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的“老字号”正以每年5%的速度消亡,有80%以上的“老字号”都在新经济条件下面临着经营危机。恒源祥却在这股大潮中逆流而上,从苟延残喘的国营小店壮大成为全国最大的绒线产销企业。八十载与羊共舞,书写的是一个绒线王国的神话。
历史回眸
老上海有句俚语,“买绒线兴圣街”。这条如今毫不扎眼的永胜路,却在一个世纪前编织着中国绒线业的神话当时整个上海,几乎所有的专营绒线店都簇拥在了兴圣街一带,其所承载的销售量竟要占去全国的90%以上。1935年,“恒源祥公记号绒线店”的招牌挂在了兴圣街与法大马路(即金陵东路)口。
恒源祥创牌于1927年,创始者是一个叫沈莱舟的上海人,原本是家开在上海四马路(现福州路)、山东路口弄堂边的非常小的字号,做一些人造丝毛的贸易。“恒源祥”三个字,采撷于沈莱舟早年看到的一副“恒源百货,源发千祥”的对联,分别暗涵了亘古长存、源远流长、吉祥如意的意境。出于对绒线的情有独钟和独到的商业目光,打拼几年,已经积累下一些资本的恒源祥转以绒线为主业,进而将店挤进了兴圣街。
“恒源祥公记号绒线店”开业后,没有沿袭其他各家字号顽固守旧的习气,主动运作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攻势和商业炒作,改变了以往绒线字号固有的不友好的店面布局,让恒源祥迅速聚敛了人气,生意也后来居上,日益红火。
恒源祥的成功引来了不少眼羡,同时招来了其它字号的报复。由于绒线是舶来品,当时上海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绒线都必须通过兴圣街“号”联手开办的联丰办事处向各大洋行进口。“号”的联手封杀,使得恒源祥立刻断了货源。1936年初,早就对联丰办事处不满的恒源祥与另两家绒线字号合资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专门生产绒线的毛纺厂――裕民毛绒线厂,生产“地球牌”与“双洋牌”绒线。由此,恒源祥店厂合一,生意扶摇直上。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绒线还从西方传入不久,很少有妇女能够编织毛线。即使会编的,也不过区区几种花样而已,久而久之,兴趣索然。为了带动羊毛绒线成为上海的时尚,扩大绒线的销路,恒源祥特别注重推广绒线的编织。他们重金邀请了一些擅长编结的职业女性到恒源祥坐堂,当众讲授编织技巧和编织绒线衣的窍门。当时上海有位大名鼎鼎的绒线编织大师叫冯秋萍,恒源祥不仅和她合作印制了名为“冯秋萍毛衣编制花样与技巧”的册子,在店堂里免费散发;还开设了秋萍编结学校、邀请其与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出任“绒线编结品有奖竞赛”的评委,这些举动为推广绒线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极大地巩固和传播了恒源祥在绒线业的影响力。
命运多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开始进驻上海租界,使得原本仅存的栖息之地也沦落在日***的铁蹄之下,恒源祥的生意开始急转直下。日***随即颁布的关于羊毛等统制物资“禁止移动和使用”的禁令,让裕民毛绒线厂由此关门歇业,直至抗战胜利,使恒源祥陷入了开业以来最大的困境。噩运远不止此,恒源祥在绒线业的影响力引来了日伪的关注,他们邀请沈莱舟出任所谓“全国商业统制总会毛统会”的会长。为了拒绝,沈莱舟曾一度躲进了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
抗战胜利并没有带给恒源祥预期中的转运。重回上海的“劫收”大员肆意搜刮民间资产,借名中饱私囊。恒源祥的裕民毛绒线厂也未能幸免,被当作“敌产”而“劫收”。后来经沈莱舟多方周旋,甚至找到杜月笙帮忙通路子,才总算把厂收了回来,并在次年重新开工。
1948年的上海,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府开始紧急实行“限价***策”,即从8月19日起,所有商品均按18日的售价限价出售,同时工厂也必须每天按照18日的产量进行生产,否则以违***处。恒源祥只好将库存的绒线拿出来“挺卖”,而裕民毛绒线厂生产绒线的毛条很快就用完了。只能从黑市上高价买进,再将生产出的绒线低价“挺卖”。
“劫收”和“8.19”限价让恒源祥对彻底寒了心。上海***前夕,中国***的地下组织通过关系向沈莱舟传述了***对于民族工商业的相关***策。恒源祥终于留在了上海。
1955年,中国民族工商业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在行业会议上,沈莱舟将恒源祥交给了中国***,并带领全绒线行业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青春焕发
公私合营后,裕民毛绒线厂划归给了纺织局。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恒源祥除了老字号的招牌外,仅剩下南京路上一家百十平米的国有体制的绒线商店,全部资产不过50万元,绒线由国家统一分配,只因其老字号才勉强糊口。为了重拾昔日辉煌,恒源祥在新掌门人刘瑞旗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家老字号企业的绝地反击。
1988年,恒源祥将其三个字作为商标注册下来。后来,又在“恒源祥”三个新魏碑体字旁添加一个小囡的形象,同时添加以“小囡”命名的文字商标。从1991年开始,恒源祥充分利用老字号的品牌与文化吸引加盟企业,通过有效组合、优势互补,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将这些产品组合起来集中向市场推广。这样恒源祥在资金,人力等各方面都急剧缺乏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其“恒源祥”的品牌及其在城市中的良好销售渠道就使得标有恒源祥“小囡”商标的毛线源源不断地进入了市场。
除了低成本的“定牌生产”外,恒源祥早期有效的广告运作也是其焕发青春的关键。由于是联动合作,组合推广,大幅度降低了每个加盟企业的运作成本,恒源祥有了更多的利润可以用作市场的进一步开发。2005年,恒源祥广告额度突破了上亿元,以超常规的速度不可思议般地回来了。1997年恒源祥产销量突破1万吨,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绒线产销企业。在毛线行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如此突飞猛进,产销量增长130倍,被社会各界称为“恒源祥现象”。
2001年,刘瑞旗以MBO的方式成功地实现了恒源祥的转制。在经历了诸多艰难曲折的洗礼后,恒源祥终于又以一个***的、全新的面貌展示于世。自此,恒源祥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羊行天下
回顾恒源祥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恒源祥的运作模式即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以品牌为特许的经营模式。凭借对于品牌经营的倚重,使恒源祥虽起家于“夕阳行业”,在没有巨额投资和庞大的生产车间的情况下,依然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亿万元资产的企业集团。
恒源祥在品牌宣传上并非动辄一掷千金。理性的投入使他们更注重广告的创意,以及连带的社会效应。1992年,恒源祥在当时颇受上海观众喜爱的台湾电视剧《婉君》节目上投放广告。独创5秒电视广告的概念,即每次的15秒广告分成三次各5秒播出,在每 集电视剧的片头、片中、片尾各播一次。广告的制作简洁明了,仅仅用纸剪出了恒源祥3个字,贴在圆桶上徐徐转动,再用最简单的特效合成,最后配上“恒源祥”的声音。广告播出后的反映虽然褒贬不一,但大家都记住了这个品牌。
后来,恒源祥在中央电视台如法炮制,并且换用了后来许多中国观众至今耳熟能详的奶声奶气的广告语“恒源祥、羊羊羊”,广告再获成功。
为了维持手工毛线这个被人们认为是“夕阳产业”的生命,恒源祥十分注重推动手编毛线的普及,并把编织变成人们的需要。例如,恒源祥提出经常动手编织毛线对开发儿童的智力大有益处,开设了“编织绒线与智力开发”的研究课题,被国家教委当作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批了下去,并从上海挑选出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进行为期2年的测试。上海电视台还为此专门拍了一部记录片《编织一片风景线》。而后,恒源祥将目光转向了老人,开设的“手工编制毛线与预防老年痴呆”也被有关方面当作一个科研课题在研究。
2004年3月,媒体争相报道了一条发生在澳大利亚羊毛拍卖会上的新闻。恒源祥力挫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众多羊毛大鳄,以6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90公斤顶级超细羊毛。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细的羊毛,直径只有11.9微米,同时它也是世界上至今价格最昂贵的羊毛。这次竞拍在羊毛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澳大利亚的副***专门发表讲话,称其是“具有异乎寻常的重大意义的事情”。恒源祥在品牌运作上大胜而归。
创新不断
老字号“青春常在”的力量之源是“创新”。再创恒源祥的辉煌,除了品牌运作外,更关键的是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恒源祥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在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采取产学结合的形式,实施科技兴业。与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的长期联手合作便体现了这种协作关系。几年来,一批高科技领域方面的课题,如“纳米材料在纺织中的应用”、“纳米吸波材料在人体防护中的现状和发展”、“中壳素抗菌针织品的开发”、“拜柔羊毛衫的研制和开发”、“功能性针织内衣的设计与开发”等成果在恒源祥得到开发和应用。为精确研究我国成年男子的体形变化,恒源祥和东华大学联手打造了国内首个“人体数据库”,这一极具前瞻性的成果,被相关领域的专家认为是“我国服装工业的一个标志性成就,必将引领服装业‘***性’的发展。”
迈入21世纪,恒源祥也开始筹建自己的企业技术中心,并且通过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升级成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在拍下堪称为“金羊毛”的世界极细羊毛后,因为尚无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恒源祥投入大量科技力量和资金,对极细羊毛及其制品的产业化进行研究和开发,并作为市重点科研项目立项。经过一年多反复试验和技术创新,终于攻克了洗毛梳条、纺纱织造、染色后整理等各道工艺的技术难关,正式推出了世界上最珍贵的极细羊毛服饰系列产品。
在“老字号”纷纷溃逃的今天,恒源祥以其先进独到的品牌经营及领先一步的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自我救赎。如今的恒源祥已经成为全球使用羊毛最大的企业之一,平均每100头羊中,就有一头剪下的毛被恒源祥使用。1999年“恒源祥”商标被国家工商行***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0年、2001年、2002年恒源祥绒线、羊毛衫、衬衫、床上用品、西装、内衣等主要产品连续三年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100强。
去年,恒源祥成为全国惟一一家跻身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的老字号。老字号赞助北京2008年奥运会,百年品牌与百年奥运联手,一幅美好远景正徐徐展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恒源祥:与羊共舞八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