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被认为是“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它让我们看到越是纯洁善良,越被毁灭的悲惨。它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对统治者的强烈憎恨。塑造了一个善良正直、至死不屈的妇女形象,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最能充分表现窦娥的反抗性格和悲剧命运的,就是该剧的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此刻全剧矛盾冲突发展到最高潮,窦娥性格也有软弱发展到无比刚强。剧中,窦娥对“天”“地”愤怒严厉地斥责。
一、通过“滚绣球”一曲唱出了对天地的怨恨,悲怆惨痛
第一部分是窦娥诉说冤屈惨状,指责天地鬼神。窦娥身带枷锁,在充满杀气气氛中上场,唱出冤深似海、怨气冲天。
窦娥本来相信“天地鬼神明察人世是非,主持人间正道”,但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给窦娥,让窦娥偿命,此刻她才清醒过来,看清了丑恶不公的社会真面目。于是,在“滚绣球”中,她在绝望中迸发呼喊,酣畅淋漓地表达满腔怨恨,猛烈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揭露人世间的不公:“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愤怒质问天地清浊不辨;揭露天地“怕硬欺软”“顺水推船”;谴责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表达了对日月鬼神由顶礼膜拜到怀疑、责问的心理变化过程。是窦娥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窦娥指天斥地和对鬼神的大胆谴责,是她对当时黑暗现实进行的最猛烈、最尖锐的抨击,是对封建法制的否定,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控诉,也是她反抗精神的诠释。
二、通过与婆婆诀别,写出了窦娥的纯朴善良,展示人物最美好的心灵,极善之人却极悲惨,从而为悲剧蓄势
第二部分是窦娥请求走后街并与婆婆诀别的场面。窦娥怕走前街被婆婆看见伤心,请求侩子手要走后街。这充分显示了她的纯朴善良;还叙述了她屈招了药死公公的死罪是为了婆婆免遭拷打,再次表明她实在是冤枉和善良的心地。而她在临刑将死之际,还劝慰婆婆不要烦恼哭啼,窦娥为保全婆婆而牺牲自己,临死不念自己却顾念婆婆的善良性格,怎能不让人感动吗?一个如此善良孝顺的女子,却被黑暗的社会和恶势力置于死地,更加激起读者对那个腐败黑暗的社会极大的愤怒和强烈的不满。窦娥善良、美好的心灵也更加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突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正。作品也因此具有更深邃更理想的艺术效果。
三、三桩誓愿惊天动地、悲壮惨烈。“悲”到极点,“悲”到极致
第三部分是三桩誓愿,感天动地。
第一愿是血溅白练,“冤血”直接而强烈地刺激观众眼睛,是希望邢场上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让“四下里皆瞧见”,以证明她“委实的冤情不浅”,化用“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巧妙地说明她死得冤枉、悲凄。
第二愿是“六月飞雪”,“冤气”使观众的心灵在舞台的悲剧氛围影响下剧烈悸动。“一腔怨气喷如火”感得“六出冰花”,让自己纯洁的身体被晶莹的雪花覆盖,表明她的清白,化用“六月飞霜”这个典故来表现她的冤情深重,足以憾天。
第三愿是要楚州亢旱三年,“冤魂”使观众处于急切的期待和持久的思考之中。这已经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而是希望上天惩治邪恶。为的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斗争的矛头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酷吏。化用“东海孝妇”这一典故,更加强化了她的千古奇冤。
这三桩誓愿,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这种充满瑰丽色彩的艺术力量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它使悲剧气氛更浓烈,虽“于事理不合”,却“为人情所求”,它一桩比一桩更大,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戏剧冲突步步激化。
“窦娥反复叙述自己确实冤枉;监斩官驳斥窦娥愿望的不可实现,更使得这三桩誓愿出人意料,虚妄荒诞,这就更加衬托出三桩誓愿的憾天动地,确实是“感天动地窦娥冤”,作者借窦娥冤屈深重,愤怒抗争的力量,进一步突出了刚直不阿的窦娥不妥协的性格。作家描写了她那股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使这个身份卑微的童养媳,化作一颗耀眼的星星,划破那笼罩苍穹的无边黑暗。一个善良的女子被吞噬、毁灭了,但是,一个震撼千古的经典形象却永远驻立在人们心中。
屠刀能砍倒窦娥,但砍不倒正义;邪恶能吞噬窦娥,但战胜不了正义。当正义与邪恶斗争,当光明与黑暗交锋,让我们再去感受《窦娥冤》中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感受悲剧给你心灵带来的震撼,感受真善美给人们心灵永远的激荡。让我们懂得欣赏悲剧美,让我们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论《窦娥冤》第三折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