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十五年,脚蹬双星鞋是让很多年轻人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对于21世纪的新新人类而言,双星不再象以前那样属于时髦的代名词,甚至还有点落伍和俗气。
靠制鞋起家的双星集团,现在制鞋占其年收入的比例仅1/10强。遍布全国的3000多家双星专卖店,事实上早在2003年就已全部实现民营改制,双星鞋的产业链收缩到研发和制造两个环节。
“当时真是贱卖,10块钱的东西都是2块多就卖了。”说起当年甩卖各地经销店时,现年67岁的双星集团总裁的汪海仍然很激动。汪海向《经济》介绍说,当时卖渠道赔了近3个亿,但是如果拖着不卖,还要赔更多。
事隔六年,汪海现在正酝酿着重新收回全国的销售渠道。毕竟,虽然鞋还是叫双星,但是主人已经换了。
剥离制鞋业务
近一年来,汪海都身处MBO(管理层收购)舆论旋涡之中。
2006年4月24日,青岛双星董事会决定向关联企业双星名人实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名人实业”)转让鞋类资产。
一个月之后的5月27日,青岛双星股东大会通过此项决议。青岛双星所出售的是冷粘鞋业务,包括房屋建筑、机器设备、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等资产,调整后的账面净值为8883.85万元。双方协商后,将转让价格定为评估的净值――11015.98万元。当日,两公司即签署了交易合同。
青岛双星出售制鞋消息甫一公布,汪海一度被质疑“倒腾国有资产”。
据悉,青岛双星鞋业资产的归属争论是随着双星集团拟将双星制鞋业务转让而同时出现的,当时,业界就有声音传出,双星集团此举用意是希望将青岛双星鞋业资产转让给双星名人实业公司。而鉴于名人实业的经营现状及其股权构成,此种意***引起部分业内人士非议。
成立于2002年9月的名人实业是双星集团下辖的子公司,注册资本3153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生锡顺,其另一身份是双星集团副总裁。名人实业由自然人占大股,汪海是第一大股东,占股21.88%,并任董事长;包含汪海在内的青岛双星5名高层人士合计持有名人实业46.78%的股份,其他10名自然人持股为20.22%。此外,双星集团工会持有剩余16.5%,国有企业双星集团仅持股16.5%。
此前,双星集团关于鞋业资产分为两块:一是上市公司的冷粘鞋业务,二是名人实业的硫化鞋业务,相比而言,冷粘鞋业务占有更重的分量。
对于此次将制鞋业务从上市公司剥离的做法,汪海解释,制鞋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率下滑。规避潜在的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大做强轮胎业务。据悉,在青岛双星的众多产业中,轮胎和制鞋的2007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7.23亿元和1.6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49%和15.15%。
“这是符合相关***策规定的,由于青岛双星的制鞋业务只占到上市公司10%的业务量,按规定我们是可以剥离副业的。”汪海表示,“我们将重新整合鞋和服装市场,锻炼培养鞋业新的骨干力量,在适当时机重新组织上市,把鞋业做得更大。”
汪海表示,一个产业两个公司做,会相互影响阻碍发展,对双星整个制鞋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既违背制鞋业工艺相互渗透的发展规律,又不能使双星鞋业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还难以消除双星上市公司与名人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
上市公司鞋业资产的剥离并不意味着双星要放弃制鞋业务。汪海表示,双星将以此为基础,大力进行市场的重新整合,增强竞争的经济实力,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端产品,抢占高端市场,树立高端形象,全面提升双星母体鞋业名牌的知名度和含金量,继续将“双星鞋业”打造成世界鞋圈的“强名牌”。
进***轮胎
自1996年,青岛双星在深交所上市以来,已完成五轮融资。但是后四轮的投资,双星并没有再投入制鞋业务。出于对制鞋业竞争激烈、利润持续下滑的判断,双星选择了给汽车做鞋。
2007年11月,青岛双星公告称,公司拟定向增发,计划募集资金约4亿元,用于130万套高性能全钢载重子午轮胎技术改造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
这是继9月3日的重大收购事项之后青岛双星再一次强化轮胎业的举措。
以制鞋起家的青岛双星,2001年通过并购当地的轮胎生产大户青岛华青轮胎工业总公司,从而一脚踏进了轮胎行业。2003年,青岛双星董事会强调企业发展战略就是全力向轮胎产业追加投资,使公司的主营业务由单一的冷粘鞋类制造与销售拓展到橡胶轮胎等产品的制造与销售领域。
为了做大轮胎产业,公司与国内农用车生产排名第一的山东高唐县时风集团合作,成立了双星时风轮胎公司,生产农用轮胎、轻卡胎和子午胎;继而托管东风轮胎资产并成立双星东风轮胎有限公司,又投资河南省汝南县轮胎项目。
近几年,青岛双星轮胎业务收入从2000年的3亿元、2001年的7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25亿元。
在扩张产能的同时,双星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2007年双星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大大增强了双星核心竞争力。双星加强载重子午线轮胎、50轿车子午线轮胎、高性能超级扁平化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轮胎生胎自动输送系统、S15压力成型机等五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双星鲁中公司创造的最高落差30多米,长度2000米的悬浮线“零距离”链接,结束了我国制鞋行业推、拉、抬、扛的历史。
目前,青岛双星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轮胎业。2007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轮胎的营业收入超过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33%。
公司预计未来十五年内中国载重子午轮胎的市场仍将供不应求。在国内市场对全钢载重子午轮胎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扩大全钢子午轮胎的生产规模,提高规模效益,有助于增强双星轮胎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此,青岛双星拟在原有年产26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轮胎规模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扩建完成后形成年产39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轮胎的生产能力。
“对于制造加工业来说,管理挖潜毕竟是有限的,技术创新是无量的,在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要靠核心技术,靠吸收外部人才与企业自我培养人才相结合,加快技术创新,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和不利因素情况下,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汪海认为,对于双星的产业而言,自主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汪海透露,通过产权结构的调整,双星理顺了产业分工,整合了各个行业的资源,形成了双星上市公司和双星名人实业公司两个子公司,制鞋、轮胎、机械三大产业不变,在此产权结构的基础上,双星集团制定了各大产业都实现集团化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