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刘墉,号梦然,著名作家、画家。1949年2月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现居美国。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研究生、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学士,曾为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圣若望学院副教授,现为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及专业作家、画家。著有有声书《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飞扬》和《在灵魂居住的地方》及华文地区最畅销的励志书《萤窗小语》《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文学经典作品《花痴日记》《母亲的伤痕》《杀手正传》《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处世系列《人生的真相》《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①②》《把话说到心窝里》(合订本)《不要累死你的爱》以及《刘墉山水写生画法》(中英文版)《白云堂画论画法》(中英文版)《成长成功》等文学、艺术作品70余种。
【素材精华】
A . 磨难:人生的考验
刘墉有一位慈爱的父亲和贤良坚强的母亲。刘墉9岁那年,父亲因癌症撒手人寰,成为刘墉心中永远的遗憾、永远的痛。他13岁那年,家中遭遇了一场火灾,母子二人侥幸逃脱,几乎所有的贵重物品都化为灰烬。
母子二人在大火后回到住宅的时候,刘墉看见几个趁火打劫的黑影包了几包还没有完全烧毁的物品越墙而逃。小刘墉在灰烬里找到几枚夹在厚书中父亲留给他的邮票,因为没有地方存放而寄放在好友家,后来却被赖账不肯归还。刘墉看见的应该是人性里最丑恶的一面,但他并未因此产生仇恨狭隘的心理,相反,他领悟到了人性中的豁达。
【点 击】
人生难免遭遇苦难,苦难能打倒软弱的人,却不能打倒坚强的人。仇恨,会让人变得狭隘,甚至毁掉一个人。小小年纪的刘墉没有被苦难与仇恨淹没,反而发现了美好,领悟了豁达。
【适用话题】
爱与宽容、睿智与豁达、战胜磨难、人性本善、自强不息……
B.奋斗:人生的战歌
17岁那年,刘墉得了咯血症,中途辍学。刘墉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积极面对,在家里画画,研究诗歌。1968年,19岁的刘墉经过噩梦般的拼搏,通过联考,进入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这是他人生崭新的起点。
在师大学习期间,他骆驼一样以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完成了诸如学习必修科目、做作业、考试、参加一年一度的展览活动等,像狮子一样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像新生的婴儿一样不断成长。他称这段时间为“骆驼、狮子和婴儿并存的时期”。
他默默鞭策自己:必须把握青春年华,能看就看、能背就背、能熬夜就熬夜……唯有如此,才对得起辉煌的青春。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刘墉在艺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1971年获中国新诗学会颁发的“优秀青年诗人奖”;主演“红鼻子”舞台剧并获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颁发的“金鼎奖”; 1972年获台湾师大美术系师生展国画第一名***长奖;“听蜀僧浚弹琴***”由国立历史博物馆选送第八届中日美术交换展。
【点 击】
青春的名字叫奋斗;青春的精神叫乐观;青春的表情叫超越。刘墉辍学之后,积极面对现实,通过不懈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了人生的辉煌,唱响了一支人生的拼搏之歌。
【适用话题】
乐观豁达、奋斗拼搏、青春、超越自我、创造价值……
C.真情:人生的点缀
毕薇薇是刘墉师大的同学,在刘墉寒微之时嫁给他,婚后,毕薇薇一直致力于对刘墉事业的支持。出版《唐诗句读》的时候,一个字只给三毛钱,毕薇薇没有任何怨言。刘墉为内地希望小学捐款,毕薇薇和女儿一如既往地支持他,表示宁可自己不买新衣服,也要支持刘墉。无论何时,两人始终相濡以沫。也许正是这段美好和谐的婚姻,使刘墉对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的爱情观有了让人耳目一新又在情理之中的认识:恋爱、恩爱、怜爱的“三爱说”。他真正领悟了这“三爱”的精髓,并且充满爱心地面对生活。
【点 击】
爱情是人生枝头一朵亮丽的花。爱情的含义耐人寻味,有人在爱情中沉沦,有人在爱情中迷失,有人在爱情中一路风雨相伴。刘墉与毕薇薇的爱情甜蜜温馨,让许许多多渴望幸福的人感到真情的力量和幸福的快乐。
【适用话题】
爱情、真情、奉献、和谐、幸福、珍惜……
D. 创作:人生的动力
《萤窗小语》是刘墉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前后10年,共写了7集,《萤窗小语》开启了刘墉文学创作的大门。
后来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他作品的风格也随之变化。此时的刘墉已经渐渐形成了“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的风格。刘墉作品的魅力,在于即便屡遭挫折和困顿仍不坠青云之志,在于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于贯穿于人生追求中的亲切平易、简约精当和朴实无华的文风。
【点 击】
成长就是一个又一个死亡与新生,付出与收获,失去与得到,思考与成熟。成长不只限于狭隘的意义,也是个人追求的体现,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超越、一种肯定、一种转变、一种创造,刘墉的创作就是成长。
【适用话题】
思考感悟、成长、懂得创造、超越自己、追求与探索……
E.沉潜:人生的高度
1997年底,刘墉被《综合电视周刊》读者票选为“最受欢迎的电视记者”。但他觉得在中视做了4年多,心里愈做愈虚,愈做愈空,在票选结束的第二天便辞职了。在《萤窗小语》里他这样写道:“人如果没有更高的理想,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沉落下去。”他重新把自己变成了漂泊者,开始了忙碌辛苦的旅美生涯。 他用近乎本能的激情狂热地在冲刺。他说,年轻人的心总望向远方,跟着火车、跟着船、跟着长唳的雁群,希望探险、漂泊。为了达到这种境界,已经成为狮子的刘墉,不惜重新从骆驼做起。
【点 击】
追求的极限在哪里?什么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庸者常常在爬到山腰时便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智者却懂得沉潜的智慧,因为潜得越深,钻出水面时,才能升得更高。放弃需要勇气,付出必有收获。
【适用话题】
理想、沉潜、死亡与新生、勇气、付出与收获……
F.奉献:人生的快乐
1991年刘墉在台湾成立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一直从事绘画、写作、演讲,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999年,刘墉开始在内地巡回演讲,并用版税在内地捐建小学,目标是捐足50所。到目前为止已经捐建了26所,其中23所已启用。对于自己的慈善行为,刘墉也有独特见解:不知道的行善才是真正的行善。为***善报而行善,是最下等的行善。很多东西,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就好。
【点 击】
历经苦难,获得成功而不忘本,正是刘墉另一可贵之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快乐也可来源于奉献,把快乐无限放大是奉献最神奇的力量。
【适用话题】
感恩之心、奉献与快乐、善、付出与得到、人生观、价值观……
【相关链接】
刘墉名言集锦
1.失意人前,勿谈得意事;得意人前,勿谈失意事。失意时交的朋友,得意时常容易失去;得意时得罪的朋友,失意时也难挽回。
2.一个脆弱的心灵不敢凝视美丽,因为他知道所有的美丽都会褪色,所有的生命都将逝去。一个强壮的心灵敢于面对哀愁,因为他知道所有的哀愁都将淡远;所有的哀愁,有一天,都能被咀嚼、被纪念、被转化,成为大爱。
3.快乐是要付出代价的!要被爱,更要去爱;要获得,更要付出。快乐就是积极的生活!
4.在我们四周,到处都可能发现自己的贵人,他们不一定是直接提拔你的尊长……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人,也不要轻视自己,因为平凡人可能是你的贵人,你也可能成为别人的贵人!
5.对已知的环境,做进一步想;对未知的环境,做退一步想。在人生的旅途上,前进固然可喜,后退也未尝可悲,最重要的是:前进时要知道自制,免得只能进而不能退;后退时则要知道自保,重整之后,能再向前行!
【运用示范】
人生如蝶
读过一则寓言,蛹羡慕蝴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便向蝴蝶讨教经验。蝴蝶回答说:“首先要有飞的渴望;其次要有离开温暖舒适的巢穴的勇气。”蛹担心离开巢穴就会死亡,蝴蝶说:“对蛹的生命意义来说,你已经死亡了,但是对蝴蝶的生命意义来讲,你获得了新生。”
蝴蝶是智慧的,清醒地认识到飞翔的不易。人生亦如蝶,要飞翔,只有具备渴望、勇气,才能化蛹为蝶,涅重生。刘墉,就是飞翔在人生之空的蝴蝶。
渴望的心,让刘墉冲破生活磨难的厚茧,化蛹成蝶。
渴望是一轮皓皓明月,照亮人心中的暗影,牵引着人走向光明。刘墉的生命一开始便充满了磨难与艰辛,慈父早逝,大火无情。生活在他最脆弱的时候露出狰狞的獠牙,让他看到人性的黑暗与冷漠。然而,渴望向上的心,渴望美好的心,却让他像废墟上开放的曼陀罗,像戈壁滩盛放的依米花,即将干涸的心灵领悟了坚强和乐观,领悟了豁达和善良。
如果不是因为拥有渴望美好的心,刘墉也许早已经被生活打败,被阴郁摧毁,又怎能走上后来的光明大道?渴望像澄澈的清泉,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流淌出叮咚悦耳的乐章。
勇气的力量,让刘墉抛弃安逸生活的襁褓,浴火重生。
勇气是把锋利的刀,在荆棘遍生之地,开辟出蜿蜒小路,催人奋进。刘墉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97年底,他被《综合电视周刊》读者选为“最受欢迎电视记者”,次日便辞掉了这份常人艳羡不已的工作,也辞掉了那红得发紫的中视主播光环,一切从零开始。
这需要巨大的勇气,试想,有多少人能这样做,这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魄力,也只有具备常人难及的魄力和勇气的人才能乘风破浪,成就人生辉煌。
沉潜的智慧,让刘墉积蓄能量,冲天而起。
沉潜是块温润的玉石,让谦虚平静的内心,休养生息,变得丰富。常年一以贯之的工作会让人空虚,奋进的人生永远需要“充电”。在发现自己开始沉落,甚至有些腐化的时候,他说,我要用力划水,钻出水面,我要上升!于是,他让自己回归漂泊者的角色,给小朋友讲国画课,去研究所、去交流会、去古董鉴定会。他由狮子变回骆驼,以婴儿般好奇求知的目光,兼收并蓄,从容地纵情吸取有着截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事物,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萤窗小语》里刘墉写道:“人的伟大,在于其为桥梁而非目的;人的可爱,在于其为上升与下落。”人们常害怕波折,害怕“捧高跌重”的失落,而刘墉却从上升与下落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力量。
刘墉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人生如蝶,只有渴望飞翔,勇于放弃,懂得沉潜,才能生出斑斓的翅膀,自由飞翔于天地之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著名旅美作家刘庸素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