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灰色童谣,是指当代青少年儿童对平时学习生活中所听到或看到的一些歌谣、顺口溜、儿歌、名诗佳句等进行改编,改编后的童谣变得不再积极向上,并带有一定的悲观情绪。此类童谣被改编后,大多数很快便在青少年儿童之间产生共鸣,并被当代青少年儿童以各种形式广为流传。它是少年儿童“反学校文化”情绪的表现,是少年儿童以调侃、戏谑方式实现的亚文化的自我建构。
关键词:灰色童谣;少年儿童;教育策略
童谣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具有任何动画、玩具所不可替代的体贴心灵、滋养品性的作用。通俗、健康、明快的童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它承载着优秀的文化和道德观念,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
一、灰色童谣“繁荣”校园的根源
近年来,在少年儿童中间开始流传着一些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的童谣。这一系列的童谣把教师、学校、家长、同伴作为戏谑、调侃和嘲讽对象,引起社会的一片哗然,这种思想消极、内容不健康的儿童歌谣就是灰色童谣。让人们忧虑的是,时至今日,灰色童谣在中小学校园里有增无减,学生们津津乐道,而且乐此不疲。一支支经典童谣、流行歌曲,一首首名诗佳句正在嬉闹恶搞中由红变灰。一些内容低俗甚至充满***和暴力倾向的灰色童谣充斥着校园。灰色童谣在中小学生中的广泛流传让教师吃惊,让家长担忧,也引起了教育机构和***府部门的关注。
灰色童谣悄然兴起,并迅速在校园里传开,有其广泛的心理和社会文化原因:
1.灰色童谣表达出一种“反学校文化”的情绪,宣泄了少年儿童对应试教育的不满。灰色童谣是“反学校文化”情绪的最典型的表现,体现出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对学校文化及其精神的一种反抗心理。
2.灰色童谣以调侃、戏谑的轻松方式实现亚文化的自我建构,彰显了少年儿童的个性和叛逆心理。对灰色童谣传唱较多的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学生。少年儿童追求自由、彰显个性的心理特质,在充满叛逆性的灰色童谣中找到了着力点。灰色童谣以嬉戏为特征,或调侃,或揶揄,或自嘲,或宣泄,戏谑之中发泄了少年儿童的不满情绪。
3.儿童类文学作品的匮乏,灰色童谣满足了少年儿童对文化娱乐的渴求。灰色童谣流行校园,与健康童谣的缺失有直接的关系。
二、灰色童谣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
灰色童谣的主要特点是幽默、好玩、搞笑,这些生动反映校园学习和生活的鲜活元素,给少年儿童带去了轻松和欢乐,对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调整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很多灰色童谣本身思想消极,格调低下,甚至带有***、暴力成分,如果长期传唱这些不健康的灰色童谣,会在不知不觉中使心灵受到腐蚀,对少年儿童的心智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1.容易消解传统的道德观念。灰色童谣以歪改诗词和流行歌曲为乐,受成人社会“恶搞”之风的影响,灰色童谣中也常常把戏弄崇高、亵渎神圣当作一种时髦。
2.容易滋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但灰色童谣中往往调侃高尚,嘲讽道德,坏人被当做英雄,痞子小流氓受到景仰。这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混淆,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
3.容易削弱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灰色童谣最常见的方式是对一些著名的唐诗宋词和广为流传的歌谣进行随意的篡改。这种恶搞唐诗宋词的灰色童谣,实质上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糟蹋,不仅亵渎了作者,而且也会导致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丧失,削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过早涉及成人世界的东西,也很可能分散少年儿童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4.容易助长玩世不恭的消极心态。初涉人世的少年儿童常常面临着成长的烦恼,灰色童谣的戏谑方式或调侃,或宣泄,或自嘲,很容易获得他们的共鸣。但是,灰色童谣中更多的不是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是正确应对的经验和方法,而往往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消极心态。这样的童谣既不利于正常学校秩序的维持,也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一代。
三、应对灰色童谣的措施
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社会,面对灰色童谣现象,都应该以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创作大量有益的校园童谣,少年儿童才能在一个优良的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应对灰色童谣,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与儿童心灵的沟通。灰色童谣是儿童排解压力、宣泄情绪的一种渠道,因此要抵制灰色童谣,不能采取封杀禁止的方式,只***一堵为快,而应该以教育疏导为主,加强与少年儿童的交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2.寓教于乐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灰色童谣风行校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少年儿童的生活缺乏快乐和情趣。因此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方式调节情绪,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
3.积极创作阳光童谣,驱逐灰色童谣。对于孩子,童谣是他们成长期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是任何动画、玩具都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粮”。我们要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真正描述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并为儿童所喜爱传唱的童谣,并主动引导儿童传唱。绿色童谣不仅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而且要韵律优美、琅琅上口,具有学生易接受、易理解等特点,这样才能成为学生认识世界、表达感情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刘长城.灰色童谣何以风行校园[J].当代教育科学,2006,(03).
[2]白芸.解读学生文化[J].上海教育,2002,(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灰色童谣――少年儿童的另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