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对比、发现,归纳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难点:揭示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式教学法。
学法:***思考、分组讨论、团结合作。
【教学准备】
教学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让学生口头复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回答下列各题:
17×25=25×( )
49×35=( )×49
a×b=b×( )
39×2×35=39×(×)
40×(15×38)=(40×)×38
(a×b)×c=a×(×)
师:前面我们经过计算、分析、比较,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乘法还有什么定律。
二、探索新知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师: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很多同学参加了植树活动,让我们看看同学们积极植树的场面。
出示植树主题***,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已知的条件。经过学生仔细地观察、寻找、整理,发现已知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有4名同学负责挖坑、种树,有2名同学负责抬水、浇树。
让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这时,有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 教师先组织学生***思考,再分小组议一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分析,让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解答方法。
方法一:先求每组的人数,再求总人数。
(4+2)×25=6×25 =150(人)。
方法二:先分别求出负责挖坑、种树和抬水、浇树的人数,再求总人数。
4×25+2×25 =100+50=150(人)。
(2)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区别这两种方法的异同之处。
解题思路不同、列算式不同,但是最后计算结果是相等的,所以(4+2)×25=4×25+2×25。
思考题:25×(4+2)25×4+25×2,应该填什么符号。
(3) 归纳总结定律。
师:从上面的等式中你能判断出是不是类似的算式都有这样相等的关系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并让学生仿照上面的例子举一些类似的算式,并算一算,再进行检验。
(15+13)×4=15×4+13×4;
(7+3)×12=7×12+3×12;
(21+37)×13=21×13+37×13。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乘法分配律。在(4+2)×25=4×25+2×25等式中,左边算式的运算顺序:先求和,再求积;右边算式的运算顺序:先求积,在求和。
师生共同归纳等式的特点:“先求和,再求积”=“先求积,再求和”。
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师:如何简便地表示乘法分配律呢?a×(b+c)和a×b+a×c相等吗?
(4)比较区别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不同点。
师: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一样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比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发表各小组的意见,并相互交流。学生得出结论: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而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三、课堂练习反馈
1.完成课本第36页“做一做”。
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56×(19+28)=56×19+28 ( )
32×(7×3)=32×7+32×3 ( )
64×64+36×64=(64+36)×64 ( )
先组织学生读题,弄清楚题意再思考,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
2.完成课本38页练习第7题。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选择其中一个算出来。
(1)25×(200+4);25×200+25×4。
(2)35×201;35×200+35。
(3)265×105-265×5;265×(105-5)。
(4)25×11×4;11×(25×4)。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四、课堂小节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
1.不计算,把下面得数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59×29+59×71 48×5-18×5
57×(20-18) (28+72)×25
28×25+72×25 57×20-57×18
(48-18) ×5 59×(29+71)
2.填一填。
134×4+134×6=×(+)
4×a+a×5=(+)×
(45+55)×72=×+×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设置情境,再让学生观察,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解决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该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探索、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充满趣味,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并感知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和知识,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人,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亲身探索知识,并自我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将新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所以课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想说、多说、爱说,给学生探索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