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篇1
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为石油企业带来了无形的精神动力,也不断凝聚石油人的智慧,在艰苦岁月里留下了扎实脚印。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抗争中,石油人开拓进取,不断拼搏,石油企业在国家开发建设的大潮中取得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今日的成绩是往昔石油人共同奋斗的结晶。石油企业的壮大,离不开石油人个体的成长,每一个个体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地积累经验,挑战自我,才能集腋成裘、积土成山,把石油企业的精气神提起来,把石油企业的文化氛围营造得丰富多彩。
二、石油企业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经过企业领导者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主要通过思想观念和行为来激励、控制、约束和推动企业主体向前进步。在全球化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在石油行业的具体体现,既有企业文化的共同特点,又有石油行业的个性特点。要探究石油企业文化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体现,就需要对企业文化的共同特点予以把握,抓住企业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而在企业文化管理中加以灵活运用,真正地将以人为本等企业文化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三、石油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体现
以人为本理念是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简而言之,就是在企业文化管理中,重视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保障人的生存发展权益,真正做到企业发展不仅是为集体谋利益,更重要地是兼顾到每个人的利益和诉求,正因如此,大港油田才提出了“追求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和谐”的企业价值观。只有从内部激发个体的活力,才能最终汇集成企业成长的能量。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良好的关系与氛围,将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目标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每一名员工特长得到发挥和提升”的人才理念才能够建立起来。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和精髓。企业文化理论关注人在经济过程中的地位与发展,将人看作有文化的主体,特别强调人的文化自觉问题,坚持主张以人为本,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人本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关心人的全面发展,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注重人的潜质发掘。坚持以人为本是与石油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相伴随的,是在企业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更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继承和延伸。以人为本与以文化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以人为本需要以文化人来支撑和实践,企业文化主张通过人的文化品味来提高管理层次,提高企业的人文价值,运用文化特征和规律来管理和经营以适应人文进步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文化人的具体实现形式要依靠先进文化来培养企业主体的先进文化意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通过塑造文化环境、培养文化网络形成文化传播效果。以人文本的策略要在企业文化的具体方面来落实。大致有:群体和谐——企业管理需要鼓励个人聪明才智的充分展现,但又不能因为个人才能而偏废群体的创造能力,所以,要注重群体和谐,强调平等哲学、团队精神、民主管理,从而使企业管理的目的和任务超越纯粹功利目的和工具价值理性的层次,使企业效益和人性发展得以平衡协调。文化自觉——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存在价值和经营管理的终极目的的思考即是要达到文化自觉,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文化内涵准确理解,运用文化规律和特点,进行科学民主的管理,如此才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落实到企业具体实践中。文化主导——以人为本内涵着文化主导的思想。因为将企业个体作为主体来看待,所以在管理中,就要用优秀的文化来引导人,激发人,从内在素质出发,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将文化与管理结合得更加紧密。这正是以人文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鲜明体现。石油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还体现在,坚持活跃企业文化氛围,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在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每个员工为创建精神文明而尽心尽力,自觉担责,自觉约束行为,改善思想。通过举办活动与思想引导相结合,使企业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石油企业在继承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的过程中,还独具特色地孕育和发展了石油企业的独特精神。具体表现为,铁人精神、“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等,即是在新时代依然发挥着独特引领与规范作用,源源不断地传输精神正能量。
四、现实途径和决策
为了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的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需要相应的现实途径和决策来引领:首先,要吸收优秀文化思想精髓;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石油企业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企业文化相衔接,争取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思想来引领人,感染人,激励人,团结人,成就人。其次,要积极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形象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不仅涉及到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而且关系到每一位企业职工的不断提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更关系到企业员工间的融洽相处,和谐共荣,真正将个体价值与企业价值、团队价值结合得更加完美,如此才能真正滴塑造出以人为本的企业形象。再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需要提供科学健康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不仅包括硬件设施,如文化墙的建立,文化走廊的搭建,更包括通过日常文化活动来凝聚人,来通过艺术的手段和方法感染人。科学健康的人文环境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更需要石油企业每一名职工在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中践行和发展。最后,石油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真正落实,离不开创建以人为本理念的制度体系。只有用制度来约束人,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够长期地深入人心,每一名石油企业人的内心深处、灵魂深处才能不断地反思,如此才能真正地通过文化的规训,实现文化的自觉,自觉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石油企业文化理念,不断地将石油企业以人为本理念发扬光大。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篇2
[关键词]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中***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037-1
一、以人为本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因此,以人为本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设企业核心价值观, 要认真解决好一对关系――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即全面把握企业发展的愿景和职工的期待。这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要扎实有效地推进企业民主管理, 完善企业内部民主制度, 使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主动关注企业的前途,维护企业声誉,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二、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与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存在差距
(一)制度管理。企业管理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探索研究,除坚持做好职工群众和***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增强肌体抵抗毒侵蚀的能力外,还要从创新管理方面着手,坚决贯彻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利用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多倡导、多宣扬制度建设和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们遵守制度、自觉服从管理的自觉性。
(二)人才使用培养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证明,哪个企业拥有相对较多的人才,哪个企业就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顺应潮流,做大做强企业。近年来,不少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都说明企业在人才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不足。
(三)利益分配。在企业深化改革中,各种利益矛盾的调整,必然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改革发展的阵痛。目前,很多企业面临体制转型,利益矛盾处于一种动态的格局之中,但是,我们能否坚持把维护职工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真正做到企业利益的合理分配。近年来,企业利益分配方面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冷静面对和认真思考这方面存在的差异。
(四)诚信建设。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兴企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当前在企业现实生活中,经常能耳闻目睹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行为,这说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诚信的内容溃乏,亟待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五)情义文化。情义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情义文化强调真情友爱、和睦相处,能起到化解矛盾增强企业活力,保障企业和谐稳定的作用。近年来,企业为了维稳,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级领导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结果并不理想,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这就说明,情义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且与职工群众的愿望之间的差距较大。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不断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大力促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上升到企业理念、价值的高度,而且应该赋予其可操作性,让职工群众有充分的感知,使以人为的本抽象概念变为具体的行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尊重职工群众的民主权益。尊重职工的民主权益,就必须把职工群众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诸如企业经营决策、薪酬分配、企业改制等重大生产经营活动,都应邀请职工代表参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
(二)建立健全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企业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要通过企业文化的推行和实施, 从企业效益的最大需求出发,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一是按照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 稳步推进领导干部竞聘工作, 建立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 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使用提供均等的机遇;二是逐步实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管理,为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提供人尽其才的发展空间;三是积极探索人才开放***策, 加快吸纳国内外一流人才的步伐;四是完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 严格按绩用人、按绩付酬, 形成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情义观,不断提升企业情义文化。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各级***组织、工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应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情义文化活动,这样才能有利于职工与干部、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误会和隔阂,增进理解和信任,化解矛盾,从而实现建设和谐企业的目的。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公正公平做好职工群众利益。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改革,企业就没有出路,但是,改革要把握好力度和进度,要充分考虑职工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任何改革措施都要体现人性。在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应该积极做好职工群众利益协调与分配工作,在利益调整与分配中,切忌差距过大、暗箱操作等不明智的做法。否则,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影响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总之,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持之以恒地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 才能不断激活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一个协调融洽、相互信任、高效运作的有机整体,使企业产生强劲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竞争力,挺立经济潮头。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是***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有企业的职工群众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践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治路线和重要工作方法,也是***的优良作风。加强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塑造一流文化品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践行群众路线,构建科学管理型的管理模式和干群联系制度建设。
一、深刻把握群众观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中国***从***之日起,就坚持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成为了我们***和国家***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群众路线是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执***为民的重要平台与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观点融入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规定了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一流企业文化的根本价值导向。具体要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牢固树立企业职工群众主体观。企业的职工群众是企业历史的缔造者,也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者,是推动企业改革创新的探路人。因此,企业的职工群众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对职工群众拼搏奉献的建设实践源头与改革历程的提炼与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的为职工群众服务、虚心向职工群众学习,提高对职工群众主体地位的认知与尊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是构建强力实效的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的规定。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职工为根本,让广大职工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实践者,使文化建设富有生命力。
第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观。“以人为本”是推动科学发展总的指导原则,“为民、务、清廉”是践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基本要求。“为民”的价值目标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讲到:“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为公、执***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要相信职工群众的力量,尊重职工群众的智慧,保障职工群众的利益,坚持深入职工群众调查研究,培养职工群众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主人翁意识,培育共同的价值理念。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也要求树立对社会大群体的责任理念,履行企业的社会职责。
第三,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信誉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优良的质量是员工永恒的追求。企业奉献社会、造福员工,最终都是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来实现的。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造福百姓,奉献社会。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增强广大职工的技能,促进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培育一流产品,是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群众路线构建企业文化中“务实”标准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人民满意度”的检验标准,杜绝企业质量管理中的“***”现象,增强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以质量赢得信誉。
第四,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责任观。安全责任大于天,高标准的企业“成品”和人员安全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底线。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就要深入生产群众的最前线,掌握一线情况,及时发现、处理问题。要围绕企业安全生产,注重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安全能力的建设,以及安全制度、安全文化、安全责任制建设等。尤其是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这是保障企业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最好的检验。
二、践行群众路线,构建科学服务型的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群众路线在管理层面要求我们构建科学决策,服务群众的管理模式。
第一,构建科学决策型企业。科学决策不但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战略作支撑,更重要的是在决策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首先,企业的各级领导者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虚心向一线职工请教并自觉开展创新性学习,把职工群众的普遍实践与科学理论结合,做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在决策形成时,要再次联系群众,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做做详细全面的调查研究。要坚持民主决策,广开言路,真正让职工广泛参与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与决策,充分发挥和听取职工群众的声音,真正使“群众中来,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发挥作用,促进决策科学。
第二,构建服务管理型企业。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群众路线,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要亲民务实,干事创业。一方面,要坚持以经营工作为龙头,大力开拓市场,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为职工提供稳定的收入,为社会创造效益。另一方面,坚持企业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群众,不断改善广大职工办公生活环境,开展帮扶解困活动,开展各种“送温暖”活动,切实保障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各项权益,促进员工共同理想信念的巩固。此外,要持续加强和改进企业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不断培养和增强宗旨意识,倡导民主管理,构建规范机制,坚持为职工服务,为企业服务。
第三,构建团队凝聚型企业。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群众路线,要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团队整体功能。首先,要发挥企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实践中,确保***组织的***治核心地位。这就要求,把企业团队建设作为企业***组织的重中之中,发挥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干部的能动性,建设高效型企业团队。其次,要充分利用文化建设这个载体,开展全员性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全员的共同价值理念,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把全员思想行为凝聚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上来。再次,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职业周期的培训教育机制,提升全员职业技能,塑造现代化的管理团队,增强团队战斗力。最后,保持团队各级领导与职工群众的“鱼水”融合,促进内部和谐,发挥领导组织在企业的主心骨作用,打造上下凝聚力、执行力强的企业团队。
三、践行群众路线,夯实干群联系制度建设
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实现文化管理和促进企业管理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职工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群众路线,打造一流企业文化,在制度层面要夯实干群联系制度建设。
第一,干群联系制度。在国有企业,只有不断践行群众路线,从职工群众中吸取营养,依靠群众推动企业的创新,依靠群众实现企业的发展,才能有效保持良性和谐的干群关系,二者密切相关。良好的干群联系制度,是协调干群关系、化解内部矛盾、促进成果共享的保障和途径。干群联系制度的建立,包括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有民主决策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群众民意反馈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使职工群众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彰显作用。尤其是以群众切身利益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群众信息反馈制度。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首先,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引导,培育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业绩观,坚持正确导向,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选拔机制,打造作风过硬、素质超群的领导干部队伍。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要重点抓好最高层领导班子建设和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人本意识和群众意识,使以为本人的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最高领导层得到普遍的认可。其次,要关注普通职工的职业发展,关注大多数员工的利益,建立定期培训教育制度和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建立平台,以满足职工对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特别是要关心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培养与成才机制,优先给青年人才压担子、分任务,发挥他们在企业发展中的生力***作用。再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坚持人民群众来监督、人民群众当裁判的监督、评价机制,特别是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这是践行群众路线并见之于实效的重要体现。
第三,群众信息反馈制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集中体现了实践到认识、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信息沟通与反馈的途径。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群众路线,在企业运行中要坚持调查研究制度,领导干部在决策前,在问题解决中,要彻底改变“一言堂”,主由钊牖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发现职工智慧。要建立群众参与听证制度,广泛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如办公平台、总经理邮箱、企业意见箱等,对重大决策进行广泛的意见征求。在决策执行中,还要不断调查反馈,了解实效效果,收集意见反馈,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决策的有效,培育企业的民主文化。
企业的职工群众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构建科学服务的管理模式、夯实管理制度有效性实施,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打造一流企业文化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3(12-26).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篇4
P键词: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建设
如今,随着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加强,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才能长远发展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企业除了要加强在人才方面的建设外,还应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能够凝聚企业的力量,激发出人们的创造性。当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被人们所认可,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1.1将先进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中
企业文化建设应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中华文化传承悠远,内蕴出无数优秀的文化,企业在发展时,若是能将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进企业文化中来,必将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良好的效应。例如,将我国优秀的儒家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中,儒家文化所包含的勤俭敬业等思想,会引导着企业人员向着这方面发展。在其它方面,儒家文化还能加强员工的积极性和正义感。
1.2加强软实力建设
毫无疑问,企业应加强自身正能量建设。在企业中要加强道德文化建设,通过传播优秀员工的事迹,来引导企业人员加强自身的到的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要加深责任意识,让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从而激励每个员工投身履行责任中来。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做到让每个人都能充分了解自身企业的文化。企业还应加强公司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强企业正面形象的宣传,提升公司形象。
1.3加强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在当今社会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拥有一个良好信誉的品牌,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要努力的方向。通过对企业品牌的建设,来提升自身产品的知名度与信誉度,这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企业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等手段来进行企业品牌的传播,还可以自己创新出一些别样的宣传方式进行传播。
2、进行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意义
2.1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要落实的观念,是一个企业必须坚持的思想。企业也是社会的组成成分,因此有必要也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倡以人为本,因此,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的文化从一方面讲也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才,人才是整个企业发展和创造好基础,一个企业没有人才,必将会失去发展的能力。因此,建设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也能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优秀能力,做到各尽其能。同时,也能为员工进行工作提供便利,让员工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
2.2有效提升企业效益
由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能够极大的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其必将会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对象是针对全体成员,在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后,每一个员工都会对企业更加热爱。若是每个员工将企业的困难看成是自身所面临的困难,那么企业绝对不会再惧怕任何困难,这样的企业无疑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从此我们能够看到,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将能极大的发挥出企业每个人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效益。
2.3加深企业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能有效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促进员工的身心发展,这正符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要解决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企业发展的愿望和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要将员工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企业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现况,当员工遇到困难时,企业不应坐视不管,而应伸出援助之手,解决掉员工的困难。企业还应主动解决员工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提升员工的文化水平,让员工真正能感受到员工对企业的依靠。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品牌进行发展,对企业的声誉进行宣传,会起到良好的成果。
3、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要点
3.1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
当下,多数企业实行合同制来进行人员雇佣。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少员工感觉自己只是一种被雇佣的劳动力,对企业难以产生情感,在工作时也不能够尽职尽责。因此,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建设时必须要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员工的主体意识,让员工能够深切认识到自己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多数员工来说,企业是也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企业在建设自己的文化时,要想办法让员工从法律成面上成为企业的主人,还应让员工在意识上认同自己主人的地位,让员工接触一些企业信息,做到让每个员工都能有决定能力。企业还要努力去创造让员工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在企业中能够有满意的收获。
3.2创造良好文化
企业要认识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能让人感受到宽容和和谐的文化。在企业工作的员工极其多,如何才能做到让员工之间宽容和谐?这就要求企业要看到每个员工之间的不同,能够允许每个员工存在不同之处,做到“求大同,存小异”。企业不可能去要求每个人都要相同,这不具有可实现性,因此,允许差异是员工之间能够和谐相处的基础。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人,每个人的性格、处事方法、在企业中的职责和地位都不会相同,因此便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思想。但是企业应认识到不是一件坏事,对企业发展来说,这的确是一件益事,没有不同便不会有发展,没有不同便不会有创新。在员工与员工不同思想的交流中,就会发现不同的方法,就能够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就会有发展和创造。在企业建设和谐的企业环境时,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员工之间的团结奋斗的目标。然后,要让企业员工做到诚信诚意工作,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其次,企业要重视让员工劳逸结合,在企业中也要让员工感受到乐趣而不是强大的压力。
4、总结
本文通过研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意义、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要点三个主要观点,在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出将先进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中、加强软实力建设、加强品牌效应三个观点,在进行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意义中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提升企业效益、加深企业核心价值观三个观点。在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要点中提出了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创造良好文化两个问题,希望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施伟民.试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师,2015,(5):281-282.
[2]陆炜.浅议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J].低碳世界,2016,(17):258-259.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篇5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策略研究
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不断形成的,涵盖对企I员工的精神熏陶、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价值观等方面,其中最能决定企业文化是否能持续发展的因素就是对企业员工在精神方面的培养。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具体强调的是“人”,也即员工的相应技能与素质可以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一、我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1.忽略企业文化的人文内涵
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往往是企业创造者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同时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总结得出的,在企业文化的宣扬中往往会忽视其本身的效用,而只是在表面进行这一项“面子工程”,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内容不能与企业员工的思想达成一致,导致真正凝结了企业工作者的工作经验的文化等不到适当的升华。
2.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不能只是一个漂亮的花瓶,必须要结合企业的经营范围、业绩水平、员工综合素质来进行设计与发展企业文化,如果在企业文化的发展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只会适得其反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运用企业文化时,必须将符合企业现状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融合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点点滴滴中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
3.企业文化忽视人力要素的发展
无论何种规模的企业,归根到底都是有一个个***的个体构成的,然而现代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中越来越不重视对个体的培养,而是一味地要求员工创造利益。殊不知,当员工的个人素质得不到合理的优化,他们何以提供优质的工作。只有不断丰富个体的知识和技能,他们才能提供具有创造力的服务。而现代企业往往以追求直观利益为前提,总是忽视对员工本身的尊重,不能合理地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肯定与鼓励。这些问题都导致企业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构造。
二、如何体现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
1.尊重个性差异。
每个人生来都是与众不同的,从性格到处事方式再到工作能力都各有不同。在企业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就首先要关注到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而不是制定一套刻板的行为标准来限制人的行为规范。在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社会经历的人通过企业的这一组织汇聚在一起,往往不同的组合也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这时就要求企业能够做到充分重视每个个体的个性。以人为本并不是强调一味地一视同仁,而是要求企业灵活变通的根据不同员工的心理需求制定不同的管理的激励机制。现代企业在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时,一定要摒弃传统企业文化的“大熔炉式”的管理机制,也即要求员工都按照相同的标准行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加速企业的规范化,但是长久下去,员工的个性被束缚,他们也就难以创造出更具特色的高质量服务。
2.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紧紧跟随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根据员工的不同文化需求开展一系列展现人文特色的文化活动,满足企业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使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在无形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具体的活动如下:(1)开展文化知识宣讲会和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企业员工在充实自我的同时拓宽业务知识面,提高员工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2)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一定要有效利用高科技技术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不仅要利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企业文化,更要通过此平台吸收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尤其要学习其他企业在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的提升自己。(3)组织游览参观活动。要想更好的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不能固步自封,要定期地组织企业员工参观游览那些可以充分体现先进文化的企业和景观,在丰富企业员工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更加直观的使员工的人文意识得到了加强。(4)举办形式各异的文娱活动。企业可以在保证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完成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开展文娱活动,一方面可以加强员工与企业之前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已轻松愉快的方式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员工的内心深处。
3.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沟通是心灵的桥梁。良好的沟通对于解决争端、促进了解十分重要。在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充分体现企业领导层对于基层员工的重视与尊重,也能体现基层员工对领导层的信赖与理解。这对于维系企业各级别的员工之间友好的和谐关系十分重要。首先设置畅通无阻的沟通途径,让每一位员工的声音都能被听到。其次要丰富信息的传播方式,让员工在各种工作环境都能自如的传递自己的想法。最后企业的领导层也要养成随时随地充当聆听者身份的习惯,及时倾听员工的心理诉求。领导层除了要感知员工传递的直观信息外,也要细心观察在平时工作中的隐性信息,比如对于员工工作能力的考察,员工情绪是否稳定,员工的工作环境是否适宜等信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构建完善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三、结束语
能否对人才资源予以合理的配置与利用,体现了一个企业领导者对人才、对市场敏锐的观察力,更是体现了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能力。企业的利益增长固然重要,但是在企中运营中对人才的引用与培养加以重视,鼓励人才大胆创新,才能是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道琴.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2]游娜.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构建及其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张连平.浅议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黑龙江金融,2008,(10):25-27.
[4]黄静,游士兵.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5):619-624.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持续竞争力
在企业所拥有的的众多资源当中,有一种资源如果充分的建设和利用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值,提升企业的持续竞争力,那就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员工的向心力、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持续竞争力奠定基础。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提倡在满足必要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尽量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重视人的价值,正确认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企业文化所营造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员工自觉的遵守和执行。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组织特征――学习型组织
1、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更符合人性的组织模式。是一种尊重人、关心人、使人全面发展的新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精髓强调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道主义,强调活出生命的意义。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是是使组织以及员工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通过“五项修炼”,能够更好地创建学习型组织。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其根本目的是员工个人的充分发展,自我超越的员工会伸展“向上的张力”,突破“成长上限”,不断实现心中的梦想,将是组织生命力的源泉。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由我们的经历、知觉、价值观、习惯、能力等形成的关于我们自己、他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改善心智模式的过程就是客服人性的弱点、锻炼人生的过程。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的愿景”。把个人的愿景融入到组织的愿景中去实现,使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结为一体,激发个人对于生命崇高意义的追求,为着一个远超出个人利益之上的目标而奋斗,由此产生的力量远不是一个人仅为一己私利进行努力所能比拟的。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我们可以找到人生的价值,消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活出生命的意义。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形成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通过团队学习,我们可以彼此以诚相待,在深度会谈中实现沟通,在互动中提高能力。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系统思考可以改变我们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考方式,摒弃单个思考,学会整体思考;摒弃静态思考,学会动态思考;摒弃表面思考,学会本质思考。
企业本身的能力是人发展的平台,以人为本对企业本身的实力、条件、潜力提出了要求。只有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组织要很好的实施以人为本,必须首先具备以人为本的实力,只有一个有实力和能力的企业才能更好的做到以人为本。
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领导特征
1、领导者地位的变化:领导者从指挥、监督、控制的权利中心变成了为员工发展服务的中心,领导者从群体的中心位置移到群体边缘。
2、领导者角色的变化:领导者的角色将从传统的组织者、指挥者、监督者、控制者转变为促进者、评估者、预测者、指挥者和最终帮助者。
3、对领导者能力要求的变化:领导者需培养自己如何识别员工的才能,如何挖掘员工的才能,如何将各种人才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总体才能大于个体才能之和的能力。
4、对领导者风格要求的变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企业与人的共同全面发展,被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有赖于领导者根据不同的下属特征,及每个下属在不同情形下的特征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企业与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管理特征
1、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顺从人性的管理。它的本质是依据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运用柔性管理的原理对管理对象施加软控制。
2、爱心管理。关注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把全面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机能的正常发展作为目标,企业通过爱心管理,帮助员工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有助于员工树立积极的工作观和生活观,及健康健全的身心迎接环境变化的挑战。
3、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关键是如何释放人脑的潜能,通过知识的充分共享,生产更多的知识,更有效的运用知识,来更好地实现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四、构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1、进行文化盘点。文化盘点的目的,是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把组织目前现实存在的文化搞清楚,盘点的方法有访谈、座谈、问卷调查和典型案例解剖等,最后形成组织文化现状调研报告。
2、进行文化设计。文化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组织发展战略,兼顾组织历史传统和现实文化,设计出其目标文化――包括观念层、制度层、器物层完整的组织文化体系。
3、文化实施。文化实施是实现由现实文化到目标文化的过渡,实质上是组织文化的变革和更新。具体的做法有如下几个方面:(1)建立企业文化的领导体制,实施机构;(2)编写企业文化手册,依此对各层次员工进行培训;(3)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责任制度,认真执行并严格考核;(4)建立企业文化的传播网络;(5)建立企业文化的奖励和惩罚制度;(6)制定完整的企业文化计划和预算,并付诸实施;(7)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配套措施。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建设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内涵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确保在企业中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人人平等,促使员工充分感受到温馨和融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有效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力***企业达到最高效益。
首先,坚定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明确生产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也是最积极、活跃的生产力因素,在企业管理中人不但是主体还是客体,处于核心管理地位;其次,将人作为重要出发点,从人的利益进行考虑,充分保证人的利益;最后,促使人和企业之间多维度整体发展,形成二者的协调发展。
与一般的企业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具备了很多特点。其一,重视人文关怀,推崇人文精神。将人作为企业文化的中心,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促使员工全方位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企业昌盛繁荣;其二,将互相信任作为基础,构建互相平等的信任体制,积极制造一种互信互爱的和谐氛围。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实质便是一切为人考虑,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人才进行塑造、培养和管理,促使各种人才都能够在企业中发展空间,最大程度挖掘企业员工的各类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一)企业文化实践发展的需要
现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理念出现了重大转变,竞争对手无法完全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便是企业文化。社会中人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其在21世纪发展的重点。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成为构成企业的基本要素,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配置资源上知识经济将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作为第一要素,占有人才与知识逐渐替代了占有稀缺的自然资源,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人才逐渐凸显其巨大作用,知识与技术的重要载体就是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和知识的竞争,现代化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就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所以,只有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构建企业独特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企业的优势地位。
(二)丰富和发展管理理论的要求
长期以来,管理理论追求的目标便是怎样研究与完善管理人以及发挥人的效用,任何一种管理理论的基础都是人性假设、人在企业中不断变化的地位与作用。从发展管理理论的过程分析,经过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人文管理阶段以后,更加清楚的对人进行了认识,进而明确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研究的重点是对企业绩效有利的员工一致性行为,自主塑造企业价值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精华,在人的管理方面不断丰富与完善管理理论。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全体员工产生一致性和有效性行为,在企业形成价值观上更加凸显了人性化。
三、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培养员工的主体权利意识
目前企业都是合同制,在这种劳资关系下,很多员工在认同自己身份的过程中产生了被雇佣的感觉。所以,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有效培养员工的主体权利意识,重新在员工中树立我们是企业主人的理念。推行开放式管理,促使员工不但利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企业主人,还要通过参加管理成为心理上的企业主人。相信员工在获取有关信息、具备一定知识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决策行动。要创造一切有可能的机会条件,使得员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监督经营者职务行为、在企业中不断发展成长、获得公正报仇待遇等权利充分了解与享有。
(二)构建彼此信任的企业文化
企业缺乏相互信任是没有前途的,为了使企业内部获得信任,需要构建共同的价值观与责任感,而培育这些主要依赖合作与友谊。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分工与能力高低在企业内部就是他们平等的合作关系,是一种彼此依赖的关系。在工作中由于性格上的不同、不同的处理问题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员工在生活工作中不免会产生各类矛盾,为了很好解决这些矛盾,不会出现激化,就需要在员工中间培养彼此信任的文化气氛。
(三)鼓励创新自我的文化
创造具体是指凭借独特的方式结合各种思想或者在其中构建独特联系的一种能力。创造力是人发挥最高程度的能力,也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企业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之后能够不断研究出做事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创新是指产生创造性思维并且将其转变为有用途的服务产品或者作业方式的过程。也可以说,企业拥有创新能力可以持续把创造性思想转换为某一种有用途的结果。所以,第一,需要培养学习型员工,增加培训强度,扩大培训的范围。通过培训有效提升员工专业职业水平,产生一支具有先进技术、勇于创新的骨干队伍;第二,需要为企业培养优良的学习环境。在企业内部产生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气氛,在员工中普遍认同创新理念,并且转变为员工的日常行为习惯;第三,企业还需要寻找先进的企业院校积极进行合作学习,以便可以找出一条具备企业特点的创新学习的道路。
结束语:总而言之,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只有在建设企业文化中持之以恒渗透以人为本理念,才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企业产生顽强的生命力与核心竞争力,最终获得最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黄承国.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企业和谐文化的构建路径[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 (1).
[2] 李桂英.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 J].科技创业月刊,2009, (1)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建设
人是企业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众多资源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财富。在21世纪,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取市场者必先取人”。不管哪一个企业,要想在21世纪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归根结底要做到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企业文化的人本性,是指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企业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功能是对人的价值观、精神、道德等的引导和控制。
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首要因素。企业文化是文化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统一,人本性特征是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我们知道,在企业,人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活的生产力。企业的生产要素有三: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这个生产因素有如下特点:第一,是生命体;第二,是生产力的主体,支配其他生产要素;第三,是第一生产力,对企业来说,任何生产要素都是必需的,但人是第一需要的,没有别的生产要素,人可以创造,没有人则绝对不行;第四,是能动的生产力,人能控制自我,把握自己的命运;第五,是有自我增值能力的生产力,人才,从个体条件说,劳动后经过休息恢复体力,从智能说,用一分长一寸,人才越磨练越聪明;第六,是有充分潜力的生产力,人的智能矿藏很丰富;第七,人是有灵性、意志、情感的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管理科学告诉我们,人是活的资源,是不断升值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资源。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美国管理学者托・沃森说:“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激励员工的力量和才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经理石田退三说:“事业在于人,任何工作,任何事业,要想有大发展,最要紧的一条就是造就人才。”美国著名企业家艾科卡说:“你可以取走我企业的所有存款,拆去我工厂里所有设备,但务必请你留下我们所有的员工,因为他们才是我企业的真正财产。”因而我们说,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2、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首先,以什么人为本?
从现实中的企业管理文化来看,要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就有一个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比如,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从个人到集体,都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那么,在一定时空中主要以哪些人为本或者说以人为本的重点对象是谁?如果以人为本中的人泛指企业中的所有成员,即把所有成员作为以人为本的客体,那么谁又是以人为本的主体,也就是说,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怎样体现以人为本?弄清这个问题,无论是对于以人为本的深入研究,还是对于在企业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以人为本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企业领导者把以人为本中的人视为职工群众,通过尊重、理解和关心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有少数企业领导者把以人为本视为“以己”为本。企业管理中无论大小决策,不仅不同职工群众商量,甚至也不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商量,典型的“一言堂”作风。在他们眼中,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指他自己本人,本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具有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很明显,这是有悖于以人为本精神的。因为以人为本,重点是以企业职工群众为本。从个人和集体(大多数人)的关系上看,以人为本要以大多数人为本。诚然,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核心与灵魂,作为企业职工群众,应该尊重、理解和关心企业领导者,以企业领导为本。作为企业领导,则要尊重、理解、关心职工群众,以企业职工群众为本。正如一位专家说的,“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要相互为本,重点是企业领导要以职工群众为本”。
其次,以人的什么方面为本?
人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有七情六欲,也有理想信念;有价值观,也有人生观;有经济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当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时,到底应该以人的什么方面或者说以人的什么属性为本呢?
也许会有人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即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本性要求,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标。然而,人的本性却是多方面的,最起码有人的吃喝拉撒睡等自然属性和追求在社会中自我发展的社会属性,那么到底以哪个方面的人性为本呢?即使二者兼顾,也应该有个重点。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不是人本主义,不能把人看作只有生理需求的自然人。众所周知,人本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观点。它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一般的人。主张不联系具体历史和社会实践来观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如果以人为本的重点是以人的这种自然属性为本,那无疑是把人看作“动物人”或“经济人”。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往往过分依赖工资、奖金等外在激励手段,缺少运用文化手段,为人锻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举措。这样的以人为本不可能实现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标。因此,以人为本应该主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而在人的社会属性中,又要以人的理想信念为本。这主要是由理想信念在人的生存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理想信念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范畴,同人的思想观念、本质、需要和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支配人的行为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解决了关乎职工的愿望和动机的理想信念问题,才能使员工产生工作动力和劳动积极性。因此,在贯彻以人为本方针的过程中,突出人的理想信念,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即把以人为本的重点放在人的理想信念方面,就能抓住人的灵魂。因为“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雨果语),“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吴运铎语)。
3、如何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1)人才是培养出来的,在智力资源开发上要舍得投入。因为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状况,对企业的经营水平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使企业成立和发展的中心是人,没有人就不可能成就事业。”日本企业家土光敏夫曾这样说过:“没有沉不了的船,没有倒闭不了的企业,一切取决于人的努力。”“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人们通过观察发现一个有趣现象:靠物质资本致富的百万富翁积累需要近百年,如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靠能源致富的千万富翁积累需要50年的时间,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然而靠智力资本致富,成为百亿富翁其积累时间只不过十几年时间,如美国电脑奇才比尔.盖茨。可见,智力开发会影响到生产和收入的增长。东京大学一位教授说过:“日本 一些好企业都是由一些优秀工人,优秀技术人员、优秀管理人员所组成的优秀的技术集团。他们能完成优秀的工作,制造出优秀的产品,使这些企业在产业界有竞争能力。”日本许多企业家把培训人才称为开发人才资源,把它放在优先的地位,开发头脑资源是企业的迫切任务,用于能力开发的投资是最合算的投资。我国的联想集团每年举办若干期高级干部培训班,每期培训班从内容、形式到组织都必须经过企划办的精心策划,从头至尾,总裁柳传志都是策划工作的主要参与人。柳传志曾说过,事业做到这样一种程度,没有什么事情比培养人更令他激动了。长虹公司也把不断提高全员素质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根本手段,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设施先进、完备的职工培训中心对员工进行上岗培训、转岗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并创办了经营管理骨干培训班,教授MBA的管理知识,不定期从全国各地请来客座教授或高薪聘请外籍技术人员为员工授课,举办多渠道、多方面的培训班,促进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企业应认识到人力资源投资的极端重要作用,人才是一种资产,这种资产投资将获得最大的回报。
(2)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首创精神。经济学家汪丁丁指出:“新经济的现象学特征,是企业在‘横向***’中的命运前所未有地依赖于每一个员工的主动精神。这就是为什么‘微软’的企业文化必须被塑造为‘个人主义’的,而不是任何其它‘主义’的,因为创造性的源泉是个体精神的自由冲动,或者,用黑格尔的话,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而自由精神就表现为创造。”(见《财经》)2000年第7期)美国式的经营管理就是以个人为基础的,重心在于个人表现,强调自我实现与满足。事实上,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非常看重人才机制,即如何创造一个让人人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由此他提出了“赛马不相马”的观点,对人才是赛马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相马”,给每一个员工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建立竞争机制。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海尔集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制度。张瑞敏说得很形象:“你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竞争上岗选人才,“赛马场上挑骏马”,实行管理人员公开招聘。
在武汉企业界,流行着一句经典名言――让想法入股。这句话来自民营企业红桃K。该企业被业内称为“老总纳谏,”红桃K对总部775名员工逐一召见,专门收集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并分别予以奖励。这种良好的企业氛围成了构筑企业文化大厦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3)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不仅对于组织工作绩效的提高十分重要,而且是激励员工的一种重要手段。知识经济时代的员工对情感的需求日趋强烈,组织对员工情感的关心、理解等将是企业建立与员工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沟通机制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根本。员工通过组织内良好的沟通机制一方面可表达自己的成就感、满足感、挫折感等各种情感和社交需求。另一方面可借助于高效的沟通机制提高其工作效率。企业建立高效沟通机制,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沟通渠道的畅通是沟通有效的前提。其次根据不同的信息发送和接受状况,运用各种沟通方式,加强组织与员工的沟通。而管理者对沟通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沟通的实质是传递和理解,沟通是共享,而非谈判或说服。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经常倾听下属的心声,了解下属的需求。惟有如此,企业才能了解员工的需求,满足员工的需求,实现以人为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