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状况。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对47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男生和女生在坚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心理韧性得分低于女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坚韧和力量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坚韧和乐观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坚韧和乐观维度上,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性别、年龄、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因素。
【关键词】 心理韧性;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大学生;坚韧;力量;乐观
Research on Resil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Lei Wansheng, Chen Xu, Chen Jintian. Educational Faculty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resilience. Methods 478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resilience scale. Resul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hardiness dimen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emale's resilience sco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s; The score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countries in hardiness and strength i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citi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in hardiness and optimism between single and non-single children; There exist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grades. Conclusion Gender, age, city and country, whether or not only child a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which have effects on resil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Resilience; CD-RISC scale; College students; Hardiness; Strength; Optimism
1 问题提出
近年来,国际心理学界正兴起一个全新的概念,心理韧性(Resilience)。心理韧性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当生活变化对人们造成威胁时,这种自我保护的生物本能就会展现出来。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之间会相互作用而组成动力系统,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1]。心理韧性结合应激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但当其他国家引入这个概念时,却出现了翻译上的困难。台湾学者将其译为“复原力”,香港学者译为“抗逆力”,大陆学者则译为“心理弹性”[2](香港学者岳晓东也采用类似的方式,译为“压弹”[3])。于肖楠、张建新则认为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看,Resilience不仅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因此将Resilience译为“韧性”[4]。综合其他研究者对Resilience的译法,本文将Resilience译为心理韧性。
伴随着心理韧性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也被迅速的开发出来,其中Connor和Davidson的心理韧性量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它能较好地反映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患者在临床***过程中整体适应状况的改善[5]。本文采用于肖楠和张建新所修订的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简称CD-RISC)[6],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状况进行初步的调查,探索大学生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为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的韧性水平提高实证数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2007年3月~6月,在南昌市3所4年制本科院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层抽样,随机抽取4个年级的5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8份,其中男210人,女268人;城市215人,农村263人;独生子女287人,非独生子女191人;大一126人,大二118人,大三136人,大四98人;年龄16~22岁。
2.2 工具 采用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简称CD-RISC),该量表共25个项目,包括坚韧、力量和乐观3个维度。坚韧分量表由13个项目构成,描述个人的镇定、灵敏、持久及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控制力。力量分量表由8个项目构成,集中体现个人在经历创伤后恢复并变得强壮的能力。乐观分量表由4个项目构成,反映了个人看待事物积极的一面,并相信个人和社会的力量。采用5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大。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1,坚韧分量表为0.88,力量分量表为0.80,乐观分量表为0.60。在本研究中,整个问卷的α系数为0.92,坚韧分量表为0.88,力量分量表为0.77,乐观分量表为0.58。采用LISREL 8.53对于CD-RISC的因素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为χ2/df=2.28,RMSEA=0.074,GFI=0.86,AGFI=0.84,NFI=0.88,NNFI=0.91,CFI=0.92,表明数据支持模型构念。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处理运用SPSS 12.0和LISREL 8.53统计软件。
3 结 果
3.1 大学生心理韧性性别差异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大学男生和女生在心理韧性的坚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得分高于男大学生。
3.2 大学生心理韧性城乡差异比较 见表2。
由表2看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坚韧和力量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并达到显著水平(P
3.3 大学生心理韧性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非独生子女在坚韧和乐观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并达到显著水平(P
3.4 大学生心理韧性年级差异比较 以年级为自变量,心理韧性的3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坚韧和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4 讨 论
美国心理学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7]。韧性它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着人们去克服生命威胁、去追求自我实现、去维持精神和谐[8]。在本次研究中,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要高于男大学生,在坚韧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国外的研究中,坚韧性研究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坚韧的性别差异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Wiebe在大学生中的研究发现,坚韧性对于女性的影响要小于男性[9]。Hannah在研究中发现,在青年时期,女性比男性要坚韧很多,但到老年她们的坚韧会减少[10]。林之锐对中小学教师的坚韧性研究发现,女教师的坚韧性要高于男教师,本研究结论与林之锐的研究一致[11]。表明女大学生性格较之男性更加镇定、灵敏、持久,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有更强的控制力。能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可能是由于女性具有与男性不同的心理韧性结构,使得女性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具有持久的耐受力。
研究表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各因子的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心理韧性各因子得分高于独生子女,由此可见,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家庭条件优越或独生子女大学生,较少遇到挫折,在面临逆境时经常选择逃避,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压力应对策略;反之,生活在环境艰苦、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不仅具有坚韧的个性,在面临压力时具有挑战精神,能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在经历创伤后也能迅速恢复,并能变得更加坚强。Werner(1989)的研究也发现,一些高危儿童(出生前或围产期出现并发症、长期贫困、家庭破裂、父母患有精神病或者抚养环境恶劣等),他们不但没有表现出严重的学习或行为问题,而且很好地适应了家庭和学校生活,实现了教育和职业上的目标[12]。
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年级特点,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心理韧性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大四学生的心理韧性得分最低,心理韧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并在坚韧和乐观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和Hannah的研究类似,Hannah发现,坚韧性随着年龄和年级发展,年龄和坚韧之间呈负相关,坚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9]。可能是大四学生就业压力过大,当挫折或危难来临时,努力尝试抵抗逆境失败后,丧失了面对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加上找工作必不可少会有挫败经历,促使大四学生看待事物只看到消极、悲观的一面,缺乏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
5 参考文献
[1]Tugade MM, Fredrickson BL. 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6(2):320-333
[2]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