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作品都有惊世骇俗之貌:不规则的曲线造型、雕塑般的外观、整个建筑立面没有一条线是直的,正因为这种超凡的风格,人们说他是“建筑界的毕加索”。
最近,年过八旬的盖里把眼光投向中国,期待更大的挑战。
此刻的中国建筑界正被另一则新闻搅动:王澍刚刚获得有“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这是中国籍建筑师首次问鼎这一桂冠,但是中国与普利兹克奖的缘分并不薄。高速的城市建设。让北京成为一个由众多普利兹克奖得主共同参与的建筑实验室。在别处无法实现的方案都被实实在在地构筑出来。这批大师之作普遍耗资巨大。而且备受争议。比如央视新大楼的设计师雷姆-库哈斯是2000普利兹克奖年得主;鸟巢的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穆隆是2001年得主。
立项中的中国美术馆新馆。也吸引了众多建筑大师参与竞标。这无疑是个充满诱惑力的项目,部级美术馆,建筑面积近13万平米,落成后将是全世界最大的美术馆。
在此次竞标中。进入最后一轮的四位设计师,有三位曾经问鼎过普利兹克,包括扎哈・哈迪德、让・努维尔以及我们的主角。弗兰克,盖里。
大裤衩、巨蛋、鸟巢纷纷拔地而起的时候。盖里并没有加入外国设计师的中国实验潮,他在全亚洲的项目都寥寥无几。现在,这位久负盛名的建筑师又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建筑呢?
毕尔巴鄂的启示
谈到中国美术馆新馆方案,盖里兴奋又小心翼翼,“方案将不同于以往的任何设计,将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展现21世纪的中国新貌。就像毕尔巴鄂的项目一样。我和那里的人们沟通良好,如果被选中的话,我希望与中国相同的互动作用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是盖里一生中最重要的建筑。该项目使用了钛金属作为表面,毫无疑问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行动,被建筑界人士誉为“未来的建筑提前降临人世”。
“当进行毕尔巴鄂项目时,我沉浸于巴斯克文化之中。我读他们的文学,听他们的音乐,研究他们的艺术,并大致了解他们特定的生活方式。我发现当地人能力非常精确地处理他们对文学、音乐、艺术之间的关系平衡。这一过程引导我完成了一项预算紧张的项目。该建筑深受巴斯克人的爱戴和拥护,因为他们可以看到建筑体现了他们的文化和历史。现在当我访问巴斯克地区时,我被当成英雄一样对待。”
最终,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成功拯救了这个西班牙城市。如果不是有一支球队,人们会忘了小城毕尔巴鄂的名字,它平淡无奇,挑不出特色来。当时的市***府想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的重点。智囊团的结论是:造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希望来欧洲探访现代文明的游人们能“顺道”来一趟。当时纽约古根海姆艺术基金会正要向欧洲扩张,合作很快谈成。加上有先锋性、前瞻性的盖里,奇迹几乎不可复制。
这座不规则的钛金属建筑。为毕尔巴鄂带来的旅游业收益是之前的5倍多。建造它的成本在两年内就全部收回。有媒体认为。这比办一场世博会省钱,效果却不差多少。此后,它成了西班牙和艺术博物馆的关键词,更是盖里和建筑界的关键词。
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惊世骇俗的建筑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建筑的命运似乎只有两种――火柴盒般的常规形态将会遭遇漠视和遗忘,而突破常规的永远无法把批评甩在身后。
去年7月,《名利场》杂志邀请52位建筑师选择他们心目中自1980年以来最重要的十件建筑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以28票毫无悬念地当选30年来最重要的建筑。但同时,这座博物馆又被冠以“反艺术”之名――太自恋、太高调、太耀眼,以致不能与周遭景物相融合。盖里对此颇不以为然:“赛扬,托姆布雷(Cy Twombly,美国抽象主义大师)对毕尔巴鄂敬而远之,是出于策展人的要求。最后亲眼看到毕尔巴鄂时,他给我打来电话说,‘这是最伟大的博物馆建筑’。”
请别把我归为解构主义
弗兰克,盖里1929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那时他叫埃弗拉伊姆-欧恩・戈德堡。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名经营不景气的商人,在1947年将家迁移到洛杉矶。年轻的盖里遭遇了贫穷。在一个新的城市里奋力扎根。
在一本名为《与弗兰克,盖里交谈》的书中,盖里详细地讲述了他受到的羞辱。洛杉矶的艺术家举行的一个关于“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会议,将他拒之门外;迪士尼家族的律师发誓说,没有一幢盖里的建筑物会有迪士尼的名字;在一个悲惨的晚会上,多萝西,钱德勒宣称,盖里将永远不会建设一座音乐厅;一个服务员将菜汤溅在他的身上,一个客人说他设计的一幢住宅是一块“大粪”。
但是盖里改变了这一切。“经常有人问我:你设计房子的时候是不是就是拿―张纸揉一揉,扔在桌上,成什么样子就做什么?这么问,大概是因为我在参演的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就是这么做的。我也希望做设计能这么简单。”
盖里的建筑模型看上去就像一些“乱糟糟的毛线”,但仍然有人乐此不疲地掏钱建造它们,支持者认为那其中充满了“流动的韵律感”。
盖里拒绝为自己的风格总结。“有很多评论把我归为‘解构主义’,但我想在这里澄清一下。首先使用‘解构主义’这个术语的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彼得,埃森曼曾经和他讨论过建筑中的解构主义。认为我的建筑看上去像解构主义,但我问过埃森曼本人,他很确定我的设计不是解构主义的。”他强调。“我设计的每一个建筑都是独一无二且自成一派的。而这些建筑也同时是为了客户的需求而设计的。”
随着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偶像派建筑师的作品被贴上了“浪费”、“奢侈”、“不可持续”的标签。但是盖里强调,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都没有超出预算,他为自己的务实作风感到自豪,“建筑的艺术性来自对建筑最基本的尊重,尊重客户的项目规划,预算和时间要求。如果设计超出了客户的预算,我就不会再进行下去。”
经济危机让盖里经营近50年的建筑事务所裁员一半。他曾想要拒绝一个来自中东的邀请,“因为它太遥远了,是一种新的文化,我年龄太大,难以弄懂它。”而现在,他决定来到中国。他对外界表现出对自己年龄和好奇心的信心。“建筑学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它让你活到老学到老。建筑学就是我的热情所在,我预见不了退休的一天――这就是我所钟爱的职业。我无法预测退休后我会做什么。除了设计建造建筑,我还没发现更让我喜欢的职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弗兰克.盖里八十之后,冒险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