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个在20岁时即拥有自己豪宅的年轻人,为了心中的文化理想,回国后在7年时间花掉550万,最多的时候连着办了3天400人的流水席,竟然落魄的时候只能请国际艺术家朋友去澡堂里过夜;他曾经为了文化的国际交流而差点被取消中国护照,却两度拒绝加入海外国籍。
他就是赵树林,一位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奔走呼号了10年的人,用18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从建筑商人到国际倒爷再到***艺术策展人的转变。
当笔者按照约好的时间,来到桥艺术中心采访时,他正在和12位非洲国家的大使夫人们谈论圣诞艺术派对的事情。而我们也顺便参观了中心正在举办的“远古的凝视――非洲古文明展(非洲木雕展)”。200余件来自多个非洲国家部落的数百年木雕及石雕作品,让观众一睹古代非洲木雕艺术的神韵。
商业起步的人生
从小学习画画的赵树林,却自18岁起开始学***商,从中餐馆刮鱼鳞的小伙计开始,不到30岁即成为俄罗斯知名华商之一。那时的他酷爱飞车,热衷于俄罗斯各大,出入海关时,常带着狡黠的笑容向索贿的官员介绍自己的手下:“这个是我最好的伙伴,海菲斯上校,以前是克格勃。”
那个时候的赵树林,其实就是一个“国际倒爷”。“只是我这个倒爷不是‘小倒’,是‘大倒’,一年有几百个货柜。”今天在笔者面前回忆过去种种,他已经可以用平缓的语调来讲述当年的辉煌,偶尔会将声音提高那么一点点。当时赵树林被人称为“有野心的青年商人”,他不仅与牟其中的兰德公司有着直接的生意往来,还将俄罗斯十大航天专家之一的巴拉芒特聘为助手,出入于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各大科学城。
如果没有后来那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赵树林的人生或许会一直沿着这条国际商业道路走下去,中国也将缺少一个当代艺术的引路人。但人生没有假设,生活也不会重来。当卢布一夜之间贬值上千倍的时候,赵树林的财富随之灰飞烟灭,辉煌瞬间成为过去时。
离开俄罗斯,1998年赵树林前往南斯拉夫,和前海关缉毒署署长联合做起了清关公司,专门提供中国商品的报关服务,最高时日进账达70万美元。但人生再次遭遇不测,一边是北约的狂轰滥炸,让报关生意无法继续,一边是合作伙伴的被绑架,需要高额赎金。结果公司就此破产,卖给了助手,他只身前往意大利。
意大利是一个真正的艺术之城。在这里,赵树林“内心最深处的艺术理想主义灵魂被真正激发出来了”。在李向阳的支持下,他重新拾起荒废已久的艺术圈生活,尽管最初的原始出发点仍然是商人的逻辑――在当时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仅有的几个中国当代艺术家正在拉开西方人的钱包。
从游击战到阵地战
赵树林进入的时机并不好,1999年之后,当代艺术已被迅速边缘化,民间性质的当代艺术又如同“草莽”,还进行相互倾轧。而赵树林一出山,就带有超前的意识,要做“大事业”和“国际化”。这让在名利之间不断倾轧的当代艺术圈子,找到了新的批评靶子,他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被人称为草莽。
2002年,他策划的第一场***影像艺术节在石家庄举行,立即被描述成一场“圈地运动”。在某些人眼里,赵树林是不尊重中国当代艺术江湖里面那些在不规范状态下形成的所谓江湖规则和秩序,是一个地道的“挑衅者”。
“从2003年开始,我基本上不敢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曾经有一份很知名的社会类生活周刊,说接到某人的策划,要在一年内做关于我的七次报道,全是批评。”赵树林对媒体并没有太好的回忆。
而当他把国际艺术展带到中国的时候,有人开始说他带回了西方语境下的文化霸权,带有被利用了的文化入侵。他甚至一度被取消出国护照。而在西方的语境制度下,他又被解读为是否代表着中国***的某种意***,在艺术展中是否包含着被利用的***治文化。
赵树林知道,对于某些掌握权力的人来说,艺术史要是被一个“商人”去改写,将被认为是对他们数十年苦读的讽刺。对那些拼命想要进入当代艺术史的人来说,他们无法容忍一个曾经经商的人成为主角。
从2000开始,在6年时间里,他运作了1000多万策展资金,资助了27位艺术家到世界艺术舞台展示,而且把自己商人生涯剩下的550万也全部“捐献”给了当代艺术。连着摆了3天400人的流水席的他,在最穷困的时候,只剩下17块5毛钱,连续吃了44天的方便面。在北京的7年,没有一个自己的居所,连老婆和孩子也都走了。当海外艺术家来访的时候,往往因为没钱住宾馆,只能在28元一晚的澡堂子过夜。
他从一个富有的商人开始,变成了一个穷困的艺术策展人,而他的收获的是100余场的国际艺术展。
关于“后不后悔”这样的问题,手腕上带着一串佛珠的赵树林说,自己已经可以平淡地去看待过去的一切了。7年后,他已从没有身份的地下策展人,成为了地上策展人,而且还被聘为皇城艺术馆馆长,进入北京文化话语权的中心地带,这亦成为当时艺术圈子里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一个身份的认同,10年前没人认可我,也没有阵地可以供我做事,现在我可以将原来的‘游击战’改变成‘阵地战’。我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我不会去等待机会,我要创造机会,给自己,也给所有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在皇城艺术馆时,赵树林开始引进了像巴斯奎特、马克李佩斯、马克迪佩尔斯、日本艺术家黑天明等一批国际艺术大师的展览。
从桥开始新的道路
然而,赵树林不是一只笼子里的鸟,再怎么被圈养在核心地带,也不如自己的天地广阔。2007年,赵树林作为股东和发起人之一,来到了桥艺术中心。“作为这家私人文化企业的CEO,我首先考虑的是企业生存问题。生存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是艺术中心的核心价值。”赵树林开始了更广泛的艺术生活。
艺术中心的定位是八个字――国际、本土、艺术、时尚。让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一直赵树林的理想。刚开始“游击战”的2000年,赵树林就找到当时的威尼斯双年展***塞曼,要求在这个最高级别的艺术大会上第一次建中国馆,可最后在中国艺术圈里某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人的于预下,整个事件成了失败的努力。直到6年后,才与中国艺术拥抱。
赵树林说,中国艺术要实现国际化,只有两条路,那就是走出去和引进来。所以,桥艺术中心的开馆展,就是推出著名的台湾旅美华人艺术大师吴炫三和陈锦芳的作品,并且是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邀画家来华展出的。
现在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阵地,赵树林说以后要加大力度引进国际性的展览,包括建筑、设计及相关的艺术门类。同时也会把国内优秀艺术家介绍到纽约、伦敦、巴黎、柏林等国际一流博物馆进行展览,来为国内的优秀艺术家搭建国际的桥梁。“做中国当代艺术真正的国际桥。”
赵树林说自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锋,“好的是没成为先烈,而成为了先驱。我讨厌艺术江湖,但又不得不在这个江湖里面。所以,我要成为制定规则的人”。他的这一狂妄理想是在那个艺术乱世里开始的,“没错,我就像某位评论家说的那样,我就是一个虚妄的人。我相信我就是那个在乱世中制定规则的人”。
现在,这个曾经孤独的当代艺术先锋策展人,可以傲视所有嘲笑过他的人:“谁敢站出来和我比一比,他做得比我大,比我多,比我好,比我有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赵树林 我不要艺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