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丹东,人们首先会想到碧波荡漾的鸭绿江,会想到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会想到我们的友好邻邦朝鲜。可是很多人不会留意,在这里有着一个百年设关历史的丹东海关,这里的把关人伴随着边境通商贸易的发展已经默默地走过了百年的艰辛历程。
丹东与朝鲜隔江相望,南临黄海,有沿江、沿海、沿边的“三沿”优势,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通商口岸。与我国其他旧海关一样,丹东海关(旧称“安东海关”)的设立也是源于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清***府的不平等条约,因此自成立之初就被打上了屈辱的烙印。
外夷把持的洋人海关
清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初一,即1907年3月14日,清***府总税务司根据清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八日(1903年10月8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美通商航海续订条约》设立了安东海关。以后又陆续设立了安东海关大东沟分关、大桥头分卡、码头分卡、渡口分卡、三道浪头分卡、东尖头分卡和火车站分卡。1907年3月14日,安东海关对外了第一号公告。公告内容如下:
海关公告(第一号)
本海关根据总税务司之命令,于本日起执行海关职务,开办各种海关业务。
外国船舶必须按海关章程之规定,以装卸客货为目的,方可进入本港。
船舶的停泊,货物之装卸,特划分下列港界:
税务司:洛卫斯.爱士.巴伦
第一号公告后的3月21日,正式举行了安东海关开关仪式。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安东海关历任税务司为英国人巴伦、美国人侯礼威、威人韩É、英国人李家É、美国人柯尔乐、克立基,荷兰人赉妥玛、丹麦人林德厚,英国人麻振、福本顿、毕洛、锋博赉。安东海关同其他海关一样都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经济资源的工具,关权、皆为外人把持。
日伪时期的“***海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在东北的统治和掠夺资源,于1932年7月4日,由松原梅太郎(日本人)在安东车站海关办事处举行了归属满洲国仪式。确定安东海关隶属满洲国新京经济部领导,并于同年10月将安东海关改称安东税关,并强行改变了中国海关管理体制,推行日本税关关长体制。对出口日本急需的工农业产品和原料如:大豆、高粱、煤炭、柞蚕丝、矿石、铁等,开始是盖免税印章,到最后干脆统统定为无税,大肆掠夺我东北资源。而从日本进口的货物,虽按税率征税却在估价上低估袒护,安东税关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宝贵资源的工具。
1945年8月,安东***。9月,民主***府任命柴树蕃(兼任)安东海关副关长。1947年6月,安东第二次***。7月1日,辽东贸易管理总公司任命王桂山为安东海关关长。国家大门的“钥匙”终于回到人民手中。1950年3月,安东税关局改称安东海关,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1965年,安东海关改称丹东海关。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结束这一段历史时期,丹东海关几经更名,变换隶属关系,走过了风风雨雨30年。
峥嵘岁月见忠诚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刚刚回到人民怀抱的丹东海关,就Ó来了一次严峻的考验。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畔,地处中朝边境的丹东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支持朝鲜人民的重要陆路信道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前沿供给基地。
丹东海关离休干部刘厚义老人回忆:“那时丹东市区经常遭到敌机轰炸。”如今,屹立在鸭绿江上的一座座断桥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就是在那样危险的战争环境,海关关员仍不畏艰险,昼夜办理出入境的援助物资、***运物资等海关业务,尽职尽责地履行海关义务。仅1953年,安东海关就监管进出口货物76万多吨,创下了建关以来的最高记录。
刘厚义老人回忆,在一次轰炸中,敌机投下的炸弹,在古物市场爆炸,离丹东海关仅30米远。办公室的玻璃全部被炸粉碎了,幸好当时全体关员及时躲进防空壕,才确保了人员安全。在另一次敌机轰炸中,他与其他关员被疏散到山上,空中落下的火热弹片从一名关员耳边划过,险些击中头部。“那时,关员的生命随时受到炮火的威胁。为了完成监管任务,我们都是随身携带***支和办公用品。有空袭警报就躲入防空壕,警报解除就照常回办公室工作。”刘厚义老人回想当年,感慨万分。
此外,安东海关在抗美援朝期间还抽调了36名干部支前,负责协助征粮征兵工作,全体关员还积极响应***的号召,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捐出一部分支援前线。
困难时期苦亦甜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3年是国家困难时期。全国不少地方因为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原因,粮食、副食品、甚至日用品供应都很紧张。粮食短缺,伙食缺少油水,不少同志得了浮肿病,用手指在小腿上一摁,就出现一个小坑。海关领导想方设法给同志们增加营养,食堂对患病同志每人供应一小碟盐水煮黄豆,或一小盘明太鱼。
为了更好地改善伙食,丹东海关学习南泥湾精神,组织关员到郊外去开荒种地,搞农场。在确保海关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抽调干部轮流去农场劳动。丹东海关退休职工刘仁林回忆,春播时节,干部们À犁耕地,挑粪、施肥、播种,一片繁忙景象。有的同志参加工作前当过农民或出身于农民家庭,就成了种地的老师。特别是当地农民,热心帮助关员,手把手地教种地。一场春雨过后,地里长出了一片片绿油油的小苗,大家喜上眉梢。到了收获季节,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将自己亲手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庄稼收获回来。每人分得一些土豆、地瓜、大豆等。“在那个年代,这些既可当饭又可做菜的农产品是何等宝贵!”
秋末,山坡上的柞蚕叶已经枯黄,大家每人拿一条麻袋上山采摘柞蚕叶子,采满一麻袋就往山下扛,装到关里唯一的一辆吉普车的拖斗里,运回海关。丹东海关特地买了一台立磨,将柞蚕叶洗净后磨成粉浆,再用豆腐包过滤。食堂将这样加工成的淀粉和在苞米面里,蒸窝窝头。因为这种柞蚕叶淀粉有苦味,所以和面时需要再适量加点糖精。这样做出来的窝窝头个头增大了1倍,虽然吃到肚子里感觉是饱了,但不少同志却因此胃胀、大便干燥。
此外,关员们开动脑筋,还想了不少办法,例如用淘米水培养“小球藻”,在沙盘里用大蒜头栽培蒜苗,用芹菜根栽培芹菜,等等。在大家齐心合力下,暂时的困难光景就这样慢慢度过了。
支农体验渔家乐
1972年3月,全国开展机关干部支农活动,丹东海关的支农地点在现在东港市的椅圈。支农的任务是平整水田,这是个力气活儿。田地里放上水,将露出水面的土运到低处。每个人的身上、脸上都沾上了泥水,手磨起了泡,腰酸,胳臂和腿痛,干一会儿就没劲儿。社员休息间隙时能吃点东西充饥,支农人员只能硬挺着,开饭也只吃到八分饱,因为那时凭票供粮,票有限,粮就限量。单位领导得知后,发动留守的干部捐票,解决支农人员口粮不足的问题。
丹东海关老关员张道利回忆说,那个时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东港临海,鱼、虾、蟹应有尽有,刚捕上来的鱼就能吃到,下到锅里还活蹦乱跳的。大家最爱抓的是蟹子,3个人晚上出去捉蟹,一个人挑着两个大水桶,另两个人拿着手电筒照蟹子,一个小时过后满载而归。一桶煮着吃,一桶腌着吃,又好吃又省伙食费。山上还有挖不尽的野菜,桔梗是药材,也可以做菜吃。虽然众口难调,但是人多办法也多,问题就解决了,大家在苦与累中体验到了快乐。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边境贸易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丹东海关积极响应“依法行***、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十六字方针要求,不断改革通关模式,加快科技海关建设步伐。
丹东海关先后启动了电子申报、电子关封、电子核销、电子地磅、电子卡口、电子账册和IC卡的应用,开展了无纸通关、电子账册、外汇核销和网上支付等业务。出台了一系列通关便利措施,提高通关效能。结合口岸扩建,采取集中查验、口岸直放的快速监管措施,使公路口岸卡口每辆汽车进出境通关时间缩短到现在的20秒左右。
近几年,丹东海关又积极推进公路口岸改造和保税仓库建立,努力规范边境人员、货物进出监管,有力促进了沿边经济快速发展。与口岸部门、监管区场站等部门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在监管区安装闭路监控系统、海关监管车辆安装全球定位系统,实现海关对物流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监控,进一步提高了海关监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