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引力和运动力。引力和运动力是宇宙天体产生公转和自转的缺一不可的两个力。
1 引力
1.1 引力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只要物质存在,引力就存在。
1.2 引力与电磁力不相同。电磁力有极性。引力没有极性。
1.3 未自转的天体的引力呈辐射状,如同向外四射的太阳光芒。
1.4 引力的方向与光芒的方向恰恰相反,每个引力都直指该物体重心。
1.5 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引力的范围也越大。
1.6 引力的大小与该物体的距离成反比。离该物体越近,引力越大。离该物体越远,引力越小。距离相等,引力大小相等。这就是气态物体,液态物体为什么都是球形的原因。也是气态物体,液态物体形成圈层结构的原因。
1.7 物体的引力F=mg.。物体全部引力的和F / 引力系数g=该物体的质量m。质量不变时,引力的大小,方向,范围都不会改变。
1.8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而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1.9 引力的位置,方向在天体上面都是固定不变的,与转动天体同步。
自转着的天体,在自转轴的中心有一个与自转轴垂直分布的同向同步旋转着的引力圆盘(黄道面,赤道面)。引力圆盘两边相同纬度的引力面与自转轴中心成对称漏斗形,纬度越高,漏斗形引力面的夹角越小,自转轴两极的引力为一条直线,因此,离引力圆盘两边越远的漏斗形引力面无法形成同步旋转的圆平面运动的中心引力拉力。
只有引力圆盘(黄道面,赤道面)上,才存在同向同步旋转的圆周运动中心引力拉力。这就是卫星系统,行星系统,太阳系统,银河系统等一切旋转系统形成共向共面的主要原因。
1.10 既然天体物质都有引力,为什么宇宙天体没有因为引力的相互吸引而凝固成一个整体呢?这是因为宇宙中除了引力外,还有一种能够与引力抗衡的力--运动力的存在。
2 运动力
2.1 运动力是物体的运动属性。宇宙中,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是因为有运动力。
2.2 么叫运动力:不管有没有外力,能够使物体运动的力,就叫运动力。
2.3 运动力的大小与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
2.4 运动力公式:运动力L=kmv. K为常量=1/秒。意义是:物体m在这1秒以速度V运动需要的力=L。
2.5 运动力的单位:雷。
为了同世界通用的力F接轨,1L=1F。1L=1N=1千克米/秒的平方。1L的运动力能够使1千克物质在这一秒时间以1米/秒的速度运动。
2.6 运动力的作用点:作用点在运动物体的重心,平均作用在运动物体的每一个质点上。
2.7 运动力的方向:运动力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在没有不同方向的外力干扰时,运动力的方向与运动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果外力方向与运动力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物体就会改变运动方向。
改变运动方向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和作用角度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2.8 运动力和速度的关系。
质量和环境条件不变时,运动力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运动力>0,物体运动。
运动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运动力越小,运动速度越慢。
运动力不变,运动速度不变,物体匀速运动。
运动力增加(运动力+外力),运动速度增加。
运动力减小(运动力-外力),运动速度减小。
运动力=0,运动速度=0。物体停止运动。
2.9 运动力产生的根源。
一切外力(引力,爆炸力,机械动力,运动力物体碰撞时的作用力等等),都是产生运动力的根源运动力L=外力-阻力=合外力KFt=Kmat(变速运动)=撤销外力前的合外力kmv(停止加速后的匀速运动)。F,合外力。m,物体质量。t,作用时间。a,加速度。V=at(撤销外力,停止加速时的速度).K=1/秒。
2.10 运动力是唯一能够与引力抗衡的另一种力。因为有运动力的存在,宇宙天体才不会因为有万有引力的相互吸引而凝聚成一个整体。
2.11 物体运动的运动力,就是当年牛顿等人无法认识的,认为是"上帝的推动力"。
也是现代科学家错误认识的"暗能量"。
2.12 运动力和万有引力,是宇宙天体产生自转和公转的缺一不可的两个作用力。不管缺少了任何一个力,宇宙天体就不可能发生公转和自传。
下面,以地球为例说明宇宙天体是怎样发生公转和自转的。
3 地球为什么能绕太阳公转
地球能不能绕太阳公转,地球起源体进入太阳旋转着的引力圆盘后,离太阳距离的远近是关键。
地球起源体的运动力大小是在它进入太阳系地球轨道以前就确定了的。单以地球起源体进入太阳引力圆盘时离太阳的远近不同(引力大小不同),就会产生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结果:假设地球起源体进入太阳引力圆盘时离太阳较近,如果在金星或水星的位置,太阳对地球起源体的万有引力就会比地球起源体的运动力大很多,地球起源体的公转轨道必定会越转越小,最终融入太阳。
第二种结果:假设地球起源体进入太阳引力圆盘时离太阳较远,如果在木星、土星或天王星的位置,太阳对地球起源体的万有引力就会比地球起源体的运动力小很多,地球起源体的公转轨道必将是一个椭圆。离太阳越远,运动力比万有引力就大得越多,椭圆轨道就会越扁长。当运动力比万有引力大得太大时,万有引力就拉不住地球起源体,椭圆轨道就会开口,地球起源体就会跑出太阳系去。
第三种结果:只有当地球起源体进入太阳引力圆盘时,离太阳不远不近,使运动力约等于太阳对地球起源体的引力,运动力与万有引力的夹角约为90度时,地球起源体才可能绕太阳公转,成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因地球起源体的运动力略大于太阳的万有引力,所以,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于圆的椭圆。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就是一年。
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理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揭示宇宙中的许多秘密。
3.1 在宇宙中的一切公转系统中,离旋转中心越近的星体,因万有引力越大,公转速度必须越快,速度慢了就会被吸入离旋转的引力中心。离旋转中心越远的星体,因万有引力越小,公转速度必须越慢,速度快了就会离开旋转中心跑出去。
3.2 在宇宙中的一切公转系统中,如太阳系中,无论是大行星、小行星和彗星,无论它们的体积是大是小,速度是快是慢,离太阳是远是近,它们各自的运动力都要等于或略等于太阳对它们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和运动力的夹角略等于90°,公转的天体才不会落入或离开公转的中心。才能长久的绕太阳公转。
如果它们的运动力和万有引力相差太大时,不是被吸入太阳中,就是跑出太阳系去,必将在太阳系中消失。
运动力和万有引力的夹角比90°小的太多时,它们的公转轨道必定越转越小,最终被吸入引力中心。
运动力和万有引力的夹角比90°大的太多时,它们的公转轨道必定越转越大,最终一定会跑出这个旋转的引力系统。
3.3 在宇宙中的一切公转系统中,如太阳系中,由于各天体进入太阳系前的速度不同,因此,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公转速度也不同。
3.4 在宇宙中的一切公转系统中,如太阳系中,由于各天体进入太阳系前的体积不同,质量不同,物质含量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因此,太阳系中各行星,卫星的体积不同,质量不同,物质含量不同,物质密度不同。
3.5 在宇宙中的一切公转系统中,如太阳系中,各个行星,彗星形成椭圆轨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太阳带着围绕它转动的一家儿女在快速度向前运动(每秒250公里)。
当行星和太阳同向运动时,绕过太阳时,前半轴必然短。
当行星运动方向与太阳运动方向相反时,行星在不停向后运动,太阳在不停向前运动,绕过太阳时,后半轴必然长。
因为行星的运动力不能摆脱太阳对他的拉力,因此,在太阳中心引力和运动力的作用下,行星又不停的向前运动。因此,在宇宙中的一切公转系统中,如太阳系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椭圆轨道越扁长。
3.6 如果太阳的万有引力和地球的运动力比地球起源体内部物质之间的万有引力还要大太多时,无论地球起源体是气态,岩浆状态,还是碎裂的岩石状态,都会被撕裂成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星体。太阳系中的小行星环,小行星团,土星环,除了星体相互碰撞碎裂以外,一般都是这样形成的。
3.7 在太阳系和其他公转系统中,有个别天体是逆公转的。这是因为个别天体是逆着引力圆盘旋转方向进入公转系统的。系统还没有将它们完全改变。它们如逆水行舟,公转难度比较大,比较特殊,因此少见。
3.8 在公转系统中,还有个别天体不共向共面。这是因为中心天体有无数的同心的引力圆平面(就像一个球通过球心切开,有无数的圆平面),能够形成圆周运动的中心拉力。如果它们的轨道同引力圆盘上天体运行的轨道相交,很容易被引力圆盘上的天体吸收或撞碎。因此少见。
3.9 在宇宙中的一切公转系统中,如太阳系中,各个旋转系统在形成的过程中,该吸入万有引力中心的,早就被吸入万有引力中心去了;该碰撞的,早就碰撞过了;该跑出去的,早就跑出去了。因此,剩下的,都是一些比较稳定的公转天体,公转系统。
3.10 本理论能够解释宇宙中的一切公转现象和公转系统现象。
4 地球为什么能自转
4.1 地球的自转是从地球起源体进入太阳引力圆盘时就产生的。
4.2 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的运动力同太阳的万有引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地球的直径约12756公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引力的大小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地球起源体进入太阳引力圆盘时,被太阳强大的引力吸引,向日面的引力最大,离太阳越近引力越大。背日面的引力最小,离太阳越远引力越小。地球的运动力与太阳的万有引力是几乎相等的,夹角约为90度。而地球向日面的运动力被太阳引力拉着了,抵销了,背日面的运动力最大。太阳引力作用在地球上是要拉住地球,不让地球继续向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它对地球的运动是一种摩擦阻力。地球向日面上的这个摩擦阻力(太阳引力)和背日面地球的向原来方向运动的运动力形成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矩。。地球背日面的运动力不停的拉动地球依次奔脱太阳的引力向前运动,而前方相等的太阳引力又依次不停地拉住地球,阻止地球向前运动。在相等的地球运动力和太阳引力的力矩的相互不停的共同作用下,地球的自转就产生了。
4.3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就象我们往地面上掷出一个球,当球接触地面时,就会产生自转一样。一旦运动力没有了,速度也没有了,球也不会转动了。如果只有运动力,而没有地面的摩擦力(球未接触地面),球也不会转动。太阳的引力既是对地球的中心拉力,又是地球自转的摩擦力(阻力)。因为距离相等,引力相等。太阳相等的引力面,就像地球滚动的地面。地球的运动力不停的拉动地球,克服太阳的引力(阻力)向前运动,又被前方的太阳引力平面中相等的引力(阻力)拉着并且不停的传递,地球就绕着自己的轴心不停的自转起来。
地球的自转就是这样产生的。
4.4 地球的自转产生白天和黑夜,自转一周就是一天。
因地球的自转要克服太阳的引力(阻力),所以,地球的自转是匀减速运动。有人说,是潮汐引起地球减速,难道不知道潮汐是引力作用产生的吗?据测定,6亿多年前每年约424天,4亿年前每年约400天,2.8亿年前每年约390天,每经过一百年地球长期减慢约2毫秒。
4.5 因为地球起源体是岩浆类物质,因此,地球的自转使地球由一个圆锥体变成了一个微扁的球球。在本身重力和运动力的作用下,使地球形成了明显的圈层结构。
从地球产生自转的原理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揭示宇宙中的许多秘密。
4.5.1 一切天体进入其他天体引力范围时,只要天体的运动力方向与中心引力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都可能产生自转。
4.5.2 一切自转的天体都有一个与轴心垂直的引力圆盘。质量越大,引力圆盘越厚,引力范围越大,承载的天体就越多。如太阳系,银河系,木星,土星等。质量越小,引力圆盘越薄,引力范围越小,承载的天体越少,甚至没有。
4.5.3 一切自转天体引力圆盘(黄道面,赤道面)上的圆周运动向心拉力最大,只有进入这个引力圆盘的天体才可能形成公转系统。
4.5.4 如果被吸引的天体在进入引力圆盘(黄道面,赤道面)时的上中下位置不同,引力圆盘两边的向心拉力必然小于引力圆盘中间的向心拉力,天体在引力圆盘两边的运动力必然大于引力圆盘中间的运动力,它们的自转轴必定同引力圆盘(黄道面,赤道面)产生不同的角度。
只有被吸引的天体是从引力圆盘正中进入,赤道两边的质量相等,引力相等,运动力相等,他的自转轴才可能与引力圆盘(黄道面,赤道面)垂直。
在同一个旋转系统中,因为卫星,行星,恒星等在引力旋转圆盘(黄道面,赤道面)的上中下的位置不同,因此,它们的自转轴的角度就必然不相同。
地球的自转轴与太阳引力平面(黄道面)的交角为23度27分,因此,地球上有一年四季的变化。
4.5.5 在同一旋转系统中,自转的速度与该天体的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自转力矩越大,自转速度越快。体积越小,自转力矩越小,自转速度越慢,甚至不能转动。太阳系中,木星体积最大,自转最快,水星体积最小,自转最慢。
4.5.6 无论是气态,固态或者液态星体,当它们的自转速度太快时,只要物体的运动力大于自身的引力时,固态也会被撕裂。中间必然会产生空洞,形成快速度旋转的空洞的圆环形星体(黑洞现象的一种)。
4.5.7 一切自转着的星体一旦跑出它的公转轨道,飞出这个引力圆盘,在自转力矩运动力的作用下,照样能自转。
如果自转的天体在宇宙中不断吸收外来天体,不断壮大,不断旋转,会形成宇宙中旋转在天体系统。
4.5.8 宇宙空间中有许多不规则的小星体也在自转,它们的自转大多是因为边沿曾经碰擦而发生的。或者是因为爆裂时,受力不平衡产生的。
4.5.9 在同一旋转系统中,可能有个别逆自转现象存在,那是天体进入系统前就具备了的自转现象,进入系统后,系统还没有能力改变它的逆自转现象。这种现象是个别的,不会影响整个系统。
4.5.10 以上理论可以解释宇宙中一切自转现象和自转系统现象。
结论:天体的自转,公转等运动现象,是引力和运动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既不是上帝在推动,也不是暗能量在推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天体的引力 运动力 公转和自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