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拖沓、偏执,这些词似乎都可以从某种角度跟他扯上关系。而他可以如此一路前行,除了专注与才华之外,也提示我们,从此地到彼岸,也许真的有很多很多不同方式。
最高境界就是虚度一生
张亚东,1969年生于山西。22岁时就到北京发展,之后帮王菲创作歌曲,并帮助港台以及内地无数歌手和音乐人创作歌曲、制作专辑,其中包括窦唯、王菲、黄耀明、朴树、陈琳等。
2006年年底,他成立自己的音乐厂牌“东乐影音文化”。
他把“东乐”从北京城北部搬到了东郊,在“东乐”的白色乒乓球室里,天气很好,阳光透过乒乓室的玻璃天花板,热烈的闯进来。靠墙的文件柜上有女孩的背影照片,不太齐整的发梢,有淡淡绒毛的皮肤,隐约可见骨骼突起,很孩子气,很偏执。
门外有乐声响起。按惯例,三点过后,陆续有人开始做事,一直持续到黎明。两层楼的工作室内有白色楼梯,白色地面,白色家具。楼梯间墙面画满大幅彩画,以及一只看似正在寻路的斑马。
张亚东进门,为自己的迟到抱歉:忙。连续几日,只有每天2、3小时的睡眠时间。谈话快要结束时,他说其实并不喜欢看到自己说过的话被印刷在纸张上。与音乐相比,语言是更低级的表达方式,这是把自己浸泡在音乐中的他的观点。
1996年王菲《浮躁》专辑推出,张亚东以音乐人身份进入众人视野。10年过去,他已是华语乐坛最醒目的“金牌制作人”,眼前世界似乎宽广无数倍,可是他仍旧不上网,害怕电话铃响,可以迷恋、感动他的,似乎仍旧是“偏执小世界”――对他而言,就是每天早上录音录到4、5点钟开车回家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在车上看到前边天上的云好漂亮,觉得这就足够了,他说,朝阳虚度一生才是他的最高境界。
谈话中对唱片市场、时代现象亦有涉及。但是张亚东说,谈论这些完全令他心烦意乱。在张亚东看来,“每个人、任何人,说什么都毫无意义。”我对此话的理解是,与其探听别人对这个世界的“二手评价”,不如自己睁眼看,用力想。
一支音乐的联想
听了几天《Quando,Quando,Quando》,音乐远不如他描述的那段文字感染我。“这是一首如女性般温柔细腻的歌曲,在缓缓流动的旋律里,在David Foster编写的弦乐织体里,我仿佛变成了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小指悄悄地翘着。在Sax Solo里我又变成了一个芭蕾舞演员,绷起脚尖,梗着脖子,慢慢地扬起头,侧脸凝视着远方,平静,美好。”
如果张亚东没有成为音乐人,那么一定会是个诗人。见到他,更确定了这种想法。消瘦、白皙,长发、腼腆的笑容,不离手指的香烟,偶尔流露出张扬的个性。而很多时候,他是温和的,尽管他正在从一个纯粹的音乐人开始向商人转变,一个著名音乐才子向影音公司老板的转变。
搞艺术的人都有细腻的性格,双鱼座的张亚东很多地方流露出他的细致。他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摆出一副认真倾听的姿态。
张亚东除了音乐,觉得生活里其它东西都是被忽略的。如果不弹琴他就会心烦意乱,所以不管去哪,都会有一个键盘在身边。如果他待在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没有琴,那么他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其它的,比如不能吃某次饭,不能做某样事,他都觉得没关系。所以音乐就成了他的,他的情人,他的所有的一切。但是,就是他所钟爱的音乐,也给他过失望、绝望、崩溃之类的经历。
音乐对张亚东而言是一个虚构,是一个梦境,它不是一个很现实的东西,但是音乐与他永远是一种不离不弃的关系,也是他逃避一些问题的方式。当他面对很多现实的状况时,自己不可能改变其它任何一个人,甚至连自己都不能改变的时候。他会用音乐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愤慨。
至于崩溃,很多时候还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人就是这样,我们就是在一个“欲界”,有时候他心里觉得自己已经怎么样了,但是有的时候又会发现自己其实还是那么恶俗,还是会喜欢好看的衣服。喜欢好的车,因为它也是一种美,就是没办法。
随意是一种心态
张亚东觉得自己有一种心态叫“随意”。随心所想,随意而行。有一天,他突然想回家看父母了,晚上9点就驱车回山西。有时候他也会什么都不做,只弹琴。奢侈得像时间生命永远也挥洒不尽,纯粹只是弹琴,一切皆是布景,心情才是主角。
这样的人注定是细腻敏感的。下雨会感动,天晴也会感动,这点又印证了他双鱼座的特性。因为工作,张亚东白天睡觉,夜里工作。他说,我经常会在睡前站在窗边看看美丽的黎明,吸几口新鲜空气,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准备睡觉。双鱼座的男人也是很浪漫的幻想家,他们在梦想中度过了一生。所以爱做梦的张亚东,看上去一直很简单,很干净。
最近几年,张亚东开始看一些佛学方面的书。他说:“倒不是一种信仰,就是觉得学习一种哲学和处世态度,能让自己的心态更平和。因为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让我觉得需要有个精神依赖。”公司琐碎的事情让张亚冬不可能回到那种理想的闲适的生活状态,看佛学方面的书算是一种调剂。不过张亚东认为自己本身心态很好,经历的事情多了反而自然平和很多。搞音乐的人需要平等博爱自由的心态,这样作品才会是健康和阳光的。
张亚东希望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一直保持自己的生活态度,不接受媒体采访,不在电视露面,专心做自己的音乐,直到有一天做了商人。
当真正做了自己公司后的张亚东,觉得这是个金钱至上的时代,突然一下很多观念,很多价值跟自己对它的看法都不一样了。相比于在音乐上的特立独行,周旋于制作、发行市场的张亚东也不禁迷茫,但是,冷静与清醒是迟早的事情。他说,其实我什么都不代表。说什么都毫无意义。每个人、任何人说什么都毫无意义,对我也不会构成任何影响。就是遇到一个深深触动我的音乐的可能性太小了。现在的东西都比较浮躁,都比较急功近利,全世界都一样。主流文化都是烂俗、恶俗,都是钱、性、暴力、。恶心。现在大家都在一窝蜂似的选秀,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大家的眼球,找出各种理由让你看到我,进入我的事件里。不过我觉得这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一个地区如果大众文化中连俗文化都没有,那么就更不可能有雅文化了。
经过锤炼的张亚东,对音乐从制作,到发行,仍然保持着随意的心态,难得。
有人能被感动便知足
如果只做一个纯粹的音乐人,张亚东完全可以继续他喜欢的生活模式。内地第一制作人的实力与荣耀,使他完全可以随性创作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手。比较难理解一个如此不喜欢束缚的人为什么会选择成立一家公司,转型当一个商人,毕竟,“商人”这个词语,与他的气质格格不入。
以前知道张亚东,大多是天后王菲的“御用音乐制作人”以及周迅、高圆圆、徐静蕾、瞿颖这些女星们与他的绯闻轶事,这个被人们戏称为“背后的男人”,如今,大胆高调地站在媒
体面前――为了他的公司。男人可以为事业而“献身”,张亚东也愿意为了公司而“献身”,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他做如此大的改变,张亚东说:“是音乐”。
音乐相比于绯闻,张亚东对音乐更显真诚,音乐人的感性,在他的血液里依然如旧。
张亚东坦诚,他天性喜欢自由,不喜欢做老板,开公司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集合一群志同道合的音乐伙伴,大家一起做点事。张亚东身边有一些对音乐感觉特别好的朋友,张亚东曾被他们的音乐感动过,也特别希望把他们的音乐推出去。也曾尝试通过他的关系将这些好音乐介绍给一些唱片公司,但有好多公司不肯签,觉得他们不够商业,于是张亚东就决定自己做公司,推这些好的音乐和好的音乐人。
张亚东说:“我不愿意看着身边那些有音乐感觉的人被埋没。我时常觉得这些艺人其实远远超过我。但一个音乐人的成功,机遇实在太重要。”成立公司的初衷很简单,也很感性。在目前唱片市场不景气,开唱片公司等于砸钱的大气候下。张亚东义无反顾投入自己辛苦积攒的钱来做公司。张亚东为公司筹备了半年的时间,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他开博客也算是为公司的宣传做热身。张亚东说:“开公司不是一时冲动,我希望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做区别于港台、完全代表内地,直接与世界沟通的音乐。我不求大红大紫,有人能被感动我就知足。音乐除了是娱乐商品,也应该是情感的表达。”
在公司签约的歌手中,有李小冉、李健、常春晓、苏丹、果味vc乐队、未来脚踏车乐队、张石荻、张岭等。阵容很庞大。张亚东说:“我现在跟艺人签约,完全按照国际惯例,我不‘黑’别人。我们比较透明,比较团结。”
有了自己的公司后,张亚东的生活依然简单,家就安在公司,一个堆满各种乐器的工作室。但他说更忙了,因为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音乐人,同时还是一个管理者。因此他常常还因为转换身份而失眠:“压力是有的,但也没想过要做多大,能够不赔钱就可以了。”
但张亚东为公司2007年制定的目标却很大:年度自创100首作品,大致10张专辑,另为公司之外的歌手创作30至40首,大致3至4张专辑。这一目标如果能够实现,那么,他的这家公司将是华语乐坛产量最高的一家制作公司。张亚东也将完成从音乐人到商人的成功转型。
也许,不是一种转型,只是多了一重身份而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张亚东:在音乐里随意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