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本土家族企业,目前已经先后进入了上下两代接班的交替期。一个新的群体被推向了前台,人们喜欢用“富二代”来称呼这个新群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比普通人拥有更高更好的起点,常人更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在舆论的扩音器中听到的都是他们的负面评论,贬义语境中的“富二代”新闻更是比比皆是。但这并不是一个现实意义上的正确结论,他们中许多优秀的个人正身体力行,以励志的实际行动传递着“富二代”的“正能量”。他们要跨越父辈筑起的那堵墙,击穿世俗眼中的“富二代”劣性,成为富有全新视角和创新精神,敢干敢拼的“创二代”。
创业难,守业更难,置身于百年商都上海,如何解决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大难题?如何在残酷、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超越父辈的成就,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将这些话题抛给了面前这位“80后”。他就是在澳洲知名大学攻读完双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接手父亲的生意,上海市青年创业者联谊会理事长,上海宏泉集团有限公司的掌门人之子――王哲洋,“我的起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期望能够用全球化的视野,使父辈留下来的企业,能够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突破。”
最好的老师是父亲
如果单纯把“富二代”这个词所营造的华丽氛围嫁接到王哲洋身上,显然略显偏颇了。实际上,王哲洋的成长环境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般衣食无忧,他的童年生活比起一般的城市家庭甚至还要略显羞涩。从小成长在浙江温岭,由于父亲常年在上海经商,作为家里唯一一个男人的王哲洋似乎略过了大部分青少年该有的叛逆期,生活强迫他必须学会照顾自己、照顾家人。很难想象,别人眼中的“小少爷”其实从小过着放牛、插秧的生活。
“一直以来,父亲就是我生活和工作的榜样。父亲是典型的浙商,有着能屈能伸,坚忍不拔的特点,他坚毅又不断拼搏的品格从小就影响了我。所以从小我就告诉自己父亲不在的时候,我要照顾好妈妈和姐姐,照顾好这个家。”王哲洋谈起父亲,充满了崇敬之心。
他承认,作为年轻的企业家,他的起点比普通人高、起步比普通人快,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完整的知识结构能让他在管理企业中运筹帷幄,但是他却认为“最好的老师是父亲”。
“我在国外求学的那段时光,反而是和父亲交流最多的日子。他对我的指导和教育,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们父子的关系非常有默契,不管是在求学路上,还是在工作之中,他都很看重我的想法,非常尊重我的个人意愿和看法。同时,他也不断地教诲我做人一定要学会感恩。”
其实对于年轻的王哲洋来说,接过父亲的班早已成为其发自内心的使命。因为从小看着父亲劳累地工作,耳濡目染下让他增添了一份责任感,而就是这份责任感让他懂得要运用好自己所有的优势、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去帮助父亲的事业,更要成就自己的事业。
因此17岁时,王哲洋走了一条很多“二代”都走过的路,出国深造。但是不同的是他一开始选择专业的时候选的是自己的爱好,建筑学。“其实建筑师是我从小的梦想,这是一份非常自由且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可能和我的个性有关,我想事情的时候是非常发散性的,但是做事情的时候又具有收缩性。当年父亲对我的选择也非常的支持,没有刻意要我去学商。”
本科毕业之后,可能是怀着对以前任性追求的一丝愧疚,王哲洋在选择硕士专业时,更兼顾了家里的生意。“硕士我念的是工商管理和电子商务。工商管理是一个比较通用的学科,几乎做什么都用得到,而电子商务则是未来商业活动的主要趋势。现在回头想想,建筑其实对家里的房地产生意也有所帮助。或许早就受到了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才会让我选择了那个看似任性,其实却对我的未来发展很有帮助的追求。”
最大的困难是年轻
或许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或许是基于父亲一次又一次的召唤,抑或许是从小而来的那份责任感与使命感,王哲洋学成后一刻也没有逗留,立即回国帮着父亲打理生意。然而,和许多“二代”一样,王哲洋的融合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二代”进入企业,遇到的最大阻力,很有可能来自企业元老。“二代”们尽管满腹学识、视野开阔,但毕竟年轻。而企业元老经验丰富,在企业中镇守多年,难免存在“老资格”情绪:凭什么要听小娃娃的?
对此,王哲洋显得非常谦逊,也非常低调。“不管做任何事情,个人的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想要有所成就,必须依靠团队。公司毕竟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存在即是合理,20年的成功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必定是既存团队努力的结果。我很尊重这个团队,他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从他们身上可以汲取到很多经验。”
尽管放低了姿态,但是年轻人终究有年轻人的梦想,当先进的经营理念与极富经验的老生常谈相碰撞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和谐的矛盾。
“工作到现在3年了,说实话我在很多问题上依然缺乏经验。前段时间,也就是筹建宏泉艾瑞酒店时候,我的压力真的很大。”王哲洋缓缓道,“当时,我非常渴望创新,非常渴望把这个项目做的别具一格。但是我的设计与工程队的实际操作难以结合,我的想法和现有团队一些传统做法却有所冲突,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有很多难以言喻的矛盾。”
所幸,这些不和谐的矛盾很快就在王哲洋的努力协调下迅速化解。他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项目经理,而不是一个副总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相信他对自己的理念会有所坚持,我们同样相信他也向父亲的既存团队做出了许多的妥协。就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只有做好一个又一个项目,迅速积累经验,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去决策。”
宏泉艾瑞,这个王哲洋的处女作,如今已被打造成一家个性鲜明且服务一流,中西方艺术文化完美结合的高端酒店,试营3个多月以来,账面已略有盈余。这位睿智的“二代”却马不停蹄,继而投身到太湖西山的新项目中一展才华。
勤于思,敏于行,善于学的王哲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在青创联一期学习交流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酒店事业部,而不是家里‘祥和系列’的房地产或者是‘玉祥和’之类的文化产业?因为我觉得酒店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行业,小到菜价,大到地价,都要有所知晓。与此同时,酒店也是一个可以长期运作的事情,服务理念不断在创新,我每天都可以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对我自己非常有好处。”
我们相信王哲洋选择了一条自己所钟爱的道路,就像这位上海市青年创业者联谊会理事长在与学员们交流时所说的那样:“有交流才会有碰撞,有碰撞才会有融合。我们从父辈手里接过接力棒,面临着与父辈不同的经济形势和产业环境,如何继承父辈的事业和突破局限,才是我们真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