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河南民间面塑历史悠久,发展至今仍然是民俗文化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消费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民间艺术的河南“面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河南民间面塑艺术 传承 保护
中国的民间面塑艺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历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历史、民俗、雕塑、美学等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河南地理位置优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古代就被视为天下之中,一直是农耕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在日常饮食以面食为主的中原地区,民间面塑就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一枝瑰丽的奇葩。
“面塑”在河南非常普遍,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面花的习俗。在河南,人们不但用面做成花样繁多的“面花”作为欣赏品,而且用以供神,以及在喜庆的节日和场所使用,可以说是“可以吃的艺术品”,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物。河南的面塑艺术分布广泛,有豫西的洛阳、灵宝;豫北的安阳、内黄、浚县、鹤壁;豫东的尉氏、沈丘;还有许昌、登封、新郑等地。在我省众多的民间面塑艺术中,尤其以豫东的沈丘顾家和豫西的灵宝面塑为代表。从民间面塑工艺创作方面来看,河南民间面塑的材料选择,加工、捏塑,再到上色、蒸制都体现出了精湛的工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艺。如“顾家馍”在制作工艺上,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捏制、蒸熟后干透,略带甜味,长期存放不烂不霉,待食用时,经过蒸制便能够复原如初。除此之外,在表现题材的选择上也极其广泛,表现主要以动物形象为主,造型简练、夸张,造型变化丰富,神态各异,整体风格小巧而精致。在色彩上受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影响,用黑色勾画,以红、黄、绿为基本色调,注重色彩的对比效果和各种动物的神态刻画。其独特的艺术形态、单纯质朴的制作方法及造型方式彰显着浓郁的河南地方特色。从面塑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河南民间面塑历史悠久,民俗活动的需要直接促进了面塑的发展,面塑也被赋予不同的民俗含义,可以说在拜年、贺喜、祝寿、探亲等重要节日和场所都会有不同形式和表达不同祝福、愿望的“喜庆花糕”。如豫西的灵宝,每逢正月十五人们都要为庙会做“晒神”的祭品,表示对神的虔诚,并轮流主持庙会,轮到谁,谁就把当地的面塑艺人请到家里捏“窝窝”,摆在庙院当中供神享用,以祈求平安、五谷丰登等,后来逐渐沿用在儿女婚嫁、小孩百日、作九、老人祝寿等重要日子和场所,以面塑礼品馈赠新友,讨个欢喜、吉利。如在结婚时用的“花糕”,以枣糕作底,上边插上造型精美的百鸟朝凤和老虎、狮子等动物形象,中心再以红色的熟鸡蛋装点,用这样的组合表达健壮、生生不息等吉样、美好的愿望。又如逢年过节的时候,做成“鱼”与“莲花”造型的面塑,代表“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这些造型不同、形态各异的“面花”与不同的民俗相互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
河南民间面塑艺术伴随着民俗活动应运而生,早在明代的《宛署杂记》当中,就记录了在南阳一代的农村,每年的农历正月,家家户户用面粉制作成花样丰富的各种面食品,相互赠送。这种传统的民间面塑经过世代相传,成为民俗活动中劳动人民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并经常以肩头担尾、沿街摆摊的方式作为生存的重要形式。随着时代进步和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河南民间面塑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面塑艺术不再是人们谋生的唯一手段,存世的面塑艺人越来越少,人们审美情趣、思维观念的更新等多种因素都对传统面塑艺术的发展产生着影响,传统民间面塑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生存和传承状况更是面临严峻挑战,正在面临“人亡艺绝”的严峻形势。从民间面塑的传承来看,与很多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采取口传身授、祖辈相传或者师徒相传的形式,没有专门的学校机构去传播,也很少有完整的知识系统,如顾家面塑在制作工艺上有着一套完整、独特的技艺,但顾姓对其技艺密不外传,甚至有“只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很多面塑工艺在传承上都存在这类似的问题。“民间艺术己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血脉,它的濒危某种程度上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濒危,抢救和保护传统民间艺术,就是挽救我们的文化命脉”。[1]面对这种情况,如何保护与传承河南面塑艺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更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让这颗民间瑰丽的奇葩继续绽放。
一、面塑艺术资料库的建立
建立系统完善的面塑艺术资料库对河南民间面塑的传承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搜集、归类、存档、整理面塑资料等工作,能够对进一步深入开展面塑艺术的理论研究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面塑艺术资料的收集主要是民间面塑艺术研究者和业余爱好者,缺乏专业人员和专项经费,对于河南民间面塑的资料收集工作有着一定的困难。因此,面塑资料库的建立应该以***府为主,结合民间组织和个人,设立专门的河南民间面塑艺术整理、收集部门,与民间面塑传承人协作,进行相关现状调查和实物收集。通过专门机构对河南各区域不同的面塑工艺、面塑艺人、著名作坊等进行普查、调研,彻底摸清面塑工艺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规模、行销范围;相关民俗活动;著名作坊的兴衰;艺人的基本情况;使用工具的具体做法及制作技巧、创作的口诀等相关内容,为河南民间面塑艺术的传承提供完善的资料库。
二、面塑艺术传承人的培养
面塑的传承与其他很多民间艺术一样,一般都是依靠祖辈或师徒相传等方式,其传承对传统的依赖性较强,传承的面太窄。面塑艺术世代相传发展至今,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机构,尽管部分艺术院校偶尔会通过讲座的形式将面塑艺人请进课堂进行面塑艺术的推广,但至今并没有艺术院校开设与面塑有关的专业课程。面塑艺术自身的良性传承是一方面,更多的需要依靠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制度确保其更好地传承。首先,加强对面塑艺术传承人的重视与保护,设立面塑工艺方面的资格认定,使民间面塑艺人在制度保障下获得精神和物质的鼓励,使面塑艺人能够更好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其次,普及教育,做好面塑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打破河南民间面塑艺术“只传男不传女”等行规,一方面可以在高校开设相关讲座,另一方面可以在艺术院校设置相关专业,使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专业的学习,积极参与到面塑艺术的创作当中。通过***府、社会、学校、民间作坊的联合,将面塑艺术的传承放在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培养和发掘民间面塑的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内涵,普及面塑工艺的技能和知识。面塑艺术是以人为创作主体的传统民间艺术,做好传承人的培养工作是面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打造河南民间面塑品牌
在现代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河南民间面塑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更应该注重打造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面塑品牌。品牌定位应立足于本土文化,根据省内各个地区所具有的特定民俗文化特色,挖掘各个地区面塑作品背后的民俗文化内涵,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借助现有的如“沈丘顾家馍”等面塑作坊品牌,打造具有代表性的面塑品牌形象,把河南民间面塑艺术产品推销到国内、国外市场。在面塑的造型和色彩等应用上,更应该突出河南当地的民俗风情,如灵宝面塑作品“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造型,具有独特的河南民间艺术特点。面塑品牌的打造就是要利用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创作具有代表性的面塑形象,展示河南民间面塑独特的文化特色。同时,在面塑产品的文化内涵、包装、广告、营销等方面,注入河南特有的、广为人知的文化元素,充分提升河南民间面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将蕴含河南地域文化特色的面塑品牌有效地传播出去。
四、以民间面塑带动旅游开发
面塑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行当,还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更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产物。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独特的“面塑”更能显示地域文化魅力。以民间面塑带动旅游开发,将“面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面塑吸引旅游者。在河南面塑创作集中的区域,发展民俗村、民俗街,在旅游区展示民间面塑制作流程。由***府出资资助当地居民,并参与共同管理,在民俗村开设家庭式旅馆,供旅游者参观和居住,让旅游者能够和面塑艺人直接接触,获取面塑制作的直观认识,体验真实的面塑艺术生活。这样既可以保护河南民间面塑艺术的完整形态,又可以为面塑创作集中地的居民带来经济收入,同时可以增强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直接性和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建立以灵宝、沈丘等面塑艺术典型区域为主的民间面塑艺术旅游专线,组织旅游者到面塑文化聚集地亲自体验河南民间面塑工艺的制作,参与到当地以面塑为载体的祭祀礼仪或庙会等民俗文化活动当中,使旅游者真正感受面塑在河南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承载的重要文化内涵。民间面塑作为河南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所富有的深厚民俗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无疑会对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时代的变迁,使面塑艺术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亡艺绝”的严峻形势使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挑战。民间面塑是河南长期以来民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承载了河南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是河南本土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民间面塑艺术的发展,要在发展地域特色的基础上,不失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俱进,不断努力创新,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北京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154.
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年度调研课题SKL―2010―789部分研究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河南民间面塑艺术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