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谚语;文化;翻译
引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1、滴水穿石
Constantdroppingwearsthe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distancetestsahorse''''sstrength.sotimerevealsaperson''''sheart.
英谚:1、Outofsight,outofmind.
眼不见,心不烦。
2、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lipsmakethoughtlessslips.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onelosesontheswingsonegetsbackontheroundabouts.
英谚:1、Aeeidentswillhappeninthebest-regu-latedfamilies.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vesselsmakethemost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longasgreenhillsremains,there''''llneverbeashortageoffirewood,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bethehead0fadogthanthetailofalion.
英谚:1、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contentedmindisaperpetualfeast.知足者常乐。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Aburntchilddreadsthefire.
2、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
英谚:1、Likebegetslike.龙生龙,凤生凤。
2、Wallhaveears.隔墙有耳。(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1、明***易躲,暗箭难防。
Itiseasytododgeaspearintheopen.buthardtoguardagainstanarrowshotfromhiding.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fireonthecityh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
英谚:1、Forbiddenfruitis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aloafisbetterthannobread.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汉谚: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lossmayturnouttobeagain.
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它的直译“Whentheoldmanonthefrontierlosthismare.whocouldhavesuggesteditwasablessingindisguise?”
2、天有不测风云。
Somethingunexpectedmayhappenanytime.
“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bowlisquiet,tWObowlsmakea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译为:SimaZhao''''sintentisknowntoall.thevillain''''sdesireisobvious.
四、英汉谚语互译时需注意的“三化”
(一)民族化
谚语和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时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惯,而且要了解译人(书面语)语的社会习惯、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翻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反之亦然。
下面这个例子都是有欠考虑的,译文充满了异国文化色彩,让读者感到啼笑皆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译文1:UntilQingFuisdoneawaywith.thecri-sisinthestate0fLuwillnotbeover,译文2:Therewillalwaysbetroubleuntilhewhostirsitupisre-moved.
分析:如果读者不了解这句汉语谚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看到译文1就会大惑不解。庆父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所以还是选择译文2比较好,因为把这句汉语谚语的寓意翻译出来了,读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口语化
谚语在语体上非常接近日常口语,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谚语翻译时要注意口语化。
汉谚:少见多怪。试比较两种译文:Wonderisthedaughterofignorance,(口语化)Seeinglittleisthecauseofamazement.(书面语)
英谚:Theleopardcan''''tchangeitsspots.试比较两种译文:是豹改不了斑纹,是狗改不了吃屎。(口语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书面语)
(三)艺术化
谚语翻译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一要注意用词的精练,二要注意上下两句的对仗,尽量使译文具有韵律又押韵,通俗易懂。
汉谚:酒后吐真言。Winein,witout,看菜吃饭,量体裁衣。Fittheappetitetothedishesandthedresstothefigure.
英谚:Menmaymeetbutmountainsnever.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不要译为“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却不会。”)Whohasnevertastedbitter,knowsnowhatissweet.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不要译为“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
五、结束语
英汉互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谚语;文化;翻译
引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1、滴水穿石
Constantdroppingwearsthe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distancetestsahorse''''sstrength.sotimerevealsaperson''''sheart.
英谚:1、Outofsight,outofmind.
眼不见,心不烦。
2、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lipsmakethoughtlessslips.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onelosesontheswingsonegetsbackontheroundabouts.
英谚:1、Aeeidentswillhappeninthebest-regu-latedfamilies.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vesselsmakethemost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longasgreenhillsremains,there''''llneverbeashortageoffirewood,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bethehead0fadogthanthetailofalion.
英谚:1、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contentedmindisaperpetualfeast.知足者常乐。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Aburntchilddreadsthefire.
2、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
英谚:1、Likebegetslike.龙生龙,凤生凤。
2、Wallhaveears.隔墙有耳。(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1、明***易躲,暗箭难防。
Itiseasytododgeaspearintheopen.buthardtoguardagainstanarrowshotfromhiding.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fireonthecityh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
英谚:1、Forbiddenfruitis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aloafisbetterthannobread.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汉谚: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lossmayturnouttobeagain.
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它的直译“Whentheoldmanonthefrontierlosthismare.whocouldhavesuggesteditwasablessingindisguise?”
2、天有不测风云。
Somethingunexpectedmayhappenanytime.
“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bowlisquiet,tWObowlsmakea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译为:SimaZhao''''sintentisknowntoall.thevillain''''sdesireisobvious.
四、英汉谚语互译时需注意的“三化”
(一)民族化
谚语和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时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惯,而且要了解译人(书面语)语的社会习惯、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翻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反之亦然。
下面这个例子都是有欠考虑的,译文充满了异国文化色彩,让读者感到啼笑皆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译文1:UntilQingFuisdoneawaywith.thecri-sisinthestate0fLuwillnotbeover,译文2:Therewillalwaysbetroubleuntilhewhostirsitupisre-moved.
分析:如果读者不了解这句汉语谚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看到译文1就会大惑不解。庆父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所以还是选择译文2比较好,因为把这句汉语谚语的寓意翻译出来了,读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口语化
谚语在语体上非常接近日常口语,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谚语翻译时要注意口语化。
汉谚:少见多怪。试比较两种译文:Wonderisthedaughterofignorance,(口语化)Seeinglittleisthecauseofamazement.(书面语)
英谚:Theleopardcan''''tchangeitsspots.试比较两种译文:是豹改不了斑纹,是狗改不了吃屎。(口语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书面语)
(三)艺术化
谚语翻译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一要注意用词的精练,二要注意上下两句的对仗,尽量使译文具有韵律又押韵,通俗易懂。
汉谚:酒后吐真言。Winein,witout,看菜吃饭,量体裁衣。Fittheappetitetothedishesandthedresstothefigure.
英谚:Menmaymeetbutmountainsnever.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不要译为“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却不会。”)Whohasnevertastedbitter,knowsnowhatissweet.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不要译为“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
五、结束语
英汉互译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信、达、雅"为一般英汉互译之标准,而音译则要求更高,用翻译界的一句话来说即"翻译是一门艺术"。音译,其为求其深邃的意境,浓厚的感染力,强烈的艺术效果。又有更好的难度,不仅要求译者准确理解原文,更对译者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引言
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音译作为英汉互译中最特殊的一种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如果说一般的英汉互译,要达到艺术性水平,必须解决如何用本国语言传达原文风格的问题,那么音译,除此之外,还必须解决如何运用和原著同样最精炼的语言、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来驾驭严格约束语言,使打翻译达到美的享受,有其以下两个特点:
1. 音译要再现原作的艺术美
音译是运用特殊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表达了某种情节内容、思想感情,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音译,光传意(即做到意义上的忠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的风格,要把原诗创造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例如:
a widow bird
a widow bird state morning for her love
upon a wintry bough;
the frozen wind crept on above,
the freezing stream blow.
there was no leaf upon the forest bare,
no flower upon the ground,
and little motion in the air
except the mill-wheel's sound.
译文为:
孤鸟
孤鸟栖寒枝,悲鸣为其曹;
河水初结冰,冷风何萧萧;
荒林无宿叶,瘠土无卉苗,
万籁尽寥寂,惟闻喧桔槔。
原诗的诗眼在"widow"(孤寡之意)一词,译者紧扣诗眼,将state 译成"悲鸣",将wintry bough 译成"寒枝",将freezing stream blow译为"冷风何萧萧",将 mill-wheel's sound译为"喧桔槔"。可以说,这种译法在词义上讲是"失实"之处,但它却将原作创造的那种艺术境界给传达出来了,而且译文所渲染出的那种荒寒的意境、悲凉的心情,私以为,较原作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读罢,不禁从心底泛起一股悲怆之情,对那只孤苦伶仃的鸟儿顿生同情之心、怜惜之意。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寓言",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直觉的作用,对原作心领神会,而移情于自身,把原作的艺术美音译美表现出来。
2. 音译是一种创造性的美
音译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作艺术美的欣赏和接受者,同时又是它的表现者。从欣赏到表现,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或者叫心灵的再创造,情感形式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关键是要抓住蕴含在原作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不妨甩开原文形式,选用最佳的词句结构、表现手法,把原文(不仅仅是内容,而且还包括情感、意境、韵味和风格)重新表达出来。例如英国诗人菲茨杰拉德(edward fitz gerald)译波斯诗人俄玛(omar khayyam)的"鲁拜集"(rubaiyat)是传诵诗坛的名作。他不拘泥于原诗的词句,而是吸取灵感再创作,既有英国诗的音韵之美,又传达了原诗的意境,堪称一绝。当然这种例子很多,俯拾皆是,顺手拈来。
徐志摩的《哀曼殊斐儿》,其音译之美曼殊斐儿,乃是爱尔兰女作家,年轻早故的她在志摩笔下有着令人眩晕震颤的美;而曼殊斐儿这四个字将其冰清玉洁的美好气质衬托得贴切无比,令人神往。这仙女般的名字,是katherine mansfield的音译-现时译作凯瑟琳o曼斯菲尔德,但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诗意,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英文名字罢了。
柏杨的《翡冷翠》其音译,引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firenze、firenge或英文名 florence)令人读后 瞬间心里仿似从仙境掉到了人间。
还是徐志摩的独创,将cambridge译作康桥。虽然主观,但比起同样半是音译半是意译的剑桥,却多了些象征的意韵。歌咏康桥的诗篇也和这独特的名称一起经久不朽。
把violin译作梵婀铃,来自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名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换作小提琴,大约就少了一种婉约清丽的和谐。
大仲马的《三剑客》,里面多次提到法王行宫"枫丹白露" (fontainebleau)还有巴黎的著名大道"香榭丽舍"(les champs elysees)。 只觉得实在是妙不可言,一定是极为美好的场所。枫丹白露其法语本意是"枫树茂密有清泉的所在";而香榭丽舍本意是"欢乐所在的田庐";此情此景,如诗如画 - 不仅字音几近,字意也非常美妙得十分相似。
"香奈尔(chanel)"也是一个相当出色的音译;我想很多女孩儿一见这个名字就会喜欢上它 - 如梦似幻的性感、温柔和芬芳,作为女性化妆品和时装的品牌实在合适不过了。
中式的美丽音译,还有很多体现在电影名字上。比如把非常平淡直白的的《滑铁卢桥》译成《魂断蓝桥》;气氛悠然而出,让人感觉一定是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译作《廊桥遗梦》、一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婚外情,恰恰是这样如此平凡的题材,却被高明的艺术家渲染得缠绵悱恻,哀惋动人,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的人格魅力,使得整个作品甚至亘古以来无数男欢女爱悲欢离合的故事,升华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意外的收获》译作《鸳梦重温》...如古典的四字骈文,优雅微妙。美国有个以前的印第安人居住地yosemite,现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因经常有灰熊出没,就用了印第安人语的"大灰熊"作地名,谁知中式的音译却把它变得如此巧妙。
二、结束语
汉字是象形文字,其中含有物象的基因,具有某种空间性和可视性,有一种模糊的***画美,正如著名诗人闻一多所说:"惟有中国的象形文字,可直接表现绘画的美。西方的文学变成声音,透过想象才能感到绘画的美。可是中国文学,你不必念出来,只要一看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诗,立刻就可饱览绘画的美。"老舍先生说的"我们的语言文字之美是我们特有的,无可替代的"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并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之美译后使读者看到思想之美,意境之美,感情之美,做到音、形、义兼美,"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有光彩。"在英汉互译时如果只是逐字逐句平平淡淡地译出来,韵味尽失,丰姿全无,即使文字流畅,忠实通顺,但不传神,也不能算好的、合格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诗词翻译的艺术》,《中国翻译》编辑部,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
[2] 杨自俭, 刘学云. 《翻译新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
[3] 《论英汉翻译技巧》,《中国翻译》编辑部,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
英汉互译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信、达、雅"为一般英汉互译之标准,而音译则要求更高,用翻译界的一句话来说即"翻译是一门艺术"。音译,其为求其深邃的意境,浓厚的感染力,强烈的艺术效果。又有更好的难度,不仅要求译者准确理解原文,更对译者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引言
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音译作为英汉互译中最特殊的一种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如果说一般的英汉互译,要达到艺术性水平,必须解决如何用本国语言传达原文风格的问题,那么音译,除此之外,还必须解决如何运用和原著同样最精炼的语言、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来驾驭严格约束语言,使打翻译达到美的享受,有其以下两个特点:
1.音译要再现原作的艺术美
音译是运用特殊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表达了某种情节内容、思想感情,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音译,光传意(即做到意义上的忠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的风格,要把原诗创造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例如:
AWidowBird
Awidowbirdstatemorningforherlove
Uponawintrybough;
Thefrozenwindcreptonabove,
Thefreezingstreamblow.
Therewasnoleafupontheforestbare,
Noflowerupontheground,
Andlittlemotionintheair
Exceptthemill-wheel''''ssound.
译文为:
孤鸟
孤鸟栖寒枝,悲鸣为其曹;
河水初结冰,冷风何萧萧;
荒林无宿叶,瘠土无卉苗,
万籁尽寥寂,惟闻喧桔槔。
原诗的诗眼在"widow"(孤寡之意)一词,译者紧扣诗眼,将state译成"悲鸣",将wintrybough译成"寒枝",将freezingstreamblow译为"冷风何萧萧",将mill-wheel''''ssound译为"喧桔槔"。可以说,这种译法在词义上讲是"失实"之处,但它却将原作创造的那种艺术境界给传达出来了,而且译文所渲染出的那种荒寒的意境、悲凉的心情,私以为,较原作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读罢,不禁从心底泛起一股悲怆之情,对那只孤苦伶仃的鸟儿顿生同情之心、怜惜之意。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寓言",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直觉的作用,对原作心领神会,而移情于自身,把原作的艺术美音译美表现出来。
2.音译是一种创造性的美
音译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作艺术美的欣赏和接受者,同时又是它的表现者。从欣赏到表现,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或者叫心灵的再创造,情感形式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关键是要抓住蕴含在原作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不妨甩开原文形式,选用最佳的词句结构、表现手法,把原文(不仅仅是内容,而且还包括情感、意境、韵味和风格)重新表达出来。例如英国诗人菲茨杰拉德(EdwardFitzGerald)译波斯诗人俄玛(OmarKhayyam)的"鲁拜集"(Rubaiyat)是传诵诗坛的名作。他不拘泥于原诗的词句,而是吸取灵感再创作,既有英国诗的音韵之美,又传达了原诗的意境,堪称一绝。当然这种例子很多,俯拾皆是,顺手拈来。
徐志摩的《哀曼殊斐儿》,其音译之美曼殊斐儿,乃是爱尔兰女作家,年轻早故的她在志摩笔下有着令人眩晕震颤的美;而曼殊斐儿这四个字将其冰清玉洁的美好气质衬托得贴切无比,令人神往。这仙女般的名字,是KatherineMansfield的音译-现时译作凯瑟琳o曼斯菲尔德,但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诗意,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英文名字罢了。
柏杨的《翡冷翠》其音译,引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Firenze、Firenge或英文名Florence)令人读后瞬间心里仿似从仙境掉到了人间。
还是徐志摩的独创,将Cambridge译作康桥。虽然主观,但比起同样半是音译半是意译的剑桥,却多了些象征的意韵。歌咏康桥的诗篇也和这独特的名称一起经久不朽。
把Violin译作梵婀铃,来自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名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换作小提琴,大约就少了一种婉约清丽的和谐。
大仲马的《三剑客》,里面多次提到法王行宫"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还有巴黎的著名大道"香榭丽舍"(lesChampsElysees)。只觉得实在是妙不可言,一定是极为美好的场所。枫丹白露其法语本意是"枫树茂密有清泉的所在";而香榭丽舍本意是"欢乐所在的田庐";此情此景,如诗如画-不仅字音几近,字意也非常美妙得十分相似。
"香奈尔(Chanel)"也是一个相当出色的音译;我想很多女孩儿一见这个名字就会喜欢上它-如梦似幻的性感、温柔和芬芳,作为女性化妆品和时装的品牌实在合适不过了。
中式的美丽音译,还有很多体现在电影名字上。比如把非常平淡直白的的《滑铁卢桥》译成《魂断蓝桥》;气氛悠然而出,让人感觉一定是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译作《廊桥遗梦》、一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婚外情,恰恰是这样如此平凡的题材,却被高明的艺术家渲染得缠绵悱恻,哀惋动人,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的人格魅力,使得整个作品甚至亘古以来无数男欢女爱悲欢离合的故事,升华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意外的收获》译作《鸳梦重温》...如古典的四字骈文,优雅微妙。美国有个以前的印第安人居住地Yosemite,现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因经常有灰熊出没,就用了印第安人语的"大灰熊"作地名,谁知中式的音译却把它变得如此巧妙。
二、结束语
汉字是象形文字,其中含有物象的基因,具有某种空间性和可视性,有一种模糊的***画美,正如著名诗人闻一多所说:"惟有中国的象形文字,可直接表现绘画的美。西方的文学变成声音,透过想象才能感到绘画的美。可是中国文学,你不必念出来,只要一看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诗,立刻就可饱览绘画的美。"老舍先生说的"我们的语言文字之美是我们特有的,无可替代的"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并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之美译后使读者看到思想之美,意境之美,感情之美,做到音、形、义兼美,"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有光彩。"在英汉互译时如果只是逐字逐句平平淡淡地译出来,韵味尽失,丰姿全无,即使文字流畅,忠实通顺,但不传神,也不能算好的、合格的译文。
参考文献
[1]《诗词翻译的艺术》,《中国翻译》编辑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2]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3]《论英汉翻译技巧》,《中国翻译》编辑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英汉互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境;翻译;关系
语境,简单来说就是“言语环境”,是指“言说者生存与活动的现实环境,它决定着言说者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意义”。据索振羽在其所编《语用学教程》一书所归纳,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上下文语境口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的上下文;场景语境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
翻译与语境的关系
1.上下文语境
话语方式是语言交际的形式,或者语言活动的媒介,有语言学家称它为“渠道”。语言表达方式不外是口语和书面两种,译者翻译时应加以区别。例如戏剧。口语化是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不同角色因其不同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特质等影响具有不同语言含义。如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剧作《玻璃动物园》中一段对话的两种译文:
LAURA (rising):Mother, let me clear the table.
AMANDA:No, dear, you go in front and study your typewriter chart. Or practice your shorthand a little.
a. 罗拉(站起来):母亲,让我来收拾桌子。
阿曼达:亲爱的, 你到前面去研究你的打字机键盘吧。或是练习一会儿速记。
b. 罗拉(站起身来):妈,让我拾掇桌子。
阿曼达:不,亲爱的,你到前面去学打字机键盘***,要不就练一会速记。
显然译文更符合戏剧的口语体风格,利于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此例表明作为一种修辞方法,话语方式决定语篇意义(textual meaning)的范围。所以,译者应当注重与语言相关联的媒介, 即源语用来表达意义,传达信息的方式。
2.场景语境
场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等方面,这要求译者在拥有双语能力之外还需了解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如杨益宪夫妇《红楼梦》译文中一段:
元妃又向其父说道:“田舍之家 ......”。
贾***亦含泪启道:“臣草芥寒门,鸩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之瑞,今贵人上赐天恩,下照祖德,锺于一人,幸及***夫妇 。...... 贵妃切勿以***夫妇残年为念。更祈自加珍爱......” 。
With tears she told him, “Simple farmers...”.
With tears too he replied, “Your Subject, poor and obscure. Little dreamed that our flock of common pigeons and crows would even be blessed with a phoenix. Thanks to the Imperial favor and the virtue of our ancestors, your Noble Highness embodies the finest essences of nature and the accumulated merit of our forbears---such fortune has attended my wife and my self…. Your Noble Highness must not grieve your precious heart in concern for your aging parents. We beg you to take better care of your own health...”
《红楼梦》中,贾***作为封建制度的卫道士,深谙当时社会的尊卑贵贱。所以以当时场合,他在自己的女儿即元妃面前称自己和夫人为 “臣”, “鸩群鸦属”, 和 “***夫妇”,称其女儿为“贵人”, “贵妃” 和 “凤”,译者相应地译成“Your Subject”, “Our flock of common pigeons and crows”, “my wife and myself”, “Your Noble Highness” 和 “phoenix”。
3.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汉语中说“一贫如洗”,英语中是“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水”和“教堂老鼠”的使用表达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再如“蟋蟀”在汉语中常表达哀婉与凄凉的情绪:“独申旦而不寂兮, 哀蟋蟀之宵征”,而英语中“cricket”却象征温馨、快乐:“as merry as a cricket , from the stove there thrills the cricket’s song , in warmth increasing ever”。这都是民族文化传统差异所致。再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西方人不太可能知道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美人,因此不可能理解这句习语中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喻义。在翻译中译为“情人眼里出美人”为宜。又如英语习语中的“Do as the Romans do. ”只有译为“入乡随俗”才能被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语境,页18,21,28
[2]杨宪益等译. A Dream of Red Mansion.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3]何兆熊.语用、意义和语境,外国语,1987,No.5
英汉互译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英汉互译介词选择
一、研究意义
英汉中的介词同属虚词。汉语中的介词分为表示时间、空间、对象等的介词;而英语中的介词分为简单介词、合成介词等。英汉介词的运用虽异中存同,但英汉中内涵、语义一致的介词较少。
介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从词类来看,介词是虚词,意义“虚”而不实;从数量上来比较,介词属于“寡”不敌众;但从重要性上来讲,介词在句中却属于“一发”,牵一发而动全句。英语是介词的语言,而表示空间和时间的介词又属于介词中最基本的词汇。因此,比较并分析英汉中表示时间的介词和空间的介词的运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介词的省略与否
英汉互译时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介词什么时候该省略,什么时候该翻译出来。英语使用介词较频繁,而汉语使用介词的频率较低。因此,英语里许多介词译为汉语后,或转移成汉语动词,或省略不译。表示时间、空间的介词译成汉语时如出现在句首,大都可以省略。
My family came to America in 1987.1987年我们全家来到美国。(省略表示时间的介词in)
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e storehouse. 仓库重地,不准吸烟。(省略表示地点的介词in)
But a passenger at the back of the bus saw him.但坐在公共汽车尾部的一位女乘客发现了他。(表示地点的介词at译为动词)
用作时间状语的汉语介词短语译为英语后,应转译为由连词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如:
自从参加了体育锻炼,我身体好多了。I’ve been feeling much better since I started taking exercise.
三、介词的选择
用哪个介词、不用哪个介词是英汉互译时常见的另一个问题。选择介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介词的对应
汉语中表示时间的介词,似乎可以简单地对应为英语中的某个介词。如“从”表示“动作开始的时间”和“动作行为的起点”,和英语介词from 对应;但“从某地离开”译为英文是leave,不是leave from;faint from hunger(饿昏了)中的from的意思是“因为”。由此可见,英汉中表示时间的介词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但异大于同。
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介词是与处所名词组成介词短语的介词。这种介词译成中文,往往要用“在……+方位词”表示。如:in=在……里;on=在……上;before=在……前;under,beneath,below =在……下,等等。因此,汉语里没有适当的介词来对译这类介词。
2.介词的选择
汉语对时间的表述主要采用词汇形式,基本上没有什么标记,或只有一些不很明显的“点段指示”。因此,时间点、段的区分通常需要语境来显示。而英文中的时间一般会有明显的介词来表示,如年、月、日、时刻用at,in,on等表示,而每个词又有各自的用法,不能交替使用。
空间介词的运用差异主要源于汉语介词的相对单一性和英语介词的普遍复杂性。英语中表示空间的介词往往译为“在……+方位词”。按照这种思路,介词on译为“在……上”,而on the wall就是“在墙上”。然而,汉语句子中的“墙上”一词译为英文后却用了不同的介词。
“墙上有个洞。”译为:There was a hole in the wall.(洞在墙内)
“墙上有几张照片。”译为:There ar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指挂在墙上,直接接触)
“一架梯子靠在墙上。”译为:A ladder is leaning against the wall.(指倚靠在墙上)
类似现象还有很多,如“在东方”一词,在译为英文后要根据句意在in,on和to 之间选择,而不是处处都用on。
显而易见,在英汉互译时采用简单的甚至是武断的方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3.介词的位置
语言学家王还认为,任何人学外语最自然、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母语习惯套在外语上,有时套对了,有时就套错了。那些母语和外语不同的地方就一定会套错。英汉中表示时间的介词和空间的介词在句中的位置就属于这一情况。这两种介词在英汉句子中主要用作状语,但所处位置却不同。
人们熟悉的有,汉语句子中表示空间的介词一般放在时间介词的后面;汉语中介词引导的时间和地点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汉语中时间介词作补语,用“数量词+时间名词”放在句末;汉语句子中表示空间、时间的介词作状语时,一般放在主语之后或之前,而英文一般放在句末或句首。
需特别注意的是,英语强调时间时可以把时间放在句首,但不能像汉语中一样插在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
如: After breakfast we went to town. 我们早饭后进了城。
表示时间、空间的介词在英汉中作定语时位置也不同。汉语中介词短语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英语则相反。
如:I think a weekend in the countryside will do us good. 我认为到乡间去度一个周末会对我们有好处。
四、原因
1.认知差异
英汉介词互译时出现的种种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中西方人认知方式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结构具有“非任意性”,即语法结构跟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他们认为,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因此,不同语言和不同民族由于社会、文化、地理诸因素的影响,语义结构约定俗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汉族人的认知方法倾向于感性和具体;而西方人认知方法比较理性和抽象,要求严谨、周密、精确、明晰的逻辑推理方法和精确性思维。汉语表达空间位置是模糊的、大概的,是基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A在B的上下/里外/旁边”等;而英语则按“点、面、体”的三维空间关系来确定事物的位置。Quirk(1985:674)说明如下:
英语的三种维度
由此表可知,英语对不同维度关系运用不同的介词,而汉语对不同纬度关系往往使用同一方位词。如,汉语无论是接触还是不接触,平面还是立体,都用“在……上”,而英语要用at,on,in,above,over,up等介词来分别描写点、线、面、域和体的不同维度关系。
对时间关系的表述也有很大不同。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和一的哲学思维,即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一个统一体。而西方人的二分法的哲学思维观认为时间上的过去和将来是不同的。因此,在汉语中可以用“后”表示过去或是将来,如:“两天后他去了美国”;“两天后给你回信”。而译为英文后分别要用later和in。
2.语法的差异
英汉表示空间的介词的运用和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有关。储泽祥(1997:365)提出,“比较英语及藏缅语诸语言,现代汉语方所最突出的特点是与介词的结合问题。汉语方所的表达,不一定完全依赖介词,……但印欧语里的英语、汉藏语系里的许多语言,脱离了介词或(结构)助词,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方所”。如汉语可以说:“(在)桌子上有杯水。”省略了“在”;而英文必须把“在”译出来(on the table)。其原因正如余祥越等(2006)指出的:“英语是形态标记相对发达的语言,对不同的语义范畴用不同的形式标记来表明,介词因此必须强制性显现;对于形态标记相对匮乏的语言,相似或相异的语义范畴可以用相同的形态标记表明,‘处所’前介词的隐性因此成为可能。”
此外,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对介词的运用也有影响。汉语更注重词序与时间顺序的一致性,即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他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而英语倾向于将最主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作为重心来强调,其他关于范围、条件、原因等是次要范畴,放在后面。如句子“两天后给你回信。”译为“I will write back to you in two days.”。
五、结语
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现出来(吕叔湘,1999)。语言也不例外。英语是介词的语言。表示时间和空间的介词是英语语言的根本。影响语言的因素很多,其中英语表达重形合、汉语表达重意合的特点,以及英汉两种语言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极大地影响了两类介词在英汉句中的准确运用。英汉互译时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必须“知己知彼”,才能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自由、快乐地翱翔。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82.
[2]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1.
英汉互译范文第7篇
【关键词】隐喻视角 英汉成语 互译
1980年,Lakoff 和Johnson在其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 中提出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由此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语言观及隐喻观。隐喻理论并不主张提倡孤立地理解语言,而是将语言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思维既适用于对一种语言系统的宏观认识,也适用于语言成分的微观研究。英汉成语互译时中可运用隐喻思维,从文化、修辞及情感三方面影响因素加以具体分析。
一、英汉成语互译的影响因素
1.文化背景知R。一个成语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如果脱离这一文化,人们就很难甚至无法理解其意义。比如:
(1)这个美女朝秦暮楚,在爱情上拿不定主意。
中国读者一看到“朝秦暮楚”就知道其含义,可即刻理解作者所提及“女人”的特点。因为言语双方都承载共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即战国时期除秦楚两国之外的其他小国为了不开罪这两大国,在秦楚两大国经常开战时, 哪个国家打仗占上风就跟着哪个国家打这一行为。脱离这个文化背景的英语本族语者理解“朝秦暮楚”却很困难,因为他们不太了解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更不懂秦楚所指,不知将两国并列时所意为何。因此,翻译例(1)时,会有这样的译文:
The beauty is fickle, in a state of drift should love which personal.
译文直接取“朝秦暮楚”的隐喻意义――善变的,使英语本族语者一看就能理解其含义。
反之,在下例中:
(2) It takes two to tango!
如果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汉语译者可能会译为:探戈舞是要两个人一起跳的!
然而这一习语暗指西方国家社交场合的交谊舞文化中探戈的特点。也就是探戈必须一对舞者步调一致,配合默契,才能展示出其高贵优雅的特点。因此,这一习语的隐喻意义可对应于汉语译文“孤掌难鸣”。
2.英汉成语中的修辞。有时,成语的构成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手法。比如汉语中有成语“挥汗如雨”。其运用的即是类比推理及夸张的表现手法。其义为一个人的汗多,人们把它和雨水联起起来,该词应用夸张的方法。英文中也有类似情形。比如:
(3) I will paint even when I have one foot in my grave.
如果按照“have one foot in my grave”的字面意思,可译为“一只脚在坟墓里”。这样读者可能根本无法理解例(3)的含义。如果将其放到语境下,就能理解这句话的夸张手法。“一只脚在坟墓里”可以形象地表现老者因年龄较大,身体、心理等各方面机能都有所衰退的特点。此时,英汉语共享有关年老者的文化及丧葬形式,并理解其所用的修辞手法。汉语里有两个成语可与之对应,即“风烛残年”,或“行将就木”。因此,例(3)可译为:即便我已是风烛残年,我依然要坚持作画。
3.英汉成语所蕴含的情感。有时英语成语表达的是一种情感,译者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理解词句含义。比如:
(4) Luckily I did not buy it. It's not my pigeon.
该句中“It's not my pigeon”可直译为“它不是我的鸽子”。如果放到(4)的语境中,读者可理解为“反正我没买过它家的,倒就倒了吧。”其中所含的读者之情感此时应接什么情感合适呢?这句话的意思应为“与我无关”,结合中国成语可理解为“置身事外”。即我不会对这件事产生感情,也不必负责。
二、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成语互译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隐身于原作者后,深刻理解原作者在写作时所及文化、修辞及相关情感三方面因素,并将这三种因素内化为自身的隐喻思维框架,传达于译文读者。
译者应深刻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 解读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并结合文化语义找出与之最接近的译文成语。如果成语含有修辞用法,可以将其放在原文语境中,并以修辞为连接点,找到与其所述语境最相近的译文成语。成语也可传递一种情感,在从表层无法理解词句含义时,可以尽量深入体会原语文本语境传达的情感,从情感的角度揣摩成语要表达的含义,进而以情感为连接,找到原语成语表达的语义,并选择相对适当的译文成语。
三、结语
在英汉成语互译过程中, 隐喻思维不仅可引导译者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认知成语后传达的内容,理解语词含义。还可指导译者将这一思维传递给读者,引导读者从文化、修辞手法、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来理解成语,进而尽可能准确理解英汉成语的深层含义。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英汉互译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英汉互译 词汇空缺 产生原因 解决对策
引言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应明白这样的事实,由生活经验、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引发的英汉两种语言成分在意义上不完全对应的情形,也就是有时彼此不能在对方的语言里找到相应的对等词,即所谓的词汇空缺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个圈子才能表达。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就会给交际和翻译带来困难和障碍。因此,研究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是寻求词汇空缺问题解决策略的前提。
一、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1.因生存环境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汉语的谚语、典故、成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作为基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历史渊源。如:“隔墙有耳”、“四面楚歌”、“东山再起”、“名落孙山”、“胸有成竹”等,若直译只会令英美读者费解。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并不是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只是打个招呼罢了。但如果向英国人问起:“吃饭了吗?”则他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没吃过饭你会请我吃?”有的还会对问话人产生反感。
2.因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paint the lily,从《圣经》天使报春***中我们可以看出百合花在基督教艺术中被当做贞洁、清白、纯正的象征,显得格外高贵和美丽。因此为百合花饰粉抹彩是徒劳无益的事。如果仅译成“多此一举”、“徒劳无益”等汉语习语,则文化差异丧失殆尽。汉语习语“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含有褒义,而原意略带贬义,二者修辞色彩不一致。“画蛇添足”又令人联想起中国文化中有关蛇的传说故事,与原文文化背景不符。又如把中国的玉皇大帝译为Jade emperor,或把佛教里的“观音”、“四大金刚”之类的词直译过来,都会令西方人困惑。
3.因风俗习惯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汉语里用“张三”、“李四”、“王麻子”来指普通人,而英语则用Tom,Jack,Mary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常见的“油漆未干”说成英语也变成了“湿油漆”(wet paint)。女生宿舍门口常见的“男士止步”警示语,多被误译做Don’t come in boys!或No admission for gentlemen!这是最为典型的直译。国外习惯性的称法为Girls only.我们考虑的是别人的立场,总是客气地说:“您先请!”而一般在国外却常说自己怎样,一句After you也传达了不少思维过程的差异。
4.同一人或事在两种语言中各有所指。如即翻译专有名词时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否则会造成混乱。如你把“张曼玉”译成Zhang Manyu,英语读者多会不知所云,但是你若说Maggie Cheung他们就会啧啧称赞,因为他们在影片中所熟悉的美女是Maggie Cheung而不是Zhang Manyu。
5.英汉两种语言里,有不少修辞格利用了各自语言的特点,要把它们译成另一种语言相当困难,有的甚至是不可译的,因为它们的语法、语音语言形式或文化背景不为译文读者所了解和熟悉。如:
人曾为僧,人弗能成佛(拆字)
外甥打灯笼——照舅(歇后语)
民国***,天下太贫(双关)
女卑为蜱,女又可为奴(拆字)
上述方面是英汉互译中产生词汇空缺的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需要明确的是,语言之间存在词汇空缺,完全属于正常现象,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
二、英汉互译时词汇空缺现象的处理
在英汉互译中,针对词汇空缺现象,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三种对策:音译、直译、意译。
1.音译
音译对策主要适用于人名、地名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的情况,如汉译英的例子有:磕头(kowtow)、荔枝(litchi);英译汉的例子有:engine(引擎)、motor(马达)、sofa(沙发)、logic(逻辑)。
2.直译
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素质不同,两种语言的一对成语即使词义相近或相似,因潜在的背景因素引起的心理联想不同,二者的确切词义与情感色彩也不会完全等值。直译加注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不会歪曲中文形象,二是有益于文化交流,三是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选集》第956页)
The old saying,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simply means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3.意译
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采用“并行对策”即意译对策非常有效。如果某一语言现象,在译文语言中只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翻译,那么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一个“空缺。有些汉语在字面上就内含中国古代的人名、地名,有的出自寓言或历史典故。对这部分词汇不能按字面意思直译,加上解释性的文字又失去了成语精粹的特点。这时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内含意义即可。如将“毛遂自荐”译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说成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不管三七二十一”译为regardless consequences,粗枝大叶仅说成careless或crude 均较妥帖。
4.套译成英语习语
有些汉语惯用语所具有的民族性、民俗性和地方色彩很浓厚,直接把它们的字面意思译成英语,无法使英美读者接受,我们可用对等的英语习语进行套译。一方面可使译文读上去更通顺,另一方面能给英美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如“说曹操,曹操到”可译成Talk about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惺惺惜惺惺”套译为Like attracts lik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
结语
我们只有深入研究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解决它给交流和翻译造成的障碍。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繁杂,只有把握好源语言的真正含义,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原本难以翻译的词汇已经被直接借用,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新的词汇空缺仍会不断出现。深入学习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译英教学之我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2]范仲英.使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杨佳.翻译处处皆学问[J].英语学习,1999.
[4]冯庆华.辞格与翻译[J].英语自学,1992.
[5]邱懋如.翻译纵横谈[J].英语自学,1999.
[6]沈志莉.谈英语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J].英语自学,1997.
[7]苏海花.汉英翻译中的词语缺乏对应[J].外语教学与翻译,2003.
英汉互译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习语 英汉互译 常见错误 分析
一、引言
英语和汉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习语(idioms)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 expressions)等,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由于习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比一般词语有着更强的表现力,习语不仅大量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在***论和科技文体中也同样经常遇到。因此,习语的翻译自然是一个突出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其翻译的好坏不仅可以反映学习者掌握使用某种语言的水平,而且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下面就对英汉习语互译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和分析,供学习者交流和参考。
二、生搬硬套
英汉习语中有部分习语在意义和比喻上非常接近,翻译这部分习语通常用同义习语套用法。但是有的译文没有考虑到习语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生搬硬套,把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的习语套用进另一种语言中去,使译文带上鲜明的异国文化的色彩,以致和原作的上下文形成矛盾。例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被翻译为汉语习语“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种套用是不合适的。虽然两者有相同的意思,但诸葛亮是我国的一个历史人物,如果出现在英译汉中,中国读者会觉得别扭,怎么诸葛亮会出自一个外国人之口或之笔呢?原作的上下文根本没有提到这个人物,突然出现在译文里,就会很突兀,与原作上下文形成矛盾。不如把它译为“一人不及两人智。”,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民族色彩所引起的矛盾。又如: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套译为“说到曹操,曹操就到。”就带有明显的民族色彩,译为“说到某人,某人就到。”就比较妥当。同样,Beaut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不宜译为“情人眼里出西施。”,最好改译为“情人眼里出美人。”。
虽然我们提倡翻译时要使用意义对等的习语,但需要译者注意的是凡是含有较明显的民族和地方色彩,或者附有一定的人名、地名的习语,翻译时最好不要直接套用。
三、望文生义
有一些英语习语在形式上同汉语习语非常相似,使我们一读到这些英语习语,立刻就联想到那些汉语习语。其实,两者之间只是形似意不似,貌合神离。翻译时最易造成误译。例如:pull sb’s leg 很容易误解为“拉后腿”,其实,它的意思是“开某人的玩笑”;move heaven and earth 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惊天动地;翻天覆地”,其实正确的译文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child’s play 如译为“儿戏”则是错误的,它的意思是“简单的东西;容易的事情”;eat one’s words 不能译为“食言”,而应译为“承认自己说了错话”;wash one’s hand 很容易误译为“洗手不干”,正确的译文是“断绝关系;推脱责任”。
由此可见,翻译英语习语决非易事。我们要正确理解其真正的含义,避免由望文生义而引起的理解错误和表达错误。
四、语体不符
习语的翻译既要做到理解正确,又要表达得体,注意在译文中保存原作的风格。如果习语是古语,就要译得古雅些,如果习语是通俗口语,就应该译得生动活泼和口语一点。比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应该译得古雅一些:Do unto him as he does unto others.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为:Do no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want others to do unto you.就很古雅。如果原习语通俗易懂,语体更接近日常口语,而译为古雅的书面体则会不符合原作的风格。例如:Waste not,want not. 不宜译为“俭以防匮”,而最好译为:“不浪费,不愁缺。” 这样就保存了原文的风格。又如: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译为“有了好的开头,才有好的结果。”就很好,不要译为“欲善其终必先善其始。”,以免产生风格上的矛盾。有时还要注意不能用过于随便的口语句子来翻译原文的大意。如:Men may meet but mountains never. 译为“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却不会。”则欠妥,不如译为“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又如:Who has never tasted bitter, knows not what is sweet. 不要译为“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译为“不尝苦,怎知甜。”就与原文一样精练和对仗了。
五、拖泥带水
汉语成语多是四字组成。它的特点是结构整齐,言简意赅。但译成英语时,如果仅从字面意义去译,译文就会显得嗦繁复。译者应该领会其精神实质,将其内在思想译出来,尽量使译文简洁流畅。比如:“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对成语简洁对称。如按字面译为“Eat your rice according to the dishes served, measure the man before cutting the cloth.”就失去了简洁对称的优点。不如下面译得好:“Fit the appetite to the dishes and the dress to the figure.这样的译文用字少,却能清楚表达原意,而且保持了原文整齐匀称、顺口悦耳的特点。
有一部分汉语成语带着一定的中国文化背景,字面上有中国古代的人名、地名,或含有一个历史典故。对这部分成语,字面翻译是无法为外国读者所接受的。如加上许多解释性的文字,就失去了成语精练的特点。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绕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真正的内含意义。例如:“东施效颦”,按字面译为:Dongshi,an ugly woman,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这种注释性的译文显得拖泥带水,没有突出原意的重点,不但影响整个译文的表达效果,反而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译为crude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 就抓住原文的精神实质了。
在汉语习语中,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即表示同一个意思的成语或词语连在一起。英译时,此类汉语习语通常可采用节译法,即省去并列重复的部分,保留它的基本喻义就可以了。例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英译时仅用inexhaustible一词就把意思清楚地表达出来了。“不学无术”,即uneducated之意,无需把“不学”和“无术”重复译出。“愁眉苦脸”就是gloomy face,不必既译“眉”又译“脸”。同样“长吁短叹”译为sighing deeply就能概括两者之意。
六、结语
综上所述,习语是英汉互译时最难翻译和不能回避的部分之一。译者应注意不要用充满异国民族色彩的习语套译原文;不要对习语望文生义,而应保证确切的理解;在语体上表达时要与原文的风格相符;要用精练的语言把习语的内在含义表达出来。如果能从以上几方面来考虑,英汉习语互译时就可以避免一些错误,从而提高翻译技巧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吕瑞昌,喻云根.汉英翻译教程[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2]张培基,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英汉互译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英汉互译 静动态转化方法
引言
英汉两种文化在认知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导致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申小龙认为,西方民族注重形式逻辑,在语言上注重形合;而汉民族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统一,在语言上重意合[1]。
英语句子一般只有一个谓语动词,或者至多是几个动词并列作谓语,大量原来应该用动词表达的概念除用非谓语动词表达外,必须借助动词以外的词类如名词、形容词、副词和省略等其他手段来表达。英语表意主要呈静态。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的束缚,汉语不存在谓语和非谓语之分,介词相对英语要少得多,一个句子可以用多个动词,同样的动词也可以重复、重叠。汉语表意主要呈动态。
了解这一点,就可以总结出几种英汉互译时静动态转化的方法,在翻译时创造出地道的译文。
一、英语名词与汉语动词之间的转化
英语有“名词优先于动词”的倾向。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简化表达方式,使造句灵活,行文自然[2]。相比之下,同样的意思汉语多用动词来表达。如:
1)She is a good swimmer. (静态)
她游泳游得好。(动态)
2)He is the murderer of his wife. (静态)
他谋杀了他的妻子。(动态)
这一点更明显地体现在翻译电影片名上,如:the Cider House Rules(1999)(总有骄阳)、Scent of a Woman(1992)(闻香识女人)、Howards End(1992)(此情可问天)。上述影片英文名称都是名词或者名词词组,而它们的中文译名都含动词词组或者动词结构[3]。
二、英语介词与汉语动词之间的转化
英语介词用法灵活,词义丰富,有时表达的就是动词的意思,在翻译时要注意把英语的介词转换成汉语的动词。如:
1)I am with you. 我支持你。
2) A government of, by and for the people. 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府。
3)He declared that for himself he was still for the charter , the details, name, and all.
他声称他本人仍然拥护,拥护它的细则,拥护它的名称,拥护它的一切[4]。
三、英语形容词、副词与汉语动词之间的转化
英语中有很多形容词短语可以表达动词的含义,在英译汉时要转化成动词。如:
1)He is not aware of the danger. 他没有意识到危险。
2)I am doubtful whether he is telling the truth. 我怀疑他是不是在说真话。
3) He is keen on sports. 他热衷于体育运动。
此外,英语中还有"be+副词"句式,译成汉语时也要转化成动词:
1) We must be off now. 我们得走了。
2) He is out. 他出去了。
四、英语动词省略与汉语动词重复之间的转化
省略是语言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尽量使用比较少的、省力的语言单位,从而以比较少的力量消耗来传达比较大量的信息[5]。尽管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这种现象,英语更倾向于省略动词,而汉语更倾向于原词重复。如:
1)“Wound you like to come?” “你想来吗?”
“Yes, I’d like to.” “是的,我想来。”
2) 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F.Bacon: Of Studies)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王佐良译:《谈读书》)
3) The earth attracts the moon, and the moon the earth.
地球吸引着月球,而月球也吸引着地球[6]。
在英译汉时,如果在译文中巧妙地连续重复动词,会使句子流畅,富有节奏,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方式。
结语
英语的静态性和汉语的动态性只是宏观的结论。其实,两种语言都有静态和动态的特征。只不过英语的静态特征更明显,汉语的动态特征更明显。有时同样的概念反而英语更倾向于动态表达,而汉语更倾向于静态表达。因此,英汉翻译的静动态转化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汉语句型研究[M].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196.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教出版社,1993:105.
[3]陈晓.从电影片名翻译看其静动转化及策略[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4):87-90.
[4]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373.
[5]朱永生等.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