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汉化管窥

【摘要】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本土的文化模式影响,佛塔、石窟、寺庙、佛像和观音菩萨都发生了汉化。同时,佛教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道德和生活,在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汉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印度佛教汉化佛教与文化关联

佛教原产生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我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近2000年来,印度佛教的标志佛塔、石窟、寺庙、佛像和菩萨等逐渐与中国本土的道家和儒家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印度佛塔在中国的汉化

中国的塔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但中国佛塔与印度佛塔却迥然不同,这是佛教中国化在佛塔上的体现。塔(pagoda),一般指汉化塔。

印塔原型的桑奇大塔有基台、覆钵、柱杆、平台、盖和门坊。基台意指大地;半球形的覆钵表征苍天;竖立的柱杆暗示世界无形的轴线,天地万物围绕着中心轴被组织起来;华盖是各种大界和统治着上天的诸神的象征;平台中的遗物是佛陀的现世显现,整个佛塔又是印度佛教一种宇宙论的象征。印度塔外观是半球形,既象征坟墓,又象征宇宙,体现了由死到生的轮回,是一种辩证关系。

中国汉化的塔,首先是塔在寺庙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塔由寺内到寺外,由寺内正中到偏处,甚至完全消失。塔的位置的变化是为了突显大雄宝殿的地位。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里,位置是与地位密切相关的,重要的人士要坐在中心显眼的位置上,随着重要性的降低,逐渐偏离中心位置。人们到寺庙里烧香拜佛是为了大雄宝殿里的佛教领袖去的,所以,中国人就改变了这一与中国人思想不一致的地方,将其所认为不重要的塔的位置改变了。佛塔是宗教的符号,中国的佛塔融入了中国的建筑体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艺术。中国的汉化塔由塔刹、塔身和塔座组成。塔刹与印度塔相同,塔身为典型的中国楼阁建筑,如西安的大雁塔。而且,地宫是中国的塔特有的,这体现了中国的塔坚持佛教原则,体现塔的坟墓功能,将塔和原来的意义结合起来。中国塔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和石,符合中国的五行说。因为,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木代表生,石代表死,这样就符合塔的原义了。在汉文化中,奇数是天数、阳数、生数;偶数是地数、阴数、成数,所以塔向上朝向天,为圆、为奇;向下平面展开,朝向地,为方、为偶。这样,塔就顶天立地,一阴一阳,体现了中国人的天地之和的思想。

印度石窟在中国的汉化

在印度,石窟构成隐居的场所,是为了专心修炼,具有佛教的专门特征;中国出现的石窟与中国的隐居传统相关,与地下佛堂有相似之处。两者的不同从本质上说是由于文化思想的不一样所造成的。

印度石窟最初是以塔为中心,接着出现了塔像一体的变型,含小乘和大乘两个阶段。实质上,石窟是地下的塔,塔是地上的石窟。塔是石窟的意义核心,代表了最高理想――涅,石窟昭示塔的意义,佛陀的超越生死轮回的涅。

西域石窟源于印度,为中心柱窟,在结构上分为前室、主室和后室,但用后室的涅***代替了塔的功能。中国的敦煌石窟受西域石窟的影响,但又出现了独特的变化。北朝时,石窟为具有印度特点的中心柱窟,但无涅***,而且中心柱前多了中国式的屋顶,代表了汉化建筑。到了隋朝,石窟转变为覆斗式窟,中心柱消失。

这种变化与中国人的朝拜习惯相适应,因为,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只能面对神圣的人物,不能围绕着某东西在神圣人物前转来转去,所以中心柱消失,体现了中国人对神的尊敬。至此,石窟的汉化基本完成。而到了宋朝,由于世俗化的影响,出现了背屏式窟。因为,那时的中国人认为伟大的人物都是高高在上的,其座位后面应有个背屏,就像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皇帝和朝廷官员所坐的位置那样。另外,印度石窟的壁画都是印度教传统故事,表现印度人一定要履行承诺、坚持行善的精神,无论对象、事件、世界怎样展开,如何进行,都从自身的逻辑统一性去展开思路,按照自己的初心与自身的逻辑的连贯性去行动。中国的敦煌壁画除了吸收印度教传统的和所有好的故事以外,还加入了佛教精变故事和具有宿命论色彩的中国式的姻缘故事,后者与中国人相信命运的思想有关。从壁画反映的内容来看,印度人表现出一贯性的精神,而中国人的思想较灵活,与现实不适应的就否定。中国人很追求实际用处,目的性很强,拜佛是希望佛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不是追求艺术,所以在中国的宗教里,壁画故事逐渐消失了。

印度寺庙在中国的汉化

印度佛教的建筑象征就是塔,因为石窟中心也是塔,不同之处在于,塔主要是一种社会的公共空间,而石窟是远离社会的宗教空间。塔为佛教专有,石窟是佛教与印度教、耆那教共有。印度教寺庙从上至下都是石雕塑。

汉传佛教寺庙被称为“寺”和“庙”,是以汉家皇宫为原型,以汉家风水为背景的结构。佛寺入汉地,与汉地本土的道观功能类似,建筑是依等级而来的,寺庙有级别,如周代的“天子七庙”。汉寺在建筑方面遵循中国传统的风水原则,寺门向着山的气口,所以常有寺门不在正中。大的寺庙在很远就有一个楼排,提醒人们这是个神圣的地方,就像中国古时的皇帝和达官显贵出门时会有很长的仪仗队伍来显示其尊贵的身份。寺中有四大天王,唐代以后还出现了保护释迦牟尼的神――韦陀。中国人还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将关羽也塑造成神,各地的寺庙还根据当地人们的需要供奉不同的神,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灵活性。

印度佛像在中国的汉化

印度佛像不注重衣饰,衣服穿得少,还有的佛。印度的佛无所谓“群”,基本上为单体,看不见“像群”。佛陀作为需要突出的形象时,多为单体,他的吸引力和榜样作用就在于他的成道。印度的佛显等级,有肉髻的是佛。印度的佛结构是由单像组成群体,纯粹是为了美学需要和显示人人都可以成佛。

印度佛进入汉地后,中国人就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对其进行了改造。首先是给佛穿上了衣服,汉佛都穿了裤子,上半身会适当地露一部分或丝毫不露。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里,最高领袖要保持神圣的形象,是超凡脱俗的,这样就不可能接受的佛,中国人认为这是不雅的形象。汉佛的重衣饰也是因为中国人喜欢用衣饰来表明人的等级身份,就像在中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里,对各个人物的衣饰不惜笔墨地进行描写,来反映人物的高低贵贱的身份一样。而且,中国的历史上同印度一样也出现了帝佛合一的情况,如洛阳的龙门石窟里的最大的佛全身都穿衣服,因为是按照女皇武则天的形象来建造的。在汉文化里,佛教进入的是一个有等级的朝廷礼制。所以,汉佛是群像结构,最高领袖佛像周围有其他各司其职的佛,呈等级关系排列,就像中国古代的朝廷上,高高居中在上的是皇帝,两侧是文武百官一样。中国人很重视“群”的观念,重视单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将人看成是***的个体。中国人在考虑问题时,也习惯将与个人有关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喜欢从某一范围来考虑,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伟大的、受人民爱戴的领袖都是得人心的,应该是被人前呼后拥的,不应该是孤零零的。所以,中国的佛像都是以“群”的形式出现的,以显示佛的崇高性。

观音菩萨在中国的汉化

印度的女性地位极低,女性的神几乎没有。化身是印度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是指一个神可以化身为另一个形象,但这是永久性的。

佛教的汉化还体现在菩萨的变相上。观音本是男性,传入汉地后,从唐代开始逐步向女性形象转化。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礼仪道德不能允许妇女在自己的屋内供奉男性的佛,但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供奉观音菩萨,灵活的中国人就逐渐将观音改造成女性形象了,这样就更加突显了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精神,使其展现出具有亲和力的一面。汉地还出现了33种观音化身,就是观音形象与文化组合,为满足百姓愿望而展现各种形象,体现了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和随缘化身的现实内容,突出了汉文化的特点和百姓的心理需要。观音进入汉地后变化最大,影响最广,成为深受百姓信任、拥护和爱戴的德才兼备的菩萨。中国人的慈悲为怀、救苦救难都融合到观音这一形象中。所以,中国人在赞美某人心地善良时很喜欢用“菩萨心肠”这个词,说明了佛教文化对中国人影响之深。

结语

总之,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本土的文化模式影响,佛塔、石窟、寺庙、佛像和观音菩萨都发生了汉化,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导致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同时,佛教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道德和生活,在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汉化研究,可以深入地探索文化和思维的相互影响,在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汉化管窥

学习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内容包括刀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原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曲曾经传唱大疆南北,在人们欣赏动听的曲调的同时,品尝一口地道的吐鲁番美味葡萄,是令人惬意的事情。吐鲁番葡萄也越来越成为

学习

冲动的惩罚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冲动的惩罚,内容包括冲动的惩罚全文免费阅读,冲动的惩罚文案。我一直有个底线:不和小商小贩讲价。一斤青菜不到两块钱,刨除各类损耗,他满打满算也就挣你一两毛钱,何必因为这点钱让他心情不好,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就走,各自方便。同

学习

奥斯卡·罗伯特森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奥斯卡·罗伯特森,内容包括奥斯卡·罗伯特森杯,奥斯卡罗伯特森成就。还从未有人怀疑过,奥斯卡・罗伯特森是有史以来最全能的篮球运动员,甚至连万能的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都不能与之相比。他到底有多全面?整个赛季的场均三双

学习

浅谈青花瓷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青花瓷,内容包括浅谈歌曲青花瓷的中国风艺术特色,浅谈青花瓷。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

学习

千里走单骑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千里走单骑,内容包括千里走单骑全文下一句,千里走单骑全文原文。我到丽江的时候正赶上《千里走单骑》首映,满街都是广告。我那时以为故事讲的是高仓健骑着自行车从日本到了中国。后来想想自己真可笑,哪有那么高级的自行车骑得

学习

“狼”的起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狼”的起源,内容包括狼全文赏析,狼的起源。这个世界,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珠穆朗玛峰上有没有方舟?百慕大三角隐藏着怎样的谜题?离你太远到达不了,所以你不知道?那么,涉谷阴暗的街角会不会出现无头骑士?废弃的旧楼是不是成

学习

王辉耀:一个“国际人”的成功样本

阅读(37)

“国际人”时代来临时下,无论是纽约、巴黎、东京或香港,一个新贵群落的规模已经令人无法忽视:他们如此不同――带着不同的肤色和面孔在世界各个角落出没,在不同文化、信仰和社会制度中长大;然而他们又如此相同――同样在北美或欧洲的名牌大学

学习

浅析现代社会中的暴力美学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现代社会中的暴力美学,内容包括暴力美学和哲学理论,暴力美学的传播学理论。本文通过对现代社会中暴力美学现象的分析,阐述了暴力美学形象的设计特点和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关键词:暴力美学;现代社会;美学形象“暴力美学”最

学习

浅析《格林童话》中的公主形象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格林童话》中的公主形象,内容包括格林童话里全部公主的故事,格林童话中的艺术形象。作者简介:唐,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0级比较文学《格林童话》中的公主形象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这些公主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通过文

学习

浅谈巴洛克艺术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巴洛克艺术,内容包括请谈谈你对巴洛克艺术的理解,巴洛克艺术代表画家。巴洛克艺术属一种艺术流派。它在16世纪下半期开始出现,在17世纪的时候盛行起来,但是到了18世纪的时候,除北欧和中欧一些地区以外,就逐渐衰落了,它在18世

学习

国际收支不平衡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收支不平衡,内容包括国际收支不平衡方案,收支不平衡的朋友圈。1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国

学习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内容包括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摘要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多种因素,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课题,旨在为

学习

巴黎圣母院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巴黎圣母院,内容包括巴黎圣母院全文阅读,巴黎圣母院全文多少字。巴黎圣母院,我从小就格外钟情于她,对她的熟悉,远远胜于巴黎、胜于法国。眼前的她,尽管年事已高,可风韵不减。她的美,受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小说及电影《巴黎圣母院》

学习

面膜@私信风刮起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面膜@私信风刮起,内容包括私信面膜,私信面膜测评。在没有做任何电视广告宣传的情况下,雅丽洁将三四线市场的面膜消费习惯培养了起来百度数据研究中心2013年第二季度化妆品行业报告显示,在大众基础护肤品类中,面膜的市场关注度

学习

仙境与性灵:九华山佛教与诗歌的境界追求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仙境与性灵:九华山佛教与诗歌的境界追求,内容包括佛教圣地九华山的诗句,九华山雪后初晴宛若仙境引客来。一、“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大愿融摄的仙境九华山以地藏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而闻名海内外,此大愿以及大愿与自然群

学习

蒙古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的教育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蒙古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的教育,内容包括藏传佛教是如何改变蒙古历史的,蒙古族与藏传佛教融为一体。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在以蒙古土默特万户首领阿勒坦汗为首的蒙古右翼三万户各封建领主的极力扶持和积极推行下,藏传佛教格鲁

学习

印度神话与中国故事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印度神话与中国故事,内容包括古印度神话故事全文,印度神话剧除障者第一集。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印交流从古至今都非常频繁,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非常久远,本文选取《西游记》为典型代表重点讨论,从斗法、人物形象等角度探寻

学习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形成原因浅析

阅读(16)

根据北印度洋洋流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不同的特点,在季风的影响下,流向一年里季节性地、完全相反地周期性更替。其中,低纬度海域在行星风系的驱动下,全年都作反气旋的大洋环流。因为赤道在北印度洋海域,面积比较小,北部为亚洲大陆所封闭,加之印

学习

星罗棋布\管窥蠡测\附庸风雅的误用

阅读(23)

“星罗棋布”的种种误用“星罗棋布”意思是像天上的星星那样罗列着,像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语见北朝・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塔殿宫堂,星罗棋布。”例如明・陈琏《皆山轩赋》:“群圉牧监,星罗棋布。”刘绍棠《蒲柳人家》四

学习

印度电影《风筝》赏析

阅读(64)

[摘要]《风筝》是一部凄美、悲情、纯粹的爱情电影,如果说《泰坦尼克号》为追逐爱情冲破了道德底线,那么《风筝》更是为了真爱置一切人间道德与法律于不顾。该片反映了印度人自由奔放的思想,为追求纯粹的爱情、纯粹的美敢于作出任何牺牲。[关键

学习

韩国的佛教文化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韩国的佛教文化,内容包括韩国佛教的发展历程,韩国佛教文化攻略。【摘要】谈及韩国,地域毗邻中国,对其文化发展影响很大,现在人民就会联想到韩服,美容,泡菜,偶像明星等词汇。但在韩国人信仰问题上还有根深蒂固的内涵,或许还未被大家

学习

钻石与印度

阅读(23)

钻石之初――印度钻石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在十七世纪之前,虽然早期婆罗洲也产钻石,但由于产量极少,因此可以说印度是当时钻石的唯一产地。古印度人把钻石颜色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就是对印度人地位、身份所进行的一种划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