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导入】
一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谈家桢《奇妙的克隆》
二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梅 涛《生物入侵者》
三
许多人自称曾有过精神离开肉体的经历,即所谓的灵魂出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神经学家就此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在实验中,对象甲先将双手平放在桌上,然后移开右手,研究人员在原来的位置放上一只橡皮手,并用书和毛巾将右手遮挡住,使其从对象甲的视线中消失。然后,对象乙同时击打对象甲隐藏起来的右手和那只橡皮手。经过约一分钟的击打,对象甲报告称,感觉那只橡皮手已变成自己的了。
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在于,当对象甲的大脑感觉到右手被击打时,眼睛看到的却是橡皮手被击打,由此大脑错误地认为这只橡皮手是身体的一部分。研究发现,不仅仅是手,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这表明,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感知是大脑综合了各种感觉信号以及环境因素而推断出来的。当大脑接收到错误的刺激信号时,这种认知会产生偏差,从而出现灵魂出窍之类的现象。
——徐乐乐《灵异现象背后的科学解读》
【阅读心得】
片段一:这是一篇关于科学技术的事理说明文。选段中,作者为了把“克隆”这种枯燥无味的科学技术表达得通俗易懂,便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写起,同时,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等多种说明方法,从而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更为生动形象,明白通畅。
片段二: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引发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惕。选段中,作者综合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人自然联想到“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的危害之大,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片段三:在作者眼中,灵异现象其实并未带有多少“灵异色彩”,而是用科学道理就足以解释得了的。选段中,作者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了“灵魂出窍”的过程及原因,使无法理解的神秘现象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技法点睛】
科普说明文是用来介绍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文体,它主要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授科学知识为目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语言简洁平实,如《奇妙的克隆》;一种是科学小品文,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科学技术,阐述科学道理,如《大自然的语言》。
写作科普说明文,同学们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1.拟题时,要生动新颖,自然简洁,以文章介绍的知识对象为中心依据。2.要大量运用说明方法,有时也可兼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3.跟所有的文章一样,科普说明文也是由三大部分组成:开头、主体、结尾。这要求大家在写作前先写好提纲,然后根据所选取的内容,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准确而生动的叙述。
【仿写作文】
神奇的摩擦力
云梦颖
其实,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处处都有科技的存在,你们发现了吗?
前段时间,我注意到了一些很平常却又很奇怪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汽车轮子上有很多条形的花纹?为什么风扇的叶子摸起来很光滑?为什么用指甲钳粗糙的一面磨指甲能使指甲变得平整?我想了又想,百思不得其解。没办法,我只好抱着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开始寻找答案。
没过多长时间,我就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原来,这一切都源自于摩擦力。摩擦力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摩擦总共分为三种,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我们知道踢出去的足球会慢慢停下来,就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匠能把木板磨光滑,是靠砂纸在木板上产生的摩擦力把木板打磨光滑的;指甲在指甲钳粗糙的面上摩擦能够变得平整也是因为有摩擦力在起作用;吃东西时,牙齿和食物会产生摩擦力;用拖把擦地,用抹布擦桌子,用黑板刷擦黑板……都会产生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物体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都会产生摩擦力。而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系,接触面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而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也会越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汽车的轮胎上会有很多条形花纹的问题,因为汽车在路面行驶时,有条纹的轮胎与粗糙的柏油路面接触的摩擦力大。而风扇的表面要做得很光滑也是为了减少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我终于解开了谜团,真是心情舒畅啊!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妙的事物,缺少的只是发现真善美的眼睛。同学们,快睁开你们好奇的双眼,去发掘身边那些奇妙的事物,在科技的世界里尽情翱翔吧!
【指导教师:唐熙娥】
【练笔小结】
文中,作者对平时发现的一些奇怪的现象寻根问底,并逐步向读者解开谜团:原来,这一切都源自于摩擦力。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摩擦力,作者除了用下定义的方法准确描述外,还列举了大量例子,使读者感受到摩擦力的无处不在,并加深其对摩擦力的认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如何写好科普类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