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华时报》援引新华社消息:国家广电总局10日通报停播44条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并表示下一步将禁止在电视剧片头之后和片尾之前插播广告,禁止用贴片广告覆盖演职人员表。
“禁播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就不多说了,每次身边有人问我“电视购物的东西为啥很多都是骗人滴”,我都很无语――该项整饬必然深得民心。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电视剧“头尾禁插”无疑也是个好消息。相信在我之前已经有无数人表达过了对电视剧“头、尾”插播广告的“愤慨”,尤其是当观众耐心等到插完广告,迎来的竟是片尾的字幕,而且还是覆盖演职人员表的贴片广告,那种无奈与愤怒真是无以言表――现如今胆敢公然藐视用户体验的产品不多了,“电视”算一个。
如果说“禁止在电视剧片头之后和片尾之前插播广告”体现了对用户的尊重,那么“禁止用贴片广告覆盖演职人员表”所表达的意思就更为明确。距名导冯小刚因电影院未放完演职员表发飙已过数年,电视剧生产者终于得以保全在荧屏上的名字尊严。为此,作为观众、作为创作者有理由为这样的禁令奉上掌声。
至于动了“电视广告”这块“大奶酪”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恐怕是近期电视台广告部门考虑比较多的事情。众所周知电视广告的信息量是受播出时间、播出费用限制的,所以“头尾禁插”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广告播出单位时间总量减少,广告价格大幅上升。本来就是优质广告资源的“中插”势必再次物以“稀”为贵,而相对应的冠名、植入等营销方式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有人因此担心电视台营收会受到很大影响,就像当初“限制广告时长”时一些人产生的疑虑一样。但实际情况往往超越想象,即便势如猛虎的网络抢食了广告蛋糕,电视业的表现依然顽强。最新的国家工商行***管理总局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电视广告增幅为传统媒体之首,收入679.8亿元,同比2009年536.2亿元实现26.79%的收入增长,远高于2009年的6.92%。
当然,这样的数据并不能说明每家电视台的饭桌上都“有鱼有肉”。事实上的确有很多电视台的营收会受到影响,“两极分化”“马太效应”在这个内容始终为王的产业里愈加明显。利润这东西较之收视,集中度更高,强台的广告涨到天价也有企业买账,弱台再打包加赠送也少有“品牌”问津。
想起湖南广电副台长张华立谈起新媒体时的忧患意识,想起天津卫视总监孔令泉对“收视率通货膨胀”的比喻,更联系起最近山东、江西、山西、河北、四川、吉林等卫视总监纷纷履新――一场升级版的卫视大战即将在荧屏打响。
当然,创新盈利模式是一方面,但对媒体来说,还有什么比拥有具竞争力的内容产品更能“免***”、更能***强?
咬定“内容”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