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中国股市的表现确实让人费解。作为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主要国家,中国经济的表现让人称赞,但股市却一直萎靡,在2010年全球股市的表现排行榜上,居倒数第三的位置(依上证综指计)。或许有人会说,深圳市场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深综指、中小板指数等都还值得称道。事情也是这样,但这两个市场发展的如此不平衡,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不可以简单的归因。
这个问题也缠绕了笔者很久。是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度追捧?是对扩大内需的极大预期?是对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担心?是对房地产调控的预先反应?……是不是这些因素的困扰,才使得资金去追逐极为有限的几个行业,而忽视了其他被认为低估值的行业?才导致了2010年股票市场的冷热不均?表面上看,这种解释也说得通,但不是很有说服力。毕竟,长期被冷落的银行业,在2010年的利润是创了历史最好水平,资金对这一行业的过度冷淡照此解释总有些勉强。其他一些被冷落的行业也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
本周二(1月18日),深沪市场5只上市的新股一起跌破发行价,似乎预示了些什么,也在一定程度上点醒了笔者:新股的持续高价发行与全流通的格局,打破了市场原有的平衡;中国股市的转型正在进行,对部分股票的追逐是市场新格局下新行为的尝试。
回想起来,有两件事注定要改写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一个是全流通,一个是大扩容。
当年,市场谈全流通而色变,究其原因,是考虑到流通市值陡增之后市场的承受力。这个担心是实实在在的,并没有夸大。但为什么其后鲜有被再度提及?这不能不佩服证监会的高招,将一直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全流通一一化解:一是新老划断。该日期之后的股票是全流通,投资者必须认账,该日期之前的要全流通则需支付对价,以换取普通投资者的认可;二是分步流通。普通投资者开始看到的都是馅饼:送股、注入资产、承诺业绩,至于流通后的压力,也只是分期分批进行,同时在难得一见的牛市之下,上市流通还成为做高股价的契机。甜蜜来得明明白白,压力来得若隐若现。光是考虑到新老划断前上市的公司股份的全流通,大家就可以看到市场的扩容倍数。
股市大扩容是中国股市的一个必然选择。一方面是因为之前股市的结构单一,太注重成熟型企业,存在多层次化的必要;另一方面,由于其他交易所已不复存在,目前两个交易所容纳的公司量即为全国上市公司数量,由此考察会发现,上市公司数目仍然太少。笔者看到一个2008年2月的数据,称当时国内有1581个上市公司(不含三板市场),日本有东证/大证/名证/札证/福证/JASDAQ等市场,合计约4000个(包含ETF、REIT等投资信托产品的话是4029个)(三板市场除外)。可见,为不同的企业设置不同的门槛,容纳更多的初创时期的企业很有必要,同时,也有必要让更多的企业上市。
这两件大事都指向一个方向:即中国股市的正常化。“正常化”三个字背后的含义是:像其他市场那样挂牌与交易。在此之前,我们的中国特色的市场是:一些股票的市场价值得不到认同,股票上市得等待额度,大小企业按一个筛子筛选,上市公司是一种殊荣、以致得到地方***府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市场的亲切关怀,再丑的公司都可以卖个好价钱,退市风险几乎为零,更没见过破产的了。
股改之后,部分股票不能流通的问题解决了,但股票不是普遍投资品、而是身价矜贵的商品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解决后面这个问题的程序是:股市大扩容+市场化发行。大扩容是迅猛增加股票数量,市场化发行是让市场来定价。初始,我们看不到质的变化,但量的变化是非常明显:股票数量增加迅速,新上市的公司让人眼花缭乱,老投资者也开始记不住新上市的公司了。渐渐的,一些平常的公司会淡出投资者的视野,特别突出的企业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便是市场选择的开始。顺着这个趋势下去,我们会看到股票的发行市盈率也会开始出现比较大的分化,市场的选择会进一步展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股市怎么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