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业因其经济实力弱、市场份额低,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重视,导致其一旦遭受法律风险所受损失巨大。造成企业法律风险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表现在企业设立、经营和清算的各个环节当中。对于企业法律风险,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达到有效防控目的。
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企业经营者要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法律风险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风险之一。特别是中小企业,虽然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已经日益凸显,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其占有市场份额率低、经济实力差,一旦遭遇法律风险就极易陷入困境,甚至导致破产。因此,高度重视企业经营中潜在的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回避是每个中小企业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何谓企业法律风险
2004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首次明确了企业法律风险的含义,其是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由于行为人做出的具体法律行为不规范而导致的与企业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相违背的法律不利后果发生的可能性。①
依据上述《办法》中的定义分析企业法律风险,可以发现有如下几个要素:第一,行为人的违规行为是引起企业法律风险的直接原因,行为人可以以作为方式为之,也可以以不作为方式为之,但没有违规行为,就不会有法律风险;第二,行为人不规范行为招致的不利后果是法律上的不利后果;第三,既然没有违规行为就不会有法律风险,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企业法律风险是完全可以在事前避免的。
企业法律风险的表现及成因
表现。企业的法律风险可能存在于设立、经营和清算各个环节,其表现形式大致如下:
一、设立阶段。发起人行为不当会招致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的发起人对企业法律风险估计不充分,导致企业设立阶段的组织产生问题;发起人本身并不具备发起的资格,但是却进行了资金募集等发起行为;发起人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都会使企业设立的合法性存在问题,导致法律风险出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夭折。发起人要承担债务上的连带责任,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经营阶段。概括而言,企业经营阶段的法律风险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其一,劳动关系法律风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及福利、工伤、养老等问题的解决不仅涉及到劳动者和企业的利益,而且关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家陆续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企业在雇佣劳动者之前应当熟悉国家颁布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策,按照法律的要求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劳动环境,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如果企业漠视这些,则会导致劳动纠纷的发生。其二,合同关系法律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交易都是通过合同行为来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如下风险:一、合同的规定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构成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则此种情况下,企业要承担由此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中小企业由于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生意往来又常常是熟人交易,往往并不会让律师等专业法律工作者介入合同签订的过程,因而合同的签订可能会存在漏洞,导致法律风险。交易双方都有可能利用合同的漏洞谋取不符合双方交易目的的不当利益,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另一方损失惨重。
三、清算阶段。企业在进入清算程序后,要成立清算组织,对企业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算。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在申报企业债权或者债务的环节,操作稍有差错,不但有可能触犯法律,因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可能导致应当主张的债权不能得到实现,企业经济利益受损。而清算工作一旦完成,企业便会被注销,即使承受损失,也无法再以企业的名义进行追偿,因而这种损失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弥补的。
成因。致使企业招致法律风险的因素大致可以包含如下两类:
一、外部原因。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异常活跃,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但是,由于我国法制建设起步较晚,落后于实践,对于企业的部分经营活动明显缺乏规制。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利用自身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谋取利益,行为不当,从而招致法律风险。另外,在劳动合同中,劳动者是受国家法律和***策重点保护的对象,目前在市场上也存在部分劳动者利用合同漏洞向企业索取高额赔偿的行为,这也是中小企业面临法律风险的因素之一。在市场环境当中,由于法制机制不完善,竞争规则也存在很多问题,不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合法经营的企业比比皆是,特别是企业在设立、上市、并购、清算等环节中存在违规的现象更为严重。企业在这种操作中往往希望降低经营成本,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润,很多企业也都是随波逐流,与其他市场主体共同进行违规操作,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使企业的行为招致法律风险,往往会付出更多的经营成本。
二、内部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应当对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法律后果。同时,企业创设的目的是追求利润,在竞争规则尚不完善的今天,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违反市场规则。很多企业主体在企业的设立过程、经营过程、清算过程中,以及在合同行为和人事行为等方面缺乏合法的制度,导致违法违规现象频繁发生。具体地说,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包括:第一,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惜使用违法违规手段,导致自身的行为不符合现有的法律规范和***策,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承担不利后果。第二,企业直接负责人对于企业的法律问题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很多经营者对法律根本不了解,导致行为触犯法律,招致法律风险。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依据有关报道,美国企业支出的平均法律风险费用占企业总收入的1%,而我国与面临的法律风险分值相对应,应支出的法律风险费用为企业总收入的0.4%,而实际只支出了0.02%,法律事务方面的费用支出严重不足。②这些行为极易使中小企业陷入到繁冗的诉讼当中,耗时耗力、耗财伤神,如果严重的话,企业负责人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客观地说,这种法律风险的产生完全是由于经营者不够重视以及对于法律不熟悉造成的,而如果采取得当措施的话,这种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逐步完善,市场逐步成熟,规则也逐渐地透明化、合理化。对于违反法律进行操作的企业的惩治力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规范自身行为,在企业内部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把自身所面临的风险消灭在事前的准备过程中,真正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提高法律意识,注重合法经营。目前由于企业经营者的无知或是对法律的不重视而导致发生法律风险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应当引起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企业经营者须知,随着市场竞争规则的逐步完善,怀着侥幸心理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利润只会给企业招致更大的风险。经营者要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并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策。
建立合规部,审查内部行为。合规经营是降低企业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说,合规是指符合社会规范。要使企业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合规审查部门,审查企业日常的经营行为,审查对象包括管理者和被雇佣员工,使其行为符合企业经营所需遵守的社会规范。
合规部的工作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应当及时培训员工,培养员工的合规意识。在合规部中应当专门安排负责员工培训的工作人员,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合规培训,使员工在工作之初即树立合规意识,在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的行为应当合规。同时也应当对老员工组织定期培训。第二,及时制定企业的合规准则。这是合规部最重要的任务。合规部要根据每个部门的不同职责,制定不同的合规准则,如果有必要,还要针对每个岗位制定不同的合规准则,并且要和薪酬福利部门相配合,将合规表现作为考察员工的基本要求之一。第三,对员工日常行为的合规进行监督和检查。合规部应当设专人负责企业内部合规行为的审查。这些审查包括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对重大商业行为的审查,同时也包括对重要负责人的行为的审查。
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市场经验不足,大多数中小企业往往在出现诉讼纠纷时才想起求助专业的法律人士,而在平时的经营中则很少聘请律师对其行为进行审查。这种方式起到的效果差强人意。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规则的不断完善,庞大的法律体系已经使不专门从事法律服务的人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适用法律。因此,聘请专业的法律人士,在企业日常的经营行为中进行严格把关,是减少企业法律风险的必然途径。在发达国家,很多文书不经律师作出不得生效。虽然在我国没有类似的规定,但是在进行关系重大的交易时,聘请法律专业人士协助,是降低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
注释
①《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令第6号,2004年5月11日。
②尹伟琴:“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构建”,《浙江经济》,2008年第24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小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