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随着高校扩招的开始,我国高校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界对于就业问题的讨论开始表面化。在此就我国目前就业相关问题发表一些浅见,同时也希望能给处于就业活动中的各位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就业难 现状 原因
一、我国就业的现状
1、人口与劳动力
经济活动人口:所有年龄在16岁及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为各种经济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口
劳动参与率:年龄在16岁以上(含16岁)的人口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比率,即“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的人口”
从上表可得知,近十年通过***府采取的各项措施,我国的劳动参与率虽有所下降,但与其它国家(基本上在50%-65%)相比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使得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2、就业总量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到2014年城镇就业人员已经超过乡村就业人员。
3、大学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随着上世纪末高校的扩招开始,大学毕业人数逐年上升(参照***1),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毕业生面临找工作的局面,甚至出现几千人竞争1个岗位的情况。凡是去过招聘会的人都知道,招聘会的热闹场面不亚于春节火车站排队的盛况。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二、就业难的原因
1、劳动参与率偏高
劳动力参与率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指示器。偏高或偏低的劳动力参与率,都表明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相应的问题。导致劳动参与率偏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例如:
(1)投资市场不完善
目前我国投资市场尚不成熟。虽然近1,2年出现了例如支付宝理财,P2P理财等投资渠道,但是随着支付宝理财的收益率不断下降,P2P理财的监管问题,都使得居民在进行个人投资理财时仍然较为保守谨慎。这就加大了人们对劳动市场的依赖性,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
(2)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市场
目前我国仍然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很多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从事对技术和设备依赖度较低的作业,因此有很多年轻人出于家庭贫困等各种原因,中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从而导致一部分对劳动者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的劳动力供给过剩,间接地提高了劳动参与率,增加了就业的竞争程度。
2、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失衡
第一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聚集着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但随着我国二三产业的发展,先进设备取代了大量劳动力,致使企业下岗人员增多。我国的产业模式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这就使得就业人员的素质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导致结构性失业矛盾冲突。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及职业素质影响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是两种结构失衡的关联因素之一。
3、大学毕业生数量的猛增以及对工作的能力和态度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大学生已经走入寻常家庭,从以前的“精英化”逐步转变为“大众化”。但是这种“大众化”的背后却隐藏着潜在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虽然体现了我国教育水平的增加,也是我国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但是毕业生数量的猛增也间接地影响了人才供求市场的不平衡。
其次就是不良就业观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着从众,攀比等心理倾向和盲目行动,都向往着高工资,高福利,催生出了大城市热,外企热,某个行业热等现象,这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再有就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虽然我国的教育体系在不断优化,但是还有很多大学生把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上,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三、解决就业难的一些方法
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办法有多种,通过自身解决,通过国家***策解决等等。本文简单说明几点,仅供各位参考。
1、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求职者只有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再求职的各位,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围绕自己的长期目标提升自我。
2、国家***策支持
促进我国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教育投入,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为自主创业的人提供过多的培训,辅导,以及资金支持等等。
3、大学生自主创业
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在今年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表示想创业的人数超过了想考研的人数。因此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创业***策鼓励想创业的人。
去年***提出了“休学创业”这个概念,顾名思义,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边学边创业。***策效果如何姑且不论,至少给希望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条出路。还可以有效改变以往被动就业、“啃老”等现象,推动大学生、家长及社会改变陈旧的就业观。
总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要学会转变就业观念,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