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与唯才是举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曾于建安十五年(210)、十九年、二十二年先后下过三道求贤令。在这三道令里,曹操提出了一个有名的观点――唯才是举,强调在用人问题上,关键看才能;只要才能卓越,即便德有不足,甚至“不仁不孝”,也要毫不犹豫地选拔任用。围绕“唯才是举”,求贤令共讲了三层意思:其一是说人无完人,若一直等着任用完美之人,那像齐桓公那样的君主就永远难以成就王霸之业;其二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未必能够建功立业,能够建功立业的人未必品德高尚;其三是列举了一批建功立业的历史名人,他们或出身低贱,或品德有亏,或行为有错,甚至有的不仁不孝,但都成为贤相名将,成就了千秋功业。

那么,曹操的“唯才是举”有无道理可言?它与“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是不是真的相互矛盾?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古代的用人思想,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更好地把握德才关系,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治世乱世有所不同

唐贞观六年(633)十二月的一天,唐太宗与魏徵谈论用人问题。太宗说:“选拔任用人才不能草率行事,要坚持用君子,不用小人。”魏徵回答说:“您说得很对。在天下还未平定,处于战乱时期,选拔人才主要是看他有没有才干,顾不上去考察他的德行如何;而天下平定之后,如果不是才德兼备,那就不可以任用。”a魏徵仅用两句话就讲清楚了一个道理:治世用人首重品行,乱世用人首重才能。但这一道理并不是魏徵首创,至少魏晋时人们就已知晓,曹操就说过类似的话。建安八年(203),曹操下过一道令,其中说:“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b意思是国家在安定时期,用人注重道德品行;国家在多事之秋,即战争年代,用人则赏识战功和才能。

为什么说***战争年代,用人主要看有没有才干,而对品德则往往顾不上呢?

史载,陈平逃离项羽,投奔刘邦,魏无知将他推荐给刘邦。后来大将周勃等人向刘邦提出:陈平“盗嫂受金”(有生活作风和接受贿赂的问题),不可用。于是刘邦问魏无知:“你说他有没有这些事?”魏无知说:“有。”刘邦便责备他说:“那你怎么说他是贤人呢?”魏无知回答说:“我当初向您推荐时所说的是才能,而陛下您今天所问的是品行。现在即使有尾生(守信的典型)、孝已(孝顺的典型)那样的品行,而对取得当前战争的胜利没有一点作用,陛下哪里有工夫用他们啊?现在楚汉相争,我推荐能出奇谋的人,是考虑他的计策肯定对国家有利啊,那‘盗嫂受金’又怎么值得您对他疑而不用呢?”c魏无知的回答,正是当时战争年代用人首重才能的

理由。

乱世用人首重才能,概括起来无非出于两个需要:一是争夺天下的实际需要,一是争夺人才的实际需要。这两个需要突显了才能的重要性。争夺天下,包括运筹全局的策划、出奇制胜的谋略、攻城略地的指挥等等,这些都是对才能的考验,有才能者胜,无才能者败。另一方面,谁如果想争夺天下,首先就要争夺人才,而才能突出者大多不甘雌伏,他们要一显身手,若不为我所用,就会为敌所用。如上面提到的韩信、陈平,都是因为项羽不重用他们,才跑到刘邦那儿去的。因此,凡有志于天下者,必千方百计网罗才能之士。如此,便很自然地形成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氛围。

为什么说治世用人,则要德才兼备,而且首重于德呢?综合古人观点,也可以说出于两个需要:一个是治国的实际需要,一个是端正用人风气的实际需要。

治国之方,最基本的有两点:一是法治,二是教化。就是说,要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教化除了靠理论宣传以外,还要靠榜样的带动和引导,官员的品行如何,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大。金章宗就曾说过:要想端正社会风气,使人们懂得孝悌廉耻,必须加强教化;而欲行教化,必须在用人上首先注重德行。

古人十分重视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表率示范作用。历史上,注重礼义廉耻,以清廉自持的官员也不乏其人。顾炎武在《日知录》第十三卷“俭约”条列举了一个廉洁的典型:唐代大历末年,杨绾担任宰相,他“质性贞廉,车服简朴”,在朝廷主持工作不久,官场风气就悄悄发生了变化:有豪华别墅的,拆掉了过度豪华的设施;家中建有舞乐班子的,将规模大大缩减;原来出门使用百余骑仪仗的,也改为只用十骑,等等。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不仅关乎教化,而且关乎端正用人风气。唐太宗曾对大臣说:“用得正人,好人都会受到鼓舞;误用恶人,坏人就会争相钻营以求得到重用。”a

二、对曹操的观点要全面分析

我们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曹操在提出“唯才是举”的同时,并不反对“德才兼备,用人唯贤”的原则。他在第一道求贤令的开头就说:“自古以来,凡是***和中兴的君主,无不是依靠贤人君子帮助而共治天下的!”b在第三道求贤令,他列举了伊挚(即伊尹)、傅说等名人之后,又说了一句:“难道在今天,民间就没有道德特别高尚的人吗?”c由此可见,曹操并不否认“贤人君子”的重要作用,更不排斥“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而是在要“与贤人君子共治天下”的指导思想下提出“唯才是举”的。所以他的“唯才是举”,总的来说,还是为了求贤而提出的,并不是要提出一个与“德才兼备”相对立的观点。

在三道求贤令里,曹操先后举出十位建功立业的历史名人,来证明“唯才是举”的正确性。但只要稍加分析,就可发现曹操所举的例子对他的观点并无太大帮助,他所列举的十位名人的所谓问题,大多与德行无关:伊挚(辅佐成汤灭掉夏桀,建立商朝)曾是陪嫁奴隶,傅说(商武丁时的贤相)服过劳役,姜尚(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原先是一个没人理的贫贱老人,萧何、曹参(汉朝的***功臣)当初都是地位低下的县吏。这五个人的所谓问题,只是出身微贱而已,但出身微贱并无损德行。再说其他几个人:管仲曾是齐桓公的仇人,韩信受过“胯下之辱”,这也不能说明他们品德不好;陈平虽有过错,但大节不亏。十人之中只有两人品德上确实有些问题:一个是苏秦,曹操说他不守信用,但他帮助弱小的燕国收回了被齐国夺去的十座城池;另一个是吴起,其人格呈现两面性,他求官成名的心情过于急迫,残暴不仁,而他在受到重用时,又主张施行德***,并廉洁奉公。从以上对十个人物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除苏秦、吴起两人外,其他人都不可以说是有才无德,多数可以称之为德才兼备。曹操欲以这些名人的被重用来证明“唯才是举”的完全正确,并不能令人信服。

曹操适逢乱世,他本人就是一位重视人才的领导者,那么他在用人中是不是只看重才能,而对品德毫不在乎呢?事实证明,曹操对“忠义”“守信”“气节”这类品德问题看得很重。

吕布是三国时期一员武艺超群的战将,史称“吕布壮士,善战无前”。曹操抓住他后,他急切表示愿为曹操效力,帮助曹操平定天下。曹操如能得到吕布的帮助,无异于如虎添翼;但曹操没有按照“唯才是举”的原则行事,而是杀了他。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吕布的品德太差。吕布先是刺史丁原的部下,丁原待他像亲人一样,可他在董卓的利诱下杀了丁原。董卓也非常信任他,“誓为父子”,不离左右。而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经常担心事情败露,“心不自安”,于是在司徒王允的鼓动下杀了董卓。吕布与前面讲的陈平不一样,陈平是在魏王咎、项羽不用自己的情况下才转而投奔刘邦的,而吕布是在丁原、董卓信任并重用自己的情况下,为一己私利而杀掉主人,是典型的不忠不义的反复乱臣。关羽也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勇将,曹操素闻关羽是忠义之士,因而抓住他后,如获至宝,马上拜为偏将***,“礼之甚厚”。当关羽知道刘备下落后,执意要走,诸将要追杀关羽,曹操说:“他这是各为其主,不要追他了。”a不仅是杀吕布、放关羽这两件事,还有很多事例都能说明曹操对人才的品德问题很在意,很重视。

以上分析说明,对曹操的“唯才是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人只看才能不看品德”。曹操提出“唯才是举”,表现了他在争夺天下的复杂环境下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生怕有关部门和大臣教条式地理解“德才兼备”和墨守用人陈规,而贻误任用杰出人才的良机。所以,“唯才是举”所反对的,是理想化和教条式的用人方法。

三、应如何全面看待“唯才是举”

第一,“唯才是举”在战争年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反映了不同环境对用人要求的不同侧重。和平时期出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需要,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同时也具备精心选拔的客观条件。战争时期出于争夺天下的需要,则更加看重人才的能力。同时,在激烈且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也难以建立和实行健全的选拔程序,而看一个人是否具有当时形势所需要的某种能力则比较简单易行,因而“唯才是举”往往会成为一种自然

倾向。

第二,对“唯才是举”的理解不能绝对化,“唯才是举”并不是用人只看才能,而对品德毫不在乎。它只是说明更加重视才能是战争年代用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但它并不否定和排斥“德才兼备”的标准。历史告诉我们,不只是和平时期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战争年代同样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历代***功臣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中,功劳最大、影响最广的还是那些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功臣如萧何、诸葛亮、房玄龄等,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他们不但才能出众,而且品德高尚,他们表现出来的忠心耿耿、正气凛然、廉洁奉公等优秀品质,流芳千古,成为后世楷模。

第三,任何时候都不能求全责备。在坚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个重要的用人方法,那就是对人不可以求全责备。经验告诉人们,人才出问题,往往出在德上,而对人求全责备也往往表现在对德的要求过苛过严。对人才的缺点和过错,要区分是大节还是小节,是一贯还是偶然,要分清主次轻重、客观主观;对杰出人才的使用,更要从大局出发,权衡利弊,防止吹毛求疵,因小失大。曹操提出的“唯才是举”,从字面上看是“只要有才能就选拔任用”,究其本意应该是“对杰出人才要大胆选用,不要求全责备”。这也正是这一论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德才兼备与唯才是举

学习

诗歌朗诵《中华颂》范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诗歌朗诵《中华颂》范文,内容包括中华颂诗歌朗诵动作,诗歌朗诵中华颂背景音乐。诗歌朗诵《中华颂》范文第1篇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男: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女: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

学习

中学英语泛读教学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英语泛读教学,内容包括泛读英语怎么说,英语泛读方法。阅读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是培养英语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尽管阅读教学一再受到重视,但是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应当明确的是,阅读并不是仅仅为了

学习

简单易行的爬行训练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简单易行的爬行训练,内容包括练习爬行的方法大人,爬行练习的建议。有一类动作,入门极其简单,绝大多数人都能快速掌握,运动风险非常低,能够增加你的核心稳定性,加强你的肩关节稳定性,提高你的柔韧性、协调能力,就是爬行。如果我告诉

学习

无臂钢琴师刘伟:活着已值得庆祝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无臂钢琴师刘伟:活着已值得庆祝,内容包括断臂钢琴师刘伟双脚演绎精彩人生,无臂钢琴师刘伟文章。直面死亡,更让我渴望生命;极端表达,只能说明我极其渴望活得精彩。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既然要活着,那就开开心心地活出自己

学习

关于养老机构中的“寒蝉效应”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养老机构中的“寒蝉效应”,内容包括小微养老机构邻避效应,寒蝉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区别。【摘要】社会工作者以“助人自助”为理念,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脱离困境,发挥潜能,改变现状。面对养老机构中的“寒蝉效应”,本文论述

学习

六级英语作文范文

阅读(348)

本文为您介绍六级英语作文范文,内容包括英语六级作文万能模板和常用句型,英语六级作文真题及范文。六级英语作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四、六级英语作文写作艺术“Direction:Forthispartyouareallowedthirtyminutestowriteacompositiononthetop

学习

原创模范夫妻事迹材料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原创模范夫妻事迹材料,内容包括模范夫妻事迹模板,模范夫妻事迹。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____的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丈夫李宏祥和她,以及一双懂事女儿,____的家庭和大多数家庭

学习

公民道德建设论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公民道德建设论文,内容包括公民道德建设为主题的论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论文。本文在分析镇安县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主要做法及当前镇安县公民道德建设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治镇安建设背景下镇安县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加

学习

解读意志力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解读意志力,内容包括意志力教材,意志力经典语录。上一期孙老师谈到意志力不能被强化训练出来,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遵循成长的自然法则。那么,这个缓慢的过程会经历哪几个阶段?真正“顺从”的孩子又是怎样的?蒙台梭利认为

学习

我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于今年11月发射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于今年11月发射,内容包括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过程,我国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介绍。“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11月8日至20日期间发射,预计2012年8月到9月进入火星轨道。

学习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容包括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算不算核心期刊,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投稿。珠江口盆地早中新世陆架-陆坡沉积系统构成及储集体分布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储层中方解石脉的成因坳陷湖盆湖泛层沉积特征

学习

共同基金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共同基金,内容包括共同基金常识全文阅读,共同基金常识。共同基金无疑是20世纪最有意义的金融创新之一,这一点在基金业迅猛的发展中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自第一个具有现资基金面貌的基金“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在1924年于美

学习

王陵基旧居的多重身份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王陵基旧居的多重身份,内容包括王陵基旧居,王陵基别墅旧居。每逢节假日或双休日,位于枇杷山公园内的“红楼”一带,人声鼎沸,车来车往,熙熙攘攘。婚礼、生日庆典、同学会、战友会,轮番在这里举行,并且必须事先预约,否则会吃闭门羹。

学习

亚健康状态分析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亚健康状态分析,内容包括亚健康又称第几状态,亚健康数据分析方法。关键词亚健康心理情感“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

学习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内容包括企业用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意思。深刻理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