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员的职责不仅仅是回收贷款,更重要的是能为群众做些实事儿。”这是老张反复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是他几十年信贷工作的写照
他是农民口中的“大哥”,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待农户就像待自己的兄弟姐妹。
他是大伙心中的“前辈”,24年的信贷经历,使他成了全行一本信贷业务“活字典”。
他叫张新国,是安徽池州九华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九华农商行)牌楼支行的一名普通信贷员。从事信贷工作24年,他凭着对农村金融事业的热爱,凭着一颗忠心、一腔热血、一份真情、一身汗水,以无私的奉献丈量着自己的人生。24年来,他尽职尽责,从未出现过贷款损失。
造福偏远山村
池州市牌楼镇地处大山深处,距离城区五十多公里。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张新国就长期扎根在那里,与大山相伴,为农民服务。20多年来,他对待农户没一点架子,总能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几句话就能和农户聊到一块儿。久而久之,张新国就成了农民们口中的“张老大”。
牌楼镇大山村的交通极为不便,从村子到镇上,要走至少20公里的山路,若要到镇里的牌楼支行取钱,大山村的村民要走3个多小时。如今,***府发放的粮补都是直接打到每个村民的银行卡账户上,村民一般都趁镇上“赶集”的时候,顺便去领取***府补贴。大山村多年来一直没有银行网点,于是,存取款极为不便这件事儿,就成了张新国最大的心结。
张新国向九华农商行反映了大山村的状况,引起了行里的高度重视,及并时跟省联社沟通解决。时隔半年多,2011年5月,安徽省农信一项新型金融服务――“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顺利推出,大山村被选为首家试点,成为全系统第一个银行卡助农取款点。
助农取款点的开通有效地解决了大山村村民取款难的问题。村民查询账户、小额取款和缴纳各种费用不用出村就能办理,填补了当地的金融空白。在“张老大”的指导下,牌楼镇的丰收村、济公村等偏远山村也相继设立了助农取款点。“张老大”还主动担当起了助农取款点的管理员和宣传员,他见到山里的百姓就说:“现在偏远山村的农户不用‘赶集’,也能享受跟城里一样的金融服务了。”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的“张老大”有着浓厚的“三农”情结。24年来,无论农民申请贷款金额大小,只要符合条件他都会及时快速办理,从来没有发生被农民投诉的事。截至2014年2月末,他负责的农户贷款786户,金额达3620万元。
人品是放贷的试金石
张新国的办公桌上,一本本泛黄的笔记本整齐地摆放在桌角。这些笔记本里记录了他工作期间所有的贷户信息:姓名、住址、资产、负债、信誉情况――
“张某某,家住神山村,1975年1月出生,2010年9月在我社办理第一笔贷款8万元,2013年4月到期
梁某某,家住丰收村,1963年4月出生,2012年10月在我社办理第一笔贷款9万元”
张新国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笔记本,看看谁家的贷款快到期了,谁家的资金周转紧张了,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24年。每当跟老张谈起某个贷户时,老张总是习惯性地拿起他的笔记本,对贷户的情况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在这一笔笔、一页页的信贷笔记里,在充满温情的字里行间,清楚地记录着的,是一个基层信贷工作者几十年的心路历程。几十年的信贷工作,让张新国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常说:“群众是最重感情的,只要咱们帮到他们,他们绝对不会欠账不还的,放出去的贷款不愁收不回来。”
2010年的一天,牌楼镇的程国银为了多挣点钱养家,想去牌楼支行贷点款,好到镇上菜市场搞批发生意。接待程国银的,就是张新国。
在贷前调查过程中,张新国发现,程国银只有三间破旧的土坯房,家中还有个智障的父亲和年迈的爷爷。程国银是否有还款能力?张新国开始担忧起来。但通过深入调查,张新国了解到,程国银是一个能吃苦耐劳、孝敬长辈、有责任心的人。于是,结合贷户的实际情况,张新国先给他发放了2千元的贷款。但就在年关生意越来越好时,程国银的爷爷病逝了。“爷爷要安葬,生意要本钱,能不能再给予贷款支持?”程国银哭红了双眼。张新国二话没说,又帮他申请了2千元用于资金周转,并主动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其解决生活难题。张新国的举动,感动了程国银一家人。
现如今,程国银的钱袋渐渐鼓了起来,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不仅开上了私家车,而且在城里也有了几套住房。带着感激之心的程国银每次都想请“张老大”吃饭或者送点什么,都被“张老大”婉言拒绝了,还被“批评”了好多回。现在的程国银不仅是牌楼支行的优质客户,还与张新国结成了忘年交。
说起“张老大”,从事家具生产的孙成喜也是满心感激:“没有‘张老大’帮俺办贷款,俺的家具厂也不可能开起来。”
孙成喜原来是当地的一名小木匠,因精通木工技术,一直想自己办个家具厂。但对市场行情不熟,并且从未办理过贷款业务,只认为贷款手续复杂、繁琐,对贷款办理存在抵触情绪。
张新国得知此事后,立即与孙成喜沟通,两人一起到安庆市调查家具销售情况。当时正值寒冬腊月,连续几天的大雪封住了去往安庆的路。他俩只好走小道,踩着一尺多深的积雪步行了十多个小时,走了三十多公里。傍晚坐船过江时,两个人的靴子都湿透了,在刺骨的寒风中,他们冻得直打哆嗦。经过几天的调研,他们确认家具生意很有市场,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回来后,在张新国的热情帮助下,孙成喜获得5万元贷款作启动资金。由于市场销路好,再加上经营有方、勤奋实干,孙成喜很快就从一名小木匠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家具厂老板。后来,尝到甜头的孙成喜又瞄准了吉林的木材市场,在九华农商行的信贷支持下,在吉林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张新国的心中始终有着一杆秤:“人品是放贷的试金石,只要人品好,在当地的口碑不错,平时对父母孝敬,这样的贷款就可以放,也一定收得回来。”而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张新国从未“看走眼”。 20多年来,张新国经手的贷款多达三亿元,利息收回率100%,没有出现过一笔不良。
“信贷员的职责不仅仅是回收贷款,更重要的是能为群众做些实事儿。”这是老张反复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是他几十年信贷工作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