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的职业化飞速发展,很多草根球员横空出世,也有不少天才湮没于世,而对于那些男篮的“星二代”们,他们在长辈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中国篮坛的“星二代”。
文武双全——郑祺龙
郑祺龙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但是他的父亲郑武却在中国男篮大名鼎鼎,他是96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现任浙江女篮主帅。在郑武的言传身教下,郑祺龙也选择了篮球,现效力于浙江稠州银行青年队,身高2米的他,前不久参加了全国男子篮球职业俱乐部U16的比赛,小郑的表现得到了篮球专业人士的认可,未来一片大好。
郑祺龙的名字是请一位台湾老师傅算的,希望他能健康平安成长。他的小名叫“滋滋”,是爷爷起的,因为他是数鼠的,爷爷就给他起了一个小老鼠吃食声音的***名。郑祺龙读书成绩也不错,非常聪明。郑武说儿子的数学成绩很好,上课一听就会,但有时也会耍点小聪明,总给自己留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郑祺龙和郑武长得很像,“是我年轻时的翻版”。谈到儿子,郑武的脸上总洋溢着幸福。
或许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郑祺龙从小就非常喜爱两样东西,一是车模,二是篮球。由于篮球是这个家庭的特别符号,所以滋滋从小就喜欢玩篮球,“起初也和其他小孩子一样瞎玩,后来我们有意训练他打球,教他控球。”为此,郑武还设立了一套奖励办法,拍100次球就发1元奖金,1000次就奖励10元。10元对于独生子女滋滋来说不算什么,但这个小小的奖励却能激发他的“训练”热情。“有时儿子需要钱的时候会主动说,爸爸我要拍球了,于是自己就拿起球在家里拍起来。”说到这里,郑武一下被儿子的聪明和可爱给逗乐了。因为儿子还特别喜欢车模,所以当他想买的时候,就会很卖力地拍球,而且有时还会自己增加难度,左右手或前后不停变化,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奖金”。等儿子长大了,就再也不用郑武督促,因为在体校他得到了更多的赞扬声。“因为他的手感极好,投球也很柔和,我们没怎么教他,他却投得很好。”
前途无量——郭艾伦
郭艾伦早已经是中国篮球圈里耳熟能闻的名字,小郭现在是辽宁男篮的一员,入选过国家队,这里面自然少不了其叔叔郭士强的提携。郭艾伦就是受到叔叔的影响,而走上了篮球道路的。郭士强是前国家队主力控卫,退役后转做教练的他,曾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和辽宁男篮主教练,“郭叔叔”还一手将小郭“捧红”,从辽宁队到国家队,郭士强对侄子可谓关爱有加。
近两年,年轻的郭艾伦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2010年,郭艾伦风光无限,在U17世青赛上,他以场均22.4分夺得“得分王”称号,另外场均贡献5.5次助攻4.9个篮板和1.3次抢断,在7场比赛中砍下20+,并率领球队拿到第七名,创造中国国字号球队最佳战绩。随后他又领衔U18青年队以9战全胜的战绩夺得亚青赛冠***。在土耳其男篮世锦赛上,他也搭上末班车,成为继陈江华之后第二位未打过CBA联赛就入选国家队的球员。
但2011年,因为“兵谏门”事件,郭艾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随后的U19世青赛上,中国国青队小组赛3战皆墨无缘八强,最终只凭借排位赛的两场胜利,拿到了第十二名,未能创造历史。作为国青队当家球星的郭艾伦,在世青赛上发挥很不理想,场均仅贡献15分、3.6个篮板和2.8次助攻,失误数场均接近3次,饱受舆论质疑。
虽然经历了种种磨砺,但是郭艾伦在CBA的表现愈加成熟。经过一个赛季的自我证明之后,郭艾伦终于再次回到了国家队。2012年3月19日,在篮协公布的国奥队名单中,郭艾伦榜上有名。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之后,郭艾伦终于凭借努力又敲开了重返国家队的大门。领队张雄表示,希望郭艾伦在国家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为国家队备战奥运会努力。
希望之星——阿尔斯兰
阿尔斯兰是谁?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如果你细想一下“阿”字辈的男篮教练,就会想到八一队主教练阿的江。是的,阿尔斯兰正是阿的江之子。阿尔斯兰今年17岁,身高1.76米,去年年底入选了U16国家队,被誉为未来的希望之星。阿尔斯兰从小在八一队长大,继承了父亲篮球基因的他,也时不时地跟八一队球员过过招,篮球技术和篮球智商自然提高得很快,应验了“虎父无犬子”这句名言。
年少成名,阿尔斯兰除了继承父亲精湛的球技之外,也继承了父亲不服输的精神。“他总是说,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对自己要有自信。”阿尔斯兰说。有一次,因为在训练中崴了脚,阿尔斯兰的脚踝骨折了。他没有退缩,坚持了下来,“我从小就喜欢篮球,长大了就想干这行。当时没想过苦不苦,自己喜欢就不觉得苦。”
进入八一青年队后,虽然训练的地方离家很近,阿尔斯兰却不能回家,要跟球队吃住。“每天早上起来训练,中午和队员一块去食堂吃饭,然后回宿舍休息,下午接着训练。”阿尔斯兰说,只要能打球,这些都不是问题。
去年五月进八一三队,阿尔斯兰接受专业训练只有一年的时间,但他进步飞快,入选了国青队。当中,他克服了不少困难。“不管在八一队还是国青队,都有很多对手,他们打球时间比我长。”阿尔斯兰说,“我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好好练,超过他们。”
阿的江虽然鲜有时间手把手教儿子,传道解惑却是少不了的。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阿尔斯兰总是第一个想到老爸。“我跟我爸在一起就是聊篮球,就连晚上在家吃饭的时候也聊篮球。”阿尔斯兰说,“像防守、进攻、运球……我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空的话,父子俩会一大早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惬意地看NBA的转播。两人一边看,一边讨论比赛的细节。如果遇上科比、德隆这些喜欢的球星,阿尔斯兰有时会为一个精彩的进球激动得大喊大叫。这时,阿的江会不紧不慢地告诉他,这个球不该这么打。
去年夏天,阿尔斯兰还陪老爸看了几场世锦赛的转播。阿尔斯兰一开始总盯着大牌云集的美国队,后来阿的江跟他说,多看看塞尔维亚和西班牙那两个后卫。“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俩就是蒂奥多西奇和卢比奥。”阿尔斯兰说,“他们俩都不属于身体素质特别好的后卫,但对身体和技术的运用非常到位,而且对比赛的理解、时机的把握都很细腻。跟美式后卫相比,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阿尔斯兰刚刚起步,他希望自己能成为老爸这样的球员,更希望在将来能超过老爸。“我有这个信心。”他说。
少年老成——李京龙
李春江是CBA赛场的金牌教头,曾经带领广东队获得过7座CBA总冠***。李春江也是个好父亲,把儿子也培养成了篮球场上的栋梁之才,其子李京龙已是国青队的一员虎将。李京龙2004年进入体校正式开始篮球训练,2006年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李宁青少年篮球选秀营并参加三分大赛,随后赴美进入篮球学院学习。有意思的是,李春江当年最擅长的是远投,而儿子李京龙最擅长的却是突破。
说起为何打篮球,李京龙已经记不起最初的原因,只隐隐约约记得小时候放学之后没事情干,妈妈就带着他到球馆等爸爸。“看着大家在训练,我也拿起了篮球,就这样开始的,反正不是我爸逼着我打的。到现在,是我自己真的很喜欢很喜欢,父母尽力帮助我而已。”
这一次入选国青队,李京龙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大家都说我是李春江的儿子,如果说没有压力是假的。”李京龙很坦白地告诉媒体记者。但父子情浓于血,这种事实他只能更加刻苦训练来回应,“篮球既是爸爸的工作,也是我的工作,不过他是他,我是我。”
“平时朱芳雨、王仕鹏这些大哥都会给我一些帮助,给我指导,希望我进步。反倒是爸爸太忙了,没时间手把手教我打球。”而他未来的目标,“就是进入宏远一队,打上CBA。”李京龙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男篮的那些未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