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女主播李梓萌和著名主持人罗京搭档,出现在《新闻联播》。李梓萌清新活泼的主持风格给《新闻联播》注入活力,让人耳目一新,赢得观众好评如潮。
2008年2月,李梓萌在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时,道出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秘密”:“我曾是极度缺乏自信的女孩,报考北京广播学院时一度打退堂鼓,差点儿退出考试。是父亲机智地化解了我的自卑情结,使我破茧成蝶。”
父亲巧施妙计:把自卑女儿送进北广
我出生在沈阳。1996年高考前夕,爸爸拿回家一本《高等学校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我随手翻看着,突然,我的目光被几个黑体字吸引住了:北京广播学院。
我知道,中央电视台的很多著名主持人都是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我很想当电视主持人,可是我行吗?我长得那么瘦弱,性格也内向,平时跟人说话都胆怯,面对镜头我一定会发慌的。爸爸看出了我的犹豫,鼓励我说:“既然你喜欢,就考一下试试吧!不试,怎么知道你到底行不行啊?”我迟迟疑疑地答应爸爸:“好吧,那就试试。”
可是第二天到学校一了解情况,我的头立刻大了。从学校回到家里,爸爸追问我报考的情况。我轻描淡写道:“没报名。3000人抢10个录取名额,我根本没戏。”爸爸的脸顿时黑了下来,他转身对我妈妈生气地说:“如果她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说明她不打算替自己争取,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一夜辗转不眠。第二天早上,我听到爸爸妈妈早早就起床了,只听爸爸对妈妈说:“这孩子天生胆小怕事,可能是长得太瘦了,从小就很自卑。为了改掉她性格的弱点,我曾多次找她小学和初中的老师,请求老师上课让她多发言,培养她参加学校的演讲演说活动,没想到居然让她萌生了当主持人的梦想,更没想到最终仍未能让她战胜心中的自卑,连报考的胆量都没有。唉,可惜了……”父亲长长的叹息声把我的心扯得生疼。为了爸爸,我决定试试。
第二天,我鼓足勇气报了名。到初试现场一看,我差点儿哭出来。那里挤满了考生,每一个人都打扮得那么漂亮,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光彩照人!夹在人群中,我像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我想退出去,又有些不甘心。正游移不定,轮到我上场考试了。
素面朝天,穿一身学生服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你已经在穿着打扮上输给了别人,其他的不准再输了!”老师让我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回答几个问题。我鼓足勇气,流利地朗读了文章,又口齿清楚地回答了问题。
爸爸得知我不仅报了名,而且顺利通过初试,十分高兴。复试的内容是在电台的直播间,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现场评论。我问爸爸:“别的考生可能都会穿时尚的服装,化漂亮的彩妆。我怎么办呢?”爸爸想了一会儿,说:“你是高中生,还是穿学生装吧,不必化妆。千万别紧张,你就当是和老师同学聊天,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就够了。”
复试结果很快出来了,我顺利进入第三轮考试。可这时,我决定放弃。在那群争奇斗艳的考生中间,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是灰秃秃的,就像骆驼跑进了羊群里,简直是活受罪。我以为爸爸一定会反对我放弃,谁知他什么也没说。他那份沉默令我心里隐隐不安。
按照规定,第三轮考试要去辽宁电视台录像,决定最终的进京人选。考试那天一大早,妈妈就拉我出去逛街买东西。东逛西拐,我看到前面是辽宁电视台的大楼,猛然想起那场被我放弃的考试。再一看,衣着华美、面庞俊秀的青年男女正三三两两往里面走:啊,他们一定是考生了!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表,这时考试应该还没有开始。我心里一下子乱起来。
我忍不住后悔地对妈妈说:“也许我不该放弃。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应该坚持到最后。”妈妈说:“是啊,做事善始善终,抱着负责任的态度才行。”我懊悔不已,着急地说:“那怎么办呀?我什么都没有准备!”妈妈说:“你不需要准备什么,直接进去考就行了。”
我跑进辽宁电视台的大楼,抱着背水一战的心理走进考场。考试结果出来后,我的专业考试成绩居然是全省第一名!
后来我才知道,让妈妈带我来电视台是爸爸的一计。我奇怪地问他:“您怎么知道我只要看到电视台就会进去考试呢?”爸爸笑了:“知女莫若父!我相信,我的女儿不是轻易认输的人,她一定会走进考场的!”
冲进央视如履薄冰:
父女相见泪纷纷
进入北京广播学院之后,老师要求我们的普通话不仅要讲得标准,还要讲出韵律美,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为了训练发音,大家都疯狂地练习绕口令: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黑化肥发灰挥发会发黑。还有各种稀奇古怪难度更大的绕口令,同学们在操场上练、在小树林里练,连在食堂和厕所里都念念有词。大一的日子,同学们都有些抓狂,我心里更是焦急万分。
给家里打电话时,我因练绕口令练得口干舌燥、唇齿发麻。爸爸听出我的疲惫和紧张,就说:“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越是压力大的时候,你越要让自己放松下来,过度紧张反而不利于学习。就像一块坚硬的土地,撒下再好的种子也很难生根发芽。”
爸爸的开导让我茅塞顿开。是啊,如果我这么焦虑下去,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神经紧绷着怎么能很好地学习呢?此后,无论形势多么严峻,我都会想办法让自己放松下来。
2000年临近毕业时,我幸运地进入中央电视台播音组实习。恰巧,中央电视台要开辟一档资讯栏目,叫《国际时讯》。我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地坐到直播问里开始工作了。
毕竟我是个新人,台里不大放心,所以最初的日子,我每天在里面播音,外面坐着七八个应聘者,只要出一丁点儿差错,哪怕一个飘忽的眼神,那七八个人中的一个就可能将我替换下来。
早晨,走进直播间的时候我要从这七八个人中间穿过,那一道道射向我的审视的眼神令我心里发慌、两腿发软,就像一只软弱的小羊穿过狩猎者的包围圈,我有一种想逃的冲动。我相信这不仅对我,对他们也是一种可怕的煎熬。给家里打电话时,我不敢把那么多竞争者等着代替我的事情告诉父母,只是说:“我很担心自己出差错。”
爸爸想了想,说:“你的注意力倘若都放在防止出错上,很难把节目办好。重压之下,人难免会变形。与其这样,不如放松下来,想想怎么样才能把节目做得更好。”是啊,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我调整思路,不再去看那些竞争者,每天拿到主持人导语后,我先试读一遍,再按照自己的方式把导语修改一下。这样,播报时我的语言更加流畅生动,也更有特色。
为了工作,我连续四年没回家过春节了。2004年春节,父母来北京陪我过年,为了烘托节日气氛,爸爸去超市买了很多彩色的气球。除
夕那天,我负责吹气,爸爸负责给气球绑线,吹胀的气球在我们身边越堆越多。爸爸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我,深情地说:“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幕,我和女儿一起吹气球……”
爸爸的话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回忆,想起这些年我一直把父母撇在沈阳,让他们孤独地过年,想起这些年我一个人在北京如履薄冰地努力工作,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成为央视女职工选美冠***:
动力是亲亲老爸
2006年5月1日,我临时接到一个任务,代替同事主持一档有关***事和足球的节目。我对有关***事和足球的知识了解很少,恰好父亲对***事方面有一些了解,我打电话向他求助。谁知,他对我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对你是一个教训。以后:要全面地学习,成为一本百科全书。”说完,他就把电话挂掉了。
一向热心的爸爸突然变脸,我不知所措,脑子里乱成一团麻。全靠和我搭档的主持人崔永元经验老到,才顺利地完成了节目。
刚过完五一节,爸爸妈妈突然来到北京。爸爸给我带来厚厚的一摞书,还有几本笔记。他说这些书都是他精心为我挑选的,让我抽时间看看。那几本笔记是他阅读大量***书资料之后为我做的摘录。
“你工作了一天很累,我来读给你听。”爸爸说着翻开最上面的一本笔记,为我读他写在扉页上的文字:“从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起,我就喜欢到海边去捡五光十色的贝壳。现在我老了,一并把贝壳和篮子交给我心爱的女儿……”爸爸还没有读完,我就转身回自己的房间了。
爸爸失落地对妈妈说:“梓萌嫌我读得不好听。”他哪里知道,我是不想让他看到我流泪的样子才转身离开的呀!父亲这么大年纪了,还大老远地赶来给我送书,为我做笔记读给我听,这么深厚的爱,怎不令我感动流泪呢?
爸爸解释说,那天我打求助电话他没有帮我,是想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除了你自己不断地努力,谁也帮不了你!”
此后,只要有一丁点儿时间,哪怕是在家里上厕所,我也要拿一本书看。在不断的阅读和学习中,我的思想渐渐成熟起来。
2007年3月,首届CCTV杯女职工风采大赛在央视举行。央视所有的女职员,包括主持人、编导、记者,甚至厨房烧水的大姐都参加了。我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参加选美比赛。小时候因为又瘦又高的缘故,同学叫我“细豆芽”,那时我认为自己很丑;进了美女如云的北广和央视,我更加不能把自己归入“漂亮女人”的行列。可是,我意外地赢得这次选美比赛的冠***。
正如比赛前爸爸对我说的:“你不要把选美比赛简单地理解成看谁长得漂亮,内在的知识、修养、品格更重要。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亲亲老爸不仅是我的人生支柱,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李梓萌:老爸让我成为央视名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