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菜,又称燕窝、燕蔬、金丝、燕室、巢窠、燕根、燕盏等,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在海边岩洞中用唾液或唾液及绒羽等混合凝结筑成的巢窠。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滋补功效,历来被视为珍贵补药、珍惜烹饪原料,有“香有龙涎,菜有燕窝”之说,并被列入“八珍”,为历代供品。金丝燕每年四月间产卵,产卵前必营筑新窝,此时喉部黏液腺非常发达,所筑之巢纯为黏液凝固而成,色白洁净,称为“白燕”“官燕”“贡燕”,有些地方还称之为“崖燕”,此为最佳品,一入水即柔软膨胀;春时燕窝被采后,金丝燕立即第二次筑窝,因筑时较匆忙,该窝形体已不匀整,往往带有一些绒羽,巢色发暗,称之“毛燕”,质量次于白燕;第二次的窝又被采后,金丝燕产卵期将近,又起筑第三个窝,该窝形较不规则,毛、藻等杂质较多,且夹有紫褐色血丝,称为“血燕”。三种窝均为滋补良药,含有蛋白质约占49.9 %,碳水化合物30.6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脂肪、氨基乙糖和丰富的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能养阴润燥,益气补中,可治虚损、痨瘵、咳嗽痰喘、咯血、吐血、久疟久痢、噎嗝、反胃等症。燕菜治咳嗽之说,始见于《瓦釜漫记》云:“白者能愈痰疾。”《本草从新》指出:燕菜可以“大养肺阴,化痰止咳,补而能清,为调理虚损痨瘵之圣药,一切病之由于肺虚,不能清肃下行者,用此皆可治之,开胃气,已痨瘵,益小儿症疹。”传乾隆时,浙江嘉善人曹慈山的《养生随笔》云:上品燕菜粥,养肺化痰止咳,补而不 滞。
《红楼梦》写人物可谓各有神态,写菜肴也各有不同,但唯独对燕菜却连写了三次;第十四回写秦可卿损亏吃燕菜;第四十五回写薛宝钗劝林黛玉食冰糖燕菜粥;第八十七回写袭人因宝玉悼念晴雯未吃晚饭又一夜未眠,要厨房做燕菜汤给宝玉吃。林黛玉体质娇弱,不胜大补,正宜此清补荣卫之剂,至于血气双亏的秦可卿、伤神虚腹的贾宝玉,他们服食燕菜,也正是对症下药;三写燕菜,均用于“食疗”,合乎富贵之家的养生之道,充分说明曹雪芹学识渊博,善知饮食,精于医道。
现代研究证实:燕菜含有促进细胞***的激素及表皮生长因子,该因子激素可刺激细胞生长繁殖,对人体组织生长、细胞再生以及细胞诱发的免***功能均有促进作用。
燕菜在清初时是时髦的食品,十分珍贵,《瓦釜漫记》中载有燕菜,始云“南人称燕窝,北人称燕菜”,其后,《广东通志》又提到“贵家宴品珍之”。此宴上之尤物,当时即使是达官贵人,亦不易常食。但宫廷里就不一样了,乾隆以来的御膳,几乎每天都少不了燕菜佳肴,今天燕菜八仙汤,明天燕菜福寿宴;今天燕菜炖鸭子,明天燕菜烧鸡,燕菜成了御宴常馔,以光绪十年十月初七日慈禧早膳为例,一桌30几样的菜点中用燕菜的就有7道。
人们对燕菜的食用,也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初时人们用燕菜煮粥、炖汤,加冰糖蒸,比较多的是从药用的角度来考虑的,后来发展成为宴席上的头菜,花色品种日益增多,诸如三丝燕菜、蜜汁燕窝、芙蓉燕菜、一品燕窝等。乾隆以来,一些著名的饮食著作,如袁枚的《随园食单》、李化楠的《醒园录》,对此都有所论述,有“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腻杂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以柔配柔,以清配清”等说法都很有道理,而这些论述和曹雪芹笔下的“燕菜汤”、“燕菜粥”又是一脉相通的。至今,在林黛玉的“家乡”还流传着她所吃的冰糖燕菜的制法:上等燕菜50 g,冰糖25 g,用银吊子熬出粥来,最滋补阴气的。现代名菜“密汁燕窝”其用料及做法,与之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燕菜由于产量不多,价格极为昂贵,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接近于黄金;涨发后,在烹调时一般多选用蟹黄、蟹肉、鱼翅、鸽蛋和飞禽为配料,以扒烩等烹法居多,碎燕菜的烹法更多,炖汤、烩羹、炒作酿用都很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