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资决策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意义重大,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 EVA为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从传统投资评价指标的不足入手,引出EVA的渊源和发展等基本内容,最后,对EVA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EVA指标 传统投资评价指标 净现值 投资决策
一、传统投资评价指标的不足
(一)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将发生在不同年份的现金流量简单相加,这并不能表示它们真正的价值。动态投资回收期虽然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它忽略了投资回收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的多少。
(二)会计报酬率
从公式上看,会计报酬率=年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额,它直接运用了会计信息,当会计报酬率大于基准投资报酬率时,项目可行,反之,项目不可行。它的主要缺陷是仅从利润的角度来评价指标,如果仅以此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管理者很可能为了提高会计报酬率而忽视公司整体利益,从而损害股东利益。
(三)内含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是能够使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这一指标最大的缺陷是,只有当项目具有传统模式的现金流量即初始的现金流出之后发生的一直都是现金流入的时候,用内含报酬率进行评估才是可行的。
(四)净现值
净现值是指先将一个项目的所有现金流量转换为现值的等价物,然后将这些现值等价物相加,就得到一个直接测量某个项目的价值的指标。与投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相比,净现值的使用更为广泛。但是,净现值也有其自身的缺陷:
(1)不能从动态角度直接反映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
(2)当多个项目投资额不等时,仅用净现值无法判断投资项目的优劣。
(3)计算净现值的折现率并没有考虑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
(4)现金流量的测量和折现率的确定比较困难。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净现值法的应用也存在不适当的一方面。
二、EVA的渊源和发展历程
20世纪中期,有的专家学者提出剩余收益的概念和利用剩余收益定价的方法。EVA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例如,在计算EVA时,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而剩余收益的方法没有作出相关的调整。1982年美国Stem-Stewart公司提出EVA概念,这标志着EVA管理体系的确立,Stem-Stewart公司提出EVA概念后大力推广EVA模型,微软、沃尔玛等大型的国际化公司均已实施了EVA的业绩考核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EVA 的广泛使用。当前,经济增加值已发展了四大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激励机制、理念体系,简称4M体系。
在我国,***于2009年12月28日了《中央企业故责任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规定从2010年开始对中央企业采用EVA指标进行业绩考核。
***规定的EVA考核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经营利润-调整后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式中:利息支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得“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
三、EVA指标与NPV指标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比较
净现值指标虽然是常用评价指标,但是当实际现金流量与预算脱节时,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投资项目前后也没有任何的评估。管理者往往会抓住这一点,在做预算时主观臆断。而EVA评价指标能够将各阶段的评估标准统一起来,并且贯穿整个投资项目始终,使得管理者在对投资项目做预算时能更加谨慎,提高了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从原理上讲,折现EVA与净现值相同,只不过,净现值法折现的是现金流量,而EVA折现的是每年的EVA值。而把单个投资项目所产生的未来EVA折现加总,得到的正是这个项目的净现值,与净现值法不同的是,在EVA的计算中,项目所需要的新增资本的成本被扣除,所以也就不需要从折现后的EVA值中减去投资额。但是,与净现值法相比,折现EVA法更科学。这是因为,净现值法下,在计算现金流量净额时,只是将与项目有关的债务利息作为付现成本扣除,而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并没有考虑,把它放在了企业的利润当中,而EVA考虑了权益成本的机会成本。
四、结束语
在投资决策中,EVA指标全面考虑了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成本、风险和报酬,一方面克服了传统指标没有考虑股权资本成本的缺陷,挖掘出融资的真实成本,使企业更加注重资本成本,特别是权益资本成本,认识到权益资本也是有代价的,这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一次重大突破;另一方面,EVA折现指标与净现值指标有一定的相似性,基于EVA指标考虑了权益成本的机会成本、能够动态评价投资等的优势,EVA指标更具有科学性。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推广和使用。由此,我们认为,在考虑投资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时,特别是面临初始投资额不同的多个投资项目时,可以将净现值指标与经济增加值指标结合使用,这样就可以弥补净现值在这方面的缺点,使投资决策更加科学、谨慎,规避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宋小勇.以EVA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与持续价值创造研究[J].财会研究,2010(24)
[2]武强.基于EVA的投资决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24)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编.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经济出版社,2011
[4]许学娜.王之君.基于战略导入的EVA管理决策模式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11(1)
[5]戴书松.公司价值评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EVA指标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