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来位手工艺人散坐在台灯下,或抛光,或镶嵌。昏黄的灯光、略微粗糙的双手,爬上眼角的皱纹都让人回味起上个世纪这座“黄金之都”的浪漫与精致。
1767年4月6日,巴登藩侯卡尔・弗里德里希(Karl Friedrich)的一份诏书为普福尔茨海姆的首饰加工业打开方便之门,他允许法国人金・法兰斯瓦・欧特朗(Jean Francois Autran)在普福尔茨海姆建造一家袖珍钟表厂,同年又授权扩建成首饰和精密钢制品厂。普福尔茨海姆的辉煌历史由此展开。
自1872年创立至今,罗特斯的历史已一世纪有余,但员工仅40余名,其中手工匠人更是凤毛麟角。一个仅能称为手工小作坊的地方,20来位手工艺人散坐在台灯下,或焊接,或镶嵌。昏黄的灯光、略微粗糙的双手,爬上眼角的皱纹都让人回味起上个世纪这座“黄金之都”的浪漫与精致。“百年老字号”的罗特斯制作的每一副眼镜都价值不菲,从十几万人民币到几百万人民币,罗特斯的一丝不苟与一掷千金互为表里。
在设计方面,最简单的罗特斯镜框也要制作一个月时间,最复杂的甚至长达两年之久。罗特斯设计师对于每位客户的信息采集也十分仔细――发色、发量、眼窝深度、眉骨高矮、眉毛稀疏、脸型等都是设计的依据,当然客户个人的喜好、身份、以及个性要求也都会成为设计中的点滴。这种原生态的独特质感为每一副眼镜都注入生命。选材上,罗特斯也极其讲究。18k的实心黄金、仅产于德国南部的白水牛角,流着欧洲贵族血统的稀有珐琅瓷,4.8克拉的方形顶级塞维尔顿钻石……这些稀有材质是罗特斯的小作坊里的常客。
工匠拿齐材料后,便严格按照设计***开始制作。单是抛光一条眼镜腿,便需要工匠细细地一点点地干上至少3天。罗特斯最小的一颗螺丝也要几百元人民币,全由白金制成。每副罗特斯眼镜只使用原配螺丝。手工焊接完毕,又是漫长的抛光。
这样纷繁复杂而专注精细的工序,需用20倍以上放大镜认真观看之后的成品才能读懂,每一平方毫米的罗特斯镜架密度是其他眼镜的两到三倍,密度越大意味着越细腻,越有质感。在如此细小的镜架上做到这样的地步,便是罗特斯的百年坚持。除此之外,罗特斯的钻石切割和镶嵌技术也堪称世间绝活,拿放大镜也很难看出其镶嵌的痕迹。
罗特斯的手艺展示的也许不仅仅是一副眼镜,还是一种哲学――百年的反复锤炼和细节拿捏。它拒绝简化,也拒绝工艺靠机器打造的被动。装饰着黄金、钻石或珠宝的眼镜,一副罗特斯镜架的价钱相当于一辆宾利汽车。
每一副罗特斯宝石镜框都以传统的金匠人手工艺镶嵌而成,细节无一不体现德国制造的精密之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罗特斯百年手工的锤炼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