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9日(正月十二)下午四时许,诗人、书画家王超兄来电话告知,宋蕴华先生不幸于当日下午三点四十分在西安病逝了。我简直不相信这是事实,心情难以接受。我矗立在雪花飞舞的窗前,遥望西京长安,心潮起伏。往事如烟,使我伏案疾书,散乱地写下了这篇怀念文章寄给《武当》……
一位气贯长虹,献身太极拳事业的武林豪杰,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国际太极易拳道开山宗师宋蕴华先生和我们永别了!回首首届武当赵堡太极拳联谊盛会,我们与宋蕴华先生相聚。那时候,宋先生谈笑风声,一派大师风范。记得在开幕式的前一天晚上,武当、香港、西安等地的武林朋友们聚在一起,收听收看由人民音乐家王莘老人谱曲,诗人、书画家王超作词的《国际太极易拳道会歌》后,宋蕴华先生高兴地说:“我们有了会歌了。记住,我们在坐的每一位,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相遇,都不要忘记,我们都是练赵堡太极拳的!”尔后,宋先生去了成都。他从成都打来电话,说是患了感冒,正在打吊针。我没太在意。当他返回西安后,我在电话里得知,先生正在授拳。不久,便传来了他住院手术的消息。
进入正月,我的心揪揪的,遥望中原,关注着先生的健康。
我出身太极世家,五岁随父修炼太极拳,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武林各门派豪杰之成就。后来,我有幸通过胞兄王超,结识了一代拳宗、武林豪杰宋蕴华先生,并知道他许多传奇动人的故事。
宋蕴华先生为人宽厚,行侠仗义,在武林中享有盛誉。1984与1985年间,宋蕴华先生率徒参加了一些省市和部级武术对抗赛。其弟子孙金斗、赵***连续两届荣获所在省市重量级冠***,并在全国大赛中亦取得良好名次而威震武林。中原腹地之“卧龙”以实战派英姿一展雄风于世。宋蕴华先生的大名,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如雷贯耳享誉神州了。宋先生的绝学超诣,以高尚之武德和雄厚的武功实力,靠深通拳理的教学实践和累累科研硕果,于华夏中原赵堡太极拳发祥地,被推举为第十一代传人,并潇洒走出中原,闯出国门,辉煌走向了世界。他注入毕生心血,挖掘,整理,总结,创造,弘扬国粹太极拳,经历和实践着十分艰辛地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的艰苦历程。1994年,宋先生以开山宗师之非凡气魄,在香港创立了九段位搏击体系――国际太极易拳道,而轰动世界武坛。国粹武当赵堡太极拳,被宋先生及同门众拳家传于香港、东南亚和欧美,如今已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其弟子遍及港、澳、欧、亚的47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初,由宋蕴华先生之弟子袁仕杰博士编著的《赵堡太极拳汇真》一书即将问世。宋先请诗人、书画家王超教授题写了书名和藏头楹联。楹联为:“仕途名禄远天外,杰作汇真弘武魂。”宋先生特意打来电话,请我为《赵堡太极拳汇真》作序。忆此“作序”岁月,令人心潮难平。与其说是让我为《赵堡太极拳汇真》作序,倒不如说是我在向《赵堡太极拳汇真》学习。胜名之下,其实难负。我如饥似渴地拜读了宋先生寄来的《赵堡太极拳汇真》手稿,和所有珍贵的历史资料,深为宋先生之高尚武德所打动,深为先生之国学、武学功力所折服。宋先生的武学专著,袁仕杰博士编著的《赵堡太极拳汇真》,向世人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知史明志,温故而知新。从赵堡太极拳清代前辈宗师和兆元开创太极拳架之先河,到第十代传人郑悟清承前启后,于陆******官学校铸就一代治国治***之栋梁,直至第十一代传人宋蕴华先生开山创立国际太极易拳道,向世人昭示了,素以“硬如钢、软如绵、滑如鱼、粘如鳔”而著称于天下,曾得到雍正皇帝御笔“乾坤正气”褒扬的赵堡太极拳,在新世纪能不能再展宏***腾飞于世界,最根本的出路在于不断地创新。
我在与宋先生的交往中,深知先生宽广的胸襟,深知先生为太极拳的发展而忧虑。他认为,在世界体育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重现中华武术独特的搏击雄风,是武林界多年关注的焦点。太极拳要步入世界体坛,必须清醒地认识自我,必须勇敢地承认太极拳与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拳击等对抗项目相比,有自己的落伍之处。正是基于这种成熟而务实的思考,先生才能在深刻反思中,集中华武林、世界体育竞技之精粹,而毅然崛起大胆对赵堡太极拳进行创新的。国际太极易拳道,是在赵堡太极推手、跌法、擒拿等技法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集技击、造型、养生、审美和深奥哲理于一体,把武术与现代科技、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的富有东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九段位搏击体系。她理法兼融,融汇中西,按国际其他搏击项目比赛的统一规定,制定了一整套比赛规范和标准。她特别突出了太极拳的搏击特点,为各门派发挥其各自的特长、优势和绝招,公平竞技,展现太极拳最本质的搏击风采,为太极拳带来辉煌。九段位国际太极易拳道的建立,显示着宋蕴华先生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力扫纸上谈兵浮躁之风的明确态度。宋先生在得到赵堡太极拳第十代宗师郑悟清的真传后,他以超人的毅力,数十春秋不畏寒暑,闻鸡起舞,博览群书,潜心研修太极理法,靠深厚扎实的功夫和过人之胆识,勇敢地站在时代潮头,向前人挑战,向自我挑战,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开创国际太极易拳道的同时,不断为赵堡太极拳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宋先生在国际上从事太极拳教育,在教学思路上不断创新,在太极拳技击方面,以淳厚细腻,出神入化,独具建树的卓越拳艺和武术家的大师风范盛誉国际武坛。先生摒弃传统太极拳理论中虚妄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在批判中继承太极拳传统技法,并广泛研究和借鉴摔跤、拳击等中西强对抗项目的搏击特点,将太极拳理论升华到崭新的,居于世界前列的新层面。在治学实践中,先生倡导科学化、知识化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太极拳传承中父子与师徒等狭隘经验主义之师徒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广纳武林英才,为国际太极易拳道的腾飞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说先生为太极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誉先生为乾坤正气中华龙,是当之无愧的。宋先生始终关注,并身体力行地鼎立支持赵堡太极拳的传播与普及工作。2003年至2005年,我先后在天津市侨联、天津市河东区***协、今晚大厦、天创学院等地讲学,举办太极拳讲座,每次都得到宋先生的指点。2005年7月7日,我应南开大学太极拳协会,天津孙子兵法与古代文化研究会之邀,在南开大学演讲《从赵堡太极拳到国际太极易拳道》。先生得知后兴奋异常,他先后两次从香港打来电话,亲自和我一起制定演讲题纲,并向我介绍了其弟子彭文,在美国旧金山征服美国三名诲***陆战队特种兵――格斗专家的美好动人故事,为我的演讲增添了光彩。当我在演讲中展示国际太极易拳道总会会长宋蕴华先生,以及香港中国长安国际太极拳研究会和中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袁仕杰先生发来的三封祝贺信时,全场鸦雀无声。人们先是投来敬慕的目光,紧接着爆以热烈的掌声。这三封在宋先生亲自过问下发来的贺信,在南开园展现了我们海内外武林人是一家之豪情,和我们武当赵堡人团结一致之浩然正气。宋先生留下的《赵堡太极拳***谱》、《太极拳说》、《太极易拳道》等武学专著,是中华武术之瑰宝。他对太极拳功夫五界“形法知理化”之精辟论述,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地步,展示了先生对太极挚理论至深至精的涵养。他的“太极拳从老子之道定拳势,以中庸之道定拳风”,以及“太极拳无处不易,无处不理”的独到见解,将太极拳与祖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剖析得深入浅出,人木三分,真是一派大师风采,令武林界折服。我们研修宋先生的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太极拳深邃经纶,会使人大彻大悟。修炼太极拳,实则为修炼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奥哲理的涵养。2005年10月的武当首届赵堡太极拳联谊会前夕,宋先生从香港寄来了其弟子袁仕杰博士撰写的武学力作《赵堡太极拳新理论体系探讨――浅析宋蕴华对赵堡太极拳力学理论和光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这是一篇向世界武学颠峰挑战的高水平武学专论。她把传统、创新与高科技融为一体,用科学的精神推动太极拳,从理论上在世界体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丙戌正月,感受不到一丝春意。祖国北方天津的严冬与中原西安一样寒彻逼人。一场大雪过后,气温骤降lO℃。狂风卷着暴雪,大地一片茫茫。这个时候,从古都西安传来了宋先生的噩耗。很长一段时间,我怎么也不相信这位武林豪杰已去的事实。在祭奠先生的日子里,我怀念先生之情难于言表。宋蕴华先生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的功德与日月同辉,与太极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