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李齐贤,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文忠,“益斋乃高丽三大文豪、韩国四大汉诗人之一”①,著有《益斋乱稿》、《栎翁稗说》,曾多次往返于高丽与元朝之间,居住时间约为26年,是在元朝居住最长久的高丽文人。因此,探讨李齐贤的中国之行对于中韩学术界来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李齐贤 诗歌 中华文化
一、李齐贤至元大都之原因
(一)时代背景
李齐贤(1287-1367),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朝鲜高丽王朝的衰危时期,同时又是中国元朝的鼎盛时期。此时,高丽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其实它已经成为元廷控制下的一个附属国。元仁宗延祐元年,高丽忠肃王元年(1314年),高丽第二十六代国王忠宣王王璋以太尉身份留元大都。李穑《鸡林府院君谥文忠李公墓志铭》云:“忠宣王佐仁宗定内难,迎立武宗,故于两朝宠遇无对,遂请传国于忠肃,以太尉留京师邸,构万卷堂,考究以自娱。因曰:‘京师文学之士皆天下之选,吾府中未有其人,是吾羞也。’召至都,实延祐甲寅正月也。姚牧庵、阎子静、元复初、赵子昂闲游王门,公周旋其间,学益进,诸公称叹不置。”②《高丽史·李齐贤》本传云:“忠宣佐仁宗定内乱,迎立武宗,宠遇无对,遂请传国于忠肃,以太尉留燕邸,构万卷堂,书史自娱。因曰:‘京师文学之士皆天下之选,吾府中未有其人,是吾羞也。’召齐贤至都。是时,姚燧、阎复、元明善、赵孟頫等闲游王门,齐贤相从,学益进,燧等称叹不置。”③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治格局促使李齐贤至元大都陪伴忠宣王。
(二)李齐贤的自身才华与家庭背景
李齐贤被召至大都,之所以能够成为陪伴忠宣王左右的最佳人选,除了时代背景之外,更重要的原因便是其自身才华和家庭背景。
1.自身才华
李穑《鸡林府院君谥文忠李公墓志铭》云:“公自幼巍然如成人,既知为文,已有作者气。大德辛丑,公年十五,郑常侍僐试成均,举首负其能相颉颃,闻公所作,消缩莫敢争先,公果为魁。……戊申,选入艺文春秋馆,馆中人推让不敢论文。……所居称职,……公为之无难色,人曰:‘李公可谓不器君子矣。’”④李穑用“所居称职”对其进行评价,足以说明李齐贤在至元大都以前,就已经才华横溢,仕途辉煌。柳成龙《益斋先生文集跋》亦有云:“高丽五百年间,名世者多矣。求其本末兼备,始终一致,巍然高出,无可议为者,惟先生有焉。”⑤李裕元《玉磬觚賸记》云:“李益斋为忠宣器重,从王居上国最久,故得与元四学士游处。视易听新,磨砺变化,固已极其正大高明之学。而又奉使川蜀,从王吴会往返万余里,闳博绝特之观,包括无余,踈荡其奇气,敛而东归。问学之士,仰之如泰山,去其靡陋,稍返尔雅,皆先生之化也。”⑥李德懋《清脾录》云:“余尝读《益斋集》,断然以益斋诗为二千年来东方名家。其诗华艳韶雅,快脱东方僻滞之习。虽在中原,优入虞、杨、范、揭之室。成慵斋所谓‘益斋能老健而不能藻者’,非铁论也。以益斋而不能藻,何者果能藻乎?今世之人,甚至不知益斋之为李齐贤者,可悲也。”⑦足可见李齐贤的自身才华,以及在韩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卓越贡献。
2.家庭背景
李齐贤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李瑱属于进步的两班文人,是“后耆老会”⑧的组织者兼领袖。自幼年时期,即受家庭熏陶,广泛阅读各类经卷,博览群书,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和仕途征程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眉州》诗中这样写道:“吾大人三昆季,俱以文笔显于东方。伯父、季父相次先去。唯公无恙,年今七十有奇。若使北来,得与中原贤士大夫,进退词林间,虽不敢自比于苏家父子,亦可以名动一时。顾水陆千里,干戈十年,所处而安,无慕乎外。故天下莫有知之者。”眉州即苏轼父子之故乡,初到此地,有感而发,作诗一首。诗中将伯父、叔父和父亲的才华比做苏轼父子,足可见李齐贤对其家世颇为自豪。同时,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其文学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二、李齐贤与元朝文人的文学交游
李齐贤至元大都之后,所交游的文人都是元朝著名诗人。诸如:赵孟頫,著有《松雪斋集》;元代鲜卑人后裔元明善,著有《清河集》;张养浩,著有《归田类稿》;润,著有《存复斋文集》,还曾将一幅《燕山晓雪***》赠与李齐贤。李齐贤与元朝友人将文学交游作为诗歌创作内容的一部分,为中韩两国文学的互相交流作出了贡献。同时,在交游唱和过程中产生了深厚的友谊,成了中韩历史上流传的一段佳话。《益斋先生集》本传云:“延祐中,忠宣王留元,构万卷堂,姚燧、阎复、元明善、赵孟頫等诸学士咸游王门,齐贤周旋其间,学益进,诸公称叹不置。”⑨由此可以看出,李齐贤与元朝当时文人群体的交流甚为广泛。
赵孟頫作《留别沈王》赠与忠宣王和李齐贤;润作《别后怀权赞善、李仲思二宰》、《送李益斋之临洮》赠与李齐贤,同时也表达了对忠宣王流放的依依不舍之情。在《益斋乱稿》中,也不乏李齐贤与元朝文人的交游唱和诗篇。如:《张希孟侍郎见示江湖长短句一篇以诗奉谢》、《奉和元复初学士赠别》、《二陵早发》、《和呈赵学士子昂》、《吴江又陪一斎用东坡韵作》、《和郑愚谷题张彦甫云山***》、《雪》等。这种文学交游都极大地促进了其诗歌的发展。
三、中华文化对李齐贤诗歌的影响
李齐贤作为高丽时期最重要的汉诗人之一,其诗歌创作与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文化的重要因素渗透于其诗歌的方方面面。中华文化对李齐贤创作的熏陶主要表现有四点:
(一)李齐贤诗歌中的中国儒学因素
李齐贤生于高丽从属于元朝的时期,此时正值元朝学术界极度推崇新儒学的初期。高丽受到中国儒学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儒学便成为高丽学者趋之若鹜的热点,儒学在高丽的地位极其重要。李齐贤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学习儒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的思想。《易东书院记》云:“白颐正,蓝浦人,天资纯厚,有公辅器重,封上***君,安文成门人。时程朱之学,未及东方,颐正在元,得而学之。李齐贤、朴忠佐,首先师受。”⑩因此,他也是新儒学(程朱理学)在高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同时,“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了其整个诗歌创作之中。
如:《沁园春·将之成都》、《江神子·七夕冒雨到九店》、《题华州逆旅》、《题长安逆旅》、《思归》等诗篇,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促织》等诗中,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的虐***和罪恶;小乐府诗歌,更是风格新颖、内容生动、大放异彩,这些作品以民歌为基础,描写了民不聊生的生活和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这些对朝鲜古典诗歌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巫山一段云》等诗歌表现了对中国儒、道思想的欣赏,其中对道家老庄思想的赞赏集中体现为对超然精神的追求和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李齐贤诗歌中的中国名山大川
李齐贤至元大都之后,先是陪同忠宣王游历江南;忠宣王被流放吐蕃之后,在西蕃远谒忠宣王的途中,足迹遍布了川、陕、青、甘、苏、浙等地,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名山大川更是让李齐贤震撼。因此,这些风景名胜都成了其诗歌中的素材。如:《黄河》、《蜀道》、《登峨眉山》、《潇湘八景》、《松都八景》、《水调歌头·望华山》、《大江东去·过华阴》等,这些诗篇真诚地歌颂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雄伟气魄和自然秀丽的风景。
(三)李齐贤诗歌中的中国历史人物
李齐贤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中国历史典故烂熟于心,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更是有一种敬佩之情,这种感情通过诗歌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如:《竹林七贤》、《则天陵》、《诸葛孔明祠堂》、《比干墓》、《陈胜》、《项羽》、《刘向·刘歆》、《韩信》、《张良》、《夏侯婴》、《刘敬》、《白乐天真赞》、《坡真赞》、《洞仙歌·杜子美草堂》、《满江红·相如驷马桥》等。
(四)中国古诗对李齐贤诗歌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歌蔚为大观,对李齐贤诗歌创作也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宗唐学宋现象和韵诗的运用。如:《吴江又陪一斋用东坡韵作》、《姑苏堂和权一斋用李太白韵》、《游道场山陪一斋用东坡韵》、《读李义山集和蜂诗》。其二,对唐宋之前诗歌的模仿。《栎翁稗说》后集一云:“予独爱,池塘生春草,以为有不传之妙。”?輥?輯?訛而“池塘生春草”出自谢灵运《登池上楼》,此为中国诗歌史上广为流传的佳句。
中韩两国相互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中韩古代文人的学术交流在两国学术界正被广泛关注。其中,对于李齐贤的研究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日益受到中韩学术界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浅谈了李齐贤的中国之行,即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其整个游历过程与中华文化对其诗歌的影响。李齐贤的中国之行,其在元经历成了《益斋乱稿》的原始素材。《益斋乱稿》中多数诗篇便是创作于至元大都之后,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李齐贤对中华文化的熟悉与热爱,以及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喜欢。徐居正《东人诗话》云:“唯益斋备述众体,法度森严,先生游学中原,师友渊源必有所得者。”?輥?輰?訛足可见中华文化对其影响深远。分析李齐贤的在元经历对于其诗歌研究和中韩学术界来讲,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历史价值。
注释:
①高丽三大文豪,指李奎报、李穑与李齐贤,韩国四大汉诗人,指崔致远、李奎报、申纬、李齐贤。
②[韩]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益斋乱稿.亚细亚文化社刊行,1972:588.
③奎章阁***书.高丽史.列传卷二十三李齐贤本传。
④[韩]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益斋乱稿.亚细亚文化社刊行,1972:586-587.
⑤[韩]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益斋乱稿.亚细亚文化社刊行,1972:602.
⑥[韩]民族文化推进会编.韩国文集丛刊.民族文化推进会刊行,1990,第315册:543.
⑦[韩]李德懋著、邝健行点校.清脾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21.
⑧“后耆老会”是李瑱等组建的一个文学团体。这一类团体构成人员,大多身居要职,为求善终而乞退解甲,为求消灾而自耽诗酒。
⑨[韩]韩国国立中央***书馆.益斋先生集(藏本),第1册13页。
⑩[韩]民族文化推进会编.韩国文集丛刊.民族文化推进会刊行,1990,第31册:412.
?輥?輯?訛[韩]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益斋乱稿.亚细亚文化社刊行,1972:521.
?輥?輰?訛[韩]赵钟业.韩国诗话丛编.太学社刊行,1996.
参考文献:
[1]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韩儒林.元朝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益斋乱稿[M].韩国:亚细亚文化社,1972.
[4]韩国文集丛刊[M].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
[5]韦旭升.朝鲜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许世旭.韩中诗话渊源考[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
[7]赵孟頫.松雪斋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8]赵钟业.韩国诗话丛编(修正补增全17卷)[M].韩国:太学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