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馆的特点是贯彻中国茶道的精神,纵设在闹市中心,亦择一相对静雅之处,并添加设施以隔断扰攘市声,使人能闹中取静,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环境布置求自然质朴,多用冷色调,一般不置音响,尽量不让茶客看到绚烂的色彩、听到嘈杂的噪声,让心灵归于静寂,如置身林中草庵。更有别出心裁者索性将现代建筑装饰成山野茅庵草舍;四壁是竹篱笆,窗户里爬入藤蔓,顶上似是葡萄架和瓜棚,坠着成熟的紫葡萄或金黄的瓜,门是柴门,柱头是未加斧斫的原木,茶桌是树桩,连茶具造型也大多拙朴。总之,给茶客的感觉是很原始、很自然。茶馆内外判若两个天地。
传统茶馆命名颇讲究,要高雅,或书于牌匾,或挑出茶幌子。与之相配的是门两边的对联,要切题,文字考究,诸如“客至心肠热;人走茶不凉”。“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那字决非出自无名之辈,必是请名书法家挥毫。
传统茶馆要求精于茶艺,精茶、真水、活火、妙器四个方面皆不能马虎。“茶博士”或叫“茶把式”的必须训练有素。茶客光临,一手能拿好几只乃至十几只茶碗。“啪、啪、啪……”一字儿排开,再依次搁放适量的茶叶,然后凭多年练就的腕力,将几十斤重的大铜壶举过头,倾斜成合适角度,于是壶嘴里如银练泻下滚烫的开水,水柱冲得茶叶在碗中翻滚。壶举得高,又那么笨重。水又那么滚烫,直让人担心有个闪失会烫着茶客。但你放心,这是一手绝活,开水注满茶碗,壶嘴便已移开,银练又自高处落入第二只碗内。一一酌满,决不会洒出一星半点。茶客目睹绝技,不由会心微笑,茶兴不由大增。虽未及品茗,便已开始了“艺术享受”。
茶馆是个小社会:墨人骚客来此品茗吟诗,高谈阔论;过往客商来此吃茶交易,洽谈签约;朋友相约来此闲聊,联络感情;情场中人官场中人来此撮合化解,说媒息讼;浮浪哥们来此寻欢作乐,消磨时光;青红帮哥兄弟来此摆茶阵接头,道切口亮海底;角头老大来此吃讲茶,以裁决是非;江湖客来此寻找公道,以了结私怨,还有那负重的脚夫、赶集的乡下人来此单为止渴并歇脚片刻;***时代。茶馆又往往成为******人联络点,敌对方面对茶馆也盯得很紧。看过电影《沙家滨》,大概忘不了阿庆嫂开的“春来茶馆”,有段唱词很优美: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小小茶馆竟容纳下这么多社会生活的内涵。要了解中国清末社会情状,看看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就一目了然:当大幕拉开,浓郁生活气息扑面而来,1889年清末各色人物涌入大茶馆“亮相”:八仙茶桌旁坐着品茶的、闻鼻烟的、玩鸟儿的、斗蛐蛐的,卖古玩玉器的、书信的、下棋的、保镖的、人贩子、吃洋教的、特务、打手……后台传来卖“烂糊芸豆”、“热面茶”的叫卖声,跑堂的李三儿忙着倒水沏茶在八仙茶桌间穿梭,精明的王掌柜笑容可掬、应接不暇……
上面这段文字是描述北京人艺演出老舍剧作《茶馆》时的场景。由此可见,中国茶道博大精深。“致清导和”或“和、敬、清、寂”是概括不了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传统茶馆的茶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