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山二院被暂停医保服务”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其实中山二院的“分解住院”等违规做法,在全省医院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有专家指出,医保制度的漏洞亟待修补,拧紧医保管理的“水龙头”,保护老百姓的“救命钱”。
“分解住院”加剧病人负担
据广州某大医院办公室主任透露,现在医院套取医保基金,主要有两种方式:分解住院和挂床。
所谓分解住院,是指参保病人确实生病住院,但医院不一次性将其治好,而是分成几次***,让病人反复住院,从而牟利。
不少医院吐苦水说,这样做是因为医保给的报销定额太低,现在广州三甲医院一般在8000~10000元,而医院实际人均住院费已经达到1.2万元以上,这样除掉患者自付部分,剩下的医院要“包干”,治的重病人越多就越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医院严格监控医保病人费用的动态,一旦快要接近定额大关时,就会想办法让病人转院或是回家过一段时间再来住院,靠分解增加次数让医院不致亏损或略有盈余。
但有专家分析,既然有高于定额的病人,就有低于定额的病人,所以拉平均,医院其实基本不会亏本。据测算,只要住院人数达300~500人,就能基本实现平衡。
分解住院客观上加剧了病人的负担,住多一次院就要多付一次自付部分的医药费。但由于病人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只能服从医院安排,少有投诉的。
“挂床”就是医患“串谋”骗医保
如果说“分解住院”是“医院赚钱,病人无奈”,而所谓“挂床”则多数是医院和患者“串谋”骗医保。
据介绍,挂床就是参保人员并没有住院***,但医院编造病人住院***的一系列假病历、假***项目,并向医保部门申请报销,从而牟利。
广州某三甲医院的内科医生说,前几年确有些中小医院拿职工医保卡去挂床骗保,这两年经过医院管理整顿,已有改观。现在比较头疼的是“患者求医生挂床”。
他解释说,由于医保病人看门诊刷医保卡,一个月也就一两百块钱,连个CT检查费都不够。所以一旦身体出点问题,一些病人就会找医生求情,帮其“挂床”,假装住院就能换个几千块的定额报销。而实际上很多病人只是每天到病房打打针、报到一下,就回家休息,有的甚至连医院都没住过。
尤其是一些需要多次***的肿瘤患者,本来在门诊***,每次只需10分钟左右,就可回家休息,但为了能报销,有些家庭困难的患者就算延误病情也要等床位,或者哭求医生让其“挂床”。这位医生说,面对这种情况,他们有时会心软。
大医院对医保病人“挑肥拣瘦”
由于医保制度设计的问题,还导致了一个怪象:患者拼命挤大医院,而一些大医院却对医保病人“挑肥拣瘦”。
广州某市级医院肿瘤科医师表示,目前医保基金是按人头结算定额的,不管什么病、病到什么程度,都是点人头,这就导致大医院对病人挑挑拣拣,凡是病情轻的患者就赶快收进来住院,这样“有得赚”,而重症病人则丢给中小医院。
而这种结算制度也导致患者喜欢到大医院看病***。同样是肝癌患者,到大医院不仅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还可以结算2.3万元,而到小医院却只能结算3000元,患者肯定挤大医院。
专家指出,我国在制定医保制度时是希望起到分流患者的作用,结果却导致患者集中到大医院的比例从60%上升到80%。这样大医院越来越拥挤,看病自然越来越难。
如何管好老百姓的“救命钱”
有专家形象地打比方:“医保基金就是水源,医保管理就是一个水龙头,而参保群众则是在水龙头下接水吃的人。”如果这个水龙头拧不紧,骗保医院就会把本该百姓喝的水偷吃了。
专家分析,医院屡教不改,有几个原因:一是定额标准过低,医院当然会想办法弥补支付不足;二是违规多摘牌少,违规成本低,不足以促使医院规范行为。一些大的公立医院,几乎不会被摘牌,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当地最好的医院,没有替代机构,无法形成竞争压力。所以这次中山二院被高调亮“黄牌”,对规范监管来说,是难得的大力度,对保护医保基金和患者权益有利。
在具体制度方面,以前社保部门与医院签医保协议,往往是行***性、指令性的协议,“我就是这个价,必须按这个执行”,医院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严格按《合同法》签协议,双方经过平等谈判,那样医院的一些实际困难可以考虑到,也不会出现那么多“骗保”行为。
改革结算办法方面,现在很多地方正在实行的单病种收费,可以控制费用,但也有争议。比如一个阑尾炎手术规定收费1500元,大家都认为比较合理,但出现并发症的话又该怎么计算呢?
专家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医保制度无懈可击,但管理部门应努力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将漏洞尽量缩小。(据《南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分解住院”:让病人多掏一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