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后一本书》讲的是一个发生在未来世界的科幻冒险故事。世界被一场巨大的地震毁灭,到处是一片片的废墟,人们忘记了从前,也看不到未来。书籍消失了,每个人依靠新奇的科技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妹妹豆豆,12岁的男孩憨头力闯重重危险的关卡,去寻找最后一线生机。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只会说“巧克力”的5岁男孩、一个美丽的少女和一位年迈的老人,他们一起参与到拯救行动之中。憨头发现,这位老人有可能是废墟中唯一一个对书籍和书写还抱有兴趣的人,他想让憨头在自己的影响下写出宇宙最后一本书。
为什么要写书?这本书能不能完成?让我们跟随主人公一起去探寻那个科幻世界吧……
1. 职业:美国著名的多才多艺又多产的儿童文学作家。
2. 开始创作的时间: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写故事。
3. 写故事的目的:很希望自己所撰写的故事能够给予孩子们反败为胜的力量,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有能量有梦想的人。《宇宙最后一本书》即是在这样的愿望下问世的。
4. 所获荣誉:被美国***书馆协会评为“21世纪最好的100种书之一”、美国德州“孤星”最佳青少年书单、内华达州青少年读者奖章佳作、弗吉尼亚州最佳青少年读物奖。
1. 人不能总向后看,否则一定会在前面栽个大跟头!
2. 记忆对一个作家来说非常重要,你必须先记得发生过的事,然后才能把它写在纸上。
3. 你的生命中总有一些只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的秘密。
4. 记忆比钻石更珍贵,而且没有人能偷走它。
还保有记忆的人
我说:“别骗人了!书都存放在***书馆内,你以为我不知道啊?”
那个叫莱特的人张了嘴却没有说出话来,仿佛我说了一句什么重要的话,使他陷入了沉思。“有意思。”他说,“你还知道那些叫‘书’的东西过去都存放在***书馆,那是早在你出生以前的事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耸耸肩,说:“还不是听来的,小时候听人说过一些大地震以前的事。”
“你还记得你听来的每一件事吗?”
“记得不少。”我说,“谁不是呢?”
老掉牙笑出声来:“没几个人了,大部分的人都不记得了,他们的大脑都被探针扎糊涂了,记不住太多东西。长久的记忆是过去才有的事,不是现在那种有目的的输入。现在只剩下少数几个还记得书的人,就是像我这样的老家伙。不过,显然又多了一个你。”
现在轮到我思考了,我明白他在说什么。我的脑子里装了许多旧东西,而这些旧东西已经被许多人遗忘了。
“你还记得什么?”莱特问。
“关你什么事?”
老掉牙看我一眼,仿佛想把我或什么事记住。“记忆对一个作家来说非常重要,你必须先记得发生过的事,然后才能把它写在纸上。”
“把什么写在纸上?你在胡说些什么啊?”
他从板条箱内他企***藏匿的那堆东西当中,取出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小小的黑色符号。我拿过来凑近眼前,想看清楚纸张里面究竟藏了些什么东西,但我看到的只是一堆像臭虫脚印般的符号。
“我以前是个语音输入作家,后来语音输入机被抄走了,”莱特说,“所以我又回到原点,像过去的人那样,用手写下每一个字,虽然原始,倒也行得通。”
我惊奇地问:“可是,你这是干吗?你在你的书中写了些什么?”
莱特注视我好一会儿说:“抱歉,孩子,那是我个人的事,我只能告诉你这么多:我的书是我这一生的作品。”
“你是在白白浪费时间,”我对他说,“现在没有人读书了。”
莱特悲伤地点点头:“我知道,不过将来有一天,情况也许会改变。假如真有那么一天,他们会想知道一些故事和一些经验,一些不是来自大脑探针的故事和经验。人类会再次想要读书,总有那么一天。”
“他们?”我问,“他们是谁?”
“那些生活在未来某个时代的人。”他说。
那些生活在未来某个时代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他这句话令我脊背发凉,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未来。身在霸王关,根本就不可能想到未来。我只有那么一个勉强容身的地方,而且只有眼前这一刻。未来对我来说,就像月球一样遥远,我不可能期待到达那里,也想象不出那里是什么样子。如果你不能触摸它,不能走进它,那它对你来说还有什么意义?
“你的故事呢,孩子?”莱特问,仿佛他真的很想知道。
我冷冷地说:“我没有故事。”
几乎不等我开口,他便摇头,似乎他早已知道我会说什么,因而迫不及待地反驳我。“每个人都有一些故事,”他坚定地说,“你的生命中总有一些只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的秘密。”
当他说出“秘密”这两个字时,一股寒气从我的后背一直冲上脑门,我的大脑一阵***而冰冷,因为我确实有些不想回忆的往事,更不愿意说给任何一个老掉牙听。
“你太过分了!”我愤怒地说,“你像蟑螂一样疯狂!我走了!”
我走之前,他还执意要我带走他的东西,迷你电炉、液晶显示闹钟,他的所有破烂家当。
“你会需要这个。”他说,“我知道它在关里有利用价值。”
于是我拿走他的破烂家当。我抄了这个老家伙的家。我的心里很难过,于是,只好这样安慰自己,我再也不会见到他了。如果你看不见一样东西,实际上就等于它不存在。是这样吗?
真的是这样吗?
(林静华译,选自《宇宙最后一本书》,晨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