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耐力、训练、天赋、极致、生死、热爱、交流、行走、人情、质疑、实践、理智、坚持……当你把这些词汇排列在一起,它自然而然就是一股向上的力量。
介不介意聊聊天
作者: 郭诚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自从郭诚(行者橙子)发起80公升公益旅行之后,就一直关注他的动向,发现他除了热心公益、喜欢旅行之外,还坚持健身和写文,属于有思想、能自律、内心温暖的四有青年。这本书乍一看似乎与旅行无关,事实上它揭示了旅行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即人与人的用心交流。腰封上畅销书式的宣传语“13个国家、40余座城、28种人生态度、8年磨砺、4年沉淀……”真正阅读它的时候,这些数字反而变得可有可无。橙子走在路上时是带着思考的、带着敏感的心绪的,所以他的旅行@得更有深度和意义,而那些轻松的聊天式的只言片语正是打动你我的瞬间。
流浪到故乡
作者: [英] 西蒙・阿米蒂奇
译者: 樊卿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奔宁山脉是英格兰的脊柱,长约400公里的奔宁步道是英国第一条***徒步道,开放于1965年,贯穿了约克郡、诺桑比亚郡,一直延伸至苏格兰境内。作者的故乡就位于步道南端的马斯敦村。2010年夏天,他由北向南徒步回家,身上一文不名,全靠为沿路居民朗诵诗歌来换取旅费,其目的在于“测试我本人的名声,更是测试诗歌在当今世界的地位”。此书就是诗人对这段旅程中所遇风景与人的描绘与感悟。译文文学功底可见一斑,英式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只是译者对于户外装备品牌或者徒步用语显得很门外汉,读者们需要忍耐一下。
我的好奇心橱柜
作者: [美]戈登・格赖斯
译者: 陈阳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这是一本写给自然爱好者的收藏指南,作者为美国著名自然作家戈登・格赖斯。他分享了自己走上博物收纳之路的故事,解释了科学家们如何将自然界的生命体分类,说明了如何保存你心爱的自然收集物、怎样制作一个完美标本等。想想以往旅行中不经意邂逅的那些美丽的落叶、花朵、树枝、动物毛发、羽毛……要么拍张照片了事,要么带回来却不知如何处置而丢弃掉,感觉很可惜,好像丢掉了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这本书就是要教会你怎样正确看待自然世界,去发现、收纳、保存自然世界的美好,并从中获得满足和收获。
耐力
作者: [美] 菲利普 ・ 马费通
译者:谭杰 张同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发现近期跑圈流行这本《耐力:无伤、燃脂、轻松的MAF训练法》,作者马费通博士(Dr. Philip Maffetone)拥有20多年运动医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执教过铁人三项、职业篮球、职业足球等专业运动员,他提出的MAF训练法――Maximum Aerobic Function(最大有氧能力训练法)得到了不少跑者的认可――最大特点就是慢。对很多跑者而言,这种慢甚至是一种让人绝望的慢。因为很多人只要稍微快一点点,心率马上超过“180-年龄”的标准,“无伤”和“轻松”可以理解,但是否真的能达到减脂效果呢?只能说,试过才知道。
孤身绝壁
作者:[美]亚历克斯・汉诺尔德 [美]大卫・罗伯茨
译者:乔菁 李赞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关于亚历克斯・汉诺尔德(Alex Honnold),许多读者都不会陌生。年纪轻轻就成为世界顶尖的攀岩运动员,自从2008年首次无保护独攀“月华拱壁”来一直是户外圈的媒体焦点,本刊有关他的报道文章就有三四篇―徒手攀登优胜美地的多面大岩壁并创下速攀纪录、free solo了墨西哥一条难度极高的“光明之路”(Sendero Luminoso)、拿起冰镐与Tommy Caldwell在巴塔哥尼亚连攀七峰完成菲兹穿越(Fitz Traverse)、出品获奖连连的纪录片、出版个人自传……就在这本《孤身绝壁》正式上市之前两周,岩圈又传来重磅消息――2017年6月3日,亚历克斯再次创造了历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无保护徒手攀登酋长岩的人。
无保护独攀(Free Solo)这种攀爬形式不使用绳索、没有搭档,也没有诸如岩钉、岩塞或机械塞等用来辅助或保护的装备,是世上最危险的极限运动之一,恰是亚历克斯的专长。如果你懂得攀岩难度分级、了解攀登所面临的各种危险因素,就会明白,孤身攀于绝壁之上的亚历克斯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本书记录了他最夺人眼球的7次伟大的攀登,包括月华拱壁、光明之路、菲兹穿越、优胜美地三连攀、乍得和婆罗洲寻岩之旅……这一个个看似孤立的故事,事实上都是塑造他外在形象和内在强力的拼***。没有过于炫耀的华美文字,没有故弄玄虚的铺垫高潮,一切都娓娓道来、前后呼应,穿插着讲述亚历克斯的家庭情况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在成长过程中作出的种种决定:他父亲去世时没有嚎啕大哭,19岁从伯克利大学辍学专注攀岩,他住在房车里过着极简的生活,他和女朋友的分分合合,他成立了汉诺尔德基金会以保护环境和帮助穷人……想着亚历克斯那张沉静谦逊而略显忧郁的脸,还有那一双装着星辰苍穹的清澈眼眸,如果不是这本书,天知道他都经历过什么、内心里想些什么。
在叙述方式方面有意思的是,每个故事的讲述者除了亚历克斯自己之外,还有本书的合著者:大卫・罗伯茨(David Roberts),一位写作经验丰富的探险家,曾著有26本登山、探索、冒险、西方历史以及人类学著作。这正是本书的好看之处―有大卫的视角以及他引用的其他人对亚历克斯的描述和评价―有种德国文献剧的感觉。我们知道,对于亚历克斯这种无保护独攀方式,圈里圈外都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他“对生命不负责任”,有人苦口婆心地劝导和叮咛,当然也有人赞叹和仰望。大卫的叙述有时看上去像是在帮亚历克斯找补记忆,有时又像是在和他对峙,而亚历克斯偶尔还会辩驳回去,这很有趣,毕竟我们看事情不太可能面面俱到。
那么,这是一本攀岩爱好者才感兴趣的专业书吗?并不是。正如出版方“东方巴别塔”所提倡的“未来是一种高度”,《孤身绝壁》出版的意义不在于探讨运动的细节,而是传递一种不断向上的力量。本书的两位译者乔菁和李赞均是北大山鹰社的成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是热爱户外运动的90后。书的最后收录了两位译者的对谈,讲述年轻人对极限运动的理解以及这本书给她们带来的改变,真实生动,会在所有年轻人中产生共鸣。乔菁在读后感中写道: “如果不能成为亚历克斯,就成为亚历克斯的父母、朋友和恋人”,是说我们不必像亚历克斯那样活得如此极致,但可以怀着宽广的心态接受每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走向,“人生苦短而不能重来,世界很大而选择众多,只有做自己认可的事,才能获得平静―真正去听从内心,既不迎合普世,也不为了免于被衡量而去避世。”不必执念,接受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