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的作者是一个我们中学生的同龄人,13岁的犹太少女,她用血和泪书写成这部平凡而真实的历史记录。
《安妮日记》已转译成55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是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闻名遐迩。16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的日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她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精彩片段】
1944年2月12日 星期六
最亲爱的吉蒂: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拂,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我知道哭会有帮助,可是我不能哭,我浮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觉到我的心在跳着,好像在说:“满足我的渴望吧……”
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1944年4月5日 星期三
我终于明白我必须做功课,才不会无知;必须好好活下去,当记者,因为这是我的志向!我知道我能写。我有几篇故事写得很好,我描写密室生活很幽默,我的日记大多鲜活生动,不过……我是不是真有文才,还有待观察。
写作的时候,我摆脱所有俗虑。我的哀伤消失无踪,我的精神重又鲜活振作!不过,有个大问题:有一天,我能不能写出个伟大的作品来,我会不会成为记者或作家?
我希望会,哦,我真希望这样,因为写作使我能记下一切,我的所有思想、理想和狂想。我好久没有为《凯蒂的生活》用功了。在心中,我把下一步情节想得仔仔细细,可是写起来好像没有那么顺利。这个作品也许永远没法完成,最后不是丢进纸篓,就是丢进火炉里,想起来好可怕,不过,我对自己说:“你才14岁,阅历体验又这么少,对哲学能写出什么来。”
因此,重振精神,往前走,向上看吧。会有结果的,因为我下定决心要写下去!
1944年6月13日 星期二
是不是因为太久没有出门,我才对大自然这样着迷?我还记得从前,美极了的蓝天,“啁啾”的鸟鸣,月光和正在绽放的花朵都不会令我神往。来到这里,就不一样了。例如五旬节那阵子,天气好热,我一直到11点半都奋力睁大眼睛,等着好好看看月亮,好好一个人看一次。可惜我的牺牲白费了,因为太亮了,我不能冒险打开窗户。另外一次,好几个月以前,有个晚上窗子开着,我恰好在楼上。我一直到不得不关窗才下楼。那个黑暗、大雨的夜,那风,那些疾飞的云,把我迷住了;那次是我一年半里第一次和黑夜面对面。那晚以后,我对黑夜的渴望大过了我对夜贼、老鼠和抢劫的害怕。我独自下楼,从厨房和私人办公室的窗子往外望。许多人认为大自然美丽,许多人不时到星空之下入眠,许多医院和监狱里的人巴望能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大自然的喜悦,不分贫富都能享受,可是很少人像我们一样跟那些喜悦隔绝到这种地步。
这不只是我的想象而已――凝望天空、云朵、月亮和星星,我确实觉得安宁,有希望。这是比襁草根镇静剂和溴化钾安眠药更好的药。大自然使我觉得谦卑,使我有勇气面对任何打击!
真不幸,除了难得的几回,我只能隔着积满灰尘的暗沉沉的窗帘观看大自然。这样看出去,乐趣尽失。世间要是有什么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那就是大自然!
【感悟】
安妮在藏匿的25个月期间写成的珍贵日记,如实地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和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记录了她在上个世纪最黑暗的日子里努力不使希望破灭的心路历程,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它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铁蹄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这些日记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
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抒发真情实感,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以外,更多的是发自肺腑地抒感和思考。日记中没有曲折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流淌的是对生命的渴望、对自由的憧憬、对人性的呼唤,是感人肺腑的真情实感,这正是她的日记能够深深地揪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的重要原因。
朴实流畅且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安妮热爱文学,一直梦想做一个记者或作家,这与她所具备的良好的语言素质是分不开的。她的语言朴实流畅,但也流露出幽默和智慧,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情感,生动地反映了她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