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罗棋布”的种种误用
“星罗棋布”意思是像天上的星星那样罗列着,像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语见北朝・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塔殿宫堂,星罗棋布。”例如明・陈琏《皆山轩赋》:“群圉牧监,星罗棋布。”刘绍棠《蒲柳人家》四:“这片河滩方圆七八里,一条条河汊纵横交错,一片片水洼星罗棋布,一道道沙冈连绵起伏。” 2010年8月24日《人民日报》:“菲律宾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誉,70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
这条成语不难理解也不难使用,但是仍然有人用错。使用这条成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天上的星星、棋盘上的棋子都是多而密集的,少而稀疏的东西不能说“星罗棋布”。以下诸例显系误用:
1.四五家欧林雅专卖店如星罗棋布般散落于闽西高原各处。(《青年文摘》,2008年11月下半月刊)
2.500座旅游厕所星罗棋布于〔甘肃〕全省各地。(《甘肃日报》,2010年6月18日)
3.8月4日,由40余名记者组成的会中部六省巡回采访团来到七仙女下凡地、世界光伏城新余市。“山色幽而青,绿水自多情”的仙女湖幽幻秀美、星罗棋布,让记者们陶醉其中。(人民网,2010年8月5日)
四五家专卖店,怎么能多而密集地分布在整个闽西高原?说“星罗棋布”显然不妥。500座厕所,绝对数量不算少,如果分布在某座城市或某些景点,可以说“星罗棋布”,而分散在面积54万平方公里的甘肃“全省各地”,就显得稀稀落落了,说“星罗棋布”也不贴切。至于江西新余的仙女湖只有一个,说湖中的几十个岛屿“星罗棋布”则可,说这个湖“星罗棋布”就不成话了。
二、可以“星罗棋布”的通常都是在一定地区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实物,诸如岛屿、湖泊、建筑、景点、工厂、商店、学校之类,也包括某些组织、机构等实体。因此以下诸例中的“星罗棋布”也属误用:
4.他们(按,指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激活了星罗棋布的村域经济。(《河南日报》,2009年8月2日)
5.过去平阳民间星罗棋布的布袋戏,今已不再,老艺人不断逝去,后继乏人,现已濒临消失之危。(人民网,2010年7月29日)
6.丰子恺是最容易引起媒体提起的文人画家,关于他的文章星罗棋布,至今仍是学界的热门话题。(人民网,2010年4月16日)
“村域经济”不是具体事物,显然不能说“星罗棋布”。“布袋戏”是一个剧种,它的戏班或剧团可以说“星罗棋布”,它本身是不能说“星罗棋布”的。至于文章,说随处可见、不胜枚举、浩如烟海……都可以,说“星罗棋布”也不贴切。
三、在这条成语中,“星”和“棋”都是用来打比方的喻体,把喻体同被比方的本体混为一谈,说星星像星星一样,就不像话了。以下诸例中的“星罗棋布”显然也用错了:
7.远古时期,伏羲氏做王,他根据天空星罗棋布的星象发明了八卦,利用八卦的原理发明了渔网,让人们可以捕到更多的鱼。(《体育周报》,2011年1月17日)
8.在星罗棋布的晚上,从桑拿浴中出来跳进刺骨的冰水中感受一下火与冰的结合……(《环球时报》,2010年5月26日)
9.七夕佳节,那星罗棋布的星斗璀璨夺目,那蓝丝绒般的夜空充满魅力。(人民网,2010年8月24日)
四、“星罗棋布”是动词性词组,“罗”和“布”就是罗列、分布的意思,因此后面不能再加“分布”之类的动词。以下诸例都犯了叠床架屋的毛病:
10.600多座醒目的水塔、100多个无塔压力罐、5000多眼深层手动泵井奇迹般地出现了,它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和田大地上。(《***日报》,2010年9月26日)
11.被称为地球第三极……这里星罗棋布地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天然湖泊和江河。(《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5月16日)
“管窥蠡测”不等于“窥见”、“推测”
“管窥蠡测”意思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所见到和所量到的只是整体中很小的一部分(窥:从孔隙察看;蠡lí:瓢)。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了解片面。含贬义,通常用于贬低或否定别人,也用于自谦。语本汉・东方朔《答客难》:“语曰‘以莞(莞,同‘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莛tín:某些草本植物的茎)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后多以“管窥蠡测”四字成文。例如《红楼梦》第三十六回:“我昨儿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不得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凡人全集,各有精神,必通观之,方可定去取,倘捃摭一二,并非其人应选之诗,管窥蠡测,一病也。”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管窥蠡测,知其孤陋。”吴小如《〈俞平伯序跋集〉序言》:“如只举荦荦大端,又恐挂一漏万,有管窥蠡测之嫌;如只说几句笼统不着边际的话,则不仅不为平伯师所喜,且游谈无根也对不起读者。”
有些人既没有理解这条成语的确切含义,也不清楚它的感彩,只看到“窥”和“测”,便断章取义,认为是“窥见”、“推测”的同义词,以致造成种种误用。例如:
1.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福康所著、叶圣陶亲笔题写书名的《郑振铎传》(修订本)近日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运用他的笔,达到了通过一个人,可以管窥蠡测一个时代、一个世界的目的。(《文汇报》,2009年9月8日)
2.《北京诱惑》就是一部管窥蠡测名利场生存潜规则的长篇小说,这也正是这部作品能够长时间火爆之所在。(人民网,2011年3月16日)
3.有这么一位有心人,细心搜罗了不少直接间接反映记者生活乃至新闻业生态的电影,集结成一册小书,取名《电影撞新闻》……以此管窥蠡测,我们大可了解作为重要的现代社会意识形态表现的新闻业与电影业,彼此之间又是怎样看待对方的。(《新京报》,2009年9月26日)
4.在来信来访中有的问题虽然量不大,但却带有普遍性、典型性,还有的反映的虽是个别现象、偶发事件,但“管窥蠡测”从中可推断出某一类或某一层次的问题。(《人民权力报》,2010年4月2日)
例1是说通过郑振铎可以窥见“一个时代、一个世界”,例2是说通过《北京诱惑》可以窥见“名利场生存潜规则”,例3是说通过《电影撞新闻》可以推知新闻业与电影业彼此是怎样看待的,例4是说通过人民来信来访可以推断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表示的都是从已经观察到的部分可以窥见、推知全貌,而不是批评人家眼光狭窄、见识短浅。在这里使用“管窥蠡测”,不仅意思不沾边,感彩也不对头,显系误用。
其实表示这个意思,只消使用“窥见”、“推断”或“透视”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使用成语,可以用“窥豹一斑”、“管中窥豹”,也可以用“尝鼎一脔”。例如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三经新解》未能遍读,然尝鼎一脔,窥豹一斑,亦足见其大略矣。”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陶孟和教授要发表一部著作,内容如何,只有百年后的我们的曾孙或玄孙们知道罢了,但幸而在《现代评论周刊》上提前发表了几节,所以我们竟还能‘管中窥豹’似的,略见这一部新书的大概。”吴丕绩《〈六朝文笺注〉前言》:“这本选集,对希望欣赏六朝文的读者而言,可以尝鼎一脔,也可以作为研究的初步阶段。”这几条成语用在例3、例4两例中都是可以的。
“附庸风雅”是贬义成语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抬高身价而结交文人雅士,从事文化活动(附庸:攀附,追随。风雅: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泛指与诗文有关的文化活动)。语见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陈眉公》:“铅山蒋苕生太史《临川梦》院本内有《隐奸》一出,刻意诋毁眉公,出场诗云:‘装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例如茅盾《北京话旧》:“他们真正喜欢的是一些老主顾――前清遗老,也贩卖古书的古董商人,附庸风雅的暴发户,等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为了附庸风雅,不得不矫揉造作一番,骗骗自己而已。”实《白鹿原》第二章:“嘉轩每次来都禁不住想,那些字画条幅挂满墙壁的文人学士,其实多数可能都是附庸风雅的草包。”
显而易见,这是一条感彩鲜明的贬义成语。遗憾的是有些人却把它用于褒义。请看例句:
1.天津男人懂得幽默,生活不但休闲,而且附庸风雅,古玩书画都有所涉猎,学术气氛是全国最浓的城市之一。(《环球时报》,2009年8月12日)
2.对于懂得附庸风雅的李翰祥而言,《倩女幽魂》自然极尽追求艺术感和人文价值……力求打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人鬼世界……实属用心良苦。(新浪网,2010年6月23日)
3.他们努力学习吟诗作画,拼命附庸风雅。文化史上由此多出很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学者和画家。(《南方都市报》,2011年5月13日)
4.2011年6月,由彭德先生发起,终南雅集再度启动,数位从事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批评家附庸风雅,会于长安,暂别俗尘,纵情于山水声色。(艺术国际,2011年7月2日)
例1既然肯定天津是学术气氛最浓的城市之一,天津的男人喜欢涉猎古玩书画,又说他们这样做是附庸风雅,岂不自相矛盾?平心而论,涉猎古玩书画的人当中肯定有附庸风雅的,但是说他们都附庸风雅,显然不符合实际。例2意在肯定《倩女幽魂》拍得好,却用“懂得附庸风雅”形容它的导演李翰祥,显然也是很不得体的。例3是说古代两淮盐商的后人中,有不少当了大官,成了学者,他们当年发愤读书、吟诗作画,决不能一概斥之为“附庸风雅”。至于几位“当代艺术研究的批评家”雅集长安,确是雅人雅事,但绝非“附庸风雅”。以上诸例都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副主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星罗棋布\管窥蠡测\附庸风雅的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