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孙老师谈到意志力不能被强化训练出来,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遵循成长的自然法则。那么,这个缓慢的过程会经历哪几个阶段?真正“顺从”的孩子又是怎样的?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意志力的发展总要经历3个重要的阶段:
1 重复活动
我们常常这样说:“反复操作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在玩耍时孩子总是重复――读书时总是要求重复听,操作教具时总要重复几十次――这往往被成人看成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有人会认为是由于孩子的幼稚而导致的。但实际上,一旦孩子能够做到重复一种活动,这就表明他已经能够在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上将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点上,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注意力集中。在这种持续专注的状态下,孩子的内心就获得了一种力量。我们把这种力量解释为控制的力量一一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又能控制自身之外的物质世界。 在我们的班里,经常能看到有些孩子在长达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只选择操作一种教具。有一个女孩子选择了长棒。每天早晨,她都会将长棒拿到工作毯上,用手从一根长棒的端头开始触摸,然后滑落到下一根长棒的端头,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她脸上的神态高度专注,有时候触摸完后会坐在那里,陷入到沉思中。等到这段工作完成之后,你会看到一个满足、平静的小女孩离开了教室。这个每天都如此的活动持续了两个月后,小女孩开始进入了下一个活动中。
许多家长也常常向我讲述他们的孩子是如何在家里重复某样活动的,他们表示不解。其实,重复,正是意志力形成的第一个阶段。
2 自发选择
正是基于前面的那个起点,孩子在重复之中慢慢形成的那种自制和自觉的能力,为他进入第二个阶段打下了基础。
每一天人们都需要不断地选择,也需要不断地下定决心来执行他所作的决定。这个“选择一执行”的过程对于儿童而言更是至关重要。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给孩子自由,当孩子拥有一个自由的环境,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意志、情感时,便有了下决心、作决定以实施意志的条件。
这些“选择一执行”的过程体现在孩子的生活细节当中:需要决定选择这样的教具还是那样的教具;选择在教室里还是在教室外;选择是否跟其他小朋友合作;选择工作多长时间;选择解决问题的计策和办法;选择同谁相处和相处的方式……所有这些选择在孩子一次次实践之后形成了某种内在的力量。许多家长常常这样告诉我:“我这孩子太自信,太有主见了。”这样的状态是通过在自由的环境中度过自由的生活而获得的。
如果孩子整天都在执行着老师或者其他成人的决定,这就意味着老师或其他成人的意志在孩子那里得到了实施,孩子的意志就被闲置了起来,时间一久,就丧失了形成意志力的机会。在传统观念中,这种孩子是守“纪律”的孩子。这种纪律,实际是指在管制之下的一种状态,或者是一种禁止的状态,一种服从的状态。而我们所说的自由中的儿童所形成的纪律,是指拥有自制的能力,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同时能够遵循现实环境的限制。
在我们12年的教育实践中,每一个参与这种教育的成人都能够发现,孩子们会在某种环境中控制自己,以便跟当时的氛围相一致。当孩子们去***书馆参观的时候,不用老师叮咛,悄无声息地进去,悄无声息地出来;在他们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知道什么时候询问,什么时候安静;在参观糕点加工间的时候,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靠近,什么时候应该远离……这些都是意志力作用的结果。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有一次一个孩子端起盛牛奶的容器往碗里倒牛奶,牛奶被泼得满桌满地。老师惊讶地听到这个孩子说:是我洒掉的,但是我会把它处理干净――在自由的环境中,他自发地选择了自己想从事的活动,虽然在行为上的控制力可能还未达到某种技能水平,但是在心理上所表现的状态 。是负责任的。
3 顺从规律
一提到顺从,我们的经验总是告诉我们,孩子顺从大人、学生顺从老师、员工顺从领导,这种顺从是一种关系中的强制现象,不是我们所提到的意志上的顺从。我们所指的顺从是对规律的顺从,对真理的顺从。
经历了第二个阶段后,孩子的心智不断发展,开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顺从这种规律,正所谓“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时,真正的意志力开始形成。
要发展到这一地步,必须完整地度过头两个阶段,否则就无法顺理成章地达到第三个阶段。
有智力目的的活动――专注――兴趣――意志――顺从。这是意志力形成的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蒙台梭利知识问答
Q:为孩子准备环境要遵循什么原则?
A:为孩子准备的环境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教育、家庭氛围、家庭关系以及所有孩子接触到的成人的状态,这些因素建构孩子的精神、文化等内容。
外部环境是指孩子所能看到、听到、触摸到的环境,遵从美与和谐的原则。例如,让孩子抬眼时便能看到充满美感的名画,给孩子准备经典的童话故事和世界名曲,房间布置应该有序、和谐,父母或教师的服饰要搭配合适,给人美感等等。
环境中的各种信息终将内化为孩子的一部分,父母和教师应该帮助孩子创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环境。
孙瑞雪教育机构 海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