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从事非农就业。一方面非农就业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自发的调节人口和土地短缺之间的矛盾,能够为农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素质水平较低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农业,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正确掌握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制定出切实可行***策,促进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非农就业;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农业生产
一、 山东省非农就业的现状
(一)山东省劳动力从事各产业的人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制度以及2014年的户籍制度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从事非农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
(二)从事非农就业的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农民无论是在本地从事非农就业还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大多是高素质和青壮年为主,这就使农业发展存在劣势,使农业的发展存在更大的弱质性。
(三)非农就业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从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上看,山东省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大多以青壮年为主。由下表可见青壮年和男性劳动力占据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四)非农就业的行业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就业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国有、集体单位如正规就业部门相应岗位的要求比较高,但由于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这就使他们进入这些部门的就业困难。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彻底性 。大多数农村转移劳动力没有完全脱离农业生产活动,季节性劳动力从事非农业活动与兼业的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大部分[1]。
二、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一)非农就业对农业劳动投入的影响。为了评价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建立一个农业生产函数,假定农业产出是农业劳动投入、土地投入和其他物质投入的函数,函数形式如下:Y=F(S、L、K)。在这个生产函数中Y表示农业产出,S表示土地面积,L代表劳动的数量,K表示农业物质资本投入的数量。假定K是随着每单位耕种面积的等量资本投入,这样K可以忽略。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S,则得到单位面积产出与L的函数,即Y=F(L)[2]。
1.劳动力的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非农就业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减少。在一定的科技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使得在单位面积的劳动力投入不足,不利于集约农业的发展。
2.劳动力的质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若非农就业使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出去,若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与农村农业劳动者素质相当,则转移出去的农业劳动力应该是边际产出为零,或者边际产出递减阶段的劳动力,那么这对农业的发展会带来有力的影响,有利于解决农业目前隐蔽性失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若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素质是教育水平和身体素质较高的青壮年,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投入量,这就可能使农业成为一种仅能维持生活的一种副业,而不是一种主要生产活动。
(二)非农就业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Y=F(S、L、K),在L、K不变的情况下,土地成为影响农业产出的可变因素,土地的数量、质量都将影响农业的产出。第一种情况:非农就业使得农民放弃一部分耕地,若这部分耕地本身是那些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农民会把精力集中于适宜耕种的土地上,进行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第二种情况:若非农就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方面农村地区出现抛荒、撂荒,造成土地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农民非农就业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致使这些人不敢彻底放弃在农村的土地经营权。因此,非农就业对农业影响要根据具体的区位来分析。
(三)非农就业对农业资本投入的影响。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不断加快,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扩大。非农就业一方面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提高,因此农民可能会减少对于农业的资本投入。另一方面,随着非农收入的增加,农民的总收入会增加,农民的收入的增加可能增加农业的资本投入。
三、***策建议
基于前面的分析,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地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农村农业生产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劳动力、资本、土地。本文将影响农业生产因素提出***策建议,实现农业发展。
(一)土地
1.促进农业转型,吸引资本进入农业,实现三产业融合发展
(1)改造农业的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找到具有本地特色并且能够进行产业化经营,形成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具有本地特色,又可以进行产业化生产,产品的价格、质量在市场上具有优势,农民收入增加可以对大学生等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进入农业,农业才能走向现代化[3]。
(2)发展休闲农业,让农业亮起来。在非农就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使得农业的劳动力减少,但是也使得一部农业用地的集中。尤其是在地势比较不大适合进行种植业发展的山区、丘陵地区,可以利用本地区的人文文化来发展休闲农业。
2.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承包权,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土地使用权的分离,非农就业使得农村土地集中提供了可能,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采取相关措施让这些农民工真正转移,只有解决了他们真正放弃土地的后顾之忧,使农民增加收入,让农民工不再心挂两端,可以安心在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得到土地的经济补偿[4]。
(二)劳动力
1.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民是市场、文化、技能、创业农民。前文分析过,若转移到非农行业的劳动力与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的素质相当,不会使农业产出减少,相反有利于解决农业隐蔽性失业。
2.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将农民联结起来。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户数量众多、生产规模狭小是农业发展突出制约因素。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相比较,农户之间采取灵活的合作形式,可以发挥分工协作优势,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同时有利于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矛盾。
(三)资本
1.完善农村的信贷服务体系。在我国,农业仍然是弱势产业,农民缺乏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稳定[5]。农业生产的农业资金、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将继续减少,农业信贷的发展,有利于发挥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农业,特别是农村小额信贷更起到独特的作用。
2.改造传统农业,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未来,农业劳动力投入量会减少也是必然的趋势,所以农业的发展不仅通过劳动维持,更主要的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动,因此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产量增长的关键。***府应该加大农业科技资金的提供,逐步改造传统农业,促进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6]。(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钟甫宁.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74~76.
[2]高鸿业.微观经济学[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7~108.
[3]唐衡.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8~35.
[4]毕***.土地经济学[M].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7~190.
[5]杨敏.货币***策对我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4,01:38~45.
[6]王媛媛.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