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胸的英文篇1
乌克兰裔女医生艾莱娜・博德纳尔(Elena Bodnar)拉斐尔・李(Raphael Lee)以及桑德拉・马里詹(Sandra Marijan)荣获2009搞笑诺贝尔奖――公共卫生奖。
获奖原因是发明了可以转换成防毒面具的文胸,艾莱娜・博德纳尔,及其合作伙伴们发明的这种文胸,可以在几秒内,快速变成一副防毒面具,以应付紧急情况。艾莱娜・博德纳尔表示,“任何一位穿戴该款文胸的女士,都可以在25秒以内完成从文胸到防毒面具的转换。其中5秒用来将文胸的其中一半装备好自己用,其余20秒将用来寻找另外一位幸运的男士。”这项看似无聊的发明,却源于博德纳尔经历过的一次十分惊险的灾难,她作为一位年轻的医疗救护队队员,在1986年,帮助救治乌克兰切诺贝利核电站受害者。她回忆说,“当时,我意识到,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面具就可以减少大部分核辐射,因为对人们产生致命损害的就是这些被吸入呼吸道的放射性尘埃。而这种胸罩恰恰可以在类似的灾难时刻为人们提供最及时的防护。”
晕段子
――那些让你头晕目眩的小段子
从前有个叫做阿爽的人死了,在送葬的那天,他的家人痛哭流涕地呼唤着他的名字:"爽啊爽……爽啊……爽啊……"这时经过一个路人,看到这场景,便问:
"你们爽什么呢?"爽的家人顿时泣不成声:"爽死了!"
同学是某偏远地区的,英语发音一直不标准,老师英文也是发不准,所以学生更是一口地道的土腔英语。 话说同学的妹妹刚上初一,学英语的积极性狂高,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开始朗读单词,这天像往常一样,继续拼命地读,他爹就蹲在窗户底下抽烟袋。小妹妹念"hands(音:汉子),hands","two hands(偷汉子)。他爹听完就止不住地皱眉,一大早就听见闺女要偷汉子,心想怪不得说外国人开放,书上都这么写。小妹妹继续读"hands,hands,two hands(偷汉子)"。 最后一句,差点没把老汉气歪过去,小妹妹高声朗读"俺还未偷汉子"(I have two hands)。
和同事去美国,我们在超市用北京话聊天,这时旁边有个美国人用北京话问:你们是北京的?同事们暴汗,聊了会才知道,老外原来是战争时留在北京的美国人后代。同事问他:"那你英文怎么样啊?"。老外一拍大腿道:"英语太他妈难学了!"
糗大了
――那些让你钻地缝的小回忆
日前觉得胸部有些异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做了个妇检。在听完我的描述后,医生阿姨仔细地检查了我的胸部后安慰道:“没什么问题,***也正常,不用担心了。”我刚安下心,医生阿姨华丽丽地接了下文:“我说姑娘啊,你多大了,怎么才那么点小啊!”
今天我走出教室,看到一个美眉很热情地跑向她男友,跳到他身上开始热吻。我当时想,要是我女友也能这样做就好了。当那个美眉跳下来后转过头时,我发现,那就是我的女友。
老公去医院割阑尾,上了局部麻醉后,药劲一上来,他就开始狂抖,不过神智是清醒的,然后他听见麻醉师在他身后说:“嘿,这哥们high了。”手术完了后,老公很客气地跟麻醉师道谢:“谢谢你让我有生high了一回啊!”
昨天在楼道里听见一个女生打电话:“刚开始你把我当氧气,后来当空气,再后来当二氧化碳,现在已经把我当一氧化碳了,你什么意思!”
IN语文
中嫩阶层:英文解释Teenage Women In Their Thirties,简称Twit,又称“3字头少女”,特指30岁以上的都市女性,她们心智成熟、经济***,却仍然过着少女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她们拥有事业收入可观,享受恋爱却不愿成家立室,生儿育女更是免谈,成为新兴的“中嫩阶层”。
文胸的英文篇2
曾经有次跟死***逛街,无意间抬头看到一家整形医院的巨幅隆胸广告,那叫一个波澜壮阔。于是扭头问死***,你说男人是不是都喜欢大胸女?那丫头恨恨地说,这还用问,不喜欢大胸的男人性取向都有问题!
这句话让我略略不安,毕竟咱只有32A的胸围,什么神奇文胸都是虚张声势,只我老公知道我是货真价实的“太平公主”。
前几天又跟老公路过那家整形医院,我有意无意地问他,“老公,你说男人是不是都喜欢大胸女?”他想了想回答说:“唉,女人的胸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会有的。”
这家伙倒蛮会说,深知胸的问题是我的软肋,我一提,他就绕。于是我单刀直入,指着头顶的巨幅隆胸广告问他:“你看那幅广告,我就不信哪个男人看了不心动!”
只见我老公推一推鼻梁上的眼镜:“老婆,我的视力真是越来越不行了。”
我愤怒:“再装!别说看不到啊!”
他慌忙解释:“没有看不到啊,清楚着呢,我就是不明白,医院怎么连小孩子屁股的整形广告都打出来?”
挥着翅膀的女孩
男友总是喜欢拿我开玩笑。前几天,我说让他帮我起个英文名。他一边翻英语词典,一边说:“咱可千万别叫什么Rose、Linda的,太俗了!”
我说:“那你给我起个有创意的吧”
他把词典一合,说:“那你喜欢什么?”
我想了一会儿说:“我最喜欢小鸟。”
“小鸟的英文是bird,加上你是女孩girl,那样的话你不如就叫‘Bird girl’吧。”
Bird girl,听起来还不错嘛!可念来念去总觉得有点怪,突然反应过来:“Bird girl译成中文不就是‘鸟人’?”我气乎乎地拿起枕头扔他,可他却笑个不停。
有天我们一帮朋友去唱歌,男友兴致很高,拍着我的肩膀说:“亲爱的,我要特别为你点一首歌,歌的名字叫鸟人。”
我又笑又气,问他:“哪有这首歌,好!你点吧!”
男友按了几下遥控器,很快屏幕上就出现了一首歌名――《挥着翅膀的女孩》。
巧克力男人
结婚当天,我一直提心吊胆,怕那些死***们弄些整人的游戏让我们照做。没想到入洞房后真有一群人等在屋里。
“放心,今天是你们的好日子,我们只想最后跟你做个游戏。做完了,我们就闪。”他们脸上虽然都笑嘻嘻,可不等我反应,上来三五个人就把我的眼睛蒙上,摁住我的肩膀,把我压在椅子上。游戏的规则是,喂我吃东西,猜出是什么就放了我。
第一口是香蕉,我一下就猜出来了:第二口是苹果,也很容易猜。第三口是已经开始融化的巧克力。然后接着他们让我分别形容这三种食物的味道。香蕉太涩了,还没有熟;苹果太硬,牙受不了;巧克力味道最好,就是太软了……话音刚落,四下便发出大家的哄笑,还宣布我全部答对,可以过关。
送走了闹洞房的人,我不解地问老公,刚才大家为什么笑!老公一脸无奈地说,“傻瓜你自己去看看。”原来他们在那三种食物下面分别贴了三张小纸条,初恋、热恋、洞房夜。
乾坤大挪移
有一次,我无意在一本书上看到,说经常更换家具的位置和窗帘等的颜色,能给人的生活带来新鲜感。
这可真是个好主意!房子咱换不起,家具的位置折腾一下总没关系吧,再说也可以趁机彻底打扫一下家里的死角。
趁休息载把东西全挪了!感觉确实不一样了,我以为老公也会喜欢这种变化,他却问我:“你是不是把哪个存折不小心弄丢了,才太费周折地找呀?”
没办法,不解风情的人,跟他解释都是多余。反正过了一个月,我又把家里的摆设更换了位置,这次是我精心设计过的,感觉空间大了好多。
文胸的英文篇3
每每向不同国家的朋友介绍自己时,于晓丹常常会说自己是个“lingerie(女用贴身内衣裤)设计师”。
比起undergarnment(底下的衣服)的直白,以及工业用语intimate apparel(贴身内衣)的冷漠,于晓丹非常钟爱“lingerie”这个英文单词,“带着一点诗意,同时又有着一种令人愉快的神秘感”。
面对这一职业介绍,于晓丹的朋友们有着迥然不同的反应。国内的女性好友会开始跟她讨论起文胸和内裤,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挑选合适的文胸是否有捷径?”“一个有品位的女人究竟穿着什么样的睡衣入睡?”
日本朋友要么会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要么转移话题,谈谈他们比较熟悉的Issey Miyake(三宅一生)。热情的美国友人大多会惊讶地挑挑眉,脑海里估计在浮现“维多利亚的秘密”T台秀上那些波涛汹涌的超级名模所展示的那些华丽炫目的却没有多少实际功能的三点式。而在英国,大家一致的反应却是伦敦街头的神秘橱窗里那些具有性吸引力的内衣。最理智而成熟的反应来自法国人,他们会进一步问于晓丹:“是女性内衣吗?”
不同的反应自然与不同国家对待身体的文化有关,于晓丹笑着解释:“法国人对待内衣的态度与他们的优雅精致生活态度如出一辙,在法语里,lingerie这个词也包括男性内衣。而英国人看似保守,可是世界上最性感的几个内衣品牌都出自英国,这说明他们对待性有着相当开放的一面,日本的内衣历史虽然不短,但是现在基本上就只是少女们的专利了。国内的市场比欧美市场还有不小差距,对于内衣的认识基本仍限于文胸和内裤或者紧身衣。”
大公司设计师的光环
热爱文学写作,有着语言天分的于晓丹也不曾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内衣设计师,她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度过一段清贫岁月,译出了大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移居美国。
在纽约时装学院读完专科后,经过好几家私营小公司的历练,于晓丹终于能给梦想中的大公司Maidenform、Elle、Vera Wang等大品牌提供设计了,“大公司的部门分工比较细致,设计、生产、推销规划、销售等,各司其职。即使是设计部门,还要再分为‘创意设计’、‘美术设计’以及‘技术设计’。”
有一次赶活,十几个车工都腾不出空,于晓丹等不及要自己上阵,本来以为是帮车工们解难,不料却不被买帐——这是“抢别人饭碗”的行为。
“从那儿以后,我就再也不碰她们的机器了,公司高层主管也不鼓励设计师们‘越界’,他们认为分工细,是给设计师们创造的理想的创作环境,只要能和技术部门良好合作,把样品顺利创作出来就皆大欢喜了。”
样品进入展示间后,设计总监往往就会来催促设计师赶紧出去逛街、看展览、找灵感,尽快进入下一个设计周期。“至于你的衣服谁来卖、怎么卖、卖给谁,就都不是设计师该操心的事了。可话说回来,如果卖不出去,那设计师的责任就大了。”
她供职过的一家公司,曾拿到过“le mystere”的睡衣许可,可是只试做了一季,出了几十件样品,这个品牌的计划书就被公司扔进了垃圾桶,设计师也被立刻辞退了。“虽然问题主要出于对市场估计错误,标价过高,但整个过程中最‘冤’的就是设计师。相比销售、运营和生产环节,设计是最虚渺的,设计师因而也就百口莫辩。可是前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让优秀设计胎死腹中。”
“现在内衣时尚变化太快了,我们有一句话说‘today you are in,tomorrow you are out’,一个季度踩不上,很可能整个品牌就彻底失败了,再想翻身会非常难。”她说。
不同肤色胸型大不同
英国的女人一年花在购买内衣上的开销可高达一万五千英镑,这是作为内衣设计师最向往拥有的一个疯狂的市场。究竟一个女人到底要有多少件文胸才算够?于晓丹觉得,一个女人的内衣橱应该是只五斗柜或七斗柜:第一二斗,纺织文胸和内裤;第三斗放日内衣;第四斗睡衣;第五斗为客厅装,又称“家居服”;体量较大的人会多出一斗“塑身衣”,也叫“基础内衣”;那最后一斗便是袜子了。
“我们在每个季节做设计时,首先要保证这几个大类型没有遗漏,然后才是改变或添加设计元素。”有规模的内衣公司,一般都具有这几大种类的设计和生产能力,于晓丹为之工作了十年的Maidenform以朴素、功能性强的塑身衣而闻名;品牌新秀Spanx所执的一款“强力塑身内裤”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卖出了450万条,这个品牌后来成为好莱坞明星追捧的时尚。霸占北美市场的“维多利亚的秘密”销售目录里的繁多种类让人眼花缭乱。
白种人的胸型和非裔、亚裔都会有差异,即便在一种肤色的人群里,胸型也会不同,作为设计师,如果换一个模特,Fit(合体)的全套尺码就有可能需要重做,“一件文胸标价高,除了它使用的辅料的确多且成本昂贵以外,复杂的试衣过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沃尔玛常常使用黑人试衣模特。于晓丹在做设计时常常要把内裤的后裆加大一个英寸,多一个英寸对白人不算问题,对亚洲人就要命了。
其实每一家品牌都有自己的消费者定位,但是大家都不会“明说”——怕被告“歧视”,在国外买内衣,除了试穿,另一秘诀就是看广告招贴画和产品手册。“公司所用的模特肤色、体态、年龄和职业特点其实都是公司或品牌的定位暗示。选模特时,一头金发和一头红发表达的就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不是随便拉来充数,更不会像我们内地,走进任何一家百货公司,满眼看到的平面模特,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白种人。”于晓丹评价道。
自由设计师何为?
“以前一直给别人打工,长期的市场训练给了于晓丹很多的灵感和感悟,她知道市场的需求,也会根据高、中、低端的市场去做不同的设计,但是在很多时候,于晓丹会感觉到一种深深的不自由:要跟市场妥协,为了压低成本,公司要求十块钱的蕾丝不能用,只能用五毛钱的,一个设计师的才能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
她非常向往伊夫圣洛朗的那个优雅的时代,大师指挥着他的团队,采用全部手工的古典缝制的方式,制造出一件又一件的华服,周围的人都安静又辛苦地忙碌着,只有他总是悠然自在,仪态万方。
在美国的内衣行业浸***了十多年后,于晓丹开始寻找一种更加自由的状态,她在国内创立自己的内衣品牌Emily Yu,定位消费人群是“愿意欣赏和享受细节的女性”。
作为***设计师,她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比如选择最好的布料,最好的蕾丝。“只有当你成为一名***的设计师,才能有这样的自由,你不指望作品被大众市场认可。但是我相信,我喜欢穿的,一定会有人喜欢穿。”
自己设计、自己印染、自己制作,一切都听从自己的内心,最近她制作了一套茶染睡衣,全部手工,天然的颜色还飘着淡淡的茶香,贴身穿着格外美妙。
文胸的英文篇4
[关键词]体育评论;语码转换;顺应论
[中***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075 — 02
一、引言
语码转换是指在一次对话或者交流中,双语或者多语的会话者使用两者或更多种语言的变体,它可以以单词、短语、分句或者整个句子的形式来表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了这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包括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心理学等等。通过大量的研究,他们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应用不同的方法,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研究模式,最终得到了不同的发现及结果。然而,上面所提及到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只是触及了问题的表面,或者只是对这一现象有部分的描述。因此,找到一种更有说服力的方法迫在眉睫,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解释所有覆盖语言、社会、文化等因素的问题。
在所有分析语码转换的视角中,语用学的研究视角最具说服力,因为它是建立在动态语境基础之上,同时包含语码转换里的语言、社会、文化及认知等因素,而且还能把语言现象和及其相应的译语相结合。从语用学的视角开始研究语码转换之后,很多人都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于国栋的顺应模式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随着体育赛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捧,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评论,因此出现在其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不容忽视。
本文是以于国栋的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为理论基础,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体育评论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二、体育评论中的语码转换动机
于国栋认为,当交际进行交流时,他通常会实现一个或者更多的交际目的,或者为了信息的交换或者是为了交际的交流。为了完成特殊的交际目的,交际者需要在不同的层面上做出选择,包括语言的选择和交际策略。所有这些选择都是基于言语交流的动态属性和顺应原则,以协商的方式形成的。语码转换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一)顺应语言现实
语言现实的顺应是一种被动的顺应,因为交际者当面对具体的语言现实时不得不进行的顺应,语言现实是指一种特定语言的真实存在和自然属性。每一种语言都拥有一些特殊的语言成分、结构、特征,交际者为了达到他们各自的交际目的,考虑这些语言特征和语言属性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换到另一种时,语码转换作为实现顺应语言现实就产生了。
在体育评论中,每个体育项目都经常出现一些专业术语,因为很多比赛都是从国外发展而来的,其中赛事的一些专业术语也随之传了过来,解说员或者评论员为了能体现比赛的贴近性、直观性和专业性,更愿意用体育项目中的术语来评论比赛。
(1)快船的后场球员得到了不少投射和突破的机会,很快便以8-1取得不错的开局,其中格里芬在inside-out配合中送出一次助攻。
(2)奥利弗通过高质量的防守,使得丁俊晖解球失误,形成free ball。
Inside-Out是篮球基本战术之一,可以翻译被称为内—外战术,或者里—外战术。Free ball在斯诺克台球比赛中经常被解说员所用,意思为“自由球”,因犯规所导致的主球被做成障碍球,没犯规方队员可指定任何一个球作为自由球来打。如果你对其术语不了解,就会引起误解和迷惑。因此,解说员为了精确传递这些专业术语所蕴含的真正意义,而利用语码借用手段来顺应体育新闻中独特的风格。
(二)顺应社会规约
社会规约可以理解为被某特定社会中大多数人所广泛接受的累积思想和行为的遵守规则。很显然,我们日常的交流和行为是受到一些无形的规则所支配的,违背这些规则将会导致交际者形象的损害或者是交际的失败。因此,交际者一旦进行交流时,将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保持相关的社会规约,这样才会满足交际的期望和成功。
(3)当时T9坐在地上来了一句“*** Off”,如今却“笑”对裁判,只能说无奈到了极点。
上面的例子表现的是当事人用咒骂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生气,但不是用汉语。中国的读者对汉语的咒骂话语是较为敏感的,因此,用一种直率的表达方式会显得很粗鲁且没有教养。语码转换成英语的咒骂话语能大大地减弱负面影响,甚至能表达出对当事人不好运气的一种同情。这样既达到了表达气愤的目的,也遵守了社会规约。
(4)先来看看热火宝贝们的表演吧。
——哇哦,so hot!!!(2011年6月13日,迈阿密热火对阵达拉斯小牛队。)
(5)G-cup的女人别说东方人之中非常之少有,就是在西方也不多见,所以乔丹就这么红了。
在中国,像屁股和***房这些身体部位是比较难堪的话题,尤其是在异性的交流中,它被认为能破坏人们好的形象。“hot”是指身材很火辣和性感的,在国外作为对一个女孩子的赞扬之词是有实际意义的,而在中国却不是很合适。“cup”是指文胸的罩杯,它是指女性身体胸部的大小。字母“G”指的是罩杯大小测量单位,“G-cup”指的是巨大号的女性***房。然而,用汉语来描述女性的身体部位可能会有潜在的不便。因此,笔者或者编者把令人尴尬和具有争议的词转换成了英语,为了表达同样的意思但避免了一些争议。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码借用手段巧妙避免了不雅观、直白的词语,从而遵循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社会规约。
(三)顺应心理动机
除了对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之外的语码转换顺应都属于心理动机的顺应,我们把这种语言转换定义为以交际为目的而自然形成的主动顺应,这种顺应是由于交际者内部原因而不是语言内部原因而产生的。不同语言或者语言变体之间的语码转换能够反应出人们的心理状态,因为人们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使用语码转换。体育评论中的语码转换,拥有口语或者书面语码转换的特性,能真正地从功能上满足人们特定的心理动机。
(6)绝杀?No!湖人是自杀,短路130秒,白送6分!这球气死人。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能感到这些评论员或者一些网友们用英语语码取代了汉语语码,来表达各自内心中的强烈情感。在这里,我们必须得承认上面的例子中,汉语也是可以被用来表示强烈情感的。然后,这里面的英语能使语气加强,同样能体现出强调的语气。因此我们总结到,在体育评论中使用语码转换既可以减轻语气,也可以加强表达说话者强烈情感的语气。
(7)韦德替身4颗三分轰出总决赛style 留他就为一刀流。
(8) Mountain Top!10年1胜 27+12+7没什么能阻挡詹皇经常听音乐的人,一定知道今年在全球最火、持续占据排行榜第一名的歌曲是骑马舞《江南style》,流行在我们城市的大街小巷,就连老人都能扭上一段。因此,“style”这个词成为了现在流行词汇,但是我们现在用这个词的时候仍然保留了它的真正意思。“style”的意思是风格、样式、款式、风度、文体、称号等意思,在这里具体应该是水平之类的意思,可以说与原意没有什么区别。同样,今年国内最火的节目“中国好声音”,我们听到了张伟的《high歌》,知道了他的高音让人难以置信,第一句就是Mountain Top。在这里,评论员原意想表达的意思是美国丹佛掘金是高原地区,在所有的NBA球队中属于最高的赛区。因此,上面的例子中评论员愿意用流行歌曲中的英文歌词来表达自己同样的意思,显示出评论员们的时尚感,还同样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9)俨然一副“咱们到欧联杯再一决生死”之势。如此,不如用一句戏谑之言来调侃下更为妙:What City can do, United do together.
这里面所提到“City”和“United”是指的两个球队,曼城和曼联。曼城和曼联都是曼彻斯特城市的球队,往往处在一个城市的球队都是死敌,尤其当同城德比战的时候往往都比较火爆。而作为双方的球迷,自己的球队输掉比赛后,他们同样希望同城的死敌也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这里评论者想表达出曼城球迷的心情,虽然自己的球队被淘汰出了欧洲冠***杯,但同城的对手曼联也同样被淘汰出来了,本来失望的心情现在变得更开心了。评论员为了顺应球迷的心理动机,用创造幽默的方式来达到愉悦观众的目的。
三、结论
我们已经讨论了汉英语码转换顺应的三种类型,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三种类型和它们下面的分支类型是绝对清楚的,因为在一些情况中相互覆盖重复是存在的,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类也有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我们不得不说目前关于体育评论中语码转换顺应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事实上,上面所有的类型和分支类型都不是在相同意识程度下实现的,不同的汉英语码转换类型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形成的。通常来说,汉英语码转换在语言现实中顺应的意识程度相对来说较低,而作为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中顺应的意识程度相对较高,而同一类型的语码转换,无论是哪一种,都不一定拥有相同的意识程度,因此,我们对此研究要有一种更动态的态度。
〔参 考 文 献〕
〔1〕Gumperz.J.J.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M〕.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72.
〔2〕Muysken.P. A Typology of Code-mix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Press, 2000.
〔3〕Myers-Scotton, C.& Bolonyai, A. Calculating
speakers:code-switching in a rational choice model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陈立平.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考察〔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04).
〔7〕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教学,2001,(01).
〔8〕李经纬,陈立平.多维视觉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外国教学与研究,2004,(04).
〔9〕于国栋,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