具备的。而现在的学校却把感恩教育当作死记硬背的知识点硬塞给孩子,强求孩子诵读《弟子规》或《二十四孝》等,但这些枯燥的文字只能让孩子觉得反感,效果微乎其微。
感恩是一种心理活动。其中,感动是人体表情和肢体的情绪变化,这只是一个初始阶段,而施恩、报恩则是行为选择的结果,真正的感恩其实是“感”和“恩”的两个过程。
“感”是体验感受,通过人的感受认知世间的人与事,也就是知恩的阶段。在教育方面,要努力让孩子体会到“恩”,这是“感”的前提,要让他们意识到父母、朋友的付出并非天经地义。但光有认知是不够的,人的思想与情感假如对他人的帮助没有经历认同的过程,就无法达到施恩、报恩的彼岸。或许只是暂时的感动,没有得到及时反复巩固,久而久之便淡忘了。
可见,从“感”到“恩”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也就是体现在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五个心理因素在感恩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一般以知恩为开端,情感诉求为桥梁,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条件,崇高信念为支撑,行为习惯为归宿。但由于这五个心理因素具有相对***性和相互渗透性,加上孩子的生活环境和自身基础不同,因而在感恩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知、情、意、信、行不平衡的现象。所谓言行一致与言行不一致、通情达理与通情不达理、知恩与***报的统一和背离。因此,需要不断引导孩子去捕捉生活中受到的细微的恩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才能成功。
带来健康的心理力量
美国心理***专家特浦福认为:“感恩是一剂良药,对身体所有器官都能起正面作用;感恩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力量之源,对身心两方面都能施以巨大的热量。”感恩心理,不论是对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的感恩,还是对上苍、大自然、社会甚至陌生人的感恩,也不论是用说的、写的,或者默默的、自言自语的等方式,都可明显有助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尤其能减轻抑郁症状。
因感恩心理而产生的感激、满足、愉悦等积极心情,都可以促进脑部加速释放出包括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内的让人“愉悦”的化学物质,让人感到快乐。大脑同时还会加大量地分泌一种激素——催产素。催产素有放松神经系统作用,能缓解焦虑、紧张、沮丧等心理压力,进一步使感恩者长时间地保持心境平和。而这种积极心态,不仅有利于增强人体免***功能,还能刺激病体更快康复。
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对100余名罹患不同程度抑郁症的大学生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每天坚持10分钟发自内心的“有效感恩”者,其抑郁症状会明显减轻,康复时间也有所缩短。纽约州的心理教育专家马斯特经过长达20年的相关跟踪调查后,指出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感恩,其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和整体发育水平等,都比从不感恩的同龄孩子更好,较少出现抑郁、焦躁等负面心理,也很少参与殴斗等暴力行为,他们的朋友会比较多,长大成人后婚姻也相对更为幸福、稳定,对生活满足感较为长久,更能跟社会和谐相处。
感恩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要山珍海味的报答,也可以不是金钱的回馈,有时候只需要一句“谢谢”,一个微笑,就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如果在我们心中有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浮躁和不安,消融许多不满与牢骚。正如英国作家节羝雷所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反之,命运回报给你的也将是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